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8年高考三級地質類科榜首心得

看板Examination作者 (Fl一光芒)時間4年前 (2019/09/21 22:52), 4年前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108年高考三級地質類科榜首心得 2019/09/21 一、前言 本科系碩班畢業生,但其實大學並非本科系生,只是有輔系修過幾門必修,基礎尚可。 很感謝一路以來所有幫助過我的好友、同學、老師們,甚至是素不認識的著者,受惠之多 不及備載,有很多相關書籍都是臨時東拼西湊借來的,也不斷受到鼓舞,讓我在考前一 個月的衝刺可以專心致志。 我覺得有看過前人先進的經驗分享,不論是準備期間或上場作答時,真的都很實用。 像是逛國考版看到紫魚學姊的心得分享,可以套用在自己的讀書計畫訂目標和進度; 還有在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網站找到分享地質技師考題-考試準備及答題技巧的前輩, 面對專業科目的申論要怎麼準備怎麼作答,有非常良好的參考方向。 感恩國考版分享借鏡的許多資訊,在此也來回饋上榜心得。 二、重點提示 所謂考古題必寫,在考試框架不變的情況下所有考試皆適用,但也不能完全依賴考古題, 有唸書、理解、記住並且寫得出來才是真的會。 重點當然是題目所問的核心,答非所問的話得分一定不會超過該題一半分數。 研究考古題時我會將考題分為基本題(教科書100%有寫的標準答案)、中階題(半制式半開 放回答)、高階題(看到就矇了或沒想過的問題等),基本題(一份考古題中基本題的分數約 接近一半)要會八成以上,中階題用六成力,高階題有四成即可,這樣平均下來理論上可拿 到超過60分。 三、成績 國文(申/測) 32/18 法學英文 64 普通科目平均 57 水文地質學 56 地形學 50 普通地質學 78 地層學 70 構造地質學 71 礦物與岩石學 72 專業科目平均 66.17 ------------------------- 總成績 64.33 四、共同科目(可略) 幾乎沒準備,只背了公文格式,寫作文很痛苦,感覺第一科國文就炸了,但卻很幸運還有 基本分;法學考前呈現放棄狀態,考試時以直覺作答,結果當然很差,後面靠英文拿分勉 強及格。 畢竟準備考試的心力都放在專業科目,共同科目真的沒什麼可以建議,比的就是個人基本 功。 考試作答時間很趕,所以要做好時間分配,例如:作文70分鐘、公文30分鐘、選擇20分鐘 。 五、專業科目 *水文地質學 沒修過水文地質學,抱著只想及格的心態,在網路上找了很多土木系、水保系的水文學講 義和投影片來念,其實效率不太好。 有修過課的話是最好的,畢竟水文地質學的學習重點和其他系所教的水文學還是有很大的 差異。 但是在一題一題Google題目的過程中總會有新的發現,也不能說這種土法煉鋼的方法沒有 可取之處,重點是時間允許不允許。 另外有同學建議可以去讀土壤力學(土木系),有很多觀念、題目和水文地質學重疊性很高 。可惜我考完才知道這件事...。 雖然是不熟悉的科目,但也不能輕易放棄,今年考題的基本題50分,最後居然出乎意料拿 到49分,剩下中階加高階題算一算只有...。 這也是為什麼我說基本題要會八成以上,考試就算緊張,不求全拿也要把握住基本題的八 成。 *地形學 地形學本質不難,從小學地理都有基本觀念,找一本專書來翻答案即可,基本題我推薦王 鑫的地形學。 而重點要從各章節挑出來看,考古題統計出來就一目瞭然,關於"河流"章節的問題最多, 其他部分章節只有零星幾題,所以... 然後今年的考題就被打臉啦哈哈哈臉好腫,一部分原因是覺得地形學基本題較多比較好拿 分就念得比較少, 一部分是以為可以靠老本應付顯得有些輕敵,所以地形學最低分是個敗筆,只是幸好敗得 不多。 這種血淋淋的教訓我覺得是最好的經驗分享,因為不要放棄任何一科是很直覺的想法,而 任何一科念很少或是覺得這一科足夠了就不管才是最致命的。 *普通地質學 大一必修,這是我讀最多遍的科目,考研究所時已經念的很多,但人年紀變大也會越來越 健忘,還是需要時間複習。 然後今年來翻新書:劉聰桂主編的普通地質學(上)和(下),發現很多新觀念也被整理好寫 進書裡了,感覺又重新學過這些基本的東西而不會枯燥乏味, 加上今年考的問題在此書都找得到答案,讓我不經懷疑今年出題者是不是作者其一...? 故極力推薦此書。 *地層學 地層學我沒修過,靠著一個月來猛讀同學給的上課重點和教科書而過關的,所以課堂的投 影片、筆記、作業等等都是很重要的基礎, 按部就班的每個章節複習後,感受到融會貫通的同時也就差不多修練成功了。 過去地層學方面的研究非常多,中央地質調查所網站有很多資源可以利用。 適度跳脫課本穿插一些研究文章的閱讀和理解,我覺得是不錯的方法,同時能檢驗課本內 觀念的熟悉度。同樣道理也適用其他專科上。 *構造地質學與礦物與岩石學 地質系必修科目,本科系生至少上過課有印象,找資源也不難,比的是基本功還有熟悉度 ,而不是依靠什麼花俏的作答(有些題目的分數比預期低)。 必修科目依每人情況不同還是會有強科弱科,強科要盡可能把握拿高分,把分數拉開,避 免掉以輕心;弱科更需要時間來扶正回穩,避免被對手拉開,這攻防之間如何取捨很難說 得準。 像是我原本構造念的很抖,今年成績出來構造和岩礦分數差異不大,強科雖然沒有衝高分 (分數80分以上到底是要怎麼準備啦),但弱科有穩住,算是很不錯的結果。 六、心得 作答技巧除了前人分享的"背標題-寫解釋"法、不要空白盡量掰、圖表輔助填版面等等之 外,就是透過對考古題的分析與練習作答,衡量自己對各個科目的理解與把握。 以我個人作答模式來說:一拿到試題先觀察掃描題目一次,圈出題目關鍵字詞,確定好題 目的作答方向。 然後根據題目的難易度、配分及作答把握度來評估每題要寫的篇幅,把擬答重點和標題先 寫在題目卷上(空白處很多),接著依照剛才寫的重點從把握度最高的基本題開始下筆寫出 完整解釋,由易而難逐漸寫到不熟悉的題目。 通常一個大題(20分~30分)會盡量寫滿一頁答案紙的篇幅,這樣就算沒有命中出題者期望 的答案,只要內容還合理也有基本分。 而圖表就是充版面最好用的方法,而且有些題目還非得用圖表來解釋。我會把圖表的編號 標示出來,再簡單寫一些圖說(像寫論文一樣)。 所以專業科目其實也沒有太多思考時間,大概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基本觀念寫完就用舉例 來延伸說明,內容盡量連貫,可分段以便閱卷。 綜觀專業科目分數,除了不熟的水文地質學和準備不足的地形學之外,其他科目每題至少 都拿10分以上,因此我想我的作答模式應該是很通用的。 當然大考也是有很多運氣成分在,滿多題目都很符合我的胃口的(比較有興趣了解的觀念 或單元),另外今年專業科目的試題中竟然都沒有名詞解釋,所以名詞解釋的評分情形沒辦 法分享。 老實說我也不敢相信居然一次就考上高考,還在想是否因為今年沒有地調所的缺所以競爭 比較不激烈之類的因素。 不管如何,在準備考試的幾個月內都是非常認真去做好一件事,有沒有做好或許是結果說 的算數,辛苦與收穫還是自己最清楚。 ---------------------------------------------------------------------------------------------------------------- 九二一大地震20周年 防災救災,人人有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0.152.7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xamination/M.1569077541.A.F11.html ※ 編輯: rays2012 (36.230.152.70 臺灣), 09/21/2019 23:03:27 ※ 編輯: rays2012 (36.230.152.70 臺灣), 09/21/2019 23:05:01 ※ 編輯: rays2012 (36.230.152.70 臺灣), 09/21/2019 23:11:26

09/22 00:50, 4年前 , 1F
恭喜!
09/22 00:50, 1F

09/22 09:10, 4年前 , 2F
難得有地質類科的分享文,恭喜
09/22 09:10, 2F

09/23 22:30, 4年前 , 3F
恭喜
09/23 22:30, 3F
文章代碼(AID): #1TXZabyH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