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參加小型公民論壇整理及分享

看板FuMouDiscuss作者 (亭)時間10年前 (2014/03/26 05:42),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讓高中老師們、獸醫系、法律系及萍水相逢的公民論壇發起者們 聽我講政經情勢的粗淺分析,辛苦大家了。 正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聽我一席話,不如自己讀。 幸好台灣是個包容的社會,謝謝大家的交換意見!! 如果有什麼想法於論壇來不及討論的,我們可以站內信或回文繼續討論。 在這裡把剛剛沒講清楚的概念整理出來,希望能有點貢獻。 筆者從事趨勢及投資分析,針對全球化之下面臨的服貿有一點點的心得, 將由上而下,由大至小進行論述。 先論全球化,再縮小至兩岸及服貿。 全球化,意思就是減少關稅及非關稅保護,使競爭能夠跨越國界, 使地方產業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也就是資本主義於現代的實體現象之一。 為什麼資本主義要宣揚全球化概念呢? 假設我們站在一個美國企業的角度,例如蘋果,如果各國鎖國, 我要把軟硬體賣給誰?市場只能賣美國嘛!! 我哪裡找便宜的勞工??除偷渡跳機客不算,美國這種生物已經絕種了。 這時候偉大的台灣(及其他國家)勞工們就出現拯救美國大企業, 用便宜的勞力幫忙做手機零組件,然後用高價買iphone回去滴水。 這麼好的事情資本家怎麼不幹?? 於是資本家開始找學者寫理論,寫課本,或學者自己寫理論寫課本, 指責保護主義的不對,如果真有大市場要採行保護主義, 勢必八國聯軍敲開大門,爸爸我要賺你小朋友的錢,乖乖繳出來就對了。 以上不代表開放全然不好,而是有好有壞,好的部份大家從小都念過了就不贅述, 如果想更深入了解,就請往貴校的經濟系移動,會有專人為您解說。 回到兩岸之間,除了經濟因素,又多了國安及政治因素, 國與國之間之所以要簽訂個別的協議,就是因為個別環境不同, 勢必要因地制宜。 服貿,分成兩個層次討論, 第一、要不要簽?? 第二、如果要,怎麼簽?? Q1:要不要簽? 政府及我們從小的課本都跟我們說要開放,不要鎖國,所以要簽!! 如果你也照著回答,那只能對一半。如果都開放就好,那現在就廢止所有關稅, 我們自己衣服脫光光等各國來交流就好,因為有人自願衣服脫光, 勢必很多人願意來簽。 結果不是嘛,各國還是在基於保護重要產業,我要賺爆你的錢, 你少賺點我的錢之間拉扯,傻了才自己脫光。 那台灣有沒有本錢自己玩自己的?? 很遺憾的,沒有! 台灣地狹人稠,沒糧食沒資源,目前拿電晶體、電阻、電感及肝指數的結合體 跟人家換原料跟吃的,故國際貿易一定需要。 那這樣,我們簽貨貿就好,為什麼要簽服貿? 說實在的我也很不滿為什麼服貿要先簽? 我只能說台灣很廢,不會談判也沒有籌碼, 中國咬定先簽服貿才簽貨貿,就跟進了一家理髮黑店一樣, 理髮店說不洗完頭不給走,他拳頭大,只好讓他洗。 正常是先用洗髮精再沖乾淨,偏偏他要先沖乾淨再上洗髮精, 王八蛋!!!!你爸爸我站起來不願意洗了!!!!什麼爛店,有這樣洗的嗎? 看到黑店的砂鍋大的拳頭在眼前揮舞了兩下,說"我都優待你了你想怎樣?" 我說"我只是屁股麻了,站起來動一動,請繼續洗。" 台灣的困境就在這裡。 所以,能不能不簽,在我的結論來說,台灣是不能的。 德國可以不簽、印尼可以不簽、不丹可以不簽,台灣不行。 Q2:要怎麼簽??補貼國安及移民方面討論 補貼方面: 一個”最佳化”政策是提高所有人的"效用"(經濟學中用來衡量作用的單位,通常為$), 所以一個政策的對單一產業的衝擊跟補助為何?? 對於弱勢的產業,補助的量要大於等於受衝擊的損失, 對於要放棄的產業要協助輔導轉型。 由於優勢產業會賺超額利潤,一個好的政策要從這些超額利潤裡, 抽取"剛剛好"的一塊去補助受損的產業, 使得補貼後,受損的產業賺得比受損前更多,於是大家都滿意, 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但是用什麼規則去抽取超額利潤?怎麼衡量?法規呢?執行人力呢? 這些政府做了嗎??在哪裡?? 要跟我提三業四化,我會說口號我聽多了,你成果拿出來看看嘛, 你產業轉型成功了我閉嘴,沒有成功你閉嘴。 那看來我可以繼續講了。 國安及移民方面: 投資移民這點,政府極力否認,但我要說,這就等同投資移民。 多少資本額的公司,有多少營收就可以續留一年。 有開公司的人都知道帳要怎麼作,開AB兩間公司, 把東西來回賣,一千萬營收就到手了。 意思就是我兩間公司沒賺沒賠,有營業稅沒所得稅, 資本額都還在自己手上,但我的人都能夠續留一年又一年 享受這美好的健保跟民主風情, 啊啊啊,想不到有這麼凱的地方願意無私的付出!! 來台可投資不動產當作宿舍廠房, 這在我們玩商業遊戲的人眼中就等同於可以來炒不動產, 換個名目而已,連現在陸資藉境外公司進來買不動產都抓不到了, 政府掌握只怕不到1/10,現在你跟我說以後會嚴格管制, 就是現在這麼嚴格嗎??XDDD 儘管台灣不動產目前的報酬率並不優,由於稅制漏洞, 所以之前從地下進來投資的金額並不小。 中國人對錢算那麼精,錢就跟水一樣, 會往稅負低、報酬率高的地方流動, 未來多數資金並不會進全台灣各縣市不動產, 這倒是值得慶幸的地方。 (慶幸個屁,連阿陸仔都不想要,你可以再搞爛一點) 但三個東西要注意: 1.首都及知名風景區旁的不動產炒作風險。(插旗效應) 2.資本利得稅仍未架起 3.國稅局、各地方政府包括環保局或其他稽察單位人力不足 在這些配套未完整之前,請特別小心,我們的房價已經被稅制不全, 降遺產稅的效應灌爆一次,無法再承受一次泡沫風險。 ============================================================== 故總結, 台灣面對服貿,現在還含含糊糊沒有配套措施, 如果真的想簽,台灣政府現在該做的兩件事: 1.把規則架好, 法律(如監督條例、投資保障等等)、稅制、 潛規則(專利、抄襲、對岸收賄、各種潛規則), 好好列出來,一條一條說明怎麼解決。 2.人力配置, 規則有了,需要人去執行。之前我們的公務機關面對的是台灣、日本、 歐美等法治觀念較高的公司(大統表示:),現在要管制開發中國家對於利潤極度渴望的公司 管制人力需要大幅擴充,這牽涉到政府的效率提升及編制再造, 也不是一年兩年可以完成的。 如果以上兩點有個眉目,或至少有個起頭,政府才有資格叫人民不要害怕, 服貿簽是要簽,但如果有勇無謀的簽,為的只是趕個進度, 那副作用只怕比利潤更為嚴重。 林亭旭 PTT ID:mystage 2014.3.26 05:3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0.171.205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FuMouDiscuss/M.1395783745.A.F89.html ※ 編輯: mystage 來自: 111.80.171.205 (03/26 05:48)

03/26 05:49, , 1F
03/26 05:49, 1F
mystage:轉錄至看板 Gossiping 03/26 05:49

03/26 05:50, , 2F
推清楚易懂 也針對需要的主張提出細部說明
03/26 05:50, 2F

03/26 05:57, , 3F
明瞭
03/26 05:57, 3F

03/26 06:05, , 4F
03/26 06:05, 4F
文章代碼(AID): #1JCVX1-9 (FuMouDiscu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