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職卸除】-妳也可以打電話給他

看板FamilyCircle作者 (slow)時間6年前 (2018/02/11 12:19), 編輯推噓1(3214)
留言19則, 7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曾經在電視上看到,記者在訪問獨居的老人,他們年紀大了,自己住,住的環境看起來不 太舒適,有的還自己煮飯。 有一位媽媽對著鏡頭(可能是記者)說:「我跟他們說,打個電話也沒多少錢,他們就不 打。」話中有許多的怨懟,這樣的老年生活一定不是她原來的想像。 我心裏想,那不是電話錢多少的問題啊!你也可以打電話給他啊!為什麼一定要等他打過 來呢? 我不知道她是怎麼想的,一般人可能認為:「他是兒子、女兒,是晚輩,應該主動打給我 。」,「我打給他很沒面子」,「關心老媽是他的責任」,「他那麼忙,沒時間跟我講電 話。」「我打給他,他會不會覺得很煩?」…… 時代不一樣了,老媽媽對於老年生活和她以前看到的不一樣了,妳想他,就打電話給他, 而不是光等他打來啊! 幾年前,我的家庭關係很不好,我不只卸下妻職、母職,自認為所有的家庭責任都做完了 ,不再付出。家中成員好像散掉了,5個人住5個地方,彼此疏離,老大跟我算同行,有時 候會聯絡;老三在外地唸書,知道他回台北時會約他吃飯;老二在工作,碰面時好像跟我 有仇似的,也沒什麼話講,我不怪她,或許她自己有些問題無法處理,也或許我對她說的 話不適當,她比較直接表現出來。 有時候很久沒聯絡覺得有點奇怪,我會打電話給老二,她問:「什麼事?」 「沒事啊!問候妳。」來回幾句,幾個字,沒話就掛電話。雖然只有幾分鐘,至少知道她 沒事,我也盡了主動關心的責任了。 想念誰,關心誰,沒有誰該主動打電話,誰該來看誰的問題,想的那個人可以發動,有講 到話,碰到面就好了(我也可以去她住的地方)。打電話時,他說現在沒空,好,下次再 打;這個週末沒空,下週再約,這麼簡單不就好了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3.88.20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amilyCircle/M.1518322793.A.D06.html

02/11 17:05, 6年前 , 1F
請問洗夠了嗎?
02/11 17:05, 1F

02/11 18:59, 6年前 , 2F
我覺得你文筆還蠻不錯
02/11 18:59, 2F

02/13 12:05, 6年前 , 3F
我分享我的經驗和做法,寫出來,請問有什麼問題嗎?(第1位)
02/13 12:05, 3F

02/25 09:07, 6年前 , 4F
我覺得寫的不錯阿,希望我也能學習放手,等孩子長大的時
02/25 09:07, 4F

02/25 09:07, 6年前 , 5F
02/25 09:07, 5F

02/27 21:22, 6年前 , 6F
感覺你的孩子不太想接到你的電話啊
02/27 21:22, 6F

04/25 21:20, 6年前 , 7F
如果小孩不打電話來,母親與其抱怨,不如自己採取行動。就
04/25 21:20, 7F

04/25 21:20, 6年前 , 8F
這點來看,原po 從同為人母的立場,給母親們一個新做法。
04/25 21:20, 8F

04/25 21:20, 6年前 , 9F
但確實,打去後,兩人對話情感薄弱,其實接電話的人顯然沒
04/25 21:20, 9F

04/25 21:20, 6年前 , 10F
興趣多講。這大概是他們目前的最好狀況了。但比起我媽電話
04/25 21:20, 10F

04/25 21:20, 6年前 , 11F
內容總是批評糾正那,我連接都不願意,已是比上不足,比下
04/25 21:20, 11F

04/25 21:20, 6年前 , 12F
有餘了。
04/25 21:20, 12F

04/25 21:23, 6年前 , 13F
那些沒人打電話的獨居老人的故事大概沒那麼單純囉...不是
04/25 21:23, 13F

04/25 21:23, 6年前 , 14F
只是他主動打給子女就會被接聽的。
04/25 21:23, 14F

04/25 21:25, 6年前 , 15F
《或許我對她說的
04/25 21:25, 15F

04/25 21:25, 6年前 , 16F
話不適當,她比較直接表現出來。》光是原po 會考慮這個可
04/25 21:25, 16F

04/25 21:25, 6年前 , 17F
能性,就比我媽好太多了。原po的方法對還能有彈性的媽媽會
04/25 21:25, 17F

04/25 21:25, 6年前 , 18F
有用,對太嚴重的媽就有限。
04/25 21:25, 18F

04/29 00:52, 6年前 , 19F
是要寫幾篇…
04/29 00:52, 19F
文章代碼(AID): #1QVyHfq6 (FamilyCir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