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一位臨床心理學者對於服貿事件的感想

看板FuMouDiscuss作者 (小YG)時間10年前 (2014/03/24 16:44), 編輯推噓2(3119)
留言23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個時候,用「感性」來面對吧! 耳邊新聞中不斷從各方人馬傳來「請大家理性、冷靜」的聲音。我心裡想,現在講「理性 、冷靜」,仍有意義嗎?就我來看,一點意義都沒有!因為,不是「理性」趨使著學生去 抗爭,因為如果是「理性」可以解決,就不需要用抗爭的手段。也不是「理性」讓院長願 意去抗議現場跟學生對談,然後卻在15分鐘後就離開;因為如果是「理性」,對江院長來 說,可能就不見得會選擇前去對話,學生也不會讓與院長對話的好機會,這麼快便草草結 束。更不用說是「理性」讓我們的總統僅用30分鐘左右的時間,剎有其事地開一個記者會 來回覆,然後就天真的以為這樣學生會自動離開。 一切,從頭開始,就不理性!一件不理性的事,硬要用理性來解決;就像是一個愛玩不愛 念書的青少年,爸爸媽媽每天都在跟他說:「念書,才會有出息!以後才能成功!」然而 ,即使再怎麼打罵,也沒有用!很明顯地,他聽不進去。因為,那位青少年「有他自己的 想法、主張」!難道,他不知道或許應該要充實自己、多學習,才有更多機會成功嗎?他 當然知道!但是,他做不到!因為,在那個時間裡,不是「理性」在掌控著他,而是「感 性」的力量。 雖然「政府官員之於服貿事件裡的學生」,並不全然就像是「父母之於自己的青少年孩子 」一般;然而同樣的地方在於,倘若身為父母(官),如果以為用打、用罵,彷彿就可以解 決問題。那很顯然是錯了!因為,這必定只會加深彼此的不理解、以及對彼此更多的負面 情緒!我認為,唯有彼此體會彼此的感受,用「感性」的力量,才有機會慢慢化解這個已 經帶給全國人民的(身體/心理)傷害事件。 首先,請務必體會學生們的心情。我個人雖然不在現場,但是由於服貿事件本身,情緒渲 染的力量是相當強的!因此,我相信任何人都可以感覺到學生們在這個事件中,一開始的 情緒就是–「憤怒」!要面對憤怒,我個人認為必定要能夠「接納」。這個接納,指的是 學生憤怒的情緒,而非接納他們某種程度踰距的行為!如果主政者沒有做到接納情緒,就 會像馬總統有些雞同鴨講式的記者會回應,會中好像以為說到「對於學生占領立法院議場 ,我跟大家一樣關心、跟大家一樣憂心」(上述為節錄),就可以算「有同理心」。反之, 如果主政者可以做到接納憤怒,或許這幾天裡比較像是江院長直接到現場面對學生!雖然 最後仍然不歡而散;但是可以看到,那是「對話的展開」!而那也是幾乎到目前為止的唯 一一次對話的機會。 學生們接下來的情緒是複雜的!有的人繼續憤怒、有的人開始感到無奈、有的人焦慮緊張不 知下一步如何、有的人挫折離開。身為學生的領導者,也務必體會這群你們所帶領的學生 們,在內心世界的情感波折!他們就像漂浮的小船,需要穩定下來的力量。因此,面對複 雜且團體式的情緒潮流,「安全感」是重要的穩定力量。或許不需要實體的安全保護,而 是每個人彼此依靠彼此的「凝聚」力量。 對學生的領導者來說,情緒不僅複雜,而是最刻骨銘心的!也因為如此,我覺得他們很「 孤單」。領導者必須展現自己的意志、信念與力量,而且絕不能退縮,或讓任何參與者感 覺到退縮!然而,內心的焦慮、恐懼與挫折,卻有可能是極度的巨大,卻無法跟任何人說 出來!這時候,只能讓自己「孤單」,堅持地走下去。我認為,「真誠,且沒有『但是』 的肯定」是讓領導者心中能夠有所安慰的良方。請不要再用理性的說法,例如:「我們肯 定學生的熱情與出發點,但是…………………………………………………………………… ……………………………………………………。」這樣,根本沒有肯定! 對馬總統來說,我相信他的情緒也是相當複雜的,而且是「焦慮」、「矛盾」與「挫折」 !在他的記者會中,不斷地強調加入服貿的重要性,以及「不加入台灣可能就完蛋了!」 的論點;讓我相信,對於服貿或台灣的經濟地位,他心裡真的感覺到無比的焦慮!但是他 又覺得非常奇怪?為什麼我為台灣民眾謀福祉,這麼努力與對岸談判,卻仍然受到這麼大 的打擊?為什麼你們不能懂得我的苦心?對此,我大膽地提出馬總統需要的,也是「真誠 ,且沒有『但是』的肯定」!同樣地,請不要再用理性的說法,例如:「馬總統或許有優 點,但是………………………………………。」簡單試想看看,如果在家裡,一個極少得 到肯定、老是被罵、被覺得無能的孩子,他會有自信嗎?他做事情成功的機會高嗎?答案 必然是否定的。 說實在的,服貿事件我倒覺得,情緒受傷很深的,應該是「廣大的台灣民眾」。那樣的集 體情緒更是複雜,且需要花更多時間來沉澱、消化的。姑且先簡單地二分法來看,對於支 持(黑箱)服貿的民眾來說,他們大多時間是「沉默的」。然而,沉默通常不是代表沒有意 見,而是代表他們內心有更多情緒的能量在累積;但是由於沒有人能夠得知,反而顯得更 隱晦、更令人擔心。對於反對(黑箱)服貿的民眾來說,情緒至少是「激動的」,而且隨著 武力鎮暴等新聞事件,心情的起伏只會更加劇烈!我認為要解決的方式,是要「面對」, 而且是持續地「面對」。不管是誰都不應該逃避這件事情帶來心中的情緒影響,要讓每一 方都有表達自己意見與情緒的機會!如果以為,有辦過公聽會,就是傾聽各界聲音的行為 ,那就「不叫面對」了。 最後,話說我自己,感覺是「混亂」的!一方面很想去現場,幫忙學生、甚至警察人員等 ,有機會度過心理上的難關;另一方面,卻又很擔心如果有一天,我也被扣上暴民的帽子 ,又情何以堪。因此,我選擇用書寫來「面對」,其實是想運用我自己在臨床心理學的專 業,提供在這個事件裡的各方面人物,包括:總統、行政院長、學生、學生家長、支持學 生的人、反對學生的人、無聲的大眾等,一個不同角度的感受與體會。倘若每一個人,都 願意這樣來「感覺」!而不是去「理解」!或許這個事件造成每一個台灣人民心中的難過 與憤慨,才有機會開始弭平。當「感性」彼此流通之後,「理性」也才有彼此互動的契機 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4.13.22

03/24 16:45, , 1F
所以還是沒有去現場麻
03/24 16:45, 1F

03/24 16:48, , 2F
現在是法治 憲政危機 用心理學去解幹嘛嗎 職業走火入魔了喔
03/24 16:48, 2F

03/24 16:52, , 3F
老實說我對馬茸的感覺和你這篇很像,但一般人罵他都來不
03/24 16:52, 3F

03/24 16:52, , 4F
03/24 16:52, 4F

03/24 16:57, , 5F
心理學的分析可以讓你更了解自己的思考模式,幫助你決定
03/24 16:57, 5F

03/24 16:58, , 6F
怎會沒用?
03/24 16:58, 6F

03/24 17:01, , 7F
讓感性腦和理性腦都可以滿足需求
03/24 17:01, 7F

03/24 17:02, , 8F
我相信馬總統也許很挫折,我為大家好但大家都不領情,但
03/24 17:02, 8F

03/24 17:03, , 9F
我認為更危險的是,他偏執地陷在「這對大家是有幫助的」
03/24 17:03, 9F

03/24 17:04, , 10F
想法裡。一個領導人不能、也不該以自己認為好就是好,拒
03/24 17:04, 10F

03/24 17:05, , 11F
絕傾聽或了解民眾的訴求。所以他的記者會中,完全沒有跟
03/24 17:05, 11F

03/24 17:06, , 12F
人民溝通的聲音,只有「這是好的!你們怎麼都不懂」的堅
03/24 17:06, 12F

03/24 17:08, , 13F
持。這是一個很精英傾向的統治者,「你們聽我說的準沒錯
03/24 17:08, 13F

03/24 17:10, , 14F
,放心交給我」從小到大的好學生,自大、偏執且一意孤行
03/24 17:10, 14F

03/24 17:11, , 15F
領導者身處那個位置,原應有比旁人更高的挫折容忍度和負
03/24 17:11, 15F

03/24 17:12, , 16F
起面對民眾聲音之責任,而非等待人民的體諒或體恤。擺出
03/24 17:12, 16F

03/24 17:14, , 17F
一副哀兵自憐自艾的態度,實則愧對所有仍相信他的民眾。
03/24 17:14, 17F

03/24 17:14, , 18F
他是理應有氣度的領導人,怎麼變成我們要當他媽媽了呢?
03/24 17:14, 18F

03/24 17:44, , 19F
光表達自己的情緒一點也不能解決問題 只是互相跳針而已
03/24 17:44, 19F

03/24 17:48, , 20F
總統可不是需要你幫助的小綿羊.是要把你吃了的大獅子
03/24 17:48, 20F

03/24 17:50, , 21F
人家只在乎自己利益.要壓榨你.心靈堅強的很
03/24 17:50, 21F

03/24 17:51, , 22F
你認知的總統 都是在演戲而已 要分析前請先真正了解他
03/24 17:51, 22F

03/24 17:59, , 23F
第一次推文給你啦!
03/24 17:59, 23F
文章代碼(AID): #1JB_29vH (FuMouDiscu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