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食記] 屏東林邊-水月軒鮮蝦美食

看板Food作者 (如霧起時)時間11年前 (2013/03/03 23:3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PingTung 看板 #1HCsvTqy ] 作者: cottonbubble (如霧起時) 看板: PingTung 標題: [食記] 屏東林邊-水月軒鮮蝦美食 時間: Sun Mar 3 23:38:01 2013 圖文blog版本 http://sunyat.pixnet.net/blog/post/48714232 2013.2.28 水月軒鮮蝦美食 地址:屏東縣林邊鄉中林路282之8號 電話:08-8753299 | 0932-757018 營業時間:16:00~22:00 注意:假日蝦子在18:30左右就會售罄,非假日大概20:00,可以的話儘量早到。 因為在戶外用餐,難免有蚊蟲,攜帶防蚊液避免變成目標。(尤其小孩們) 可攜帶:個人飲料,最好可以自己帶條抹布,因為桌面通常不是很乾淨。 個人手巾也可以攜帶,避免浪費太多衛生紙。 當我向爸媽提議,想從高雄開車去林邊去吃蝦時,他們一頭霧水,幹麻覓食跑那麼遠? 延著88公路彎國道三號下林邊交流道,17號公路旁有許多知名的海鮮餐廳, 好幾次從墾丁回來都跑這邊,但來過水月軒整個就是大變心-回不去了! 一到像是林邊後花園的水月軒,小橋流水,楊柳垂髫,但也人聲鼎沸。 停車場全滿,整個沿途都是停車,因為都是來水月軒用餐的客人,停路邊也沒關係的。 這裡沒有禁止帶寵物,看著好多貴賓犬也是飢腸轆轆的樣子真的很可愛! 毛小孩都家教很好。 服務人員說,先找到位置再點餐,也就是說要自行找位置, 面積很大,隨便繞繞一下子就可以就坐點餐。 到處都設有洗手臺和洗手乳,這麼貼心的吃蝦環境。 而且在一片柳樹當中用餐真的很愜意阿!(扣除人真的很多很雜外XD) 平常日也很多人,都會想說這些人打哪兒來的,這裡有悠閒平靜的時刻嗎? (謎之音:蝦賣完的時候) 收廚餘的阿姨動作俐落,一下子就把杯盤狼藉的桌面整理得乾淨, 但是難免還是會有漏網之魚, 所以才建議如果要來可以自行攜帶一條抹布和個人手巾。 這是菜單,跟去年比較起來又漲價了。 飯無限供應,但番薯籤飯似乎都變成了白米飯,番薯籤不曉得是被掃完還是? 醬料也是自取。這裡一切都自己來,打包也是自行處理。 當然如果自取塑膠袋請服務生協助當然也是可以的。 檸檬蝦-390元 每一道料理,都是老闆在點餐後再撈出活跳跳的泰國蝦,然後馬上烹煮出來的。 檸檬酸酸的味道(好像有梅子味?)和鮮蝦的甜美,有種「森甘滴~」的感覺, 後來還把湯汁拿來拌飯,味道非常足夠。 店家有強調每一盤都是13尾蝦(照相有少是因為被吃掉了XD) 每一尾都是母蝦,但是有的還是沒有吃到蝦,有蛋的真的超級美味。 口齒留蝦香,吸吮蝦殼也難以忘懷。有的是液狀,有的是固狀,全都看自己的運氣阿! 鮮菇蝦鍋-390元 充滿著菇類的一鍋養生火鍋,有金針菇、杏鮑菇、袖珍菇等等菇類, 還有蔬菜跟大概八尾蝦子。 剛上桌時,蝦子是剛放下去生的,還是需要再煮一下。 因為少了調味,這些蝦子更可以品嘗原味:蝦子的彈性、扎實和Q度都十分的誘惑。 尤其是那個湯頭阿,經過了熬煮之後,海鮮的甜味和菇類的混搭,更加的清新, 像是漫步在大自然中,輕盈而又舒暢,和檸檬蝦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 吃到最後的時候發現湯頭加了扁魚乾,這也是湯頭迷人的緣故。 鮮蝦泡菜鍋-450元 這是之前點的,比起菇類,泡菜當然味道濃厚,混搭出來的風格就屬於嗆辣屬性。 裡面放的火鍋料也跟鮮菇稍微有些不太相同,菇類似乎沒這麼多,蔬菜多了一些。 第一次去比較沒經驗,其實蝦子不應該在裡面煮太久,免得失去了風味, 要儘快撈起來才是! 炒野蓮-100元 來自美濃的野蓮似乎有點炒的太老,因為開始有一點咬勁。不過沒有炒太油。 才晚上六點就大客滿,外頭充滿著在等待的顧客。 不到七點店員大喊:沒有蝦了!大家才一哄而散,除了願意點熱炒而坐下來的零零星星, 大部分應該會轉戰外頭的火鍋店或海產餐廳阿! 一片睡蓮池和古典的造景給人非常臺灣的感覺: 融合各式各樣的民族文化與發展自己的特色。 在這裡用餐,有種在江南小橋流水的錯覺, 可是吃的又是臺灣本土料理,聽的是台語流行歌曲,十分有趣。 老闆把蝦池養在里港附近,獨特的方式在養殖業和餐飲業建立了不同的指標。 如果來到林邊,或者經過林邊,別忘了來這裡品嘗不一樣風情風味的鮮蝦料理, 真的,不太一樣喔! -- So what’s wrong with the Blueberry Pie? http://sunyat.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7.8.7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cottonbubble (114.47.8.7), 時間: 03/03/2013 23:38:20
文章代碼(AID): #1HCsvkQh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