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3年 氣象類科 高普雙榜

看板Examination作者 (喵兒喵)時間9年前 (2014/09/24 23:27),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心得] 考試、上榜、落榜、讀書...等心得文。 考試這段煎熬日子裡,看著板上大大在這PO上心得文鼓勵著其他版友 因此,能上來PO與諸位大大們分享也成為我讀書動力之一 一.背景 私立大學畢,因為混了四年,所以專業科目相較於外系考生也不具有什麼優勢 後來當兵時一天不到約兩小時時間從基礎開始唸起(102年考了第一次,成績距上榜仍有相 當大距離-普考49分 高考37分), 落榜後工作了五個月,直至今年二月底重拾書本作為全職考生,四個多月時間,高考與普考 各進步了22分 二.成績 普考102 普考103 國文 61(36+11+14) 62(38+12+12) 天氣學概要 37 61 大氣科學概要 45 76 法緒+英文 68 70 微積分 46 93 大氣測計學 39 67 平均 49.3 71.5 錄取 58.5 66.7 ======================================= 高考102 高考103 國文 56(33+11+12) 62(36+14+12) 法緒+英文 50 58 氣候學 40 53 天氣學 36 57 大氣測計學 49 73 應用數學 17 52 大氣動力學 24 71 大氣物理學 36 49 平均 37.53 59.33 錄取 58.60 56.60 三.心得 國文(高+普):  選擇題部分,國考裡全部投資報酬率最低的部分,考前空閒之餘將近五年考古題寫過有個 出題方向即可。  作文:是我從小到大最頭痛科目,從我哥A了一本(林嵩-國文作文公文完全公略),考前 一個月專業科目空閒時間讀作文範例,模仿著文章句型架構,狂背名言佳句,考前一個禮 拜練習強迫自己在時間內寫完,後來覺得大多國考考題均可用類似語法及名言佳句套用至 不同題目中,考了兩年最高也才38分好像也沒什麼,但對我作文極度恐慌的或許可以在考試 中得到些安定效果,此外,作文字數要寫到基本盤分數的第四頁也不再是問題,考前一定要 強迫自己寫個幾篇,不然背了再多的名言佳句也掰不出幾頁出來。  公文: 一樣那本,多看多背多寫多複習,考前一個禮拜每天寫個一兩篇熟悉語感 法緒+英文(高+普):   買個順眼的講義,重點放在憲法,考古題近五年的要做,考古題不懂得將完整的考題 GOOGLE 即有完美的詳解等著你。 英文: 去年不怎麼樣,今年也不怎麼樣。 去年準備心態覺得別人把重心放在專業科目上,如果把法緒英文先練強一點, 結果法緒英文爛,專業科目更爛 微積分(普):  去年當兵時,有幸認識別單位台大數學系指導我微積分考古題,因為大學學的真的不怎麼 樣,加上已經六月才開始有能力接觸考古題,但也為時以晚了,只考了46分都有點對不起他 了。 應用數學:  今年三月開始重新讀大動後,發現裡面觀念如果向量不強點的話,從第四章後就大概讀不 了了,因此強迫自己應數一定要有一定實力,原本預計四月讀完,但在Green,Stokes那部份 卡太久了,六月初才開始碰復立葉,六月中讀完矩陣(雖然還很不熟,考試也出了>"<),原 本想說會死在這科,會寫的大概55分最後也拿到了52分,還蠻多幸運的。 密集的應數,間接的複習到的很多微積分的技巧,讓微積分由46分進步至93分 小弟覺得,應數大概是考氣象最重要的一科目。應數強,微積分大動才會強;大動強, 天氣學也相對強。 大動: 去年考17分,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以前是本科系,落榜後隔了半年之餘,三月開始約花將近 一個月又重頭複習到第六章,不懂得還是不懂,直到徹底讀過應數才有顯著進步。 天氣學: 大動有一定基礎,花了約一個禮拜讀台大天氣學講義,順便當作複習大動。 天氣學概要(普): 大動與天氣學有了概念後,普考這科也沒什麼問題。 測計(高+普):  大致上就從考古題(高考普考一起看,題目會抄來抄去)準備,搭配[大氣測計學(劉明揚 )]去詳讀考古提出過的單元,這科需要大量背誦,小弟是將考古題答案整理至自己筆記, 在用零碎時間來背誦,或是應數大動天氣學專業科目讀累了拿測記筆記來背誦當休息。  之前跟學校老師聊過,提到近年來遙測考題(雷達+衛星)是近年來考題趨勢 雷達讀熟 點,大氣物理也會考,普考的大氣概要也有可能出!!小弟是覺得遙測考題報酬率蠻高的, 畢竟如果沒有看過,上考場如果要掰出像樣的答案似乎也有點困難。 大氣物理: 雲物理這科,小弟是讀以前學校講義,考前要練到看到哪些題目,即熟練列出推導過程。 版 上大大大多推薦[王寶貫-雲物理],我沒這本,如果沒有學校講義建議參考這本!! 氣候學: 歹勢,這科真的不怎麼樣,也考的不怎麼樣!! 統計,大概占1/5分數,盡量讀 大氣科學概要(普):  小弟讀[大氣科學概要(戚泣勳)],感覺這科範圍雖然不難,但是範圍很雜很廣 就單單只準備普考有時往往不能答到重點,或是有時會出現準備高考才會唸到的東西 去年離上榜仍有大段距離,至今年高普考各進步22分四個多月裡覺得應數大動是主要關鍵, 應數若不強(雖然我也不高)卻會嚴重連累到其他科目吸收 此外,高考普考決勝重點在應數微積分,分數若被拉開從專業科目就很難追了 若有多餘時間,建議還是多花點時間將重點放在高考,若只單純準備普考,有時候像大氣 概要卻出現接觸高考才比較會考的內容,一來一往也成為了能否上榜重要關鍵因素。 五.其他 小弟不是榜首,從小成績也沒有特別好,但似乎這次國考中才比較找到合適的讀書方法,四 個多月全職準備讓我各進步22分,雖然版上神手如雲,但小弟由自己不怎麼樣的成績至上 榜一路心路歷程,希望跟各位分享。 1. 從以前常常會跟別人印別人講義或筆記,但只從裡面讀而轉為自己知識效率似乎頗低的 ,自己讀過,想過,在整理寫出自己的筆記,別人的筆記才吸收的了 2. 適當的使用標籤紙標出大章節,也能增加知識架構,而且使用標籤紙建立大架構,會較有 效率找到自己筆記內容,筆記上面標個日期,好像之跟前的自己有的小互動。 3.說到底,還是覺得不管別人筆記學校講義多完美,自己寫筆記助於融會貫通,釐清架構, 考前衝刺複習有很大幫助,且自己整理筆記在考試期間讀起來有較高效率 (直到這次國 考才第一次嘗試自己整理筆記) * 唸書多少會遇到讀不懂似懂非懂,之前版友提到睡覺時再去想;自己試了幾次覺得有 時候也蠻有用的,但睡眠品質很差就是了 * 全職考生盡量強迫自己有固定運動時間,適當的運動可以大大增加讀書效率 * 考試不外忽視比對各科掌握,熟練度,而應數這科如果幾天沒碰,熟練度就會大打折扣,所 以六月初開始每天早上固定將時間排給應數,漸漸的一個早上就能複習完兩三年考古題且 時間慢慢縮短,後來一樣早上時間漸漸將微積分加入 * 小弟整理90年至最新考古題,列印單面裝訂成本(分成兩三本),認為這樣比去整理一張張 的考古題有效率,且平時念進度盡量有瀏覽考古題習慣並練習將答案整理至筆記本,不然 逼近考試時間容易容易心慌慌 * 讀書難免會遇到些倦怠撞牆期,手機雖然查詢方便,但有時莫名滑滑滑無形中也浪費了非 常多的時間,最後在六月衝刺期就把fb,PTT帳號先交給女朋友保管,讀書效率大增!! 若真 的遇到倦怠期,不訪放自己一天假,隔天就充滿著愧疚感乖乖讀書了 * 到五月時,自己已累積些許實力,心想遠距離真的好累好累,若~能考上榜首就能選取理 想中的單位,雖然最後未能如願,但我認為這心態是上榜重要因素之一,去年一直心想若 能上普考就好,考上就好這心態去也讓我分數差了好多好多!! * 之前看板友建議說,圖表先用鉛筆寫過一次,用原子筆描繪再將鉛筆擦掉,或許去年書 都沒念到重點,讀的不多寫的也不多,此方法時間綽綽有餘,但對於今年普考,時間到部 分圖仍為鉛筆,90分鐘時間根本來不及,建議平常即保持使用原子筆繪圖習慣 我想~認真準備過的大大們都能體會,全職考生面對別人關心,與朋友接觸,金錢壓力,或 部分對全職考生冷言冷語是讓自己感受莫大壓力來源,這問題除了考上或找個正職工作似 乎無解, 這段期間受別人太大太大的幫助了,家人,女友,學長姐,圖書館戰友以及學校老師給我莫大 鼓勵即幫助,讓我渡過這段低潮 所以在此,小弟作為以前成績不怎麼樣過來人po上小小心得,希望對有心人有所幫助!! 文句攏長,文筆不佳,請見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4.250.141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Examination/M.1411572454.A.4A7.html

09/25 00:50, , 1F
09/25 00:50, 1F

09/25 09:45, , 2F
未看先推XD
09/25 09:45, 2F

09/25 23:01, , 3F
大推
09/25 23:01, 3F

09/26 01:46, , 4F
推認真分享
09/26 01:46, 4F

09/30 19:51, , 5F
09/30 19:51, 5F
文章代碼(AID): #1K8kBcId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