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江要辯論不如來反駁這個啦

看板FuMouDiscuss作者 (含淚復活長期持續更新)時間10年前 (2014/03/24 16:00), 編輯推噓7(700)
留言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按經濟部的報告,服貿通過10年後可以帶來的最大效益是GDP成長0.034%約9700萬美元 而且貿易開放也不代表著台灣競爭力的增長 德國的雙B、瑞士的鐘錶不也無視各國關稅壁壘暢行世界嗎? 馬英九的鎖國在於提不出好的產業升級政策 一昧的想依靠中國市場 而無法靠自己的產業升級走進世界市場這才是鎖國啊 說不簽ECFA跟服貿就沒人要跟我們簽FTA 這邏輯不免怪怪的嗎? 台美FTA更重要卻也沒看他那麼積極 更進一步說,兩岸的ECFA 台灣要的是市場 中國要的是技術跟人材 但我覺得台灣現階段最需要的是產業升級, 如果你能同意這點的話就會發現馬的說帖很敷衍 因為產業升級最重要的是技術跟人材而不是市場 所以我們該努力的跟歐美談完FTA再來跟中國談 這也是韓國目前的策略, 靠歐美的技術跟人材產業升級 之後在跟中國簽FTA進軍中國市場 但馬政府反過來做, 可能的結果只會是技術跟人材快速且大量被中國吸走 資金又被中國市場吸走(去投資) 最後造成產業的空洞化跟台灣的邊緣化 這不是恐中一詞可以涵蓋的, 這應是全球化底下國家在國際上發展策略的全盤考量結果 中國跟台灣的產業與其說互補性很強, 現在不如說是同質性很高 如果早個20年開放 就能靠著在技術跟規模上大幅的領先 搶佔中國各產業的制高點 但現在中國很多產業技術只輸你一點但規模大很多, 台灣廠商過去佔不了便宜反而有技術輸出的疑慮 所以在產業能走出自己的路之前, 我不贊成跟中國走那麼近 韓國如今在3c跟汽車產業已經找到立足點了 又透過引進西方人材打造出好幾個世界級的品牌 前進中國當然希望能打破各種限制, 因為真的不需要怕 但台灣呢?我真的不覺得可以跟韓國比 連個像樣的品牌都沒有 比較穩的也只有台積電 這種話從我這個反韓的人口中講出來真的很無奈 但這也是事實 台灣的前途目前看起來真的很艱辛 但是已經比五十年前好太多了 韓國1997國家破產、產業也還沒升級 但他們用20年就逆轉勝了 韓國能台灣不能嗎? 但台灣的競爭力跟機會一直在流失中也是不爭的事實 希望大家都能注意到這樣的狀況 為我們的故鄉我們愛的台灣留下一線生機 我希望未來的台灣一樣小而美好充滿活力 而不是一座只留下老人跟小孩, 青壯年都四散去各地打工的沒落島嶼 即便錢變得更多又如何? 補個新聞 http://m.nownews.com/n/2010/06/05/706505 與馬總統不同調 薄瑞光:簽署FTA不需先有ECFA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Nexus 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5.205.163 ※ 編輯: winterson 來自: 219.85.205.163 (03/24 16:02)

03/24 16:05, , 1F
9.2可是嘴喊愛台灣~心念祖國的善液
03/24 16:05, 1F

03/24 16:11, , 2F
這篇中肯
03/24 16:11, 2F

03/24 16:13, , 3F
推 這種文章反而人不多
03/24 16:13, 3F

03/24 16:42, , 4F
03/24 16:42, 4F

03/24 17:22, , 5F
03/24 17:22, 5F

03/24 17:28, , 6F
推產業升級
03/24 17:28, 6F

03/24 17:48, , 7F
03/24 17:48, 7F
文章代碼(AID): #1JB-Oitv (FuMouDiscu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