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宣] 台北 王朝玉蘭軒二訪:相隔多年不見

看板Food作者 (藐視王法)時間5年前 (2018/10/02 23:38), 5年前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3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圖文:(2018年九月) https://goo.gl/MQRJ24 --------------- 玉蘭軒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00號2樓 電話:(02)2719-7199#3366 時間:11:30~14:00 17:30~21:00 --------------- 收到邀約時相當詫異,是位於敦化北路上的王朝大飯店。 2009年造訪過他們家二樓的玉蘭軒, 當時剛寫網誌沒多久,還在無名小站,尚未遷至痞客邦。 原來他們最近重新裝潢,網路上找到我舊文,希望能邀我再訪。 "太開心了,不過我撰文向來自由,不收稿費不寫業配,okay嗎?" "非常okay,您不會受到侷限,完全可以實話實說。" "太好了,感謝你們的邀請!" 就這樣,某日中午走進相隔多年不見的大門, 舊地重逢的感覺瞬間湧入,回憶重現,實在溫馨。 聽公關說,王朝自新總經理上任後去年大手筆翻修。 除豪華客房外,餐廳部分則推出全新的Sunny Buffet。 "咦,那玉蘭軒呢?" "阿,還沒輪到,不過菜色已更換不少。" "現在除江浙與上海滬菜外還多了川菜與港式小點。" 本日用餐內容: --------------- 上海菜飯(NT.250) 砂鍋醃篤鮮(NT.680) 海鮮豆腐煲(NT.480) 外婆紅燒肉(NT.420) 玉蘭片皮鴨(二吃NT.1800) --------------- 菜飯裡所謂的菜就是青江菜,與火腿切末拌於飯中。 玉蘭軒的菜飯味道清爽,口感粒粒分明, 不像台北至今吃過大多過於溼軟。 砂鍋醃篤鮮的老母雞湯頭聽說一共熬48小時。 湯色乳白,味道淡雅,但鮮美過人。 五花肉滑而不膩,配以綠竹筍,不覺之中喝盡了三四碗。 海皇豆腐煲是粵菜,看來味道逐漸轉重了。 今天的蝦仁夠彈,烏參與煎過的雞蛋豆腐軟至化開。 據公關說是招牌的紅燒肉掛名"外婆"兩字, 雖由主廚改良為適合台灣人的口味, 但收汁夠乾,成色深紅,本幫菜系的濃油赤醬特徵非常明顯。 裡頭除五花肉還有花枝,強勁的嚼感印象太深刻了。 最終的掛爐鴨來自宜蘭,由新任副主廚余泉慶現場舉刀片皮。 查了一下,余主廚之前待過欣葉,水舞饌,開飯川與潮坊等, 中菜資歷堪稱相當完整。   一鴨三吃,第一吃是沒見過的創意鴨鍋巴。 鴨皮下的泰式酸甜醬有著意外討人喜歡的橙酸。 唯一可惜是鍋巴過於韌硬,口感與鴨皮不合。 第二吃是鴨肉大蔥包餅皮。 這道不用說,鴨若夠肥夠大,皮香脆醬甜美,就是好吃。 我喜歡烤得油亮亮的鴨皮,咬之前會先檢視, 只見膚色好,底層油脂肥厚,看得我不停流口水。 第三吃是鴨粥,超大一份,砂鍋上桌時能感受那股熱力。 粥熬得透,已呈糜爛,或許還不及糊狀, 但米粒已近乎完全融進鴨肉湯裡。 多年沒來,順便參觀一下整修完成的飯店內部。 問了一下,裡頭竟有七百多間客房,比想像中大很多。 原址為環亞飯店,2006由仙妮蕾德董事長陳得福以70億買斷產權。 改為王朝酒店後,如今此地段翻漲數倍,這交易太划算了。 臨走才想起玉蘭軒漏了川菜沒吃到,找機會要來試試! -- 痞客http://kuni.pixnet.net/blog 粉絲https://www.facebook.com/KUNIwithGourmet Musikhttp://tinyurl.com/n4sdnh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70.220.96

10/04 10:25,
這與樓上的點水樓 相比較呢?(wave:)我有追你的粉絲
10/04 10:25

10/04 10:25,
團)
10/04 10:25

10/05 00:52,
點水樓最近吃過一次...挖,這兩家要比唷...傷腦筋
10/05 00:52

10/05 00:52,
ps.thku :)
10/05 00:5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70.220.9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od/M.1538494718.A.086.html

10/03 06:48, 5年前 , 1F
這家生意還好,但其實味道不錯!
10/03 06:48, 1F

10/03 07:43, 5年前 , 2F
如果是一般的熱炒店 這樣的價位算貴了...
10/03 07:43, 2F

10/03 12:13, 5年前 , 3F
一樓,真的,可惜重新裝修部分這家似乎沒輪到...
10/03 12:13, 3F

10/03 12:13, 5年前 , 4F
二樓,絕對不是熱炒店等級啦,精緻太多了^^
10/03 12:13, 4F
※ 編輯: KUNI0202 (61.70.220.96), 10/05/2018 00:53:08
文章代碼(AID): #1Riv3-26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