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6年教育行政八個月上榜心得(文長慎入)

看板Examination作者 (鳥蛋)時間6年前 (2017/10/07 21:51), 6年前編輯推噓23(2301)
留言24則, 23人參與, 7年前最新討論串1/1
跟朋友借帳號貼分享文,等了約2.5個月的高普成績終於放榜,有幸能第一次參與高普考 即上榜,準備時間約8個月,辭去工作全職準備,自己也很意外。其實這陣子因為很擔心 落榜以及沒收入,等放榜這幾個月先投了許多履歷,好不容易找到短期打工,下班及假日 持續唸書寫考古題,不過是七上八下的心情唸書。 我很願意在這分享準備心得,這是個人還願的項目之一,尤其身邊有朋友還是繼續在奮戰 ,我可以體會那種壓力,此外,有感於一直以來總會聽到有人唸書壓力太大自殺,因此分 享個人準備歷程,希望各位不吝指教。 一、背景介紹 1. 私立大學外文系,大學修過教育學程,中段國立大學的外語教學所。雖然大學有修過 教程,但是其實是做報告系,專書訂了老師也沒上太多;另外國考的考科只有教育心理學 算是我以前有修過,至於其他考科我沒有修或是當時學校沒師資根本沒開課,且脫離學生 生活已一段時間,所以國考那些專業科目對我來說也是全新的準備。 2. 研究所唸的科目完全和國考無關,不過我在研所有修過教育統計,是為了跑論文研究 結果才去修的,當時對我的論文很有幫助,畢業後當然也都忘光了…。對國考有無幫助的 話,我認為是有40~50%的幫助,因為以前印象中有上過敘述統計,常態分配,t檢定和 ANOVA,信度,相關係數迴歸;至於國考另一大半是教育測驗,當時研所沒有上,所以古 典測驗那一塊的各種公式、鑑別度誘答力等原理以及試題設計,對我來說也是全新的準備 3. 過去求學經驗,我不認為自己是聰明反應快的,但是我是那種老師說要唸甚麼考什麼 我就唸甚麼的,大學時期那些期中期末考我是會盡可能寫滿的那種人,就算我不會沒 唸,我也會盡可能喇賽滿滿的那種,成績排名不算很前面的人。 4. 碩班畢業後,當過國中代理老師兼導師、補習班兒美兼輔導國高中生英文及各種打雜 ,越來越不喜歡教育現場,沒有再當老師或從事教學有關的工作。當時我覺得自己都是待 學校工作,缺乏業界的歷練,也蠻想繼續磨練英文,而到有關法律服務的公司工作。這份 工作很忙碌也雖然真的磨練到英文,不過因為想要更高的薪水和穩定工作環境,家裡經 濟狀況不太好,所以考國考。 二、成績: 106普考教行 106高考教行 國文 49(測16/作文28/公文5) 國文 47(測10/作文26/公文11) 法英 82 法英 70 教育概要  48 教育哲學 64 行政法概要 94 教育行政學 51 心理學概要 57 行政法 62(申22/測40) 教測統概要 75 教育心理學 71 比較教育 46 教測統 78 總成績 67.50 總成績 61.30 錄取標準 66.67(錄取) 錄取標準 55.73(錄取) 1 三、 準備心得與書 (一) 補習方面: 1. 105年志光超級函授DVD(當時購入是104/8/27): 其實這套我放了快一年半都沒看…,直到意識到只剩下8個月的期限,發現這樣都沒看會 很浪費錢,所以辭職後卯起來看@@。 2. 要不要補習看個人,我個人考量的是資訊對不對襯的問題,因為以前沒學過法科相關 ,有很多教育專業科目也沒上過,且不知道國考方向,想要短時間有成效,減少自己摸索 的時間,可以選擇補習。 3. 函授的話減少許多交通時間,重點是可以調兩倍速,其實上課也許重要,但是要花更 多的時間消化和理解,因此趕快把課上完,才能留更多自我整理的時間。(不過兩倍速真 的很轟炸…) (二) 準備方法: 1. 讀書計畫及時間安排: 因為只剩八個月,要上課、課後的複習、以及自我消化搭配專書做筆記並且練習考古題這 幾件事情,要在短時間內同時進行。我的時間安排如下: (1) DVD上課: 規定自己四個月內把行政法、法緒和教育專業科目(教哲、比教、教行、教測統)上完,一 天大約看1~2片;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我沒看函授,我覺得自己看專書比較能精讀;至於憲 法、國文我是考前三個月趕快看(時間不足的話,憲法考前唸,投資報酬率很高)。我都是 上完課後把老師上課講的課本內容快速看過,並且搭配專書看,只看和重要考點有關的, 但是也是快速看過。 (2) 參考他人推薦的專書,再看考古題方向,最後讀專書重點: 我蠻常上PTT看教育行政組的考生分享,雖然教育行政的分享文不多,但主要是看他們看 了那些專書,不過…我其實看的書不多,除了把函授的教材讀過,只有針對教心,教行, 教哲去圖書館借專書來看;再來是為了補充對議題的了解,有借教育研究月刊。 我讀專書前,會先上網翻考古題,看考點方向,才去翻專書讀和那個考點有關的內容,其 他如果沒有非常高頻率出現的內容,我就比較略讀或沒看。 (3) 筆記: ①. 時間有限,針對專業科目教哲、比教、教行、教心特別做電子筆記,綜合起來也是厚 厚一本;行政法的話就以自己寫的考古題內容當作筆記;教育統計我只有抄公式抄在單字 小本子;其他科目沒有做筆記。 ②. 作筆記的方式,用WORD打電子筆記,如此一來日後若要修改或增添補充就不需要大費 周章剪貼,並且省下手寫的時間。關於作筆記,我是先看考古題在每一章節有出現什麼考 點並閱讀專書和函授教材找尋相關答案,思考如何用剛剛讀的內容回答考古題打筆記。 也就是說,筆記的內容本身是針對考點做筆記,其他太枝微末節的我沒有做入筆記中,而 這個筆記又等於專書裡面重點的整理。如此一來,筆記就會比較有考點方向,而不是專書 的複製貼上而已,而且這樣做筆記就等同於構思如何寫申論題了。(為了國考還特別買印 表機,就是為了印大量的筆記含補充資料) (4) 考古題: ①. 練題目時間: 大約考前2.5個月練考古題,在網路上下載國考紙自己版面調整,列印在26孔空白B5的筆 記紙上,寫了教心、教行、教哲、行政法選擇及申論、法緒和憲法選擇;比較教育和國文 真的完全沒練考古題…沒時間也覺得這兩科蠻浩瀚的。 建議考前3~4個月練考古題,才能有足夠的時間練到所有科目的考古題。主要是因為練習 考古題其實蠻耗時間,如果是要邊找資料邊看專書寫的話,以此當作複習,非常耗時,但 這些都是必需的歷程,我每次寫2題就耗了一大半上午或下午時間,而且寫完後,最好能 夠有重複讀或甚至背下來。 我從105年的題目倒回去練到102年的題目,只練習高普考的題目而已,甚至真的覺得沒時 間,可能只挑該年度裡面其中一兩題覺得重要的考點來寫。 (5) 找尋讀書基地,定心自讀: 一開始唸書的前2個月,我會每天帶筆電帶和很厚重的行政法書及其他專書去圖書館看函 授及念書,大包小包,不過真的好重…,在圖書館總是坐一整天也很累。不過如果怕自己 自制力不足,去圖書館會比較好,務必找人較少較安靜的圖書館,否則光找位子以及來來 去去的讀者,會令考生焦慮分神。 之後6個月我都待在家裡念書,從早上9點念到晚上11點半。吃完中餐後,以及晚上6點這 兩個時段我會睡20~30分鐘,扣掉這些休息及吃飯時間,一天大約念9~10小時;禮拜一到 五閉關在家念書,週六早上出去休閒活動,下午繼續念書但沒有唸得很緊湊,周日又繼續 開始照進度念書。 (6) 讀書會隨緣,不一定要組: 考前兩個月透過同學介紹認識讀書會朋友,僅針對行政法申論題一起練筆,僅兩個人討論 ,每周一起寫2題行政法申論題題目,並討論約2~3個小時。不一定要組讀書會,其實自己 練申論題並參考擬答也能夠練習,讀書會的組成是一切隨緣,且不需要人太多,2個有心 的人也能夠討論很深入。讀書會在考前組,效率應該很不錯,因為彼此已唸書至少一輪, 彼此有知識的基礎,外加時間壓力,一同激盪有助於累積戰力。 以下提供讀書會運作方式參考: ①. 時間有限,至少以近五年的高普考題為依據(行政法有部分會參酌其他特種考試題目) ,全部題目大致瀏覽過,從最高頻率的考點開始練習,以該考點為中心,每個讀書會成員 從考用書或高普考試卷找出相關的題目。 ②. 善用社群通訊軟體,如LINE的記事本和臉書的社團,將題目貼在上面,成員將自己寫 好的答案回覆在下面: 當時我們將答案寫在國考模擬稿紙上,將答案拍照貼在留言區,很方便,也可以同時補充 網路資料在上面。 ③. 訂定彼此方便的討論時間,利用賴或臉書傳訊功能討論: 討論面向最主要的兩點就是針對彼此的寫作內容作批評,以及討論正確答案。雖然申論很 難針對對與錯做論斷,但是畢竟還是有正確的答題大方向,可參考網路上的擬答及彼此閱 讀到的考用書找正解。 ④. 重點還是有心且大方的讀書會成員,這是學習型組織,如果只是參加心安的一下寫一 下消失的心態,很容易流會,一切隨緣。 (三) 各科準備方式: 1. 行政法: 林清(2015)。行政法總論 林清(2016)。行政法測驗題型百分百 (1) 函授: 105年函授林清老師,老師是認真魔人,會在臉書針對某些重要法條及考點開直播真是太 認? 一本主義,我僅念老師畫過的重點而已;老師說反覆熟讀5次,雖然我只念了3次…但是這 次足夠我應付選擇題。 個人認為以下這些習慣讓我更好吸收老師的函授課: ①. 上課盡量聽懂老師所講的所有內容,不要急著動筆,或只筆記一些關鍵字,有些極度 聽不懂的會倒回去看。 ②. 上完課,立刻快速掃過課本老師講過的內容,自己對自己解釋,快速瀏覽過,不用深 入唸,但是要理解; ③. 隨意拿筆記紙或小本子,邊回憶邊寫下老師上了甚麼內容,想到甚麼寫什麼,簡易寫 成組織圖或條列有印象的點,挑少數幾個點隨寫關鍵字就可以了,類似心智圖,這種隨寫 對我來僅是回憶,不是很中規中矩的筆記,但是這種隨寫對我來說非常有用,因為下一次 看函授課程時,才不會感到難以理解,也算課後複習。 ④. 所有函授課程看完後才正式開始每個月細念課本全部1次。 (2) 自修: ①. 建議第一次細讀時,要好好理解甚至有些重要的法條要邊背誦了,當時有些需要背的 我會抄寫在便利貼,貼在書桌上,(不過後來真是太多細碎的東西了,沒繼續抄寫而且桌 子不夠貼,但是蠻常反覆去翻課本的) ②. 搭配行政法測驗題型百分百練習選擇題,讀到哪一章節寫到哪,我大概會寫5頁選擇 題,錯的看課本,不會的看阿摩有沒有人解題,或是問讀書會朋友。 ③. 參考高普考題以及林清老師行政法總論的歷屆題目,和讀書會朋友練考古題,運作方 式如同前述。其實法科申論真的包山包海,我們當時蒐羅近五年高頻考點,考前2個月練 了快20題,以下應該是基本必練考點,在此供讀者應急參考: 「觀念通知,行政處分以及行政釋示的區別、行政處分及法規命令的區別、行政規則、 行政處分的廢止、行政處分的撤銷、行政處分第三人效力、訴願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 公法上不當得利返還、公務人員保障法有關申訴復審行政訴訟、公務人員保障法有關 考試錄取參加受訓之人員或訓練期滿成績及格未獲分發任用之人員的救濟(熟讀106年公務 人員保障法新修正的法條)、 行政契約及不服行政契約的救濟方式、信賴利益保護原則 、比例原則、法律明確性原則、誠信原則、不當連結禁止原則、職務協助、行政執行法間 接強制和直接強制的區別、行政執行法的救濟、行政程序法的原則及例外、不利性行政處 分及行政罰的區別、連續處罰的性質究竟為行政罰還是執行罰、行政罰和刑罰的競合、行 政處分的付款、何謂正當法律程序、行政程序的重開、撤銷訴訟、課予義務訴訟、一般給 付訴訟、確認處分違法之訴、國賠法」 ④. 注意最新釋字,瀏覽最高行政法院近期判決及聯席會議決議: 今年考題偏向考實務釋字、聯席會議及判決,我考前完全沒有瀏覽司法院及最高行政法院 的新判決…,考前僅讀課本內容,考試時有點寫不出來也寫不對,建議最好能瀏覽司法院 及最高行政法院,以釋字及實務判決為主的考點未來應該會經常出現…。準備考試期間我 會瀏覽一些法律相關的臉書專頁,能即時更新資訊,非常受用: ●一起讀判決: 隨時更新最新釋字,筆者的剖析及解釋不會太晦澀難懂。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針對時事議題補充相關法律知識,法律文 章易明白好理解 ●林清老師臉書 2. 教育心理學: (20/12/15/24) 張春興(201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重修二版 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 : 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 蔡一菱(2015)。心理學(含概要)包括教育心理學 程薇(2014)。主題是心理學暨教育心理學試題解析 (1) 函授: 因為覺得以前教程有上過,雖然當時不是以張春興老師的書為上課教材,但是覺得可以自 讀以及考量時間有限,所以我沒有看函授。 (2) 自修: ①. 熟讀上述張春興兩本專書: ②. 蔡一菱老師的書針對所有高普考教育心理學及心理學概要可能會出的考點算是已大致 有涵蓋到,寫考古題時我會從這本找答案,但是我覺得裡面錯字不少,還有一個論點似乎 有錯誤,這本書p499 歸因理論中最後一行「個人容易對他人的行為做外在歸因;對自己 的行為做內在歸因」-->應該是個人容易對他人的行為做內在歸因;對自己的行為做外在 歸 因才對。 ③. 程薇老師的考用書,考前3個月拿來練考古題: 裡面的擬答扼要簡潔,蒐羅近10年的考古題,我僅挑最常考的幾章節的某幾題高頻考點來 練考古題,例如發展心理學、學習心理學、語言思考及問題解決、心理測驗、動機及情緒 、社會心理學。 ④. 筆記: 依照張春興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這本為架構,搭配蔡一菱老師的書作電子筆 記,張春興老師的書幾乎整本的章節我都有做筆記, 唯獨Ch1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新取向我 沒有做筆記,因為當初覺得這是緒論感的章節,果然太看輕它了,但今年居然考出來…, 雖然高考這題意外高分,還是別冒險好,乖乖讀完這一章。 ⑤. 經常翻閱考古題,探查考點趨勢: 除了前點所述的照張教授的書做筆記,另一種筆記方式是先參考程薇老師的書有關每一章 節會出現的考古題及考點以及高普考卷,並從上述所有專書中找答案,也會參考網路上的 擬答,整理成自己的答案,鍵入自己的筆記中。 其實教心高頻考點很好抓,以往常聽到版友說熟練教心歷屆考古題就能抓到考試方向,然 而從最近教心考點開始與時事結合考古題沒看過的,以下提供個人對於議題式考點的淺 見,以及我個人練習的考點供讀者參考: 「各種教學法(合作學習法、學思達教學法、專題式學習法、差異化教學法、交互教學法) 、弱勢低成就學生的學習心理及動機,以教育心理學的觀點如何協助其學習、班杜拉自我 效能感,自律,社會學習論、性別中的刻板印象,偏見歧視等等,以及如何進行性別平等 教育、多元評量、12年國教的政策中符合哪些教育心理學的理想和原理(包含多元智能理 論、尊重個別差異、多元評量刺激多種不同層次的認知思考)、成就目標理論有關學習目 標和表現目標的差異(近年考到爛,Dweck 2017年出了新書,這個考點應該會繼續)、歸因 理論、問題解決及創意思考的教學、正向心理學(今年考心流)、擴增實境(2016年的教育 研究月刊解釋名詞出現過,沒想到今年高考教心考出來,值得注意的是擴增實境應用於教 育現場可能產生學習者認知負荷)、素養導向教學法(2017年教育研究月刊有針對此議題出 刊)」 3. 教育行政學: (13/6/20/12) 謝文全(2016)。教育行政學 李謙(2014)。教育行政主題式混合題庫Q&A 蕭世蒼、徐昌男(2015)。教育行政 (1) 函授: 因為以前實在沒基礎,老師上課會劃重點心智圖但是不會帶讀課本,所以我上課有點茫然 ,建議有唸過書及有點基礎的人再上老師的課會比較好。 (2) 自修: ①. 以謝文全教授的專書為底,並逐章僅挑和考點相關的作電子筆記。 ②. 以李謙老師的考用書以及高普考卷練習考古題的,並從謝文全教授的書找相關答案; 至於蕭老師的書我只有參考部分內容翻翻幾頁而已... ③. 閱讀教育研究月刊,及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掌握最新議題: 最近的考試偏向結合議題,實際上教育行政和比較教育可以同時準備,個人認為至少應注 意以下的議題,這是我當時有準備的點供讀者參考: 「推動國際化的教育、學校本位管理、少子化學校如何永續發展、實驗教育、偏鄉弱勢教 育如何提升品質及各國作法、知識管理、教育市場化、針對教育選擇權,台灣有哪些政策 (可以從教育基本法,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辦法,教育券,實驗三法這些政策 去闡述)、學校與社區的公共關係如何經營、教育行銷、學習型組織、學習共同體、校務 評鑑、12年國教教育經費管理的特色(最近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有修法,但我沒準備這 題...,所以今年這題分數才拿6分很慘...,請注意該法第3條“23%”這個數字) 、國際上教育經費管理的趨勢、高等教育的轉型整併及退場、如何提升高教競爭力、高等 教育深耕計畫、教育評鑑專業化理想化價值化的內涵、學校本位課程管理評鑑、永續發展 領導等各種領導、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的政策、教師專業標準指引、提升青年學 生全球移動力計畫、閱讀教育部最新年度施政目標與重點(當時我沒讀)」 4. 比較教育:(12/14/17/3) 羅正、玉棠(2015)。比較教育 張芳全(2012)。邁向科學化的國際比較教育 (1) 函授: 以前沒學過,羅正老師補充非常多資訊,也是很認真的老師,有時老師批判的論點很有趣 ,也算是有助於申論寫作的思考。我僅跟羅老師的課程並且讀老師的課本約3次,這科本 身蠻浩瀚的,浩瀚到不知道讀甚麼所以就只唸老師的課本。 有版友說羅正老師會延伸補充很多甚至跳躍擴充許多資訊,跟課會覺得吃力,我一開始也 是有點吃力,不過盡可能跟上後就習慣了,覺得老師補充的東西很受用,很喜歡羅正老師 的課。 (2) 自修: 抱歉,這科實在考太差了,沒甚麼好分享的,後來竟發現張芳全教授的書要好好讀,其實 我考前完全沒看那本書,考完後去借來看,才發現今年高考HDI,美國歐巴克、HL效應 ,以及印象中有一年考國際比較教育的期刊有哪些,還有考一堆比較教育學者名字的名詞 解釋,發現在張芳全教授的書中有出現,為時已晚了… 雖然比教筆記是我所有筆記中最厚的一科,但是分數卻不怎麼樣。我僅依照羅正老師的課 本挑重要考點逐章作,並熟悉各國的教育政策和特色。建議張芳全老師的書應該也要熟悉 並做筆記。平時我會翻閱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補充入筆記中。這科光理解我都覺得很吃力 了,考前連考古題完全都沒碰…果真結果慘烈。 5. 教育哲學: (15/18/15/16) 羅正(2015)。教育哲學 歐文(2015)。教育哲學精論 吳靖國(2009)。教育理論 (1) 函授: 以前沒學過,羅正老師上教育哲學非常有趣也很認真,老師將深澀的教育哲學理論連結生 活事件,變得容易理解多了;上課一開始總會給我們大綱要解釋,類似像前導組織的筆記 ,解釋完後才會進入課本。另外,老師在解釋完一個教哲理論及學派要義後,最後會提出 一些批判和質疑,這樣上課模式有助於我申論寫作闡述理論優缺失。老師解釋一些批判性 很強的理論,例如馬克思主義、批判理論、批判教育學、後現代主義、去學校化運動,我 認為講得很精采,印象深刻的是老師在上課常講去學校化運動,今年高考有考出來,我把 一些老師上課口述的論點寫進去。 (2) 自修: 我個人覺得這科不難準備,最主要是把學派搞懂,以及注意時事可以和教哲連結的點, ①. 以羅正老師的課本為底,逐章作筆記並搭配吳靖國老師的書補充。 ②. 以歐文老師的考用書及高普考考卷做考古題,其實這科考古題我做不多,因為我認為 做好學派的筆記也差不多可以回答許多考古題了。有些議題個人認為可以與教哲連結,值 得注意: 「教師權威、人權教育、性別平等教育、環境教育、注意教育部12年國教議題融入的教育 政策(參考:議題融入課程研修說明及四項重大議題實質內涵)、生態智慧論、結構主義與 符號學和學校制服的關聯(105高考)、12年國教政策中和教育哲學有關的點(尊重個別差異 及潛能,因為存在先於本質,存在主義的精神;學生中心;有教無類因才施教能呼應到後 現代主義,包容多元團體;推動實作評量,能呼應杜威做中學)」 6. 教育測驗與統計: (15/15/25/23) 高明(2014)。教育測驗 吳迪(2015)。教育統計 (1) 函授: 我是上吳迪老師的測驗及統計函授,老師上課非常幽默,上老師函授我常常在螢幕前大笑 …。老師的測驗帶得比較快,說實在的測驗真的是背科,不過老師講信度效度等各種測 驗的計算題時,會講得比較細,總之測驗的重點還是自己要看熟;老師的統計課淺顯易懂 ,本來很怕統計聽不懂,但是老師會逐步引導,抽象的概念能夠很具體的解釋,非常厲害 。 (2) 自修: ①. 把測驗和統計的公式抄寫在單字背誦小本,沒特別做其他的筆記。 ②. 將高明老師的課本看熟,我考前大概看3次;近年考試的火力集中在教學目標與教學 評量那一章節,務必看熟,我這次沒看熟…,於是今年高考了實作評量,我認為自己沒答 好。 ③. 吳迪老師的教育統計課本內的題目考前算3次,算就對了,當時不會的會問讀書會朋 友,也會問理工科以前有學過統計的朋友。 ④. 僅做105年高普地特考古題,時間有限…,卡方考驗幾乎是必考了,練熟! 7. 國文: 高普國文都考很爛。看完函授也快考試了,完全沒準備,作文完全沒天分,文言文也看不 太懂,考很差,就沒甚麼好分享了;公文看郭雋(2015)公文最高分寫作技巧,背格式,記 一些裡面的公文擬答。 這次普考我先寫作文而公文完全來不及寫,只抄了前面的格式,考試當下嚇出冷汗…,後 面的考科真的是咬緊牙關猛寫才能補過這個缺憾…;高考學乖了,先寫公文再寫作文該寫 的都有寫完,但是國文實在太爛。 8. 法英: 程怡(2015)。法學緒論 呂晟(2015)。互動式憲法 法緒只跟程怡老師的課看老師的筆記,做老師有講過的章節的題目,太浩瀚了,所以最後 兩個月就找考古題練習選擇題,每周兩份,參考阿摩網友的解析;考前把我僅把呂晟老師 的課本讀熟題目做一做,投資報酬率很高。因為自己以前外文系的,英文沒特別準備,但 是還錯了幾題,蠻不應該的… 四、申論寫作重點: ● 申論的寫作分為前言,本論和結論,最少要寫1頁半。前言要好好構思, 前言很重要,因為閱卷老師要改大量的試卷,要讓他們第一眼就看到考生是 否抓到重點; ● 接著,本論列標列點要清楚,各項小標題最好能以課本的專有名詞作為小標 題,小標想得出來,裡面的內容也就好闡述了,老師讀起來輕鬆也較易認為 考生是有備而來,分數自然會給的爽快一點…,列序號的方式為: (空兩格)開場白前言…….,….以下針對XXX說明如下: (一) …………. 1. ............... (1).............. ① ……… ● 以下提供幾科,我分數比較高的申論寫作供讀者參考,有不足之處請各位多多指教: ☆教育心理學 一、試述專題式學習的要義,特點,教師實施過程及其對教育的啟示: (20分) (這題在前述教育心理學專書都找不到相關答案,但是以前唸外文系時有修過英語教學, 當時有聽過PBL這種教學法,因此僅靠著微弱的印象以及更多的自掰…)   專題式學習法是以學習者中心的教學方式,重點在於使學生對特定專題及議題進行探 究,自行尋找答案解決問題,自行建構知識,促使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老師不再是唯 一的知識提供者,而是輔助的腳色….茲就針對專題式學習法的內涵說明如下: (一) 要義 專題式學習法的核心在於對學生對於專題的探索及研究,而專題可能是老師提供專題的範 圍學生選擇,或是學生自訂專題…..。專題式學習法在乎學生興趣,因此通常圍繞與學生 生活有關或是能啟發學生興趣的議題。實務上教師亦能搭配課程主題,使學生對於特定專 題深入研究。在專題式學習法中,學生會將探究的結果以口述或書面報告分享給同儕,或 是學生彼此合作共同完成一項作品,重視求知過程及作品成果的展現而非分數的取得。( 我當時似乎有簡短的舉專題式學習的例子,但是我忘記了…) (二) 特點(盡可能掰,把所有教育心理學中比較正向的原理放進來) 1.學習者為中心,教師為輔: ................ 2.刺激高層次的思考: ........... 3.做中學 4.增進問題解決能力 5.主動建構知識 (三) 教師實施過程(這段還真的是用掰的) 1.教師提供專題範圍,供學生選擇專題,或是學生自訂 2.團隊學習異質分組,避免團體運作社會閑散負效果,組員最好擔任不同職責的腳 色 3.教師明確告知考核方式,運作規則 4.老師的評分不是唯一依據,可搭配同儕互評 5.… (四) 啟示 1.增進師生互動 2.教師不在是權威主導,而是尊重學習者的認知及個別差異,給予輔助 3.專題式學習法可能適合認知發展較高的學生,對於幼小的學童可能較難運作 4.該學習法亦可刺激學生的後設認知,自我監控求知歷程… 四、教育心理學研究前輩張春興教授提出「教育心理學研究的三化取向」來討論國內教 育心理學的發展方向,三化取向是指研究目的教育化、研究對象全人化、研究方法 本土 化。試詳述這三化取向的內涵與實踐方向。(24分)   張春興教授提出教育心理學研究的三化取向「教育化、全人化、本土化」,各別的內 涵及實踐方向詳述如下: (一) 研究目的教育化: 1.意義: 教育心理學研究不在僅為學術研究,更要應用到教育現場…;研究的內涵不能脫離 現實情況,完全去情境化反而使研究失真…必須考量各種現實中的各種變項 2.實踐方向: (1)增進教育現場人員與學術研究人員交流 (2)提升教師的研究能力,教師本身就是行動研究者 (二) 研究對象全人化: 1.意義: 以往的教育心理學研究對象都圍繞在兒童及青少年忽略成人發展的議題,此外, 過? 視認知方面的研究而忽略情意面…,教心研究應該全面涵蓋人的一生發展,並且 關? 意行為的各方面觀察… 2.實踐方向: (1)持續追蹤青少年階段以後的成人發展 (2)…忘… (三) 研究方法本土化: 1.意義: 過去皆是移植歐美的教育心理學研究方法,套用在台灣的情境中,然而生理特質 、? 社會情境全然不同,台灣卻未發展適合本土的研究方法,如此容易產生研究結果 的? ,因此台灣仍亟需要研究方法本土化,並考量台灣社會文化,價值觀,… 2.實踐方向: (1)聚集台灣各種領域的教育心理學研究學者共同討論台灣目前教育心理學發展的 限制及因應之道。 (2)以台灣人本身為研究對象,鼓勵本土的田野調查,發掘台灣特有的教育心理學 議題… ☆ 教育行政學 三、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視組織為生命系統,並主張領導者的新角色應該是設計 師、是教師。請分別敘述領導者這兩項新角色的內涵,及其對教育行政領導者的啟 示。 (20 分)   彼得聖吉是組織為生命系統,其將組織視為一個生命體,除了組織內部的運作以維持 生命外,組織更不可脫離社會必須與環境互動才能持續發展,而領導者必須是設計師以為 組織找尋適合其發展的特色,亦必須是教師才能帶領組織持續精進。以下針對彼得聖吉對 組織的主張及領導者腳色的內涵及啟示進行說明: (一) 組織為生命系統意義: 1.組織必須持續學習並與社會互動,才能維持組織運作以及永續發展。 2.經營學習型組織才能不被社會淘汰: (1)自我超越… (2)改善心智模式.. (3)就把第五項修練背出來… (4)… (5)… (二) 領導者的腳色: (這段真的用掰的….) 1.設計師: (1)為組織找尋其特色,引導成員致力發展該組織特色 (2)為成員設計適合其學習的方式,使組織成員有能力處理問題 2.教師: (1)領導者本身也是勤於學習的楷模,能以身作則自我精進才能導引成員共同學習 。 (2)領導者不是權威掌握者,而是輔助並鼓勵成員主動求知的老師 (三) 啟示: 面對變動不居的社會,組織追求永續發展必須倚賴成員的自主學習,…把彼得聖吉主張 學習型組織的優點闡述出來... ---------------------------------- 五、其他 1. 文具: 考前買4k的透明墊板、國考用透明大筆袋、立可帶x 7(要買黏的住的,不會像刮刮樂 很容易被筆尖刮起來的那種,當時我買【普樂士 PLUS 修正帶】WH-604 滾輪修正帶/立可 帶 4.2mmx6M,還算耐用。立可帶我用很兇,考前買了5個立可帶,到高考最後一天發現不 夠用,建議可能至少要買7個立可帶。想想要連續寫五天申論,如果是想努力寫滿的人, 可要好好準備好立可帶)、超極細修正液x2、橡皮擦x2、2B鉛筆x2,尺(不小心立可 白把考卷行線塗掉,有時間的話可以拿來補直線,盡量別塗到考卷的線) 關於戰筆,真的是一門學問,畢竟要連日寫多科申論題。我當時用黑筆Uni-ball Signo/ UMN-152 0.5 mm 約帶5支,還帶3支替換筆芯。要用黑色或深藍色的筆,且用粗筆寫, 不要用0.38,字看起來才會有份量,老師比較好閱卷。 2. 考前吃B群,衛生紙隨身帶(考試的時候居然有冷氣噴水滴到我的考卷還真嚇人,差 點滴到我的字上面,好在老師說可以換位置。衛生紙隨身帶以防意想不到的時刻) 3. 考試當天帶好文具、筆記(筆記和書加起來,不帶超過三本,否則太重)、傘也要帶 考季也是雨季;連續五天的考試,家人幫我準備便當放在保溫便當盒裡面(對不起,真媽 寶…),其實現場也可訂便當蠻方便的。 4. 考試準備期間,最好有運動習慣,身體要顧好,這才是最重要的,否則空有 知識卻沒有體力,這樣到後期身心會崩潰。考試期間雖然我會一整天長時間唸書,但晚上 會去運動快走,偶爾還是會有休閒活動,例如和朋友練肖威、攝影、外出騎車晃晃看風景 (考前非常非常想去看繡球花,想看到書唸不下去,既然這樣我就去排隊賞花了) 5. 如同林清老師所說的,高普5天都確實出席,每一科都盡力寫好寫滿,分數是很有希望 的。只是今年比較教育有幾個名詞解釋我很努力要掰但是連掰都不知道怎麼掰,空了兩題 ,普考公文來不及寫更不要說了,是個硬傷...,不過其他科目真的很努力寫到1頁 半,有幾題寫到2面最後一行,連續寫5天真的回家手開始貼藥膏布了,這是真的... 六、結語: 考試期間可以去拜拜禱告之類的,因為考試準備期間很容易有自我懷疑的心理,以及擔心 沒有收入的問題,可以多想點好事,例如考上後會如何還願或幫助別人之類的,至於太偏 激的新聞就別看了。 準備期間中的酸言酸語的刺激就必須化為奮鬥的力量了,這段時間當自己出家修練XDD ,確實很像出家閉關,少起憤世之心,少點口業,少點玩樂,吃健康的,這樣準備考試才 能很有毅力也才能很專心。個人在考試期間是經常在家裡,少少的社交活動,盡可能把自 己隱藏拒絕一些餐約,因為準備高普考是很需要專心很耗腦的工作。 如果真的要考,就要給自己一個時間期限,如此才會在期間內義無反顧努力地唸下去,超 過這個時間,就別當全職考生了,趕快去轉職找工作或找打工邊唸書。個人認為是盡可能 不要脫離職場太久,因為全職考生的壓力比兼職考生大。給自己一點時間準備這項考試, 時間到了放棄不考也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我反而會很佩服這樣很果決又有勇氣的人,且現 在公務員沒有很好當,世界還很大還是有很多工作的可能性,只是看自己要不要做。活著 最基本的重點就是餬口維生不要造成家裡的負擔,至於什麼考不上的面子實在不是阻礙人 生繼續前進或改變的理由。 真心希望不要再聽到有考生因為考不上而自殺的新聞,考國考只是人生的一段歷程,人生 都還沒爽透就因為考不上而自殺了…這樣做最難過的還是親人。 這陣子很感謝我父母家人、僅少數的朋友以及和我一起唸書的戰友,陪我懸念考試狀況、 練肖威紓壓,感謝他們,也希望這篇文能有助考友。(第一次發文不太會排版,請見諒)     [心得] 考試、上榜、落榜、讀書...等心得文。         發表心得文為分享之用,除作者主動贈書、提供筆記外,         不得要求上榜者贈送書籍、提供筆記等不正邀約,         違者依照版規處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7.174.16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xamination/M.1507384281.A.BE0.html

10/07 22:03, 6年前 , 1F
感謝分享&恭喜上榜
10/07 22:03, 1F

10/07 22:10, 6年前 , 2F
恭喜
10/07 22:10, 2F

10/07 22:14, 6年前 , 3F
保重,盡量莫選縣市教育局處
10/07 22:14, 3F

10/07 22:39, 6年前 , 4F
感謝分享 分享得很詳細
10/07 22:39, 4F

10/07 23:07, 6年前 , 5F
恭喜
10/07 23:07, 5F

10/08 00:07, 6年前 , 6F
恭喜,謝謝你的分享!
10/08 00:07, 6F

10/08 01:12, 6年前 , 7F
心得寫得超用心又很有重點~~謝謝分享
10/08 01:12, 7F

10/08 01:20, 6年前 , 8F
謝謝分享~
10/08 01:20, 8F

10/08 07:30, 6年前 , 9F
恭喜上榜!
10/08 07:30, 9F

10/08 07:35, 6年前 , 10F
恭喜!我也是覺得去實習跟代課後才發現自己對學生實在沒
10/08 07:35, 10F

10/08 07:35, 6年前 , 11F
耐心,打算明年買涵授來努力了
10/08 07:35, 11F

10/08 08:58, 6年前 , 12F
謝謝分享~
10/08 08:58, 12F

10/08 11:10, 6年前 , 13F
感謝分享~超用心,恭喜上榜!!
10/08 11:10, 13F

10/08 11:32, 6年前 , 14F
恭喜上榜
10/08 11:32, 14F

10/08 11:56, 6年前 , 15F
感謝詳細的分享~
10/08 11:56, 15F

10/08 17:57, 6年前 , 16F
用心分享推推
10/08 17:57, 16F

10/08 20:13, 6年前 , 17F
行政法短時間拼到這樣真的挺厲害大概有前十了
10/08 20:13, 17F

10/09 05:00, 6年前 , 18F
恭喜上榜,很受用的分享
10/09 05:00, 18F

10/09 23:16, 6年前 , 19F
恭喜你!
10/09 23:16, 19F

10/10 09:06, 6年前 , 20F
真是太感恩您了!
10/10 09:06, 20F
※ 編輯: biogene (36.227.171.173), 10/10/2017 12:15:12

10/14 12:00, 6年前 , 21F
跪著讀完了,好認真好努力,you are the best
10/14 12:00, 21F

11/05 14:52, 6年前 , 22F
恭喜!真的很厲害!
11/05 14:52, 22F

03/16 23:32, 7年前 , 23F
太用心寫了,推推
03/16 23:32, 23F

04/08 23:12, 7年前 , 24F
很感謝你的分享,覺得很受用。
04/08 23:12, 24F
文章代碼(AID): #1PsDlPlW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