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Re: [討論] 「微國」之說

看板FLAT_CLUB作者 (德州巴黎)時間15年前 (2009/03/21 12:07),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gallantry 看板] 作者: aaa8841 (KEN*) 看板: gallantry 標題: Re: [討論] 「微國」之說 時間: Fri Mar 20 02:15:28 2009 issues & holdings Version 2.0改版改版啊! 很嚴謹地先列出兩造大多主張,不含個人主觀好惡…該用表格的,但不會… IamNotyet IBIZA 1. 曹 不採史記,無此事。 採史記,莊公十三年魯三敗北。 沬 當年無齊魯交戰紀錄。 另引國策、呂氏、韓非、孫子。 三 左傳莊公十年,魯勝齊於長勺。 三傳內容不同,常有某傳獨載, 敗 再勝齊、宋於乘丘。無所三敗。 公、穀皆有曹劌之盟,可能左傳未記。 齊軍於乘丘未實際參戰。 2. 齊 引春秋三傳,遂非魯邑。 採公羊,城壞壓境, 滅 史記獻遂邑之說為誤。 係指齊亦侵魯。推定魯助附庸遂。 遂 公羊未記齊魯交戰, 討伐時進入魯境,破壞魯國城池, 城壞壓境是曹沬所言, 只有滅遂之戰能致此。 且未言何年齊造成城壞壓境。 附庸被侵,出兵是常理,況有宿怨。 ※ (pro勞工大提出,公羊注:濟數侵魯取邑以喻侵深。 城壞壓境可能是指多次衝突。但史未載? 又引左傳莊公十七年,遂人殺齊戍。遂不會是齊反魯之侵地)※ 3. 汶 春秋成公二年,取汶陽田。 魯故邑,失於齊滅遂。 陽 左傳僖公元年,賜成季友。 公羊莊公十三年, 田 公羊莊公十三年,獨經孤證。 曹子請還汶陽之田 推定為北鄙之地。 柯之會前失之,推定齊滅遂時失。 重地之例,若魯得之,經必然記。 成例常有例外,不採。 北鄙、取龍互文見義,同在泰安。 左傳成公二年,齊侯伐北鄙, 龍與汶陽雖五十里,仍可算近。 取龍,而春秋經未書。 又,汶陽田或可包含龍邑。 龍與汶陽不相連,有河切開,非一。 若採信公羊,也未提三戰之失地。 魯取汶陽田,與齊伐北鄙不能互文。 4. 遂 言為魯附庸,於史無徵。 引禮記王制。另小國亦曰邑。 國 穀:遂,國也。其不日,微國也。 因是未爵命者,是附庸國。 5. 微 小國、弱國。非必然附庸。 微國必為禮記王制、孟子萬章: 國 禮記未必合實情,五爵無定稱。 不能五十里…附于諸侯曰附庸。 、 魯、蔡非大國。微指微小微弱, 長年兼併的結果,初封時確實大。 附 非公侯伯子男不能稱國。 未爵命者、朝於諸侯。 庸 公、穀所稱微國: 即使附庸未受爵命,仍為諸侯。 定 宿為男,鄫、弦為子, 微國是子男以下的小國,當然是附庸。 義 滕、薛為侯,虞為公。 國力甚微,未受爵命, 虞國土遠大於禮記之附庸標準。 不能達於天子,因大國以名通見。 不為附庸的微國地位更低於附庸。 引左傳認為諸侯有相朝之禮: 春秋時已有改變: 齊、衛、鄭朝晉,但非晉附庸。 以相朝為名,附庸國定期朝見大國。 晉需假道於虞,虞應不弱至附庸。 左傳昭公三年,文襄之霸, 令諸侯五歲而朝。也有無關地位言朝者。 假道與否無關附庸,晉怕虞助虢才假道。 附庸不一定未滿五十里。 6. 紀 與魯為甥舅之國,且紀近於齊。 為魯附庸。 國 7. 虞 虞乃是泰伯之後,與吳同祖。 史有混淆,一般以泰伯弟仲雍為虞始祖。 、 二國地位仍相當魯、宋、鄭、衛。 兩虢則是文王兩弟之封國。 虢 --------------------------------------------------------------------------- 以上幾個關鍵issues: 1.是否採史記與大多戰國之說。 2.是否採公羊傳。 3.是否採公羊傳(獨經孤證與否),是否採信春秋義例。 5.是否採納禮記、孟子。引我舊版爭點(幾個點在上述主張有所解答): a.滕侯、宿男、薛侯、弦子、遂、鄫子、夔子… 皆是《公》《穀》所謂微國,重點是,孔子作春秋時所用標準為何? 是否有可能周初分封時確實依禮記之制,而孔子所記仍是分封時之爵位, 而幾百年兼併到孔子之日只剩微國的規模,因而不名、不日? 郳從邾分出,卻到春秋才封子爵,所以春秋記郳黎來, 蕭叔、介葛盧則是一直未爵命者。「未爵命者、朝於諸侯」這就沒問題。 天子宗族封爵則不在此限…這樣或許就不衝突了? b.「禮崩樂壞」,鄭莊公(伯)都能敗周桓王於繻葛,楚(子)滅隨(侯)等等… 春秋戰國時是否合於天子一定依是否滿五十里而定嗎? 如果周初受封五十里以上,但是被殺到變成微國?(回到前述第一點) 又,東周諸國既然瞧不起天子,是否一定要附於諸侯? 同理,兼併如此激烈,有否子男以上者也附於諸侯而實際為附庸? 其實兩造強者能鏖戰至此,很大關鍵在一方相信史記等戰國後之作品, 而另一方希望以春秋經、左傳(與經合編者)為純純的依據而避免戰國以後的渲染。 兩方都有理,只是證據能力認知不同。 左傳(集結成書)、孟子、禮記(劉戴簡化)、呂氏春秋、韓非子、戰國策---戰國 公羊傳、穀梁傳、史記---西漢 如果完全採信這些後世之作,恐怕會有一堆掰出來渲染的事蹟, 除春秋左傳啥都不信,那除它以外大多相關能找的材料就死絕了… (這些都廢話…) 小結:從史的研析來看,兩位I兄論戰算是淋漓盡致了,非常好! 敗訴的是……司馬遷… 啊糟糕、應該由版眾合議的… 那兩造就請繼續辯吧~(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2.31

03/20 02:20,
快寫完時斷線...此文實得p幣11...不知道該說什麼
03/20 02:20

03/20 02:21,
司馬遷:躺著也中槍,還有,史記版缺水,應該轉貼到那裡才符合版旨
03/20 02:21

03/20 02:28,
諾!
03/20 02:28

03/20 02:48,
辛苦了
03/20 02:48

03/20 02:51,
整理這個很耗功吧…… 辛苦了
03/20 02:51

03/20 03:18,
推一下總整理 清楚多了
03/20 03:18

03/20 05:06,
太強了 m(_ _)m
03/20 05:06

03/20 05:20,
推一下懶人包,原po辛苦(茶)
03/20 05:20

03/20 05:52,
連懶人包也是這麼高水準................娘子,快出來看上帝
03/20 05:52

03/20 08:25,
推,整理的真清楚!^^
03/20 08:25

03/20 09:13,
推高級懶人包!辛苦了
03/20 09:13

03/20 09:14,
辛苦了~最後按語下得不錯
03/20 09:14

03/20 09:25,
辛苦 厲害
03/20 09:25

03/20 10:09,
像A兄這樣的態度,才是我輩治史論文應有之態度阿
03/20 10:09

03/20 11:13,
諸位過獎了..(咖啡(癱
03/20 11:13

03/20 11:16,
大推A兄
03/20 11:16

03/20 12:13,
推。
03/20 12:13

03/20 12:40,
推~
03/20 12:40

03/20 12:51,
你其實是法官吧 哈哈
03/20 12:51

03/20 13:04,
整理得真好 不知有人能加入考古的資料嗎 或補文字不足
03/20 13:04

03/20 17:37,
修了IB兄指正之三傳成書訛誤。
03/20 17:37
※ 編輯: aaa8841 來自: 124.8.2.31 (03/20 17:44)

03/20 20:34,
這篇值得裱起來 供在精華區!!!
03/20 20:34
-- 歡迎加入假文藝青年俱樂部 http://blog.yam.com/flatclub http://www.indievox.com/home/flatclub . PTT:FLAT_CLUB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136.161

03/21 13:19, , 1F
IBAZA超有名啊 ㄎㄎ
03/21 13:19, 1F

03/21 13:45, , 2F
國外的微國案例比較好笑
03/21 13:45, 2F
文章代碼(AID): #19n6WMcl (FLAT_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