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記] 台南 聽媽媽的話 金花點心攤已回收

看板Food作者 (下山,然後上山)時間11年前 (2013/01/30 20:5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餐廳名稱: 金花點心攤 消費時間: 2013/01 地址: 台南市新化區菜市場內 第七十四攤 營業時間: 06:30 - 11:00 周一休 每人平均價位:60 網誌圖文版 http://why160why.pixnet.net/blog/post/95247344 新化菜市場74號,內行人才知道。 新化說來也是我們關廟的鄰居,做人不可以自掃門前雪只顧關廟,也得敦親睦 鄰振興一下厝邊的經濟。而要瞭解一個鄉下地方的美食,只要鎖定兩個地方準 沒錯,廟宇和菜市場,有人的地方就肯定少不了美食,尤其這兩個點更是鄉下 人生活的中心與重心。於是,我踏進了這個陌生的市場,打開美食雷達憑著直 覺發現『金花點心攤』,菜市場的一坪半經濟奇蹟。 金花,銀花,只要能煮出好料就是朵好花。老闆娘是一對姐妹花,金花是媽媽 的名字,繼承了源自媽媽的小攤販,只要聊到店的歷史,三句離不開媽媽,直 說著以前跟媽媽做事的種種,講到最早以前沒有瓦斯,凌晨三點就得起來燒柴 ,口味上也根據媽媽的古法不做更改,唯一改變的只有價錢,從五十三年前一 碗切仔麵一塊半,到現在四十塊,二十六倍的漲幅,五十三年。 切仔麵,淋上大骨湯汁,浮上一層調味粉所沒有的細緻油花,魚丸、肉片、鮮蝦 ,麵的口感偏軟,再搭配上一碗濃郁的骨肉湯,沾上醬油膏跟哇沙米, c'est la vie,真的是太屌了,我們台南人的早餐。 在菜市場吃東西,總是有許多背景音樂,旁邊的豬肉攤使勁拿起肉錘拍打,賣魚 的阿桑刮著魚鱗刷刷刷噴了滿地,或是,切著骨肉也成為一種節奏,菜刀切斷軟 骨發出清脆聲響,再接觸到粘板傳出深沉,更不用談身後的歐兜拜,甚至,阿伯 經過『咳』的一聲,往水溝吐了一嘴痰 而那些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充滿著生命力與樂趣,老闆娘很認真說著她們姓『周』 的都很會煮食,然後再大笑說安平那個最有名的蝦捲不也是姓周嗎!?或是,出 現像這樣的台語諧音對話 金花:『要給你多少?』 賣菜:『兩千。』 金花:『蛋清?那蛋黃要不要?』(蛋清即蛋白,台語音同兩千) 吃著吃著,老闆娘『殺必死』送上一些料,完全不過問客人就硬塞進了碗裡,不 論是骨肉、大腸、豬血、豬肝......,全看下一位客人點了啥,她就多弄點給客 人加料,不過,有時也是要看心情啦。這其實也是源自於『金花』的主意,早期 經濟不好,會來用餐的都是艱苦人,有時會跟金花多要些東西加料,金花知道大 家日子都不好過,於是也就順著客人的意。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主動加料成 了這兒的最大特色。老闆娘只輕描淡寫地說『從媽媽那時就這樣了』,好一個聽 媽媽的話。 偶爾,早上不吃麵,胡亂黑白切些鬼玩意吃吃,總是有些讓我有看沒有懂的東西 讓人去挑戰,再來碗必點的骨肉湯,這樣也是一餐。不是有人外帶些冷盤回家當 配菜,熟客不用開口便被老板娘摸清菜單,猶豫不決的客人她就主動搭配,倒也 沒人有意見。從媽媽時代就開始的竹架子載著無數內臟類食物,經不起歲月的重 量早已彎曲,金花的女兒很驕傲地說『這都是媽媽的手就有了。』 十一點,將近收攤時間,豪邁送上一盆大骨,整鍋濃郁高湯的精華就靠這味,我 啃食著骨邊肉,吸吮著大骨內的骨髓,好開心,就像回到小時候,如今,阿駡還 在,只是不再熬湯了。 臨走前,金花的女兒特別叮嚀這裡過年如戰場,東西跟江蕙的演唱會門票一樣 ,秒殺,要來得趁早。 -- 我是農夫,我要種一顆有機鳳梨 繼承阿公遺願,成為關廟鳳梨王!! http://why160why.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5.106.112
文章代碼(AID): #1H2HYZ9G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