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簡詰

看板Feminism作者 (祈)時間16年前 (2008/04/25 00:50), 編輯推噓7(7010)
留言17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無論如何,女性主義作為一種當代文化風潮或思想運動,正是延續著啟蒙運動追求人性尊 嚴與平等、社會之開明與理想的批判傳統。確實,女性主義思潮百花齊放,以各種角度揭 露並批判了既有社會的種種問題、男人的種種不是,有理性的男人實無法也不應相應不理 。但正因為我們視之為批判性論述,故理性的詰難當是回應女性主義的合理方式。 1.康德說得是,理性不受賄賂。女性主義固然為女人說話,但不是所有女人都同意女性主 義,也不是所有女性主義者都簇擁相同「主義」,「女人皆如此」、「男人皆如彼」這種 全稱肯定命題已為女性主義本身之多元流派現象所否定。 2.把「人」的問題化約為「男人」的問題,這有何根據?「性」決定一切?從男性到男人 ,到男人行徑,到父權社會,到人類文化,這是一系列的線性因果決定?果然如此,則女 人再努力還是命定為男人的奴隸(誠如女性主義者所言),因為「性」已決定如此。然而 ,除非女人不是人,女人沒有自我、沒有自由,否則女性主義者實不當把女人的苦難與過 錯皆歸諸男人。況且承認能為惡、也為惡、曾為惡,有時更能反證自己是一自由的存有; 而自言無辜清白,則反而可能是一種道德上的懦弱。 3.大多女性主義者將既有的文化(諸如語言、哲學、文學、科學、倫理、經濟模式、社會 制度、國家組織、宗教等等)視為男人的建構發明,因而無普遍性與客觀價值。這顯然是 極粗糙的論斷。要控告男人不見得要取消男人的成就,況且一個男人的文化成品(work) 與其「男性」並非全然相干。歐幾里德及其幾何學、亞里斯多德及其邏輯學、牛頓及其物 理學等,這些男人與他們所發現的學說原理並無真理上的相干性;「A不能同時是A又是非 A」這干「男性」何事?謙卑、仁愛、饒恕、和平、公義這些德性難道也都因出於男人即 成了虛假說辭?學效耶穌基督憐憫愛人的Mother Teresa也是父權社會的產物?而使女性 主義者能暢所欲言的民主體制及其基本理念不也是近代歐洲男人所戮力建立的嗎?至於基 進女性主義者想賴以昇進的科技不也大抵出自男人之手?女性主義者實須辨明「男人的( 所思、所說、所做)」與「男人」有一基本區別,即便後者為惡也未必表示前者為非,否 則女性主義難保不流為浮躁的女性情緒。 4.權力意識當然是女性主義的起點與基本訴求控訴男人之專權與女人之無權。然而這種男 有權女無權的權力二元論終究是一種混漫的說法,連有反省力的女性主義者也不敢苟同。 Jean B. Elshtain就對「男人操控女人,女人服務男人」這種論調深不以為然,A. M. Jaggar也認為壓迫並非都循著「男壓迫女」方式進行,果如此則女人根本無翻身的機會; 又如興大外文系教授邱貴芬所言,第三世界或第一世界之非白人的「後殖民女性主義」也 反對唯父權壓迫這種化約的性權力論述,反而女人需要與男人聯手對抗共同階級、族群、 殖民體制的壓迫。其實,權力來自各處,它沒有一定的流向與去處,就算表面上男人掌權 ,這也不表示女人沾不上權力邊,差別可能只在於運作方式不同而已,況且歷史事實是女 人並非全無權力。女性主義禁得起權力溯源學的考驗嗎? 5.若關連於近代主體哲學傳統,我們可說女性主義正是女人追求自身之主體性的運動:女 人與男人一樣是主體而非客體。但主體並非主觀。近代哲學所謂的主體蘊含著個人獨立自 存之價值與尊嚴的肯定,不但與客觀性不相悖,乃至必須具有客觀特質,如此方能在分殊 中保有統一性,而不致流散為混亂。 其實,女性主義無法自外於理性的檢測,合理的論述、美善的社會依然是女性主義者們在 理論與實踐上追求的目標,為此,女性主義不得不將自身提昇至超越男女的普遍層面(如 某些優異女性主義者所為的)。一個理性的男人絕不會因Hannah Arendt是女人而不屑她 的政治哲學,不會因為李清照是女人而否定其詩詞成就,不會因為Mother Teresa是修女 而不崇敬其聖人德行。女性主義應多與男人談論「人的」問題而不只是「男人的」問題。 http://life.fhl.net/Desert/980522/002.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9.113

04/28 11:09, , 1F
最後一段錯誤 據我所知 一個理性的男人 ...會...!
04/28 11:09, 1F

04/28 11:09, , 2F
當然, 並非每一個男人都會. 但講"絕不會", 我不認同.
04/28 11:09, 2F

04/28 11:13, , 3F
有些東西講得太複雜 卻迴避當代現實 其實只是自high...
04/28 11:13, 3F
"有些東西"指的是????? 說人自high請提證據 否則也只是自high

04/30 08:51, , 4F
「理性」與否和會不會性別歧視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04/30 08:51, 4F
理性 歧視 是有相關性的 歧視是一種情緒反應 而理性則相反

05/06 22:27, , 5F
用理性包裝的歧視
05/06 22:27, 5F
理性包裝的歧視???? 基本上理性沒辦法包裝任何事物 這是邏輯推理的特性使然

05/06 22:27, , 6F
誰說其事只是情緒反應
05/06 22:27, 6F

05/06 22:58, , 7F
如此推崇"理性",請問原PO所謂的"理性"是什麼?
05/06 22:58, 7F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理性 1.心理學上指一種個人風格類型。此種類型的特質為以邏輯推理方式來觀察事情。 不易顯露情感,不善同情,也不在意人際關係是否和諧。相對於感性而言。 如:「理性的人雖似無情,但在法理的維護上立場比較穩。」 2.思考、判斷、推理等的能力。相對於感性而言。 3.理智、冷靜。如:「她一想起往日的戀情,便會失去理性般的痛哭一場。」

05/10 00:25, , 8F
最後一段很正確呀
05/10 00:25, 8F

05/11 14:28, , 9F
你真的有看過女性主義嗎?1.2兩點很多女性主義討論反詰早
05/11 14:28, 9F

05/11 14:29, , 10F
已很多,現在還有人把女性主義當大餅一塊來詰問真不可思
05/11 14:29, 10F

05/11 14:30, , 11F
議!@@閣下要不就是看太少,要不就是偏好捉住一點放大為
05/11 14:30, 11F
令人遺憾的是 在本版上還有類似情形

05/11 14:31, , 12F
瞭解一切!看您的論述再看您如此推崇理性,還真是反諷到
05/11 14:31, 12F

05/11 14:33, , 13F
不行!順帶說用教育部字典定義理性?您想得也太簡單了吧
05/11 14:33, 13F
從這句話就了解你想得也太複雜了 用教育部字典定義理性有何不可 以"字典"廢言 可不是好習慣 ps 我今天才知道原來討論問是在比誰比較權威~ 哈哈

05/11 20:37, , 14F
有人要跟拿國語辭典說文解字的人認真嗎?
05/11 20:37, 14F

05/12 23:14, , 15F
連理性是啥都不懂的人 當然要從辭典看起阿
05/12 23:14, 15F

05/13 19:17, , 16F
在討論哲學的時候用字典的定義? (搖頭)
05/13 19:17, 16F

05/25 08:50, , 17F
討論哲學? 我哪句扯到哲學了? (搖頭)
05/25 08:50, 17F
應迷信權威者要求: 在哲學的工具書上,理性通常被定義為一種人所具有的探索真理的能力, 或達到真理認識的某一認識階段。早在古希臘時期,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就曾指出, 由於自然的真理「躲藏」在事物之中,因此唯有人的「思想」而不是感覺才能獲得真理。 赫拉克利特的「思想」相當於「理性」。最早明確提出理性概念的是阿那科薩哥拉。 他認為「物的『種子』是存在物的始基。」人的感官只能認識具體的事物, 唯有理性是截示「始基」的可靠工具。斯多葛派把理性視為神的屬性和人的本性。 近代唯理論認為,理性是知識的源泉,只有理性才是可信賴的。 18世紀法國哲學家將理性概念從認識論引申到社會領域, 認為凡是合乎自然、合乎人性的就是理性。理性成為衡量一切社會存在的價值尺度。 (參見 各類哲學工具書) ※ 編輯: Thompson 來自: 59.112.13.101 (05/25 09:14)
文章代碼(AID): #184Bez-t (Femi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