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8審計上榜

看板Examination作者 (ychg525)時間4年前 (2019/09/24 08:50),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代po [一、前言] 由於本人從國考版上獲益良多,希望有所回饋,加上此類科考的人並不多,當初要找相關資訊都是寥寥無幾,所以更希望能給現在或即將在這條路上奮鬥的人提供一些參考。 [二、背景] 本人去年畢業於國立大學行政系,成績中偏前段,大三報名高點VOD班,直到大四畢業前把課程看完,但當時個人無心準備公職考試,快樂的補完兩年習後,毫無準備的參加107的高考,成績也是如我預期的淒慘,直到考前八個月下定決心重回老路,認真備考。 [三、成績] 國文:53 法學知識與英文:62 財務行政:52 審計應用法規:64 經濟學與成本效益分析:71 公共管理:52 審計學:73 公共政策:52 總成績 60.03 (錄取標準:54.47)錄取 [四、以公職為目標的原因] 為何以公職為目標?非考上不可的原因為何?必須先請各位回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請給自己一個執著的理由,才能有走到最後一刻的熱情。 [五、整體時程規劃] 考前八個月開始全職備考,以月為單位定下各科讀書進度,頭兩個月將較不熟悉的科目先念起來一定程度,考前半年開始每天分成早中晚時段各三個小時,一個時段唸一科專業科目,兩天為一個循環,週日再補進度。 [六、各科準備方法] (共同科幾乎是靠老本,麻煩參考其他人的分享了) -審計學- 修過郭軍的審計學,老師輕鬆風趣的教學風格能引起學習興趣,而且老師自創的口訣對我記憶瑣碎的內容很有幫助,但真的很重要的在於後續需要自己多花時間不斷複習、背誦,才能將該科掌握的較通透。 -經濟學與成本效益分析- 由於經濟學範圍大,時間有限,加上分析此類科以往的經濟學考古題後,評估總經占比不大,所以個人放棄總經的範圍,著重穩固個經基礎,準備上複習當初上盛華仁經濟學的講義之外,不斷練習考古申論題,另外再整理簡單的重點概念筆記方便考前複習。成本效益分析基本上只要記熟公式加上懂得運用,分數就能掌握好,所以千萬不能放。 -審計應用法規- 曾修過李建的課程,對法規建立一定程度的理解後,利用彩色法條,參考課本依時序性或相關性將法條剪下整理成方便記誦的筆記,採購法則以上王上達課程時抄的筆記為基礎再另外自行充實筆記內容,整體而言,該科如果能有自己的背誦架構,系統性地相互連結,記憶上會更為容易。 -公共政策- 多次複習譚士林上課用的講義後,加強對時事及案例的瞭解,最後盡量將時事與理論連結並整理成心智圖,建立整個學科的架構,以利後續快速複習。 -公共管理- 以陳真的公共管理為基礎,邊讀邊制作筆記,直到考前就不斷背誦自己整理的筆記。 -財務行政- 以該科考選部的命題大綱為為架構製作筆記,筆記內容小部分來自徐仁輝所著的公共財務管理,大部分則是看與財政相關的論文、政府網站以及時事後自行整理。 [七、其他建議] 績效審計的考科很多都需要背誦的功夫,所以唸書時盡量出聲音唸出來,唸出來也能幫助思考整理,除了要「唸」還要「想」,讀完一個重點再花個幾十秒在腦中想過一遍,甚至連結到其他考科的內容,這樣能有效幫助記憶和複習。但光是死記硬背會很痛苦,所以建議要整理自己的筆記,筆記形式不拘,內容也不能侷限課本,像公管、公策和財務行政就建議自己多方查找學科相關時事或實務,面對考試才能更得心應手。 [八、給在這條路上努力的你] 考試不難,讀書難,是個人一路走來的心得,讀書難在惰性使人安逸,並擊垮你的鬥志,所以請給自己在短時間非上榜不可的理由,有時這個理由看似微小,但若能強大到支撐你走完全程,那便足夠。 ----- Sent from JPTT on my Sony G834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2.72.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xamination/M.1569286227.A.368.html

09/24 09:34, 4年前 , 1F
恭喜
09/24 09:34, 1F

09/24 10:32, 4年前 , 2F
恭喜
09/24 10:32, 2F
文章代碼(AID): #1TYMXJD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