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事發的十九分鐘》

看板Fiction作者 (腮幫子魔咒)時間15年前 (2009/08/14 03:17), 編輯推噓4(404)
留言8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找到了這個版,激起看小說的熱情、還有將思緒傾吐的渴望 很喜歡這兒蘊藏著深度跟思想的味道 首 po 請多指教。 -- 《事發的十九分鐘》 其實是前陣子看的,心得和情緒也是前陣子寫的 最近又看完茱迪‧皮考特的另一本小說,卻不知為何又讓我想起這本 突然很想分享這樣。 關於這本書 我每閱讀幾個段落就必須停下來 咀嚼片刻或者停滯我的感情 我必須不斷回翻 發現幾分鐘前迅速從眼前掠過的字句,可能深埋著訊息   讀得很累 茱迪‧皮考特的文字一向給我如此感覺 深刻得令人汗顏 《事發的19分鐘》尤其如此 比起似乎更賺人熱淚的《姊姊的守護者》 前者更深入我的內心 挖出一些我以為不存在的認同   我想再看過高中課堂上的科倫拜影片             彼得。   事實上是和我絕對不一樣的存在 我卻能感同身受一部分的他 他始終找不著人理解的那一部分   想到這裡就慶幸 我有著不會讓我變成彼得的人們 事實上我也沒那個膽就是了(換個美國環境卻又不知如何)   台灣人含蓄,我真的對美國高中有些瑟縮了   我有幸懂得為了愛我的人保全自己 我有幸懂得我有愛我的人   或許有些最原始的本質我們類似 但我不會是彼得 即便我會為了他哭 為了描述他的那些文字而哭 我也在哀悼的同時懂得更愛自己 至少懂得我應該更愛自己 這就夠了             不知何時 茱迪‧皮考特的書在姊姊的書架上佔了大半 也在我的書單中佔有不少的分量 讀她的文字對我來說很吃力 《姊姊的守護者》是第一本我發覺我深入得很痛苦的書 矛盾得很痛   更不用說《事發的19分鐘》了 每個角色的細膩情感都真實得像觸手一般將我拖曳進故事裡 每轉換一個段落 就要將沉浸的自己重新拉出來 任由下一個角色獨白淹沒   這種寫作風格加上這樣的文筆讓我又愛又恨 -- 最近讀完的是《換心》 也很有感觸 但比起這本,題材和迴響離我稍遠了些 其實都是些情緒化的文字 沒有提到很多劇情 如果造成閱讀困擾真是不好意思了(掩面) 謝謝閱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7.32.28

08/15 14:57, , 1F
這樣的心得還不錯阿 會讓我想看她的書
08/15 14:57, 1F

08/15 23:24, , 2F
推這本,也推原PO寫得好 話說彼得讓我想起石內卜~
08/15 23:24, 2F

08/17 23:30, , 3F
第十層地獄 也很棒喔!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本
08/17 23:30, 3F

08/17 23:31, , 4F
噢!換心我只看了一半,因為他的內容跟一部電影太像了
08/17 23:31, 4F
謝謝板友的鼓勵 >///< 敢問 starrym2m 指的電影是《綠色奇蹟》的改編嗎? 有好多網友都說《換心》跟這本↑的相似度太高 以至於我馬上衝圖書館借了《綠色奇蹟》回家(不過還沒看 XD) 不過史蒂芬‧金是真的很引人入勝呢 另外忍不住想講一下《第十層地獄》 我覺得,能不能和小說內容有共鳴 有時候取決於自身經歷和小說想表達的意涵契合與否 (老實說《換心》就是因為這樣我才看得完的) 可是《第十層地獄》裡面所提及的情感 雖然我幾乎不曾經歷、想過(對完整家庭的渴望、背叛的快感和悔恨、強暴的傷痛等等) 我卻經由文章字句能充分感受到角色內心的矛盾 看完之後心裡只有讚嘆 只能說描寫得實在太好了,我也好愛這本啊 ※ 編輯: wwtw 來自: 163.14.5.77 (08/19 11:05) ※ 編輯: wwtw 來自: 163.14.5.77 (08/19 11:11) ※ 編輯: wwtw 來自: 163.14.5.77 (08/19 11:12)

08/27 22:05, , 5F
我也是Jodi的書迷,每本都有買,不過最有感觸的還是姊姊
08/27 22:05, 5F

08/27 22:05, , 6F
守護者和事發的十九分鐘,每個人的共鳴點都不同,不過她
08/27 22:05, 6F

08/27 22:06, , 7F
厲害的地方就在於能夠寫出這麼多種引人迴響的感情吧^^
08/27 22:06, 7F

12/25 22:39, , 8F
推姊姊跟19分鐘 當然也推地獄
12/25 22:39, 8F
文章代碼(AID): #1AX6RUaC (Fi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