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除了嘴砲,「小碎花不」還剩下什麼?

看板FineArt作者 (有效期限)時間15年前 (2008/12/29 14:42), 編輯推噓18(18040)
留言58則, 2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正如本文標題,這篇文章正是企圖問難於「小碎花不」這個展覽 在還沒參觀它之前,我曾就它的展覽新聞稿提出一些懷疑, 而待我不算認真地看過之後,則確立了一個想法,那就是: 這個策展糟蹋了這些作品。 從參展藝術家的結構來看,這個展覽主要由兩種人組成 即藝術圈的「圈內人」與「圈外人」,前者如裡面一些學生或真正年輕的藝術家 後者如顏忠賢自己以及他找的那些年紀不小,但貌似年輕的參展人 問題從來都不是「為什麼藝術圈之外的人不能做藝術」 而是,做為一個藝術展覽,我們站在什麼樣的觀點來處理這些「非藝術」 藝術家經常想逃離藝術,想毀滅藝術,想讓藝術與生活別無二致,這都不是新聞了 歷史中這樣的實例太多,通常它會產生三種情形: 1.反藝術--這類的創作具有反對、挖苦藝術的企圖 2.非藝術--這類作品沒前反藝術的企圖,而總是做一些與藝術不相關的事 3.放棄藝術工作--結果就是我們在藝術史中看不到它了 因此撇開第三項,藝術史當中多的是反藝術和非藝術的竄動。 從顏忠賢所選的作品來看,反藝術的意味看不出來,而大量地將非藝術納入展覽中 這構成我們認識的基礎,使我們回顧起VIVA參與台北雙年展,張晴文、夏夏、桂綸 鎂、可樂王、紅膠囊參與的「小碎花不」,可以知道策展人正意圖將某些次文化與 非藝術的其它創作納入展覽中。 然而,這個概念在今天的革命性極為薄弱, 因為我們都知道這些非藝術可以輕易地成為藝術,可以輕易地為體制所收編,因此, 我認為在這個地方,顏忠賢僅只於玩弄一種騙術,這個騙術告訴我們什麼都可以是藝術 這也是展場所呈現的,他也大量地跨界取樣,不過事實上我們也都清楚, 不可能什麼都是藝術啊。 我們看到迪士尼動畫「超人特攻隊」當中的壞蛋的台詞,真是至理名言,他說: 「當我玩膩了這些設備,我就把它們賣給所有人;當所有人都擁有超人的能力, 也就沒有人是超人了!」 藝術也是如此,如果藝術真的什麼都可以,或者什麼都可以是藝術, 我們理當把當代館拿來賣小吃或做成健身房,而無需再處理什麼藝術課題。 可是事實並非如此,我們迫切地需要藝術,尤其是當我們出國的時候, 更是迫切地試著拿出什麼東西來證明我們的文化價值。 (要不然又何必自己在威年斯雙年展外自己辦個”會外展”XD) 既然如此,那麼我們總該處理些藝術的課題吧?偶一為之也好。 然而顏忠賢在此什麼也沒處理啊。如果本版有NBA版的版友,不妨去看一下顏忠 賢在網站上的策展論述,在比較一下NBA版的賭海明燈「糗爺」的文章, 大概就可以抓到我批評的點在哪了: 簡單的說就是,它其實是個用形容詞堆積出來的展覽,大量的形容詞能夠說明什麼? 除了含糊其詞外,僅能說明它的使用者缺乏論述能力。 靠著形容詞處理的展覽,當然無法好好看待作品,更別提善待作品, 除非我們天真的以為展覽就是嘴砲,否則作品當中具有哪些可辨識的形式, 仍是首要處理的課題,因為我們畢竟是透過形式來閱讀作品。 也許顏忠賢對這些作品別有獨到的看法,不過我看的結果就是糟蹋了: 吳耿禎的木板榫接的作品被放在走廊,完全破壞它四面圍繞的空間優勢 放在走廊也難免被碰到,有些木榫都鬆動了,再不會選位置至少也得先保護作品吧= = 另外有個放在窗戶後面的錄像也是,好歹電視殼和窗之間看要如何處理 雖然明知它想營造一個從窗戶看進去的意象,但這也太粗糙了吧 不過連顏忠賢自己的作品也佈置的頗糟,我們也不應太過苛責它 他的軟雕塑在二樓的展間當中完全成為一個標本,而脫離了它佔據空間形式特質 現在詩的作品更是做作到誇張的地步,雖然我不知道那是誰的點子, 但是從它的書寫痕跡來看,幾乎全是放大輸出的,無視於從書寫到輸出的材質轉換 調教房也有著類似的問題,而太過仰賴繪畫給出的圖像。 此外,展覽中的互動介面也相當直率,甚至有點頭腦簡單 它包括一些部落格的頁面,並直接用NB呈現,然而做為一個觀眾 有什麼理由使我非得照著它的方式瀏覽部落格不可? 事實上,我就不小心關掉了其中一台的網頁, 然後呢?如果不是我良心發現再度將它連結上指定的位址, 難道這個作品就將消失一下午嗎? 當然,裡面也有一些展示相當完整的作品 不過通常都是一人一個房間的狀態,像姚仲涵、王仲(方方土)等等 ------打個插------ 我忽然想到以前藝術哲學課的老師 他描述了一個藝評的模型,我簡單畫在這兒:     作 品      首先是面對作品    / | \   描述 描述 描述   然後對作品進行描述,並且要相當仔細地描述 因為描述的方式其實就是我們對於作品的理解    \ | / 也是我們切入作品的依據   建立之間的關係    建立這些描述之間的關係 而得到作品的廓並展開向外的連結    / | \  理論 理論  理論   或可援引一些理論做為關照 理論是這個時候才出現,而不是讓作品套用理論      ↓     給予評價     最後給予評價,不過今日的藝評多不做評價              因為傷和氣嘛XD -----回到話題------ 所以顏忠賢是不是可以先看看作品 再決定要不要拿一堆"新世代"的形容詞來說它們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1.38.4

12/29 14:55, , 1F
和氣的和是不是打錯呀?
12/29 14:55, 1F

12/29 14:56, , 2F
請問在窗戶後面的錄像是指哪一個作品呢?
12/29 14:56, 2F
感謝....我錯字有點多XD ※ 編輯: mmbbp 來自: 218.161.38.4 (12/29 15:08) ※ 編輯: mmbbp 來自: 218.161.38.4 (12/29 15:15)

12/29 15:49, , 3F
有點糟糕的是...我好像變成你的文章愛好者..蠻中肯的評論
12/29 15:49, 3F

12/29 15:50, , 4F
請問你有BLOG嗎....我想訂閱...
12/29 15:50, 4F

12/29 17:43, , 5F
小心你的評論被拿去當代館被某老頭鞭屍.....
12/29 17:43, 5F

12/29 17:43, , 6F
因為太中肯了XD
12/29 17:43, 6F

12/29 20:59, , 7F
請問我可以收藏這篇文章嗎!?
12/29 20:59, 7F

12/29 21:44, , 8F
看完我整個發現自己真的太不敢於發表自己真正對那些
12/29 21:44, 8F

12/29 21:45, , 9F
"藝術品"的真正想法。想轉貼在我的網誌可以嗎?:D
12/29 21:45, 9F

12/29 22:21, , 10F
認識其中一個藝術家 他說被放在走廊真的很衰~~~
12/29 22:21, 10F

12/29 22:38, , 11F
中肯...我只會走馬看花orz
12/29 22:38, 11F

12/29 23:10, , 12F
我覺得掛名顏忠賢的那個作品 其實很符合現在年輕人的狀況
12/29 23:10, 12F

12/29 23:10, , 13F
指導教授拿學生的成果去發表然後掛自己名字這樣...
12/29 23:10, 13F

12/30 00:04, , 14F
看過展再看到這篇文章.. 真是切合我心 XD
12/30 00:04, 14F

12/31 01:02, , 15F
精闢中肯的好文
12/31 01:02, 15F

12/31 06:26, , 16F
歡迎轉貼,不過本文若是引戰了請自行滅火XD
12/31 06:26, 16F

12/31 12:19, , 17F
請問有部落格嗎?想多看一些你的評論^^
12/31 12:19, 17F

12/31 17:57, , 18F
同上...有BLOG嗎
12/31 17:57, 18F

01/01 07:17, , 19F
啊...被問到這一步了...其實沒有個人的部落格
01/01 07:17, 19F

01/01 07:18, , 20F
不嫌棄請參觀http://ffadp.blogspot.com
01/01 07:18, 20F

01/01 07:19, , 21F
裡面的文章其實更新很慢...因為許多寫作的源頭都來自PTT~
01/01 07:19, 21F

01/01 17:54, , 22F
為什麼你說那些是非藝術呢?
01/01 17:54, 22F

01/02 08:45, , 23F
因為他們本來就不是從事藝術的人呀,像是插畫家、文學家
01/02 08:45, 23F

01/02 08:46, , 24F
部落客等等...他們的作品本來就在藝術範圍之外
01/02 08:46, 24F

01/02 08:46, , 25F
當然...這些非藝術是可以被收編進藝術展覽之中的
01/02 08:46, 25F

01/02 08:48, , 26F
但除了這個展覽之外,他們反而以非藝術家的身分活躍著
01/02 08:48, 26F

01/02 08:48, , 27F
插畫家或許認為自己是藝術家..
01/02 08:48, 27F

01/02 08:48, , 28F
正如藝人口口聲聲碩自己是音樂人..我們只好.......
01/02 08:48, 28F

01/02 08:49, , 29F
01/02 08:49, 29F

01/02 08:50, , 30F
也有許多人說什麼談判的藝術、烹飪的藝術...但它們都不是呀
01/02 08:50, 30F

01/03 00:09, , 31F
可是我覺得插畫的定味本來就很模糊 而且也不用以偏概全..
01/03 00:09, 31F

01/03 00:11, , 32F
雖然我是沒看過這個展覽..也不認為目前次文化之於藝術環境
01/03 00:11, 32F

01/03 00:11, , 33F
的成熟度會如日本一樣
01/03 00:11, 33F

01/03 00:41, , 34F
如果願意先擺脫一定是藝術家所做的作品才叫藝術的思維,
01/03 00:41, 34F

01/03 00:42, , 35F
我覺得這次的展覽立意依然是很好的。相對於前陣子依然以
01/03 00:42, 35F

01/03 00:42, , 36F
大歷史脈絡作為論述中心的大陸當代展「果凍時代」,
01/03 00:42, 36F

01/03 00:43, , 37F
「小碎花不」把台灣所擁有的包容多元創作的氣氛,以及
01/03 00:43, 37F

01/03 00:43, , 38F
去結構化的特性顯現出來,單就作品的集合來看,的確有達
01/03 00:43, 38F

01/03 00:43, , 39F
到他所說的「反攻大陸」的目的,但可惜顏忠賢並沒有把這
01/03 00:43, 39F

01/03 00:44, , 40F
種後現代的思維說得再清楚一點,讓論述變得有些單薄,
01/03 00:44, 40F

01/03 00:44, , 41F
流於個人直覺式的感想
01/03 00:44, 41F

01/03 00:51, , 42F
(題外話,我也覺得顏忠賢的作品是最該被拿掉的一個)
01/03 00:51, 42F

01/03 08:16, , 43F
我個人是不太喜歡在今日談什麼多元、後現代、跨領域等問題
01/03 08:16, 43F

01/03 08:16, , 44F
因為通常這一類的討論到最後都變得無法討論
01/03 08:16, 44F

01/03 08:17, , 45F
如果多元可以用來破除對於界限的質疑..最後將失去質疑的力量
01/03 08:17, 45F

01/03 08:20, , 46F
我也理解樓上的立論,不過就"大敘事"而言
01/03 08:20, 46F

01/03 08:20, , 47F
我也懷疑"多元"是否就是今日的"大敘事"
01/03 08:20, 47F

01/03 09:59, , 48F
多元兩字一丟出來就句點了。XD
01/03 09:59, 48F

01/03 23:29, , 49F
感覺上 保留藝術範疇界線上的曖昧...似乎是為了"討論"
01/03 23:29, 49F

01/03 23:29, , 50F
難道這是一種策略(驚!!)
01/03 23:29, 50F

01/04 12:46, , 51F
同意!...它是為了保留討論的..好不好是在於他被共鳴與否
01/04 12:46, 51F

01/06 06:29, , 52F
等等,文學不是八大藝術之一?還是你的藝術定義只有造型
01/06 06:29, 52F

01/06 06:29, , 53F
和視覺而已?
01/06 06:29, 53F

01/06 07:04, , 54F
我了了,原來你所謂的藝術圈是指fine art(美術圈),而不
01/06 07:04, 54F

01/06 07:06, , 55F
而不包含文學和音樂
01/06 07:06, 55F

01/06 09:19, , 56F
是啊...因為在一個當代藝術展覽裡談八大藝術有點沒意義XD
01/06 09:19, 56F

01/06 23:57, , 57F
光是要去界定當代藝術中的藝術範疇
01/06 23:57, 57F

01/06 23:58, , 58F
藝術圈就有很多「工作」可以做了 哈哈哈
01/06 23:58, 58F
文章代碼(AID): #19M75GpZ (Fin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