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反極權的人道主義者──《凱旋門》雷維克醫師的人物塑造

看板Fiction作者時間15年前 (2009/02/18 08:4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網誌:http://www.wretch.cc/blog/writerou/10001940 標題:反極權的人道主義者──《凱旋門》雷維克醫師的人物塑造 內文: (一)雷馬克代表作 世界上許多知名作家因反政府而流亡異國,如《古拉格群島》的索忍尼辛、《生命中不可 承受之輕》的昆德拉、《靈山》的高行健……等,而以赤裸裸描繪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線實 況的半自傳體小說《西線無戰事》而享譽全球的德國作家雷馬克(Erich Maria Remarque ,1898-1970),由於其反戰思想,使他成為納粹德國的眼中釘,迫使他於第二次世界大 戰之前,逃離祖國,流亡歐美,長期居住並亡故於瑞士。正因為雷馬克有國歸不得,對於 流亡異鄉、沒有護照的難民之不安與驚恐的心情,感同身受,於是創作甚多以國際難民為 主角的小說,膾炙人口,其中當以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騷動紛擾的巴黎為背景的《凱 旋門》最受矚目。一般咸認《西線無戰事》是雷馬克成名作,《凱旋門》則為代表作。 (二)難民的悲哀 《凱旋門》主人翁雷維克,本名「路維格」,四十來歲,長相俊俏,本是德國大醫院高明 的外科主任。一九三三年,由於他「窩藏」兩個被秘密警察通緝的友人,使他遭到逮捕、 偵訊、刑求逼供,其妻席貝兒亦被抓,三天後,於女集中營上吊自盡,接著雷維克進了集 中營、醫院,乘機從醫院逃到法國巴黎,成了無國籍的難民。他維生的方式是,替巴黎年 老或醫術欠佳的外科醫師,於病患麻醉後,代為操刀,賺取手術費用。五年來,他以非法 居留被押解出境四次,又都重返巴黎。雷維克看淡人生,不再相信愛情,偏偏陰錯陽差愛 上歌女暨演員馬柔恩。美麗迷人的馬柔恩一向缺乏安全感,無法讓感情安定下來,當雷維 克被押解出境再回來時,馬柔恩已與他人同居,雷維克、馬柔恩和新男友都為此而痛苦不 已。後來,馬柔恩和影星男友發生爭執,因槍枝走火,馬柔恩不幸脊椎中彈,連醫術高明 的雷維克亦無能為力,兩人至此才完全打開心扉,相互告白彼此的真愛,接著雷維克強忍 悲傷,為馬柔恩注射針劑,幫助她提早解脫痛苦。 另外,仇敵秘密警察「哈克」來巴黎出差,雷維克終於等到機會,殺死了哈克,完成復仇 的大願。總之,他曾經愛過一個人,又失去她,使他自由自在;他恨過一個人,也宰掉他 ,使他擺脫陰影。然而,英法果然與德國正式宣戰,從德國集中營逃出來的雷馬克卻已不 想繼續逃亡,只得被關進法國集中營,等待未知的明天。 (三)冷眼看人生 雷馬克對於《凱旋門》主要人物雷維克的塑造最是用心,堪稱成功。 有經歷、有學識的雷維克,邁入中年,成了蓋世太保追緝的難民,經過多少歲月的熬鍊, 在眾人眼中,他變得冷淡,甚至於冷酷。護士尤琴妮批評他沒有信仰、沒有人性。他反駁 說,天下不再有什麼神聖的事情,一切事情就變得更近人性的神聖了;而且信仰能夠輕易 使人熱狂,這也就是為什麼,所有的宗教付出這麼多鮮血作代價的緣故。當病患兼好友韓 凱蒂談及,一個人沒法辦到的事都由夢來補償。雷維克表示同意,說:「我們都有自己的 夢,因為沒有的話,我們就受不了現實呵。」然後又補上一句:「你也可以用真理來欺騙 自己,那種夢甚至更危險呢。」此語可謂發人深省。 女友馬柔恩也埋怨雷維克,整個人冷冰冰的,很自私,始終不肯付出自己。此乃多舛的人 生經驗使然,雷維克深怕自己真的愛上馬柔恩,只好故意告訴她,假使真正不快樂的話, 那就是永恆了;又說:「誰要人了解嘛?那就是普天下所有誤解的緣由。」雷維克正是以 這樣無情的冷眼來看待人生。 (四)發揮人道精神 其實,雷維克表面看似冷淡,內心的熱情卻怎麼也澆不熄;他是十足的人道主義者。比如 他同情每星期都要經過他檢查的「奧西利斯」綠燈戶的姑娘們;關心他開過刀的患者;當 病患手術無望時,他會感覺不舒服;為了擔心癌症患者無法承受,他不得不撒謊隱瞞病情 。特別是非法墮胎的「馬露西」,差點喪命於「穩婆」包契太太那兒,幸而由雷維克及時 開刀,救回一命;事後,雷維克替馬露西出面據理力爭,打算向包契太太索回高額費用, 雖然因自己的難民身分遭對方識破而功虧一簣,雷維克依然自掏腰包,送了些錢給馬露西 。再者,雷維克之所以被警察逮捕,純粹是因為途中遇見工地發生意外,他毫不猶豫地見 義勇為,立即急救傷患,結果反而由於必須作證,導致非法居留的身分為之曝光。以上在 在顯示,雷維克內心充滿人道精神。 當然雷維克也是反極權、反戰者,正值一九三九年夏天,他跟同為難民的俄國好友莫洛索 說:「每天晚上都有!好多好多的殺戮!好多城市熊熊火起,什麼地方垂死的猶太人在哀 哀慟哭,捷克人悽悽慘慘給消滅在樹林裏,中國人在日軍的汽油中燃燒,鞭笞的死神正在 各集中營裏蔓延──」他從世界史體認到,人類的歷史是用血淚寫成的,當今發生的種種 事情都發生過幾百次了,諸如扯謊、背信、謀殺、屠殺、爭權奪利、腐化貪污、戰爭不斷 ……等,世世代代都一樣,為了宗教、為了瘋子去打對方,進行毫無意義的屠殺──永無 止境。出席化裝舞會的半路上,正好看到遊行示威,雷維克告訴韓凱蒂,這是個最卑鄙、 最血淋淋、最腐敗的世紀。為了反戰、反極權,雷維克忍辱偷生,付出慘痛代價。不過, 雷維克終究復仇成功,殺了秘密警察哈克,這豈不是抗暴、反極權的具體象徵?《凱旋門 》作者雷馬克呈現小說主題的苦心,由此可見一斑。 (五)人物塑造出色 綜觀之,《凱旋門》愛情的心理描寫生動、故事情節引人入勝、藝術表現手法成熟之外, 最可貴的是,雷馬克將無國籍難民的徬徨、痛苦與悲哀,歷歷展現在眼前,而且關於主角 雷維克的人物塑造,作者特意凸顯反極權、反戰的思想,以及其人道精神,「雷維克醫師 」可謂栩栩如生,頗為出色,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也不禁為其無根的流亡生活慨嘆不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59.43.70
文章代碼(AID): #19crhKlZ (Fi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