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活動] 成大建築系多媒材藝術創作課程 裝置藝댠…

看板FineArt作者 (BB)時間15年前 (2009/01/21 23:3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Tainan 看板] 作者: digeducation (health) 看板: Tainan 標題: [活動] 成大建築系多媒材藝術創作課程 裝置藝術成果展 時間: Wed Jan 21 23:30:43 2009 走進建築系館,很裝置藝術!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推出「多媒材藝術創作課程」 期末成果展,共有十七件學生多媒材藝術創作作品,分別陳設於建築系館一樓 大廳、二樓綠台、三樓美術教室與走廊,以及規劃設計學院圖書館等各個角落。 學生將想像力轉變成藝術品,探討的議題包括生命、環保、人性、社會現象等等 ,每件作品皆展現創作者強烈的個人風格,可以看出創作者透過作品與環境對話 的企圖,極具震撼力也發人省思,吸引不少路過學生的目光。  其中,學生謝明宏,以一件名為「藥與不藥」的裝置藝術作品,企圖喚醒人們對 生命與健康重視,並重新尋找對自己的我。謝明宏將黑白兩位模特兒的身軀,分 別置於代表身體健康失去平衡的蹺蹺板之兩端,黑色模特兒代表不健康的身體, 置於蹺蹺板較低的一端,代表不健康的身體所能見到的越來越少;白色模特兒置 於蹺蹺板高起的一端,代長健康的身體,所能看的視野越高越遠。  另外幾條從天花板垂直下來的管子,上面佈滿樹葉,則分別代表血管及受到化學 物品感染的血液。仔細一看,黑色模特兒身上還放置許多代表藥丸的瓶蓋,以及 生命凋萎的乾燥綠草,似乎在警告人們藥物對不健康人體的危害,對照白色模特 兒顯得特別沈重。謝明宏在牆面上貼上許多實況照片,希望喚醒人們去思考: 「你要的是什麼生活?」作品極具震撼力,也發人深省。  謝明宏說,以前的人生病了才吃藥,現代人則是沒病也在吃藥,是為了保養。緊 湊的生活環境,帶給現代人無法喘息的機會,而人們也順應它的步調,因此快速 是現代人類所追求的,凡是什麼都要快,連生病也是,就是吃藥,他想問的是人 們「為何不休息?」  另一位學生廖仕田的作品「憑吊」是以單車為素材探討校園內廢棄單車所造成的 環境問題。以廢棄單車為主題的動機,在於他有感於每逢學期初,校方總要花費 許多的資源與人力處理大量無人使用的單車,當這些單車靜靜的停著或倒在集中 場所時,與校外正瘋行單車熱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因此觸發他進一步思考這些 「單車孤兒」的命運。  廖仕田利用單車輪、鐵線等材料,透過懸吊、依附、攀爬等方式將單車輪裝置於 樹葉已凋謝的雞蛋花樹中,除了突顯單車所造成環保問題,樹下的三輪娃娃車被 棉繩繫於樹幹,則代表著宿命的牽絆。作品想要傳達的訊息是「每一台成大校園 裡單車是否都逃不開這樣的宿命?」。廖仕田說,希望透過作品製造不協調之視 覺衝突,希望觀者能深切的思考單車孤兒對校園所造成的環保問題,在景氣不佳 的今天,我們是否更該惜福與節能。  此外,學生張皓岳的作品則是以目前正夯的「消費券」議題探討失業問題。「消 費券真的是我們所需要的嗎?」張皓岳的作品試著探索這個問題。他利用保麗龍 、報紙、瓦楞板等媒材,以發放消費卷的人形代表政府單位,利用許多放大比例 的「手」從報紙堆中伸出的意象表示人民的渴望,透過作品希望引發觀賞者去思 考關於消費券的發放與心中真正的需要!他認為消費券也許只是「飲鳩止渴」, 應該思考是「教他如何釣魚而不是給他魚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121/5/1dcxl.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6.137.19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1.112.71
文章代碼(AID): #19Tq5OGD (Fin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