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文章] 台灣環境砂手系列報導

看板FJU_Fashion作者時間18年前 (2006/09/07 22:0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作者: wuliaude (...........)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文章] 台灣環境砂手系列報導 時間: Thu Sep 7 11:22:09 2006 這個報導講了很多開採砂石的內幕 應該適合貼到八卦版吧 雖然是一年前的報導 剛剛意外看到 還是覺得很怵目驚心 @@" 之前出去玩的時候 看到裸露不像樣的河床  才發現原來台灣的河流已經變成這樣了 前一陣子正好又看了Jared Diamond的"大崩壞" (大推這本書 雖然很大一本 但絕對值得) 講到很多文明(從古代到現代)是怎樣忽視自然資源的限度 只顧眼前之利拼命壓榨(而好處總是歸少數人) 社會集體的忽視這些問題 做出錯誤的決策 最後造成無法挽救的後果 一步步走向崩壞之路.... 這些電視台怎麼不去炒一下 專門炒些莫名其妙的東西 (聽說顏X標崛起跟砂石很有關係是吧  看來我們的電視台只知道狗腿報它的婚禮  很多人還真以為這樣的人是什麼好東西..) 台灣很小 但人口很多 環境的壓力很大 禁不起無截至的破壞 我們的河川這樣的被少數人綁架 錢給他們賺 後果卻是全民承擔 這些破壞又幾乎是無法復原的破壞 而大家仍然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焦點都在你來我往的政治鬥爭上 這些問題根本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實在讓人覺得很恐怖.. ───────────────────────────────────────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sep/20/today-so16.htm 台灣環境砂手系列報導之1╱砂石暴利 黑道爭 白道覬覦 前言 翻開台灣地圖,狹窄平原擠滿了各式房子與綿密的公路橋樑,這些水泥工 程的「血肉」,多來自台灣各河川、地表的砂石。平地雖起高樓,但河川 、陸地生態卻因此破壞殆盡,而這隻台灣環境的「砂」手,至今仍在台灣 各處橫行無阻… 本系列報導將從治安、環境、水利、人文各個角度探討濫採砂石的後遺症 ,與讀者一起來督促政府部門改善,並成為執法人員取締盜砂的後盾。 記者楊政郡、林俊宏、洪定宏╱調查採訪 幾年前一名台大地質系教授帶著國外學者前往中部勘查河川地質,他們帶 著相機、測量器材,才剛走下河岸,河床上立即有幾名黑衣人圍了過來, 惡形惡狀喊著:「你們是幹甚麼的?」隨即伸手要搶走相機,師生們不斷 解釋,這群人最後才同意讓他們離開。 這幕景象讓外國學者看得目瞪口呆! 砂石業長久以來都有黑道把持的污名,沒有黑道背景難以介入這個行業, 原因很簡單,採砂幾乎是無本生意,又不需要技術,但最後卻能賣到很高 的價錢,暴利當前,無形中引誘業者結合黑道、民代擴大挖採,並利用人 頭擔起盜採刑責,黑道介入採砂也就越加猖狂。 一名曾偵辦砂石盜採的檢察官說,幫派份子介入砂石業方式,不外乎以暴 力方式取得既有合法、非法砂石場經營權,或結合地方政治勢力,開發新 的砂石開採來源,以牟取暴利。 這名檢察官深入調查後對於黑道介入採砂之深相當訝異,他說由於砂石利 益可觀,往往引來不同幫派或角頭覬覦而暴力相向,經過勢力整合後,以 「實力」強弱論英雄,強大的幫派份子不但擴大砂石場控制範圍,並能以 「合縱連橫」聯營方式來集體哄抬砂石價格,獲取暴利。 檢方說,非法砂石業者通常採取軟硬兼施手段來應付執法人員,遇到金錢 行賄或以酒色招待色誘失靈時,便改以暴力手段應付,導致環保人員前往 稽查時,往往需要動用警力保護配合,也不敢獨自行動或落單,以免遭到 不測。 檢方透露,非法砂石場入口隱密,且只有一條出入口,業者並沿途「插旗 子」(安排哨兵監視),以監控進出份子,過去曾有里長看不過去,率人 前往了解,最後不但被擋在門外,還遭拳頭或棍棒暴力相向,就連媒體記 者也曾遭放話請吃「花生」而心生畏懼不敢報導。 砂石業者除與幫派組織互動緊密外,甚至肯花錢打理安撫公務人員,例如 過去北縣一名砂石大哥便與某卸任立委關係密切,可說黑白兩道通吃。 再以盜採盛行的高屏溪流域為例,86年禁採後,盜採案件卻層出不窮,在 無法遏止下,高雄縣政府前年又開放旗山鎮圓潭陸砂開採,黑白兩道隨即 介入,一名因取締盜採不遺餘力的中高階警官,盛傳遭到黑道恐嚇,嚇得 他們不敢率隊強力取締,隨後黑道又惡意向檢調檢舉這些警官收賄,雖然 至今仍疑雲重重,卻已撼動公權力,令警方投鼠忌器。 地方盛傳,為黑道撐腰的是高屏溪流域各級民代,他們長年來隱身幕後直 接指揮,或插乾股牟利,利用職權向政府施壓關說或賄賂承辦官員。 地方甚至盛傳整個利益集團早已涵蓋警調人員,民代、黑道與警調掛勾之 深,一旦挖根查辦,地方治安單位恐將崩盤,讓檢察官不敢輕舉妄動。 再者,黑道盜採砂石集團即使遭遇警方、縣府、水利署河川局查緝,竟毫 不迴避,除開車衝撞外,還持械率隊層層包圍查緝人員,黑道盜採砂石集 團公然囂張地與公權力對峙,迫使警方開槍解圍。 ---------------------------------------------------------------- 月入百千萬 稀鬆平常 盜採砂石的「暴利」是吸引黑道、民代冒著風險也要投入的原因。台大地 質系教授陳宏宇估計,採砂業者每立方米的挖方基本價約20元,但賣給淬 洗場後每立方米可賣到120元至200元,經過淬洗、篩選後的碎石每立方米 更可賣到3、4百元。 假設 1部載運10立方米砂石的砂石車,1天跑個10趟,業者就有1萬2000元 到 2萬元的利益,扣除砂石車運費1天6500元,業者請1部砂石車1天約有1 萬元上下不等的利潤,如果多雇幾輛砂石車,所獲利益就越高,而挖土機 的工資 1天也不過5000元,業者要月入百萬乃至千萬元很稀鬆平常。(記 者楊政郡、郭怡君) ---------------------------------------------------------------- 禁採太慢 頭前溪「死」了 〔記者廖雪茹、彭日鏡╱新竹報導〕貫穿新竹縣境的頭前溪以往溪水清澈 見底,生態資源豐富,曾幾何時,這條原本人文薈萃的溪流,受到嚴重的 破壞與污染,原有河川風貌盡失,生態資源棲息之所無一倖存、水質混濁 ,民眾紛紛慨嘆這條溪「死」了。 頭前溪為台灣主要河川之一,流經新竹縣、市共 8個鄉鎮市,流程短、落 差大,上游有油羅、上坪 2支流,在竹東鎮境內匯流後,於南寮附近注入 台灣海峽,多年以來沿線居民均賴此溪為生,可說是新竹縣的「母溪」。 在頭前溪旁長大的縣長鄭永金回憶, 3、40年前頭前溪溪水清澈見底,是 魚兒水中游、孩兒水中戲的最佳場所,生態資源十分豐富,在溪中隨手就 可捕捉到魚蝦蟹類,帶回烹煮享用,相信與他同年齡的鄉親,在頭前溪都 留下不少兒時的回憶及記趣。 不過從約20年前建築業開始興盛後,頭前溪的砂石吸引了許多北部砂石業 者和地方商人投資,芎林、竹東及橫山一帶,大型砂石場遍佈溪邊。 地方人士指出,在地方經商成功的商人,不但資金充裕,且政商關係良好 ,在當時法令還不是很明確嚴謹的年代,投資採砂所獲取的暴利,難以想 像。因此,商人在某地經營數年後,轉手再開發其他地區,規模越做越大。 由於溪中採砂破壞溪流生態過於嚴重,多年前頭前溪全面禁採。不過,砂 石場仍多次被民眾檢舉繼續違法營運。 地方人士表示,頭前溪上游的上坪溪源自五峰鄉,山高水深,砂石場距離 溪邊很近,附近又是乏人管理的國有林地,不但有樹林遮蔽,狡猾的業者 還把進出道路挖掉,走河床,隱密性高。 砂石場每天大型機具進出頻繁﹔但直到最近1、2年,砂石場才因陸續被人 檢舉,相關單位陸續查獲盜採砂石。 去年艾利風災之後,相關單位發現,上坪溪沿岸有多項工程正在施作,砂 石業者趁機盜採砂石,魚目混珠,且盜採範圍相當龐大。警方調查後發現 ,砂石業者來自台北,案發後,且有多名立委關切,讓警方承受不小壓力。 ---------------------------------------------------------------- 擋人財路 刑警寫好遺書對抗 民國91年底,中部某縣市警分局一名刑事組長,因積極查緝盜採砂石不遺 餘力,擋了該轄區某議員的財路,該議員發動黑白兩道力量施壓,甚至揚 言聘殺手幹掉組長,這名個性耿直的警官在強大壓力下,決定寫好遺書, 與議員對幹。 涉及採砂利益的議員首先在縣議會開議期間,公開在質詢台上向縣警局長 檢舉該刑事組長收受電玩業者回扣,企圖摘下組長的烏紗帽,由於事關警 界風紀,局長知悉後極為震怒,當場交付督察長深入查辦。 辦案反遭檢舉的案例層出不窮,但吃了悶虧的刑事組長自覺行事坦蕩,決 定正面槓上該名議員,不僅警方巡邏勤務排得緊,甚至還嗆聲絕對要杜絕 盜採,外界風聲鶴唳,當然讓砂石業者不敢貿然盜採。 原本,一輛砂石車可抽取幾千元的佣金,未料,整個盜採作業被迫中斷, 讓該名黑道背景雄厚的議員為之跳腳,於是在道上開出 500萬元價碼的絕 命追殺令,揚言一定要讓執鐵腕的老組長命喪黃泉。 由於事關重大,縣警局接獲確切情資後,縣警局長還特地囑咐該組長就算 下班後,也絕對要隨身攜帶手槍防身,為此,抱著必死決心的組長甚至還 寫下萬言書以備不時之需,若有朝一日發生不幸,能上承當時的法務部長 以示清白。 由於事情鬧得太大,警方最後請出重要人士出面與該議員協調,終於讓事 情平安落幕。 而這次事件中採砂業者所表現的難纏與民代的凶狠,更讓許多新進員警為 之瞠目結舌。(本報記者)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sep/21/today-so12.htm 台灣環境砂手系列報導之2╱明搶暗盜 河床上各顯神通 砂石業界流傳一句話:「如果只靠政府核准的開採砂石數量,台灣至少一 半的建築和道路會消失!」 台灣砂石使用量全球驚人,奇怪的是,政府每年允許疏濬開採的砂石數量 大約僅有業界需求量的一半,另外一半從何而來?除了少數進口砂石外, 大概就只有「盜採」一途能夠解釋。 8月底海棠颱風來襲隔天,馬上就有人佯稱「搶修堤岸」,大搖大擺把機具 開進高屏溪盜採河床砂石,附近民眾報警,稽查人員趕到卻找不到證據, 事後檢調發現該盜採集團分工細膩,有把風、盜採、灑水等組別,稽查人 員才踏出大門,早有人通風報信。 台灣開採砂石2、30年來,除了直接非法盜採外,更多的是以合法掩護非法 ,從早期的移樁、越區或超深挖採,到後來的疏濬「河道」、移除「垃圾 」、運出「廢土」、種植「河道作物」及搶修「堤岸」等,每一種盜採手 法都令人瞠目結舌。 直接非法盜採最常出現在人煙稀少的偏僻河道,業者多利用河川地的天然 地形地物掩蔽,形成一個易守難攻的地理位置,再耗資在四周裝設監視系 統並放出活動哨,與檢警人員大玩捉迷藏。 這些盜採多在夜間進行,以打代跑的方式為多,由於這些開挖土機及砂石 車的業者對溪底的大小通道瞭若指掌,而且沿途都有「放哨」,遠方有車 燈亮起,這些看守的人員會隨時通報,正在工作的人會馬上放棄機具、車 輛逃逸,因此檢警人員常只查扣到機具、車輛,難以人贓俱獲。 裝運這些非法盜採砂石的砂石車同樣多在晚間出動,業者甚至要求砂石車 一律取下車牌,即使被檢警查獲,被抓到的不過是司機或是小弟,也只是 觸犯竊盜罪,業者往往拿出豐厚的安家費,小弟就全部擔起來。 不時有民車誤闖盜採砂石禁區,幾個放哨的小伙子往往就圍過來恐嚇,官 員經過該處被圍毆時有所聞,只要不是採砂業者之人,一律不准到禁區。 一名檢察官便指出,夜間查緝難度高,查緝人員的危險性也非常大,曾經 有查緝人員遭砂石車衝撞受傷;南投集集警分局二組組長陳志鵬為了取締 夜間盜採,甚至曾隻身游進河中埋伏,取締的不易可見一斑。 隨著相關單位加強查緝非法盜採,部分較有實力的業者改為圍標搶食河川 疏濬工程,光明正大將機具開進開採區,依據合約,業者開挖的砂石量是 以開挖處的長、寬、深來計算,由於開挖點都在河床上,只要來一陣大雨 、颱風讓溪水暴漲後,原來開挖的坑洞就會被填平,所以開挖的砂石量, 其實都遠超過呈報數量。 「自然超挖」外,更多是「人為的超挖」,業者可能藉著移動界樁或者直 接越區擴大挖採範圍,或是挖採超過規定深度,再以大量金錢或勢力收買 轄區警察及河川局官員,請他們「睜一眼、閉一眼」,業者以合法掩護非 法,此時「超挖」才是盜採主角。 一名業者私下透露,假設一個疏濬工程,工程款4百萬元,可合法採砂2萬 米(砂石規費每米40元,總計須繳給政府80萬元),得標廠商承攬這件疏 濬工程,表面上獲得320萬元工程款加上2萬米砂石的剩餘價值(賣給淬洗 場2萬米約240萬元至400萬元),可是這樣疏濬工程,卻常有業者出價5、 6千萬元的高價得標,不超挖盜採砂石,鐵定「頭殼壞了」! 合法掩護非法的手法以疏濬名義進行盜採砂石最為常見,其他如駁坎工程 、河岸整治工程甚至申請在河床種植相關作物卻趁機盜採的案例都屢見不 鮮。埔里警分局就曾逮到 8名嫌犯,這群人以合法的護岸整治工程做為掩 護,挖土機、砂石車等機具大大方方進駐,先將盜採砂石堆置在工地旁空 地,再利用夜間外運處理。 (採訪:記者楊政郡、黃良傑、陳鳳麗、林明宏、佟振國) ---------------------------------------------------------------- 新政策 難敵舊勢力 記者楊政郡、游明金、游太郎╱綜合報導 20年來,開採砂石政策歷經多次更迭,從最早的特許制,到禁採之後的發 包制、聯管制,但因弊端叢生,少數地方政府近年又嘗試推出申請抽籤制 、採售分離制,希望營造更公平遊戲規則。 相關人士指出,早年各地方政府開採砂石皆採特許制,業者只要申請核准 就能開採。但這種方式容易引起特權介入,而且一旦取得許可,主管單位 幾乎無從監督,台灣西部主要河川當年多在這種制度下被過度濫採濫挖, 直到河川禁採後取消「開採砂石區」,特許制也跟著取消。 河川禁採後,僅剩河川疏濬工程可以取得砂石,許多地方政府採取發包制 ,疏濬工程由價高者得標。 表面上雖是競爭搶標,但有實力的業者仍常常以暴力圍標方式取得工程, 之後再囤積居奇,建築業叫苦連天,當時砂石價格甚至一日三市。 為了打破壟斷,政府要求業者組成砂石聯管公司,不得跨區承包,由聯管 公司自行掌控、分配承包量,而且疏濬採分段招標化整為零,不過施行這 幾年來,發現業者易壟斷砂石,調高價格,而且業界召集「溪底會議」時 ,各方憑實力,比財力人力,黑道及特定團體把持問題依然存在。 少數縣市這兩年開始採取「申請抽籤制」,開放自然人參與開採砂石抽籤 作業,例如花蓮溪流域去年首次採用此制,吸引了新舊勢力各自推出人頭 參加抽籤,最後竟吸引了近400人抽籤。 抽籤結果,「新勢力」中籤率較高,獲得砂石採取權後準備待價而沽,但 「舊勢力」不買帳,雙方動用黑白兩道,最後不歡而散,並未如期採砂, 致使去年的疏濬工程竟破天荒未完全執行。 宜蘭縣政府去年首度以公共造產方式辦理蘭陽溪疏濬採砂,以「採、售分 離」方式,疏濬工程發包給挖土機業者,只能疏濬而不能載運砂石販售; 砂石業者欲購買砂石,必須向縣府申購,依單據驗車核對數量,全程由縣 府管制,實施一年多來,初步發揮杜絕盜採、遏阻黑道介入效果。 ---------------------------------------------------------------- 採陸砂 濫填害死土地 記者楊宜中、林明宏∕調查採訪 民國八十五年賀伯颱風造成台灣多座橋樑被毀,隔年政府逐漸禁採河川砂 石,業者於是又把盜採目標轉向「陸砂」,從此又是台灣各處農地、山坡 地一連串噩夢的開始。 和河砂一樣,業者最常利用整地、興建工程等名義進行盜採,有些盜採者 甚至採砂挖出一個大坑洞後,再載來大批可能隱含化學、金屬污染的不明 廢棄物回填,業者連賺兩次,但土壤卻因此被宣判死刑,惡劣程度比盜採 河砂有過之而無不及。 例如退輔會花蓮農場有大面積的河川浮覆地,了解河川浮覆地性質的不肖 人士,會向農場以低價租用農場閒置土地,以「改良土質」的名義開挖。 採砂者先挖開河川浮覆地上層土壤堆放一邊,接著開始深挖砂石,以砂石 車將砂石外運,回程中又裝載了工程、事業、工廠的廢棄物或建築廢土、 石材廠的下腳料、廢污泥,回填在坑洞裡,接著把土壤鋪回;土壤外觀並 沒有太大改變。 農民表示,回填的廢土有的有毒,有些開挖時則已破壞土壤下方岩盤的結 構,讓上層的土壤無法含水,有的回填不實,不僅無法耕作,未來也無法 施工興建任何建築物,影響長達數百年。 ---------------------------------------------------------------- 刑責輕 業者不怕捉 盜採砂石觸犯竊盜罪,可被判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百元以下罰金 ;而堆置砂石在行水區,致生公共危險,觸犯水利法,屬於 5年以下有期 徒刑,得併科新台幣50萬元至500萬元罰金。 由於刑責不高,即使被抓到也只是司機、現場處理人員頂罪,砂石業者多 半不受影響,因此業者根本不怕人被捉,反而擔心採挖的砂石被扣,因為 這等同於龐大利益就此瓦解。 此外許多業者是以合法疏濬工程暗中越界或越挖越深,取締人員往往得潛 入水中丈量深度,查緝難度相當高。即使被發現,證據大多已被湮滅,很 難認定有違法。 (記者楊政郡、林慶川) ---------------------------------------------------------------- 濫採淤積 大安溪大不安 〔記者張勳騰╱苗栗報導〕屬全省 7大河川之一的大安溪,是苗栗縣與台 中縣的界河,長期以來,沿線民眾與大安溪共存共榮,成就了苗栗縣卓蘭 鎮「水果王國」;如今沿線淤積嚴重,颱風來襲自然反撲,大安溪堤防破 堤形成水患,這條溪流逐漸成為卓蘭鎮民的夢魘。 大安溪上游挾帶泥砂堆積而成的棕色沈泥細沙覆蓋層,相當適合栽種水果 ,果農長年以來都是引溪水灌溉,造成了卓蘭鎮「水果王國」。 談到大安溪的採砂史要追溯到 3、40年前,老一輩的卓蘭鎮農民說,早年 到河床上採砂是稀鬆平常的事,拿著畚箕、鏟子取砂石要多少有多少。 民國65年才開始有小型怪手開挖,但僅限於個人使用,若用在建築用途, 還須經過一道洗砂過程,相當費工,到了民國74年間,採砂必須向苗栗縣 政府申請,惟當時申請稅金高,加上還沒用到地方建設及建築用途,僅有 1、2家砂石場。 之後經濟起飛,砂石大量用於重大工程建設,砂石場一家一家開,逐漸形 成一項重要的「經濟利益」;有力人士開始搶食這塊大餅,河川濫採現象 越見嚴重。 民國87年,政府利用河川聯管公司來規範大安溪濫採情形,大安溪從卓蘭 鎮以下到三義鄉,共分為 3個採區,當時的大安溪河床一眼望去都是怪手 在開挖,砂石車滿街跑;當時的聯管公司有時候會「不小心」超挖,被河 川局人員制止、要求回填。 當時也傳聞黑、白兩道均搶食這塊大餅;一名不願具名的卓蘭鎮民就回憶 說,當時全面採砂時,砂石車穿梭塵土飛揚,造成果樹滿佈砂塵,農民前 往反映,過不久就有黑道人士前來「關切」要求閉嘴,農民敢怒不敢言。 民國89年,政府規定大安溪全面禁採,大安溪恢復了平靜,不過, 921大 地震後,大安溪河川隆起,淤積嚴重,政府緊急疏浚,但是僅疏浚苗栗縣 河段,造成台中縣河段高、苗栗縣地勢低,去年多次颱風來襲,帶來豪雨 ,溪水直逼堤岸,造成卓蘭上新、內灣段潰堤,不少果園被淹沒,造成農 友損失,成為地方夢魘。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sep/22/today-so14.htm 台灣環境砂手系列報導之3╱官官收賄 盜採視而不見 記者楊政郡、徐白櫻╱調查採訪 砂石業挾帶驚人利益,官商勾結的傳聞始終不斷,不過除了盜採砂石的司 機或現場工作人員被抓外,檢警不曾發現過河川主管官員圖利業者的直接 證據,一直到民國91年大安溪爆發盜採砂石案,牽連出第三河川局10多名 官員,外界才發現官商之間竟是如此密切。 局長巡防員 收賄縱容 經濟部水利署第三河川局89年辦理大安溪疏濬工程,核准採砂總量 120萬 立方米,但承攬的3家公司卻盜採541萬立方米砂石,當時市價超過20億元 ,採挖過程中,第三河川局上自局長、下至巡防員,有的收受賄賂,視而 不見,有的要業者「能挖盡量挖」,最後終於爆發台灣河川史上最嚴重的 官商勾結盜採案。 91年,查緝黑金中心台中特偵組接獲檢舉,調查後發現內幕不單純,砂石 業者夜以繼日、大規模盜採,如入無人之境,檢警判斷,若無官方人士縱 容,砂石業者應不敢如此囂張。 檢警組成專案小組開會討論後,決定不抓司機、不扣機具,目標放在幕後 大老闆。經過幾個月的佈線偵查,最後終於查扣業者盜採的砂石,幕後出 資老闆為此跳腳,此案順利揪出10餘位幕後大老闆,他們的後台、民代也 一一浮現。 財酒性招待 籠絡官員 但檢警抽絲剝繭之後,發現竟有大量河川局官員涉嫌官商勾結,業者分別 以現金、洋酒及招待去聲色場所籠絡官員,其中某砂石業者和主管開採砂 石業務的前三河局陳姓局長,曾兩度約在某咖啡廳見面,業者分別各持50 0萬及1000萬元現款行賄。 前陳姓局長雖未立即收受,但期約日後再拿,他並向砂石業者示意,時間 很短盡量拿、低調一點,日後他多次到大安溪巡視,對於大量的盜採砂石 行為視而不見,由於涉及貪污、圖利,日前一審被重判18年徒刑。 除了前局長外,三河局包括前管理課長、主辦及第一線的多名巡防員均分 別收受金額數十萬至數百萬現金及洋酒等禮品,因此縱容業者明目張膽盜 採砂石,最後也都被判一年到十餘年不等徒刑。 利益擺不平 同業檢舉 但熟悉砂石生態的人士指出,其實這件案子只是國內眾多官商勾結案例中 少數被查獲的一例,而之所以被查獲,是因為盜採砂石業者的內部利益擺 不平,有人提出檢舉,否則仍將如以往「輕騎過關」。 漂白從政 搶砂石利益 類似官商勾結的傳聞其實流傳在西部各個縣市河川,例如南部某縣市的鄉 長和代表會首長都出身砂石業,當地盛傳,漂白後的鄉長和民代合作,利 用政治影響力獲取砂石利益,再以砂石利益壯大政治勢力,地方河川主管 機關執法時往往還要看其臉色。 又如高屏溪今年連續發包的河川疏濬工程同樣暗潮洶湧,外來業者與地方 砂石派系爭奪這塊砂石大餅,角力過程十分激烈,主管機關夾在當中相當 為難,最後某民代獲得一項疏濬工程,其他工程都由外來業者得標。 ---------------------------------------------------------------- 拍賣砂石 官員發抖 91年間水利署第三河川局公開拍賣檢方所查扣的12堆砂石,開標時黑影幢 幢,河川局官員唸標單時兩手不停發抖,開標結果才宣佈,全場響起一片 訐譙聲,幾名男子甚至衝到台上…最後河川局改口說開標效力還要再研究! 白道黑道 都想要搶標 這場令人驚悚的拍賣會,因利益糾葛重大,不僅立委、法官等白道力量斑 斑鑿斧,黑道角頭大模大樣出現開標會場,甚至出現黑吃黑戲碼,過程高 潮迭起。 台中特偵組查扣這12堆還堆置在行水區砂石,請河川局測量隊來測量數量 ,結果測出來的數據,出現數倍至百倍的差距,嚴重「以多報少」,因為 盜採業者較容易標回「自己」的砂石,且可以較低價標回。 如意算盤打得好,但是巨大的利益早已引來其他勢力的覬覦,殺出程咬金 也要來分一杯羹。 據三河局指出,招標前多位立委關切,有的詢問招標事宜,有的口氣不佳 要求不得開標,否則恐嚇要送官員上監察院;還有 1名台中地院的法官來 電,言下之意也是這場招標大有問題,如果執意要拍賣,將來可能被偵查 要上法院,說得這些承辦官員膽戰心驚,而且中部某黑道則私下集資企圖 搶標,轉手就有可觀利益。 可是,三河局在台中特偵組的支持下,還是決定要進行拍賣;當天上午第 1標,三河局紀錄為45萬立方米,但各砂石業者估計超過100萬立方米,涉 嫌盜採的原業主漢臨公司為了能得標,派出大批人馬到開標現場助陣。 但有中部某立委撐腰的西瓜寮公司也是有備而來,三河局緊急找苗栗警方 前來協助維持秩序,現場熱鬧非凡,底價3450萬元,開標時最高標達7200 萬元,由西瓜寮公司得標,這與原石價格的市價已經相差不遠,一開標現 場卻引發失控般的抗議。 另外,三河局投標現場宣示需砂石業者才可以投標,有民眾就抗議三河局 管理課說任何人都可以標,哪有臨時又變更資格,所謂砂石業是指買賣業 ?還是粹洗業,大家都有意見,現場有人批評招標不公平、阻擾開標,有 人卻催促趕快開標! 招架不住 三河局喊卡 最後三河局招架不住,請警方加派員警維持秩序,並緊急喊停,局長陳俊 宗則對外表示,他完全不管招標之事,這場史無前例的砂石招標,在黑白 兩道同時插手下草草結束。 (記者楊政郡) ---------------------------------------------------------------- 砂石公會 兵家必爭 〔記者游文玉、楊宜中╱綜合報導〕砂石業利益驚人,各縣市砂石公會理 、監事更是砂石業者兵家必爭之地,但因各方利益牽扯複雜,牽涉暴力尤 深,每次公會改選,警察與黑道必定「蒞臨參加」。 各縣市河川疏濬工程雖都依法發包,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旦具 業界龍頭地位身分,相對比其他業者有更多承包開採或疏濬工程的機會, 且因容易建立與相關官員的交情,各項事務更「方便」。 因此砂石公會每次改選,都會出現競爭激烈的情形,地方角頭且都會介入 其中,甚至臨場指導選戰事宜,會場內外常可見「兄弟」站崗,大哥級人 物則一再闢室協商,警方則會出動大批警力監控,防範衝突發生。 花蓮縣砂石同業公會去年 7月改選理監事及理事長時,因傳言將有黑道人 士前來「綁」票,會場氣氛緊張,警方則罕見的出動刑警持衝鋒槍進入會 場維安,改選會場氣氛懸疑緊繃。 ---------------------------------------------------------------- 河川警衛甘苦談╱沙洲守夜 尿濕褲子 記者張瑞楨╱專訪 被困在河床沙洲上,半夜尿濕褲子,颱風夜守候於貨車旁,這都是經濟部 水利署各河川局河川駐警衛隊員的工作點滴,他們僅有的武力是一支警棍 ,卻要對抗可能擁有槍械的黑道分子,對於外界許多謠言或抹黑之說,他 們只能用「清者自清」自我期許。 第三河川局河川駐警衛隊長張永鈞說,河川警衛工作最大挑戰是駐守的區 域太大,該隊共有18位隊員,但負責的河流卻包括大甲溪、大安溪、烏溪 三大河系,範圍廣及苗栗縣、台中縣市、南投縣、彰化縣。 張永鈞說,河川警衛工作趣事極多,最有趣的是常尿濕褲子,許多警衛夜 間盯梢時,到車外小解卻不懂得背風,尿水被強風吹往身上而弄濕褲子; 他們也常被農夫誤認為偷瓜賊、偷渡犯或走私者,種種趣事說不完。 令他印象最深的是,民國88年間某個颱風夜, 3輛載滿垃圾的大貨車卡在 烏溪的越堤道路上,其中 1輛還傾斜,河川警衛到場時司機已棄車逃逸, 他們只好徹夜淋雨守候,直到早上才委由吊車來吊走貨車。 張永鈞表示,憑著一支警棍很難與盜採砂石者抗衡,他們須依賴警察與智 力才能戰勝盜採者,例如去年12月於台中縣神岡鄉大甲溪畔破獲的盜採砂 石案,他們發現盜採者選在下雨後作業,還派人於路口警戒,警衛與警方 先是連日密集勘查,而後暫停勘查一日讓對方誤認為「風聲鬆了」,才收 網將盜採者全部逮捕。 張永鈞不諱言說,外界對他們有許多負面觀感, 2年前發生的大安溪盜採 砂石案,該局亦有 3位隊員涉嫌收賄,一審被判有罪而免職,他認為隊員 須嚴格律己來迴避誘惑,更要用「清者自清」態度來面對各種抹黑與謠言 中傷。 ---------------------------------------------------------------- 又採又抽 烏溪幾被抽乾 〔記者蘇金鳳╱專題報導〕起源於合歡山西麓的烏溪,是中部相當重要的 河川,早期有各類鳥類棲息,但隨著工商發展、沿岸興建火力發電廠及工 廠,加上盜採嚴重,烏溪美麗不再。 地方耆老指出,過去烏溪因沿岸有大批烏鴉,群飛時遮住陽光,令人感到 烏溪好像黑壓壓的一片,如同是一條「黑溪」,烏溪的名稱因此而生。但 在砂石遭嚴重的盜採下,河川生態受到嚴重破壞,近年地方政府在沿岸規 劃水鳥保護區,水利單位加強取締盜採砂石,希望能夠恢復往日風采。 民國80年前後,「抽砂船」開始入侵中部,由於烏溪水深且多細砂,因此 便與同樣有深水「優點」的濁水溪首當其衝成為「砂石船」盜採的目標。 由於砂石船開採砂石比怪手挖取砂石對河床的傷害更嚴重,沒幾年,橫跨 烏溪的幾座橋樑陸續出現橋墩裸露的現象,公共安全大受威脅。 民國80年代,因許多公共工程開工,砂石有大量需求,政府開始實施「聯 管計畫」,由眾多的砂石業者整合成為一家公司,政府劃分區塊開放業者 開採,但仍難以禁絕溪中砂石遭盜採。 近年來,因風災頻仍,各河川堆積大量砂石,水利署一面發包疏濬工程, 一面加強取締盜採,且編列預算提供破案獎金,加上一旦查到盜採,業者 機具隨遭沒入,盜採現象終於慢慢下降。 ---------------------------------------------------------------- 民眾嘆 郭和平(南投縣國姓鄉石門村長):烏溪上游北港溪是國姓鄉最美麗的河 川,但隨著上游及沿岸不斷開發,風貌逐漸變樣,去年72水災後,主流及 支流土石淤積疏濬,砂石車來回又造成路面坑坑洞洞,居民未享好處先受 其害,尤其上游盜採砂石行為防不勝防。 (文:記者佟振國) 陳澤芳(南投縣國姓鄉采風協會總幹事):北溪港是伴隨我成長的玩伴, 從前河川魚蝦資源豐富,但目前因上游過度開發及開採砂石,溪水含有大 量砂石而變得混濁,沿岸開發也嚴重破壞溪流生態,如果政府再不重視, 北港溪將沒有未來。 (文:記者佟振國) ---------------------------------------------------------------- 讀者來函 本報近日刊出台灣環境「砂」手系列報導後,接獲讀者來函,指出有新的 盜採砂石手法,希望本報提醒相關單位及民眾注意。 這名讀者指出,這 2年屏東新埤鄉出現一批盜採砂石業者,利用人頭購買 農地,再以農地向銀行貸款,卻在開挖砂石後即拒繳利息,法院拍賣三拍 流標後即成呆帳,此期間業者繼續採挖並回填廢棄物,一魚三吃,行徑相 當可惡。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sep/23/today-so8.htm 台灣環境砂手系列報導之4╱人類蹂躪山河 大地討債 記者郭怡君、陳正王╱調查採訪 台灣大樓一棟比一棟高,但這些華美建築的背後,卻隱含河川變色、地表 塌陷的隱憂;溪流、坡地受到人為侵擾後,大自然平衡出現變數,最後的 結果仍由人類來承擔。 今年7月海棠颱風來襲,連續2天豪雨後,台東縣金峰鄉金崙溪旁的歷坵村 聯外道路,突然有數十公尺路基崩進溪中,洪水持續掏空道路,一部汽車 經過時險些墜入,民眾出入險象環生。 當地民眾說,金崙溪過去相當穩定,道路更無崩塌前例,但自從多年前開 始挖採砂石後,不僅水道改變,每逢豪雨更不時傳出路基遭洪水沖刷崩塌。 道路橋樑 明顯受威脅 民眾觀察,砂石業者為了方便,多半選擇道路、堤防邊的溪床開採,長久 下來,原本平均分布在河床上的水流,慢慢往開採砂石的一邊集中,臨溪 道路被急水長期沖刷,洪水一來馬上就整片崩落。 橋樑安全受威脅更是明顯的後遺症,不僅因為水道往挖採砂石低處集中後 流速變快,加劇橋樑沖刷,長期挖採砂石更造成河床降低,導致基樁裸露 ,若未能及時補強,很可能就會發生類似高屏大橋倒塌的可怕景況。 改變河道 土石流討地 水道改變的後遺症也不容忽略。台大地質系主任陳宏宇長期觀察砂石挖採 溪流的河道變化,發現河川的開採砂石區因地勢較低形成新河道,對岸河 道則慢慢堆積形成河階地,開始有農民在河床上種植西瓜、蔬菜等各種作 物,在河床上興建各種設施,或甚至成為垃圾場。 陳宏宇以民國90年桃芝颱風的木屐寮事件為例,說明當時被土石流淹沒的 村莊正位於早年的東埔蚋溪河道上,這條溪改變河道數十年後,以土石流 的奔騰之姿,向人類討回它的舊地。 台大地理系教授周素卿則指出,砂石挖採除了牽涉地方黑道、派系利益外 ,挖採砂石更常讓土地空間「邊緣化」,她以多年前萬華公園對面的北縣 淡水河灘地為例,原是民眾種植竹筍或小朋友遊玩之處,但遭砂石業者挖 採坑坑洞洞後,現場難以接近,再沒有人可以接近。 海岸線 侵蝕也加劇 濫採砂石後溪流植物、魚類及底棲生物環境易遭破壞,而原本砂石可流到 出海口堆積與海岸侵蝕取得平衡,也因砂石提前被採走,致海岸線侵蝕加 劇。 至於砂石車破壞環境並威脅民眾安全的現象更是四處可見,而風光明媚的 蘇花、南迴及新中橫公路,更因砂石車充斥,不僅影響民生及道路景觀, 也衝擊花東及南投三地的觀光形象。 ---------------------------------------------------------------- 人禍! 砂石車橫行 記者陳信仁、游文玉╱調查採訪 砂石對特定人士或許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對小老百姓而言,卻是一場永 無止息的夢魘。 在南投縣信義鄉市區開麵攤的老闆娘說,每天砂石車頻繁穿梭在新中橫公 路,嚇得遊客不敢上門,「他們挖『砂金』,我們卻要每天吃『土砂』」 ,她指著路上的砂石車說。 921 地震造成山坡土石鬆動,河床堆積如山的土石,成為當地居民土石流 的夢魘,緊接而來的河川、野溪疏浚又引來砂石車橫行、砂石場林立,更 是一場人禍。 在水里市區經營餐廳的陳姓業者嘆道,天災未必年年有,砂石車卻是天天 來,每天上千部砂石車往返奔馳,加上砂石場如雨後春筍般設立,誰能受 得了! 經營民宿的盧姓業者指出,以往新中橫在國人心目中可說是風光明媚的觀 光勝地,尤其東埔溫泉更是泡湯熱門去處,如今卻因砂石車橫行,遊客紛 紛止步。 遊覽車黃姓司機更說,新中橫沿線砂石車奔馳,遊客抱怨旅遊品質低,交 通風險也大,一趟下來,光是洗車就讓人疲勞不已。 ---------------------------------------------------------------- 花蓮 砂害嚴重 〔記者楊宜中╱花蓮報導〕花蓮地區北從花蓮市,南至玉里鎮,一起風經 常「風砂滿天」,地方人士認為,開採砂石是「風飛沙」的主要原因,這 個問題嚴重影響花蓮的觀光形象,但至今仍無對策。 花蓮地區河川屬荒溪型,枯水期中,河川僅有小面積的行水區有水流,其 餘河床砂石裸露。每一次颱風或豪雨,都會從上游再沖刷砂石囤積在河床 上,河床愈墊愈高,水流則潛遁進入河床下方變成「伏流」,更使河床乾 涸,每遇強風吹拂,就形成「風飛沙」。 花蓮地區為了疏浚河床淤砂,持續辦理採砂,採砂行為挖鬆了河床砂石, 促使「風飛沙」日漸嚴重。最近一次「風飛沙」出現在泰利颱風來襲時, 花蓮颳出焚風,焚風帶起乾河床砂石,花蓮大橋一帶瀰漫在一片沙塵之中 ,令人眼睛都張不開。 住在溪邊或砂石場附近的住戶更是苦不堪言,室內各樣家具、物品幾乎都 處於「蒙塵」狀態,即使才剛擦過,沒多久又是一層砂,只能緊閉門戶, 才能讓砂害不至太嚴重。 ---------------------------------------------------------------- 高屏 驚悚橋斷 記者黃良傑、洪臣宏╱專題報導 一陣天旋地轉,彷彿災難電影裡的情節,活生生搬到22名傷者眼前!89年 8 月22日高屏大橋應聲斷塌(見圖,資料照,記者郭靜慧攝),當時的高 雄縣長余政憲不禁感慨高屏溪濫採砂石20年,終於讓高屏大橋付出代價。 89年碧利斯颱風侵襲南台灣,豪雨使溪水暴漲沖毀第22支橋墩,整座高屏 大橋斷裂下陷100多公尺,橋上有16輛汽車、1輛摩托車,隨著斷裂橋面墜 落到30公尺深的高屏溪河面,造成22人受傷。 高屏大橋突然斷裂,斷裂長達110公尺,這種驚心動魄的畫面,除了921外 相當罕見,相關單位開始一連串調查,各種斷橋可能原因紛紛出籠,高屏 溪濫盜採也是評估的原因之一,說法與部分工程專業和政府單位不謀而合。 高屏溪斷橋事件絕非一日之寒,地下水超抽使地層下陷、沿海地區橋樑腐 蝕嚴重、河道遭居民租用或佔有,甚至行水區成為垃圾堆積場,固床工設 計不妥使水流轉彎等原因都具有殺傷力,但20年的盜濫採砂石使高屏溪河 床降低10多公尺,若非斷橋元兇,至少也是幫兇。 「預料中的意外」前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前理事長張長海曾這麼形容橋斷 事件,提醒政府橋樑安檢維護經費不能省,為了協助砂石業者,並有效禁 絕盜採、濫採,應該重新規劃砂石專業區,不能讓高屏溪盜濫採死灰復燃。 ---------------------------------------------------------------- 砂石暴利爭奪 濁水溪染血 〔記者王百鍊╱專題報導〕濁水溪帶給人們電力、農作物生長、砂石等資 源,但也因砂石暴利爭奪,而曾引發嚴重暴力衝突,甚至釀成命案,令人 不勝唏噓! 濁水溪發源於合歡山主峰與東峰之間,流經南投、嘉義、彰化、雲林等 4 個縣的21個鄉鎮,由於溪水急流、沿途崩塌地多,因此水流中夾帶許多砂 石,讓溪水在絕大多數的時間內呈現混濁,濁水溪就因此而得名。 濁水溪充沛的水量、寬闊的流域,從古就廣為人們應用,目前流域中有近 10個水力發電廠,總發電量佔全國 15%,另還有霧社水庫、日月潭水庫及 頭社水庫,約3000公頃的河床高灘地則租給居民種植農作物。 民國70年代建築業起飛後,砂石需求量大增,濁水溪的砂石遭大量採擷, 當時因管理鬆散,盜採嚴重,因砂石利益衍生的暴力糾紛頻傳,如已過世 的前彰化縣議會副議長粘仲仁,就曾在民國83年間涉嫌率眾到雲林縣永福 砂石場開槍,粘的手下並擊斃挖土機司機朱鴻岳。主管濁水溪的第四河川 局的河川警察,也曾當場遭人毆打。 由於長期盜採砂石情形猖獗,因此讓在河床耕作的農民也看不過去,業者 為了避免遭檢舉,就儘量往河道中央盜採,逐漸形成一條深度達6公尺至9 公尺深的河道,以致水流都逐漸往中央主河道集中,並使主河道水流益加 湍急,沖刷下游的各座橋樑。 民國80年代,包括中沙大橋、溪州大橋、西螺大橋、自強大橋等多座著名 大橋,因河床降低及水流沖刷下,橋墩基部砂石嚴重流失,基樁裸露,陸 續成為危橋,相關單位不得不趕緊補救。 民國89年底,檢調單位認為濁水溪下游的砂石因盜採行為猖獗而嚴重流失 ,才開始要求嚴辦,而水利署也痛定思痛,從民國90年元月起,嚴格執行 集集攔河堰以下的河段禁採至今。 目前只有集集攔河堰上游才能在辦理專案疏浚時公開發包開採砂石,雖仍 有包商以合法施工掩護非法盜採,但與民國80年代的盜採猖獗情形相比較 ,已可說是小巫見大巫。 ---------------------------------------------------------------- ---------------------------------------------------------------- 民眾嘆 發揮駕駛道德 徐炎輝(水里新城守望相助隊幹事):濁水溪砂石開採後,整天沙塵瀰漫 且砂石車弄得烏煙瘴氣,農民根本不敢靠近溪流,遑論種植作物;希望砂 石車司機能發揮駕駛道德及用路禮儀,免得成為眾矢之的。(記者陳信仁) 改善砂石運輸 李添盛(水里鄉鉅工村長): 濁水溪疏浚過程卻帶來砂石車的交通安全、空氣污染及衝擊觀光產業等問 題,讓地方民眾苦不堪言;政府應該設法改善砂石運輸的問題,建議可以 興建專用纜車運送。(記者陳信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4.63.145.57 ※ 編輯: wuliaude 來自: 24.63.145.57 (09/07 11:1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4.63.145.57 ※ 編輯: wuliaude 來自: 24.63.145.57 (09/07 11:39) ※ going70:轉錄至看板 media-chaos 09/07 11:41

09/07 12:03,
啊,就是要拼治安啊。
09/07 12:03

09/07 13:32,
看了覺得很生氣 正義好渺小....
09/07 13:32

09/07 14:14,
靠...可恨
09/07 14:14

09/07 17:53,
正義好渺小~唉
09/07 17:53

09/07 17:58,
推一個
09/07 17:58

09/07 19:48,
先過海線老大立委這關再說吧
09/07 19:4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86.202
文章代碼(AID): #1502Vu2p (FJU_Fash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