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評] 命一個永恆拮抗的題目 聽楊乃文《離心力》

看板Faith作者 (ZERO。TIMEQUAKE。2014)時間7年前 (2017/01/15 22:28),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命了一個永恆拮抗的題目,聽楊乃文《離心力》 撰稿:曾榆皓 01.12.2017 (BIOS Monthly) 《離心力》是楊乃文第 6 張錄音室專輯,從 1997 年那張收錄不朽名曲〈星星堆滿天〉的 《One》專輯到現在20年的荏苒,樂迷一張捱著一張的等待,《女爵》等了5年,《ZERO》 等了 7 年,而這張《離心力》的間隔還算短,3 年。 20年6張錄音室專輯,每一張都值得花心思地聽。倘若耙梳一回楊乃文的音樂歷程,更能 聽透這張《離心力》專輯。 算一回下來,楊乃文所擁有的知音還真是不少,林暐哲、陳珊妮、張震嶽、李雨寰....有 很多的創作者,在她最初的魔岩唱片時期,給了她上好的磚瓦,堆砌、形塑成她首三張專 輯──《One》、《Silence》、《應該》──的音樂形象,撒野恣肆般的搖滾宣告,或者 在一片內心荒原流放超載的情緒,林暐哲作為製作人,太抓到楊乃文的特質,把她在音樂 上「剛與柔」的兩面性成功地凸顯。 (圖1)楊乃文《離心力》封面 https://goo.gl/7CRK1t 在這之後,楊乃文輾轉加盟了亞神音樂,在《女爵》當中喜逢陳珊妮、李雨寰、林暐哲這 幾個老班底的前緣之續,試將之視為魔岩時期的藕斷絲連,要到下一張《ZERO》才真正走 進了楊乃文的「後魔岩時期」。 往下聽近期的兩張專輯──《離心力》和《ZERO》──風格迥異,《ZERO》屬剛,《離心 力》性柔,或許可以看成楊乃文兩面性的各自表述,靜謐與喧嘈,空與滿。 《ZERO》是竄流動脈的汩汩熱血,以樂團編制的紮實聲響,沸騰了灑脫的搖滾態度。除了 一首〈未接來電〉還是張震嶽的創作之外,重新洗牌了幕後操手的名單,亂彈阿翔、徐佳 瑩、范曉萱、櫻桃幫的鼓手馮康恬都貢獻了各有風采的歌曲,而出任製作人的王治平將這 些歌曲整理得極好,所以《ZERO》在聽覺上是熱鬧的,但並不會過於紛雜,整張專輯行走 在中、快版的速度上,昭彰的鼓聲從一而終,讓人過癮的搖滾本色。 《離心力》顯微了楊乃文看透生命的深刻內省,像一幀心電圖時而起伏、時而墜跌,在〈 佔有慾〉和〈轉身〉攀上波峰,在〈離心力〉潛入波谷。賴於葛大為的製作統籌,讓整張 專輯在概念上特別有意思,「離心力」是相對於作用力而生滅的反作用力,《離心力》命 了一個永恆拮抗的題目,在〈如一〉裡講聚散、講因果、講明暗、講存在與不存在,在〈 推開世界的門〉唱著:「年少的輕狂/遲暮的傷」,整張專輯因為相對而立的世事,呈現 出一種混沌、曖曖的樣態,有如心經一般的箇中滋味值得玩賞。 (圖2)《離心力》內頁http://www.biosmonthly.com/uploads/images/IMGP2083%20(2).jpg
揮別往昔,《離心力》完全放解於「魔岩時期」老班底的模式。火星電台參與了專輯半數 歌曲的詞曲、編曲、製作──〈推開世界的門〉、〈粉筆做的手〉、〈戀人的絮語〉、〈 轉身〉、〈渴寞〉。他們是遊走在幕前幕後的雙人組合,上一次這麼大興土木地為其他歌 者打造音樂,是陳奕迅《米・閃》的半張專輯,再往前可以聽聽周迅的《夏天》及《偶遇 》專輯,歌者是容器,火星電台擁有若水一般的塑形力,能讓不同的歌者得到適得其所的 施展,陳奕迅唱著看淡紅塵,周迅唱著青春悸動,火星電台之於楊乃文則緊撓著她「對於 生命執著的情懷」,快活灑脫又軟語綿長,讓整張專輯偏柔的調性還能夠「柔中見剛」。 或許有些人會發難地問,「楊乃文曾經的稜角怎麼被打磨殆盡了?」這張《離心力》確實 讓楊乃文靜了下來,但在我看來這不是打磨而是消光,還能看見沉潛而不搶眼的光澤,站 近點瞅著良久,她還是一位至始如一的詠嘆者,歌吟著生命的美好,身陷愛的囹圄,聽得 出歲月的刻痕,卻也依然靜好。 撰稿:曾榆皓 文章來處: (BIOS Monthly) http://www.biosmonthly.com/columnist_topic/846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8.19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aith/M.1484490480.A.DF3.html

01/16 18:42, , 1F
這篇文章極推啊啊啊!太認同了
01/16 18:42, 1F

01/19 23:14, , 2F
寫得真好!大推
01/19 23:14, 2F
文章代碼(AID): #1OUuRmtp (Fa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