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風水地理漫談 part 1

看板FengShui作者 (profwu.net)時間11年前 (2013/07/07 20:44),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profwu.net/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1   就世界各人類文明演進來看,中國與西方世界最大的分別,除了血緣特徵外,最重大 的差異,就是中人一向崇奉自然、順應自然,西方則抗爭自然,與自然同毀。因此,老祖 宗獨特發展了一套自然玄學,稱陰陽五行,陰陽學源於易經,五行說深植於尚書洪範,這 些乃探究天地人之關係,俗稱「三才」或「三位一體」,人生天地間,絕無法跳脫陰陽五 行之約制,不過人可透過陰陽五行,生剋制化之道理,巧妙運用以求趨吉避凶。試如司馬 遷作史記,自詡其志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此則務須上通天文、 下徹地理、中貫人事之君子始能致之。風水地理之術,古稱堪輿,乃堪天輿地之意,即易 傳所稱「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人稟天地形氣而居則安,逆之則凶。以近代科學而論, 不外與地質學、地形學、氣象學、景觀學、人體工學等結合之術,故極具科學之術。堪輿 分陰陽,陰指葬先人之所,陽乃生者之居,兩者所擇之地理委相同,而施工造作方法不同 ,蓋陰宅善藏,陽宅尚顯,故後世亦有將之別分為地理指陰宅、風水指陽宅,然古代實為 一體,無輕重之別。 一、風水緣起   從史上所載,先有擇居,然後才有擇葬,在漢代即有宅相學,擇葬只有秦惠王之弟樗 里疾故事,樗里疾歷惠王、武王、昭王三朝功高賢顯,晚年,自擇地於渭南章臺之東(今 長安城西),自稱:「後百歲,是當有天子之宮夾來我墓」,果然在樗里疾卒後百歲,劉 邦興漢,於渭南建宮殿,其中長樂宮在其墓之東,未央官在其西,武庫正直墓對面。然此 事只能說明樗里疾智,能預料未來事,尚未有風水之論。風水成為一門專門學術,始醞釀 於東漢末,時人已流行相墓,並了解墓地與後世子孫有榮枯相應之理論,而將之發揚為一 學術者為晉代郭璞(景純);郭璞以卜筮聞名,亦為人卜葬,其母死,璞擇葬於暨陽水濱 ,鄉人皆恐距水近,恐遭大水淹沒,璞笑云:「水當退為陸地」,數年後,其地果然水退 去故里,盡成桑田。   璞著有葬經,為我國堪輿學之祖,云:「葬者,乘生氣也,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 升而為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而為生氣」,又云:「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 之便不散,行之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二字之意乃本於此,風乃生氣之行止,水則 為生氣傳功的表徵,故從山水脈動之形象,而得之生氣聚集之處,必使生氣能因地形構造 ,能藏生氣而不散,且能有流水交界使生氣能運轉,所謂絕佳風水,必須能藏風聚氣。 二、風水原理   為何祖先遺骸會影響後代子孫之榮枯,郭璞有其獨特的見解,「五氣行乎地中,發而 生乎萬物,人受體於父母,本骸得氣,遺體受廕。蓋生者,氣之聚,凝結者成骨,死而獨 留。故葬者,反氣內骨以廕所生之道也」。氣充塞天地間,而孕育萬物,人秉氣而生,凝 結成形體,人體受氣最多者為骨,故死後留枯骨,而生氣隨地理而行,因此將骨埋於地下 吸收地之生氣,可使枯骨得潤澤,永久保存,又基於血緣與心靈夜通的道理,祖先的遺骨 受了生氣滋潤,自然能福廕後世子孫,故稱「反氣內骨以廕所生」。   地理風水也影響風土人情,什麼樣的山水,就會孕什麼樣的人物,所謂地靈人傑,即 是此意,劉伯溫堪輿漫興云:「尋龍山水要兼該,山旺人丁水旺財」,山龍形勢孕育人物 的粗俗智愚,水龍格局孕育地方財貨饒瘠,以本省而論,山居及濱海之人物,在體形、個 性、音調即有差別,再如結為大城市者,必有大水流經,或湖泊聚集,即為明證。 -- 吳教授開運風水 - 免費居家風水檢測 http://profwu.net/ 千年不傳之風水秘訣,毫不保留完整大公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01.13.55.72

07/07 20:49, , 1F
謝謝玥澧老師
07/07 20:49, 1F

07/07 20:50, , 2F
推錯推文...JJIN sorry
07/07 20:50, 2F
文章代碼(AID): #1HsMANXi (FengS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