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在生產線上的勞動身影

看板Feminism作者 (頻率的差距(g))時間15年前 (2008/10/29 08:49),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邀請大家參加本片全省巡迴放映,活動網址在最下面喔! 美少女資深以後:她們在生產線上的勞動身影 2008.10.29 台灣立報 ■崔妮 雖然我是7年級生,小時候還是有聽大人們說過,如果書讀不好要去工廠做工賺錢,也聽 說有人暑假去工廠生產線打工,一個暑假可以賺到整學期的學費。那時,我家住在台北市 的文教區,壓根沒見過哪裡有工廠,長大後搬到台北縣才看過幾個工業區,現在,生產線 上的女工許多是新移民女性,即便國籍語言不同,支撐家計的目標仍是數十年不變的。 最近,我們高雄有位女導演拍了一部紀錄片,談高雄加工區女工的生活,也包括一些重要 的歷史事件,像是民國62年因旗津中洲船難而產生的25淑女墓。為了宣傳這部片,我意外 發現,原來「加工區、生產線」與南部婦女同胞的生命經驗是如此息息相關,除了平日聚 會的媽媽們,個個說來都是在加工區十幾年的資歷,從生產線上到文書作業都有,連研究 所教授都分享自己為了賺大學學費而混進加工區打工的經驗。 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其實台灣處於一個非常窮困、經濟尚未發展的狀態,現在約4、50歲 以上的中老年人,絕大多數經歷過貧窮匱乏的滋味,為了栽培家中的兒子,許多女孩子很 早就被迫放棄學業,盡早嫁人離開家庭,在極少的工作機會或農事中協助家庭。直到民國 55年全世界第一個加工出口區在高雄市前鎮區成立,為了爭取最低成本的勞力以及順服的 員工,工廠大量向學校、農漁村等地區召募女工,才15、6歲的年輕女孩(有些甚至才12 歲左右)離開農村家鄉踏入工廠上班,大量且密集的女性勞動力量支撐出台灣重要的經濟 發展。 導演想問的是,40多年過去了,這些女工們的故事究竟在歷史上留下了什麼樣的軌跡?除 了經濟奇蹟以外,她們又是怎麼看待自己的工作?這份工作的意義是什麼? 生產線上的工作是相當辛苦的,除了勞動的辛苦之外,還包括非常多會影響薪資收入的各 式規定:遲到、全勤、加班等等都牽動著收入多寡,而收入多寡牽動著家庭經濟的情況, 眾多女孩離開家住在擁擠的宿舍、忍受長時間的工作以及不見得穩定的薪水。只要念過馬 克思主義或是用當今的勞工權益衡量,許多人都質疑著加工區女工遭受到的剝削與待遇不 佳。 導演問著這些資深女工們是否感覺到被剝削,這幾位被導演稱作是乖順女工的媽媽們,仍 舊表達著對老闆雇主們深深的感謝,感謝老闆給她們工作賺錢的機會,感謝有加班的機會 可以賺更多錢,因為自己努力達成全勤的目標獲得獎金……,能夠賺錢養家,一個女人擔 負著家中經濟的大任,對當時大部分女人來說,幾乎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反思她們所處的時代背景,剛要脫離農業社會的台灣,女人原本幾乎完全沒有經濟獨立的 機會,因為加工區的設立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機會,這群女人因而經歷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有機會經濟獨立,或是成為家中的經濟支柱而改變在家庭中的地位,加工區不只是台灣女 工史的開端,更是女人有更多資源自主自己的人生。 從勞資權力來看,或許她們是被剝削壓迫的勞工。但若從性別的角度來看,她們可能是歷 史上第一代廣泛擁有經濟自主權的女人。除了油麻菜籽、從夫從子的命運以外,女人擁有 收入、擁有支配金錢的權力,看來對那一代的女工們是更加重要的意義跟感受。 (《她們的故事》全省巡迴放映中,可見http://blog.yam.com/theirstories) (性別工作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41.110.131

10/29 17:34, , 1F
其實也因此 那一代的女權開始有了抬頭的跡象
10/29 17:34, 1F

10/29 17:35, , 2F
她們的犧牲付出 對社會家庭的貢獻 都被深刻的記著
10/29 17:35, 2F
文章代碼(AID): #191xBzc4 (Femi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