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一八九五》:那些無法以「客語」「國 …

看板FLAT_CLUB作者 (假文藝青年俱樂部)時間15年前 (2008/11/18 00:18),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作者: TzaraLin (假文藝青年俱樂部) 看板: movie 標題: [影評] 《一八九五》:那些無法以「客語」「國片」光環掩飾的缺陷 時間: Mon Nov 17 15:12:59 2008 http://blog.yam.com/tzaralin/article/18063894 《一八九五 乙未》:那些無法以「客語」「國片」光環掩飾的缺陷 文:Tzara   相對於我在上映前兩個月便著文數篇力薦,並大膽預測肯定會大賣的 《海角七號》,標榜製片預算高出《海角七號》千萬,故事以1895年苗栗 客家義勇軍以卵擊石的抗日史實為背景的《一八九五 乙未》,我在正式 上映前的試映會看完之後,居然連一點點想執筆推薦的激情也沒有,只記 得走出戲院外時,那股「期望愈大,失望愈大」的挫敗感久久無法釋懷, 回家路上,我不斷思忖《一八九五 乙未》除了是部透過大螢幕放映、客 語對白記載那段鮮少被多數台灣觀眾所熟悉的客家義勇軍抗日史的歷史意 義外,作為一部劇情電影,一部國片,《一八九五 乙未》有什麼值得我 推薦之處呢?   緊接著的一兩個禮拜,旁觀各大電視台關於《一八九五 乙未》的報 導,多半是圍繞在「泣鬼神」的抗日史實上去行銷本片,且緊扣「戰爭場 面」、「史詩鉅作」等字彙作報導,如此的行銷切入角度,看在我眼裡, 不禁唏噓,因為《一八九五 乙未》壓根不是一部靠戰爭場面取勝的電影 ,但為了吸引票房,硬是以全片最弱勢的戰爭場面充當賣點,別說與多數 普羅觀眾印象中著名戰史電影如《300壯士》、《末代武士》相比,就連 魏德聖導演幾年前所拍攝的《賽德克巴萊》五分鐘預告片中的殺戮場面, 都遠較《一八九五 乙未》中「點到為止」、「意猶未盡」的抗日場面來 得更震撼、更寫實、更有張力,格局也更大器許多。因此,映前片商在所 有媒體行銷狂打「抗日」、「史詩」、「戰爭場景」,雖然能夠預期首週 票房將會獲得不錯的成績,但首批「普羅觀眾」在看完之後的口碑反應恐 怕是非常不樂觀的。因為,多數人看到的將是不如他們所預期的「史詩鉅 作」,而是一部描繪愛情、親情、兒女私情關係重於戰爭殺戮,而僅存的 戰爭場面又拍的媲美電視連續劇規格,甚至連最後重要的八卦山戰役還虎 頭蛇尾,草草帶過的《一八九五 乙未》。   因此,我完全不建議以觀賞大場面戰爭電影的預期心理來看待《一八 九五 乙未》,反而該以兩種切入點來欣賞本片:其一為電影如何作為文 獻紀錄史料的角度來閱讀,另外則是以動亂時代下親情與愛情,兒女私情 與國族大義間生死別離,忠孝難兩全的情感面向去感受。   然而,即便我知道應當以前述兩角度切入本片,實際上,當我將本片 視為清末在台客籍義勇軍的抗日紀錄史料來閱讀時,全片無論格局、寬度 、深度或對人物事蹟的描述,均遠比我曾讀過的任何一本客家義勇軍抗日 史文憲書籍都還來得淺薄,尤其是以動畫草草帶過的八卦山戰役一幕,更 是愧對片尾字幕所加註引用的《1895.決戰八卦山》一書。會有這樣令我 失望的結果,或許與電影所本的原著李喬《情歸大地》的劇情設定有關, 因為其故事重點本來就不是在紀錄戰爭本身,而是述說亂世下吳湯興與黃 賢妹的鶼鰈情深。因此,泰半劇情都圍繞在夫妻間的互信互愛,所謂泣鬼 神的抗日戰爭只不過是愛情故事的背景罷了。儘管如此,本片對於史實的 有限書寫,依舊能讓鮮少主動了解,或從制式教科書上也無法被動認識清 末客家義勇軍抗日史的多數台灣觀眾,獲得很大的啟蒙教育意義。至少, 會有更多民眾認識吳湯興、姜紹祖、徐驤三人的姓名。   可是話說回來,吳湯興與黃賢妹這一對亂世兒女的愛情故事拍的夠動 人嗎?在我看來是完全否定的。如果說,電視劇能拍的像電影的質感與格 局一樣,這肯定是種讚美;反觀,電影拍的像電視劇一樣,那就大事不妙 。更慘的是,本片的攝影、構圖、運鏡、剪輯不只是拍的像電視劇,而且 還比客家電視台、大愛電視台、公視等頻道的戲劇節目還差,無論是說故 事的流暢程度,演員文戲、武戲的表演,劇本、對白的流暢度與寓意,樣 樣都很難讓想看「劇情片」的「電影觀眾」滿意,惟獨美術、美工的考究 還勉強叫人激賞,而多場夜景的打燈,簡直就像教科書一樣完美。然而, 一旦想起演員扮裝的戲服頭尾都是同一套,且與桌椅道具一樣永遠如新, 我不禁開始嫌惡其美術設計的偷工減料,於是想通了何以今年金馬影展《 一八九五 乙未》唯一有機會入圍的美術設計相關獎項會鍛羽而歸。  若說單純因為本片預算有限,無法將大至戰爭場面,小至演員服裝的 更替作到盡善盡美也就算了,但一部劇情電影最基本的起承轉合、劇情起 伏等節奏掌控,竟然拍的比死人的心電圖還死平,全片除了李興文所飾演 的林天霸與吳湯興夫婦見面時的尷尬戲碼很吸引人外,幾乎沒有什麼高潮 起伏,原本以為最後一幕八卦山戰役中本會是手術房內醫生口中要給瀕死 者加以電擊以起死回生的最後高潮,結果,竟然只是做做樣子,搞個動畫 就馬虎帶過,然後本片就這樣死了,就這樣死了,真的,就這樣結束了。 我不禁要問這是一部在大螢幕播放,偷工減料的客語電視劇嗎?還是說, 只要上的了戲院,只要用客語發音,只要冠上「國片」的光環,很多電影 美學、電影閱讀該有的表現,卻沒作到的缺點就可以被忽略呢?   雖然我個人很不滿意《一八九五 乙未》,不過,本片也並沒有到讓 我完全不加欣賞的地步,至少,當能久親王說「台北沒有敵軍,非常順利 」,而當日軍行進苗栗一帶,遇到客家義勇軍抵抗,驚覺高呼「這才是這 片土地真正的主人」時,那絃外之音,隱隱嘲諷當年大開台北城門的辜家 、台北士紳都並非台灣這片土地的主人。再加上全片刻意塑造講客家話、 閩南話、原住民母語的角色為時代悲劇英雄,而那些「唐山來的」,則與 劉永福、唐景崧等人被指責為不愛這片土地的過客。這些劇情,對照當今 幾件鬧的沸沸揚揚的政治事件,時空交錯的呼應相對,頗令人玩味導演是 否刻意如此安排而有所政治影射?   另外,《一八九五 乙未》對於日本軍的形象塑造,尤其對能久親王 的正面形容與過往國民黨政府教科書中的負面評價有極大的落差,這種徹 底扭轉的螢幕形象,總讓我想起《帝國毀滅》對於希特勒不為人知的人性 書寫。   值得一提,征露丸的發明者,同時也是日本大文豪森鷗外在本片乃以 第一人稱的口吻,旁觀紀錄這段歷史。此一設定在我看來不僅讓本片憑添 文人的詩意,削弱戰爭的殘酷無情,同時,也因為多重「史觀」及相對客 觀的書寫,讓觀眾同時看到正反雙方如何看待這場戰爭。導演這種持平的 史觀論點很叫我欣賞,可想而知,也會讓某些觀點不同的觀眾非議。   無論如何,站在鼓勵國片的立場,我當然非常樂意欣見有更多國片導 演從這片土地中找尋靈感,拍攝屬於這片土地的人事物的故事。但支持國 片,絕對不等於國片「好球帶無限大」,《一八九五 乙未》雖然被我批 的體無完膚,但也真是「愛之深,責之切」阿。 -- http://blog.yam.com/tzarali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2.127.214

11/17 15:20,
推這篇,戰爭片段真的很冏
11/17 15:20

11/17 15:28,
同意這篇
11/17 15:28

11/17 15:29,
中肯 有同感 要支持國片 但是不好的還是要說
11/17 15:29

11/17 15:32,
推查拉兄,不過是"好球帶"吧XD
11/17 15:32

11/17 15:43,
是李興文XD
11/17 15:43
※ 編輯: TzaraLin 來自: 61.222.127.214 (11/17 15:45)

11/17 15:51,
我覺得是誘使打者出棒的 變化壞球.....
11/17 15:51

11/17 21:53,
推 之前要看就沒當它是戰爭片 但拍的像電視劇卻是不爭
11/17 21:53

11/17 21:54,
的事實- -
11/17 21:54

11/17 22:09,
推這篇,寫得很棒。
11/17 22:09

11/18 00:02,
推!!
11/18 00:02
-- http://blog.yam.com/tzarali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138.220

11/20 15:05, , 1F
聽說這部片的製作過程有相當大的八卦
11/20 15:05, 1F
文章代碼(AID): #198PbUzP (FLAT_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