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名家小說英譯 聯袂攻佔紐時書評版

看板Fiction作者 (alessio)時間16年前 (2008/05/11 10:0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大陸名家小說英譯 聯袂攻佔紐時書評版 【聯合報╱李維國/報導】 2008.05.11 02:22 am 2008 北京奧運進入最後倒數,中國熱全球燒滾滾,連美國書市也湊熱鬧,開春以來出版 多部大陸重量級名家小說英譯本。新書威力不容小覷,五月四日《紐約時報》書評周刊請 出中國近代史學家史景遷、印度裔小說家米席拉(Pankaj Mishra)等四位名家評論莫言 《生死疲勞》、姜戎《狼圖騰》、王安憶《長恨歌》和閻連科《為人民服務》,將當代中 國文壇高標成就推上國際舞台。 五十五萬言的《生死疲勞》由老手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出馬英譯,描寫中共土改 遭槍斃的地主輪迴由畜生到人的辛酸血淚,透過動物之眼宏觀1950年以降半世紀中國農村 的變遷。史景遷盛讚《生死疲勞》飽富想像力和創意,變化多端;動物聲調語氣轉換對敘 事造成的表述困難,莫言輕易就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想像中出自動物口吻敘事應當可愛 有趣,其實全書凶暴、勇猛而穢污,農村裡有狂野性愛,死亡更是隨時隨地降臨,而且十 分暴虐。史景遷評估大陸小說家如閻連科言論大鳴大放,連毛澤東都成大壞蛋,其後接班 人受討伐的日子不遠了。 同樣出自葛浩文譯筆的《狼圖騰》,2007年打敗老將莫言的《生死疲勞》,奪下頒給亞洲 作家以英文角逐的「曼氏亞洲文學獎」。在華文世界狂銷一百五十萬冊的《狼圖騰》,描 述文化大革命時漢族知青到內蒙與游牧民族的生活,刻畫蒙古草原上狼的國度。 2007年曾來訪台灣的小說家米席拉批評姜戎未將自身經驗融入小說,使《狼圖騰》和眾多 文革回想大異其趣,丟失了重要的情感和政治細節:在蒙古草原上,主角竟然不記得他過 往的人生。書中成功創造蒙古草原浪漫的荒蕪,但靠的是作者相機般的記憶力,而非生動 的敘事才華。姜戎透過主角強烈控訴漢人對異族的苛待,小說最後警告人類貪婪傲慢威脅 生態平衡,全書讀來像不斷辯證游牧民族的優越性以及強勢無知的現代人帶來的危險。米 席拉吃驚:一本如此灰色且警世意味濃厚的小說,竟成為發行量僅次《毛語錄》的暢銷書 。 王安憶《長恨歌》因評論家王德威評點大放異彩,後由香港名導關錦鵬改拍電影更是家喻 戶曉。小說由1945年女主角王琦瑤十七歲當選「上海小姐」第三名展開,一個時代女性人 生路與情路的起落顛簸。現任美國筆會主席的小說家普羅絲(Francine Prose)讚賞王安 憶筆觸細膩摹繪上海景物風華,時見詩意筆韻;由流行服飾的「瑣碎政治」角度縮影大歷 史,對女主角繁複深入的描繪充分展現小說家的才華。《長恨歌》散發近似普魯斯特《追 憶逝水年華》的情懷,以王琦瑤揮拂不去的悲愁,烘托迷人卻已然褪色的老上海。 《為人民服務》英譯者藍詩玲(Julia Lovell),也譯過大大有名的張愛玲《色.戒》。 小說描述文革時期一個解放軍人和師長夫人的不倫戀,兩人以褻瀆毛澤東的方式助「性」 最具爆點,在中國大陸連獲文學大獎,也遭官方查禁。 女作家施琳格(Liesl Schillinger)指閻連科說故事的筆法快速簡要,「彷彿趕工建穀 倉」,在迂迴處大開大闔的比喻,「有如賣弄風情的女人故意掉手帕」。男女主角的不倫 戀可比《包法利夫人》假戲真做的偷情,只是閻連科更審慎:不過分搞笑不過分悲情,顯 得真誠。《為人民服務》徹底顛覆毛澤東名言,有喬治‧歐威爾《1984》和俄國作家薩米 爾欽(Yevgeny Zamyatin)《我們》等預言小說嘲諷政治的特色,彰顯全書核心的思維: 「實例比口號更影響人心。」 【2008/05/11 聯合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240.168
文章代碼(AID): #189bKiEz (Fi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