[分享] 太陽花的過去和未來

看板FuMouDiscuss作者 (黑雲)時間10年前 (2014/04/06 06:17), 10年前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我想和大家推薦一本書。   讀完它,不需要什麼專家、高手或軍師的分析,你也能輕易看懂整個事件的走向。   這本書是Eric Hoffer 的《狂熱份子》每當我感到徬徨的時候,我都會把它拿出來翻 一翻,這不是個嚴謹的學術著作,但是作者的機智和對人性洞悉極其精準,總是讓我佩服 又忌妒。   從人們對糾察的批評高漲,到賤民出走,很多人說是分化更有人批評,群眾運動的結 果是新的獨裁神話,我想就從這點開始,讓我們看看作者在書中是怎麼說的:   『狂熱者對自由的恐懼尤甚於迫害群眾運動雖然往往打著自由的旗號對抗高壓秩序, 但它們全速啟動以後,卻不會讓個人自由有實現的餘地。這是因為,當一個群眾運動在與 既有秩序作生死鬥爭,或是抵抗內外敵人以求自存時,它的首要之務是建立團結性和自我 犧牲精神,而這兩樣東西都需要個人放棄其意志、判斷與利益。羅伯斯庇爾說過,革命政 府是「反抗暴政的專制政體」』   也有人批評,群眾運動的基調其實是排他主義。   書裡也有這麼一段:   『群眾運動不需要相信有上帝,卻不能不相信有魔鬼在所有團結的催化劑中,最容易 運用和理解的一項,就是仇恨。仇恨可以把人從他的自我快速卷走,使他忘記自己的幸福 和前途,不去妒忌他人也不會只顧自己。他會變成一顆匿名的粒子,渴望跟同類匯聚融合 ,形成一個發光發熱的集體。   海涅說過,基督宗教的愛所無能為力的事,可以靠一種共同的仇恨去做到。群眾運動 不需要相信有上帝,一樣可以興起和傳播,但它卻不能不相信有魔鬼。   通常,一個群眾運動的強度跟這個魔鬼的具體性與鮮明度成正比。希特勒被問到有沒 有考慮過要把猶太人全部消滅時,他回答說:「沒有……那樣我們勢必得另外創造一個猶 太人。要緊的是有一個具體的敵人,而不僅是一個抽象的敵人。」   1932年,有一個日本使團造訪柏林,研究納粹運動。當福格特問其中一個成員對納粹 運動有何觀感時,對方回答說:「真是了不起。但願我們在日本也能有類似的運動,只是 我們做不到,因為日本並沒有猶太人。」   那些精明得知道該怎樣發動或推進一個群眾運動的人,除了知道該提出何種主義綱領 以外,還懂得怎樣挑選一個敵人。克裡姆林宮的理論家顯然就是個中高手;他們不等第二 次世界大戰結束,就選定民主的西方(特別是美國)作為敵人。由此看來,不管西方釋出 多大的善意和作出多大的退讓,克裡姆林官都不會減低其中傷西方的分貝和言語激烈程度 。   蔣介石的一大敗筆就是八年抗戰結束後,未能及時找到一個代替日本人的新魔鬼。這 位雄心勃勃卻頭腦簡單的將軍大概是太自負了,以致未能了解,會讓中國群眾團結起來的 因素並不是他,而是「魔鬼」日本所激起的民族激情。』   我相信這就是群眾的本質。   不過,不管你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我都建議讀讀這本書,不管是哪種立場,它都 會是種警惕。   很多人看到這裡,可能會以為這是本批評群眾運動的書,因此嗤之以鼻,然而正相反 ,這是本讚揚群眾運動的作品:   『假如一個政府長期昏聵無能,那由一個強有力的群眾運動把它推翻(哪怕此舉需要犧牲許 多生命和財富),看來要比讓它自行傾圯崩潰為佳。有力的群眾運動往往是一個注入活力 、更新和整合的過程。凡是容許政府慢慢傾圯的地方,往往會陷於停滯不前。』   『能震撼一個社會,使之從停滯狀態甦醒的,恰恰就是群眾運動。以阿拉伯文化為例 ,外國影響力的作用即在於讓穆罕默德這個言辭人疏離於麥加的既有體制。穆罕默德發起 了一個群眾運動(伊斯蘭教),震撼了阿拉伯世界,並使之團結起來。   在文藝復興時代,外來影響力(希臘一羅馬文化和阿拉伯文化)促進了一群與教會無 關的言辭人的出現,也使許多傳統的言辭人疏離於當權的天主教體制。其結果就是宗教改 革的出現,使歐洲從昏睡狀態驚醒。   在俄國,歐洲的影響力(包括馬克思主義)切斷了知識分子階層對羅曼諾夫王朝的忠 誠,而最後引發出的布爾什維克革命至今還在進行中,力求令龐大的俄羅斯帝國煥然一新 。   在日本,對外來影響力發生感應的不是言辭人,而是一群行動人,其中包括明治天皇 。這些務實的行動人具有彼得大帝(他本身也是行動人)所沒有的遠見,所以成功地做到 他所做不到的事。他們知道,單是引入外國的習俗與方法不足以振衰起弊,也無法在短短 幾十年間扭轉國家歷時數世紀的停滯落後。他們認識到宗教化是這麼史無前例的一件大業 中不可獲缺的動力。於是,他們發動了現代最奏效的群眾運動之一。這運動的各種弊端本 書已屢有說明,但要不是靠它,是不是還有其他方法可以達成日本達成過的那般驚人偉業 ,令人懷疑。   在土耳其,外部影響力作用於一個行動人的身上。他就是凱末爾,而整個連鎖過程的 最後一環就是一個群眾運動。』   但是作者也不諱言,群眾運動的結果有好、有壞,取決於運動的積極階段(狂熱階段 )的持續時間。如果持續太久,不但無法帶來改革,只會帶來更可怕的災難。   對此,作者也提供了預測群眾運動結局的判準,那就是運動的「目標」是否明確:   『通常來說,一個目標具體而有限的群眾運動,其積極階段(狂熱階段)之持續時間 ,比一個目標朦朧而不確定的群眾運動要短。極端主義想要長期維持下去,模糊的目標大 概是不可少的。   英國政治強人克倫威爾說過:「沒有人會比不知道要去哪兒的人走出更遠。」而一個 為推翻獨裁統治或抵抗外來侵略或振衰起蔽而發動的群眾運動,一俟鬥爭結束或改革接近 完成,自然會走向終結。相反的,要是一個群眾運動追求的是完全團結和無私的理想社會 --不管那是上帝之城、共產黨的地上王國還是希特勒的戰士國家--那麼運動的積極階 段就不會自動終結。   凡是在團結和自我犧牲被認為是社會正常運作不可或缺的地方,日常生活不是往往會 被宗教化(即任何一般事務都會被說成是神聖偉業的一部分),就是會被軍事化。不管是 兩種情況中的何者,群眾運動積極階段所發展出來的模式都會傾向於固定下來,永遠維持 下去。』   太陽花學運的目標清不清楚呢?   這就交給各位自己判斷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18.91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FuMouDiscuss/M.1396736255.A.C0B.html ※ 編輯: a5378623 (140.112.218.91), 04/06/2014 06:23:03

04/06 06:52, , 1F
嗯 還得繼續看下去
04/06 06:52, 1F
文章代碼(AID): #1JG83_mB (FuMouDiscu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