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2年律師上榜心得文-抱歉嚴重誤點

看板Examination作者 (達拉斯牧場)時間10年前 (2014/03/04 00:23), 編輯推噓14(1400)
留言14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心得] 考試、上榜、落榜、讀書...等心得文。 各位大大,這是一篇嚴重誤點的律師心得文,由於去年論文7月底口試通過後,經指導 教授諒解,允許我10月底考完後再進行論文修改,加上自己對論文有所期許,在第二章 前段加上不少國家學,並追加幾篇德文文獻後,遲至1月底順利取得畢業證書。接著過年 後,由於仍然記得自己曾經對神明的承諾,所以趕在今年的文昌帝君生日後,來佔用一些 版面,進行一下野人獻曝。 對象:屢次平均於1分邊緣上下的人(詳見拜拜篇)、去年認真準備卻沒上今年時間不多 的人(尤其是碩士班最後一年者)、第一天考完就想放棄的人、兩題寫爆就想放棄的人 (我有2題個位數,但還有38X名),希望給你們信心,其他人當然也可以參考。 一、分數 一試司法458分 一試律師432分 刑事法108 公法130 刑事法104 公法120 民事法132 商法88 民事法110 商法98 二試司法排名900多(成績單不知去向) 二試律師排名38X 總分493.5 公法 118= 36.5 23.5 29 29 刑事法 92= 19 14 15.5 9.5 34 商事法 88= 19 23.5 9 24.5 12 民事法 138.5= 19 30 18.5 14 21.5 35.5 國文 57= 作文33 選擇24 二、應考背景與強弱科目 (一)學歷與強弱科 我是小南門大學畢業,應屆那年同時上了貓大公法跟小南門刑法,後來去了指南山,但 接著浮出來的可怕問題是,我的民法底非常差,到大四才弄懂債權跟物權行為的區分, 所以整個民法根本就基礎不穩,並連帶影響商法中的票據跟保險,民訴在大學時代更是一 路荒廢。前述的民商法類科,除了公司外,在畢業後幾乎都從頭開始念(當然公司也沒有 很穩,因為民總的代理也沒弄懂),這邊當然包含新制的證交。 (二)歷考背景 進研究所後,因為指導教授算某領域的重量級人物,有想過走學術之路,因此有陣子沒有 很認真準備考試,反而在課堂報告上飆字數跟引大量的研討會文獻(認識本人的,應該都 知道我還滿愛去研討會聽新東西的)。兩年後,有商法組同學找我組讀書會,要解決公法 問題,我就答應了。那年很認真考,但因為手殘翻錯頁,第二題從第3頁寫到第6頁,中間 第4、5頁卻是空白的。當時還沒有去年的劃格子模式,所以這題的第二小題就再見了,總 平均差了0.7分。 之後去當兵,回來剛好是新制的第一年,發現律師錄取名額大幅增加, 不考不行。連續兩年司法官與律師都闖過一試,但二試都沒過,如只看律師的話,第一年 平均差1.2分,第二年平均差2.5分,其中第二年的作文被改成有史以來最低的20分,往年 我律師作文平均是42分,就算補給我平均作文分數,概算下還是有0.3分的差距(這邊後 面會再提到神明的問題)。 (三)去年情形 好,去年寫論文,從11月寫到7月底,中間因為害怕沒時間準備考試,所以在5月的時候, 白天強迫自己把民法、民訴與商法的「解題書」看完,晚上再來寫論文,直到6月初被老 闆催繳第三、四章後才停止。接著7月底口試結束,到司法官一試約略差16天,我這16天 瘋狂地寫讀享的題目本,把它寫完與整理完。司法官考完到律師考試的中間,我再寫學稔 的題目本,好像差一回合沒寫完與整理完,結果一試都過(細部讀書計畫後面再提)。 坦白講,一開始在5月是念不下書的,畢竟要從公法或德文的論文世界,轉到國考的民商 法系統來,是有一定的鴻溝。記得那時,我先去看了「讀書不要用蠻力」、「讀書別靠意 志力」的兩本讀書方法論,有部分內容是值得參考的(看完這兩本書,不得不說日耳曼民 族跟大和民族,真的是很嚴謹地在解決每件事情,包含讀書方法在內)。 三、書單與總複習 (一)二試大科 以下書單是包含「前年整年」準備,及「去年四個月」看過的書。如果有底子的人,建議 直接看解題書,如果無底子,先快速看完體系書兩遍,再看解題書。 民法 1.體系書:債篇與物權-張台大3本(高),身-林青松(保) 2.解題書:總則-小花(享);債-大邁(學)、張台大解題書(高)、李致斐(保);物-路易(享 )、李致斐(保);身-大邁(學) 3.補充:在題型的主架構,我是用大邁當底,剩下的解題書或體系書中的題目,就先把跟 大邁重複的題目快速看過,把有出入的地方寫在大邁上,再順便看看沒收錄的題目,沒時 間看完就算了。 民訴 1.體系書:喬台大2本(高),家事法最後用跟朋友借的許政大講義帶過。 2.解題書:林律師(高)、喬台大(高) 3.補充:喬台大那本我是買來看解題架構的,畢竟考場寫得出來的範圍才是關鍵,翻到爛 的則是林律師那本(很多,約550頁,但是看完對民訴會有感覺) 商法 1.體系書:公司證交保險:程政大的書或講義(高);票據:法正(保) 2.解題書:公司:楊翰(學)、三人(享);證交:禾程(學);保險:兩人(享);票據:米奇 (學) 3.補充:我前年只用三人(享),但因為我好友前年東吳財法組公司法拿下82分,他說最後 有看楊翰(學)的書,在三人(享)的底已經打完後(也看蠻熟的),再補上楊翰(學)各章的前 面整理(真的整理的很好,題目很多重複,可以看看有無出入) 刑法 1.體系書:方律師-總則、分則(高) 2.解題書:金律師-(高)、楊穆歷屆試題-(學) 3.補充:主要解題書是用金律師的,但因為我的金律師是2009年,所以跟朋友借楊穆的書 ,是用來補新題目的。至於較新的題目解答,再去高點保成網站下載。 刑訴 1.體系書:高晉講義-(保) 2.解題書:撲吼獅-(學) 公法:當年研所筆記跟我電腦上的資料(總複習講義等後敘) 1.如果真的要問我,當年考研所還沒有解題書這種東西,體系書是看黃黌辰的憲法;易潛 韜的行政法講義。 2.除了公法組的背景外,我知道周遭好友很多都用周董、植憲、李澤的書,我也知道寫得 很好,但因為我民商法系統真的太弱了。舉個例子:權利與純粹經濟上損失的不同與適用 法條,我到新制的第二年才弄懂(所以前面曾經差過0.7分跟1.2分的,真的是運氣好…… ..),而商法的公司及保險則是從來沒有高分過,連平均分都拿不到,從我這次保險只拿 個位數就知道有多糟。所以我沒有時間去管公法兩科,除筆記與電腦資料外,只藉由「總 複習講義」與「考前特搜」撐場面,有點吃老本的賭注。 3.不過自認比較特別的一點是:我有看釋字的習慣,每週五晚上一定要開司法院網站,解 釋文跟理由書沒看完不睡覺的,至於意見書會挑重要的大法官看,自己會簡單在電腦上做 個重點摘要;行政法院決議也是每週都會看法源電子報,把重要的地方註記(奇怪了,民 法決議就沒有Fu要註記……),這可能是一種不斷維持公法生活的感覺吧。 要強調的是 1.上面提到的各解題書間的答案出入,是要訓練自己的不同思維,不是要比正確的,因為 沒有人知道正確答案為何。 2.在今年的四個月中,我翻到爛的書是:債篇身分大邁(學)、物權路易(享)、民訴林律師 (高)、商法上述解題書全部、刑法金律師(高)、刑訴撲吼獅-(學),其他的大部分都只是 用來補充。 (二)一試五小科 1.國公:史公子(學)。因為國公只有10題,需要一本較薄的書來弄懂概念即可,太細的東 西,你不會大家也不會,就算看很厚的人也不一定可以全部記起來。 2.國私:不用書,印出有條文與立法理由的紙本即可,真的。我新制第一年曾經認真看過 一本國私,後來發現時間上只能看一次,形同無實益,不如把法條看熟(立法理由是要理 解條文用的)。看完馬上做題目本,做個20題就會有感覺了。 3.法倫:安律師(學)。因為薄,懂觀念即可,理由同上。不過這科要特別注意總複習講義 ,因為容易有新東西。 4.海商:海星(學)。給個簡單架構後,就是做不完的題目,絕對超過100題,法條題跟觀 念題都有,只要做過一次題目,之後就看寫錯的部份即可。 5.法英:考用的書。會用這本書只有一個原因,因為有60頁的單字,也只看單字,且從法 英題目觀察,只要會基本文法即可。更因這本設計上按照詞性分配,所以前面的名詞看完 後,到後面的動詞、形容詞,會不斷地看到認識的字,形同再次複習。 (三)總複習講義與考前特搜 1.由於這幾年學稔跟讀享互相競爭的結果,考前特搜系列等越弄越好,由於獨享不只出一 本,到考前兩三本厚書會造成心理壓力,加上閱讀習慣的關係(學稔分類、讀享分科), 所以雖然原則上我兩個出版社都看,但以學稔的為主,讀享當補充。重要的文章與研究所 考題,要看到2遍以上,修法理由就更不用說了。 (雖然我兩邊出版社都有認識人,但該說的還是要說) 2.前述書籍出版日,多半在6月底7月初(讀享有在8月底的),如果要弄補習班總複習講義 ,我會挑8月初之後的講義拿(因為排版、送印也要時間的,想想看,論文排版送印都要 一個禮拜了,遑論如此大量)。由於是研究生的關係,可以要到很多講義,給個建議是: 每科熟的只要一本即可,第二本就是只念補強的部份,貪多只是會造成自己念不完的心理 壓力,還有排不完的進度。(如果覺得沒有好的講義不拿也可以,反正已經有考前特搜等 資料了,這邊要自己斟酌) 我記得我去年有看的總複習科目是:刑訴金台大、高晉(補強用);商法董謙、程政大 (補強用);公法程樂、李澤(因為當兵所以補強用,其實我跟兩位關係都很好,很難選擇 );身分林青松,但只是找不熟的點看;家事法的許政大,因為講義只有60頁最薄,又有 案例與實務。 (四)最後補充ㄧ個小觀念,這是我上榜好朋友(某年的前20名)說的,「如果今年跟去年 念的都一樣,有什麼理由你今年會上?」這句話有兩個意思,可能是用錯書,但另一種可 能,也是更重要的,同一本書給兩個不同的人看,「看的方法不一樣」,考出來的結果就 會不一樣。那是否「念書方式」跟去年有無不同? 四、念書方式與地點 這邊一定要提前年的經驗,因為去年時間只有四個月,所以就只看前年的筆記與書籍內容 整理。 (一)念書方式 1.體系書:以我之前超爛的票據為例,會先看目錄了解編排體系,然後是各章大綱,不管 大學再混也會有個印象,這章是在幹嘛。然後進入內容,如果有大標再重複一次,之後才 開始進入各段內容。第一次念我會「快速突破」,先大概了解這本書,第二次照舊用突破 ,但速度會稍微慢點,第三次才慢慢念。 在慢慢念的過程中,一個小段看完後,弄懂的用自己的話想一遍後,我會在旁邊空白處寫 這段的性質或重點,不懂的先看上下文猜猜看,真的不行就先做記號問朋友,先記住經典 案例後(如空白授權票據),然後跳過去,因為有些東西是念到後面就會懂了(常見於票 據、公司、訴訟法等);念完一個小節後,我會停一下,回去看這個小節的綱要,剛剛念 的東西在哪個架構下,看標題能不能想到內容。每個小節都這樣念,全部完了之後再看一 遍(沒辦法,弱科就是這樣),重新用一次方法,就會發現感覺有點不一樣了。 之後就是做筆記了(念過兩遍之後寫筆記才有實益,否則只是在抄東西而已)。筆記的目 的是濃縮內容,我個人認為「懂的東西,就不用寫在筆記上,考前幹嘛還看自己會的東西 」,但只有最弱科加上頁數很多的體系書才寫筆記,否則會死人。另外由於舊制時代就已 經做完筆記了,所以再看到筆記不清楚,或者理解覺得有錯誤的,還是要回去找體系書出 來看看(去年跟前年都只剩下這種回頭找找的模式了)。 2.解題書:方式大致如上,不過快速突破只要做一次,之後就進入慢慢念的過程,要把每 一題當作考題,先審題與寫解題架構,然後才來看架構有何不一樣。比較特別的是,在前 述回頭的階段中,除了看大鋼外,我會問我自己說:「這5到6題我學到什麼?」,然後開 始在腦中、嘴上開始跑流程跟關鍵字。 另外,去年比前年不一樣的是,除了回頭看大鋼外,我會在大鋼底下的空白處,寫下每題 的重要爭點與解答關鍵字,當複習的時候,翻大綱就好了,有疑問的,再回去翻內容。原 則上解題書不做筆記,但會整理解題書上的實務見解,以便一次看完。 剛開始,會覺得不斷回頭看這個小節的大綱、思考剛剛念了什麼,這種方法很浪費時間, 但是換來把東西記進去了,變成自己的了。講個錯誤的經驗:我某年念書曾經精準計算每 分每秒,跟頁數賽跑,後來才發現,考試不是比誰念的時間多、念過多少頁,而是誰有念 進去,念進去之後才有擔心忘記的問題(雖然念書時間跟念進去是有關聯性的,但絕非完 全地正相關)。 (二) 念書地點 看個人。當年在小南門繼續跟我去貓大當同學的,他從來不在圖書館看書,而是在家裡看 ,而我是固定坐圖書館,所以真的沒差,找一個「念的下書」的環境即可。如果全職考生 或者半職考生,我會建議去圖書館,對於前者可以躲避家裡或親戚的壓力,反正看不到人 ;後者則因為白天上班後,晚上容易會有倦怠感,所以去圖書館看人家怎麼拼,會找到氣 勢。 圖書館還有幾個優點是,因為會強迫自己帶乾糧麵包等來解決午餐,所以午餐會吃的很快 。我記得當時從走出書桌、吃午餐、到回來書桌,只花了30分鐘,相較於在家裡念書,這 個時間應該算短的;另外雖然我自認自制力算高,但也會有念累的時候,再多的抽象意志 ,都不如一個榜樣,而在圖書館一定會看到很認真的人,如果加上自己目標只是10月底的 律師,卻看到12月的地特考生比你還認真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別人考試比你晚卻比你拼, 那種羞愧感會逼迫自己認真。 但是念書地點必須考量到交通因素,我之前因為在學校念書,來回通勤時間超過1個小時 ,形同每天少念1小時,7天就是7小時,類推下去會很可怕,所以選擇家裡附近的圖書館 為主。當然這要斟酌,有人會覺得要在學校念才有感覺,那也無妨,只是要想通勤時間能 做點什麼事。 五、讀書計畫(單位以週計算) (一)爭議:一試要高分嗎?我因為新制三年都一試通過,而且都不是車尾,所以我敢這樣 說:「重點在二試」,故對於所謂的五小科(法倫、法英、國公、國私、海商),我直到 7月才開始念(我新制三年都是這樣幹的)。 (二)方式:強弱科分明的排法:自己的強科為公法與刑訴,所以這兩科在「一試前」只念 過一次,其餘用寫題目書來做補充。 (三)粗部計畫 1.先以前年為主:12月底到6月底:基於第一次念的科目最容易忘記,所以我第一次的科 目會再補一次的進度。從前年觀察的話,我從12月底開始排進度(因為落榜到成績單收到 後,已經是療傷時間,跟朋友比較成績單知道哪科要加強後,就要開始進攻了):「一科 6天,周日緩衝,3天體系書,3天解題書」,形同一週一科。主要是最弱科的商法為主, 公司、證交、保險、票據,最後再排回公司(這樣會用掉5週)。再來是民法,從物權、 身分開始(因為報酬率高)、債篇、民總(債篇1.5週、民總0.5週),接著是民訴2週、 刑法2週,這樣就到3月底了。 接著第二次進入商法,這次已經念過一回,就不再排一次弱科(只用4週-當然這邊自行斟 酌),接著民法4週、民訴2週,接著刑法只用1週(因為刑法是觀念問題,弄懂觀念後, 第二次就不用念體系書了),刑訴2週,這樣就算到6月底了。總和是:弱科念過兩遍、強 科除公法外念過一遍。 2. 七月:週末(六日)念公法,白天的主力是總複習講義跟筆記,晚上是題目本。會這 樣排是因為家裡的環境,在週末整個家會有放鬆的氣氛,就算去圖書館後,晚上回到家也 是會被感染,所以要放自己熟悉的科目;週一到週五的晚上念三小科,國公5晚、海商3晚 、法倫2晚,這樣可以在8/1前將這三小科看過兩遍,會有個印象;法英在每天的早上下午 各看半小時的單字,國私呢?因為國私只需懂法條操作還有很基本的觀念,所以我排在 8/1後,不急。 7月白天的剩下時間,寫學稔或獨享的題目本都可以,時間上請注意,請自行判斷自己畫 一格的時間(如5秒,我會再加1秒緩衝=6秒),然後扣除劃格子的時間,如前三科考試時 每題72秒,商法每題68秒,練習題目本的時候,就是66秒跟62秒(後者不好算我就算1分鐘 )。然後我會把五小科跟大科切割開來寫(不是物理上的切割喔),所以用前述的每題秒 數乘以要寫的題數,就是練習時間(如刑事法60題,就是66秒乘以60題除以60等於66分鐘 ,以此類推)(8/1之後才寫五小科-下述)。如果擔心劃格的人,可以自行練習一次即可 。 這個月寫刑事法、民事法、商法的題目本(請先扣除五小科題目,如刑事法就是法倫不寫 ,商事法海商法英不寫等),並且對每個選項做徹底檢討,四個選項都要懂,然後把筆記 寫在後面的解答上。寫的內容必須是「考前複習時,以不用回翻題目為主軸」,這樣在最 後複習階段,省去翻來翻去的時間。(印象中前年7月我還有排入看商法解題書的時間, 因為我很確定在一試前商法解題書看過三遍,但我已經忘了時間怎麼規劃的了…………. 抱歉) 3. 八月:8/1之後要決戰了。由於一試民訴1題分數等於法倫1題(以此類推),所以小科的 題目本放在最後(小科只是要來搶分的,短期記憶即可)。第一週跟第三週(非考試週) ,寫刑、民、商沒寫完的題目本,建議按照考試時間走(商法如果無法排在下午4點多寫 就算了,因為商法時間最短,可安排的彈性時間更多);第二週跟第四週(週六要考試) ,寫「四小科」的題目本(法英我沒寫,因為將持續地看單字)。特別的是在寫國私前, 會把國私條文與立法理由看過,看完就直接寫題目,其餘會剩下很多時間,複習刑、民、 商後面已經做好筆記的解答本,還有選項中不熟悉的法條,就可以去考一試了。 4. 去年(短期攻勢16天) 前面已經交代,我在5月的時候,白天強迫自己把民法、民訴與商法的「解題書」看完, 晚上才寫論文。因為當已經念得很熟的時候,1小時是可以看完40頁的,這樣的速度,足 以2天吃掉1本解題書,並且回頭補充自己不熟悉的部份。接著7月底論文口試通過後剩下 16天,我做了個賭注,因為核心觀念是「決戰在二試」,而到7/31為止,還有完整的1週 。於是我先把二試剩下的刑法、刑訴,利用白天看完,晚上看公法,也是1小時40頁的打 法。 進入8/1之後,白天直接寫題目本,跟前年的戰術一樣,切割五小科,只寫刑民商,一個 白天可以寫掉2/3回與檢討(因公法不算入白天計算),這樣6天就寫完獨享的四回題目本; 這6天的晚上,3晚國公、3晚海商,把史公子跟海星拿出來看,以找回記憶為主。剩下來 最後3天,用1.5天解決四小科(法英不寫)的題目本並檢討(寫的時候先看國私法條), 其餘的時間處理公法,直接看後面的解答,因為根據這兩年的考試觀察,公法是考觀念跟 實務見解,所以趁機把實務見解再弄熟;最後1.5天,翻到題目本的解答直接看之前整理 的資料。(補充:由於法英前兩年被我這樣不斷地跑過,多少有個印象,所以法英有60頁 ,直接算到律師考前,每天上下午各半小時有看過一遍單字即可;法倫用司律考前那週的 邊吃早、午餐邊看。) 考完司法官後,由於對了考選部的答案(不要浪費時間去對補習班的,沒有意義),得知 自己約450多後,信心大增,於是那週把已經買好的喬台大解題書與公司楊耀的書拿出來 看。在週日開始才回歸學稔的題目書,同樣地模式用4天解決民刑商,晚上解決四小科與 公法,最後2天把題目本的解答與法條看完,就去考試了。 5. 一試當天(司律均同) (1)中間的休息時間:每次休息只看下一科中的「五小科之一」,刑事法考前30分鐘翻刑 訴條文(法倫不用特別看吧?);民事法由於中午時間較長,所以會先翻民訴,到考前 15分鐘開始翻債各條文,中一條是一條;其他就是公法考前翻國私,我會把條文跑到非常 熟悉;商法考前翻海商條文,尤其是100條之後大家都不太熟。因為五小科中,除法英外 都好拿分,考完就忘也無所謂。 (2)考試時: 2.1.何時劃卡?這應該很多人講過了,我自己是第一頁結束就劃卡,但進入第二頁後就是 連續兩頁才劃卡(因為是攤平的,不用翻頁),一次劃的速度絕對比一題一題劃來的快, 但又避免翻頁造成時間浪費,所以才有這種策略。 2.2.如果之前有認真做題目本,配速應該都練得很清楚,前三科1題72秒,商法那科1題68 秒(含劃卡)。但因商法有法英,除非你英文好,否則寫不完是必然的。所以其他科目都 可以把不會的先做記號,回頭再想,但商法禁止回頭,不會的要先寫答案與畫卡,頂多做 個記號,如果英文真的太難再回來想。 2.3.至於英文:給英文不好的同學(我英文很爛,當年研所東吳英文24/100,政大36/100 ),先看選項,選項如果看不懂,建議放棄,就算你題目看懂也於事無補;再來是找有寫 條文號碼的,可以推法理;再來才找題目短的,慢慢看來刪除選項;最後再寫題目長的, 其中題目長的有案例的優先,因為有機會推出答案。細部戰術上,法英1題不是68秒,是 120秒(2分鐘),這個算法是因為穩穩地寫完7題就好了(當然這是理論,絕對不只7題,因 為條文題會在30-40秒內解決,寫完9-10題也算合理),剩下來的題目留1分鐘開始用猜的 並劃卡。自從新制第二年開始用這套後,我英文的最終結局都沒有太差。 6. 律師考完當週:這邊就前年去年計畫合併了(因為這兩年產生不一樣,只在一試考前 的16天戰術,接著就回歸相同的準備模式) 考完後當天晚上休息,隔天開始看學稔的考前特搜,由於暫時可以放鬆,所以念書速度與 時間可以放緩(但還是要念),三到四天要看完研所考題(最重要的是兩科訴訟法、商法 、物權與身分,民刑法主要是作為題型演練用,不用太在乎,公法沒時間看就算了-公法 的研所考題不太重要)、文章整理(不用每篇看,挑重要的老師看,判準接近上面分類) 、實務見解(兩科訴訟法、商法-函釋、物權),還有當年度的修法。剩下的時間,獨享 若已經出了,就開始看跟學稔有出入的地方;如未出,就看手上有的總複習講義(印象中 是這樣)。 7. 最後完整的五週(扣掉司法官考試當週,且週的單位已扣除六日) (1)週六日:把稍微強的科目刑法刑訴移到週六日,由於刑法的總複習講義多半是題型, 所以不用多看,把解題書再看過即可(約4天);接著刑訴剛好相反,金台大跟高晉的總 複習都很有力,所以主力放在兩本總複習,解題書成為補充。 (2)週一到週五:按順序排是商法2週(最弱科最前面)、民訴身分1週、財產法1週、公司 證交1週(第二次)。 商法2週(已扣除六日),1科2.5天,只看解題書,1本解題書2天,剩下0.5天是總複習講 義。由於已經看過學稔的考前特搜,所以總複習講義未必要全看;接著民訴與身分1週( 這種排法是因為家事法),民訴解題書要2天,但因為身分大邁的解題書非常薄,所以1天 就夠了,加上身分總複習講義沒有太多的新東西,所以剩下的2天,1天民訴總複習講義, 1天家事法(許政大講義,印象中只有60頁,包含跑法條可以看過2遍);接著是財產法, 這科總複習講義也不太重要,解題書債篇2天、物權1天、張台大解題書1天,最後因為民 訴沒有完全念完,所以再給喬台大解題書1天;最後回到最弱的商法,但因為時間不足, 所以把短期之內無法拉太多實力的票據跟保險放掉,再把公司跟證交念過一遍。 8. 司法官考試當週 (1)還有6天考「模擬考(司法官考試定位)」,但因為進度有點落後,所以應該是補上之 前的進度(我其實忘了這6天出了什麼事,這麼混亂應該是補進度)。 (2)司法官考完後,記得當天晚上,我吃完飯後把混亂的資料重新排列復原後,比平常早 睡覺,因為從明天開始只剩下12天攻律師。 9. 最後12天 由於之前聽學長講過:訴訟法相較於實體法較為技術性,也等於容易忘,所以訴訟法全在 最後一週。而從考試前一天回推,因為考試順序是刑事法、商法、民事法,所以倒數五天 的排法是週二、三商法(因為商法配分是200分,可以給它多一點,且又是自己最差的科 目),週四民訴(這邊有個交錯點是因為週三的證交比例不重,所以週三下午就會進入民 訴),週五刑訴(因為總複習有兩本,而且原本刑訴念法就少一次)。 從週二再往前推,週一是離最遠的刑訴,週六與日是刑法,當然這邊也會有交錯點的問題 ,因為刑法的東西並沒有那麼多,也是週日下午就可以開始唸刑訴了。前一週的週一到週 五,就跟考試當週的主要科目相同,但因民法比民訴大太多,所以民法給3天(包含身分 )。該週的商法是票據跟保險,考試週的商法是公司跟證交(還是那句老話,因為公司的 配分重,證交算技術性科目)。 好,我自己寫起來重看都覺得複雜,畫個圖好了。 週日 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司考 票據 保險 民法 民法 身分 刑法 刑法(交) 刑訴 公司 證交(交) 民訴 刑訴 律考 那,公法放在哪?時間在晚上(如果一路看下來應該會發現,我把一試的五小科、二試的 強科,都放在體力下滑的晚上,因為念有興趣的科目(或一試用完就丟的科目)精神與氣 勢都會比較好)。我承認有點賭,把總複習講義攤開,看到議題腦子開始想,可以想得到 爭點與實務號碼就跳過,不熟的議題再看筆記跟總複習講義,並把原本就固定有在整理的 釋字與決議看完。 有個特殊情形要講,在第一天考完的晚上,由於隔天一早要考商法,是被公認最常出實務 函令、研所、文章的一科,下午的民訴則是文章與研所,所以除了原本考前要準備的資料 外,我把「近兩年」的考前特搜拿出來,把兩年的實務、研所、文章全看過一遍,具有高 度考相者,隔天早餐會再看一遍(當然週五晚上面對刑訴考前亦同,只是刑訴的殺傷力範 圍不如商法、民訴嚴重)。 其實,在組讀書會那一年及之前不怎麼認真準備時,很不屑這種違反考試公平性的作法, 因為正確答案只有那所學校的上榜同學、還有出題者的學生知道(X,把研所考題當國考 出,這根本就是XXX)。不過後來覺得,如果考試制度這麼悲哀,那我只是要一張證書而 已,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四)細部時間: 1.前年:週一到週六0800到圖書館,偶爾會有延後,但不會超過0830,接下來就是念到 1845準備回家吃晚飯,中間只有30分鐘出來吃準備好的乾糧午餐,或者接手機才會出圖書 館。吃完飯後念到2400,然後30分鐘洗澡、整理明天要帶的書及資料,之候0030睡覺到隔 天早上0700。 週日比較特別,因為師大圖書館暑假的週日不開放,所以我會移動到北市圖去,大家應該 都知道北市圖週日是5點關門。那從5點到7點吃飯的時間內,我會去跑步,6點回家洗完澡 後睡到7點。利用這個時間運動洗澡並睡覺,來回復運動的疲勞,吃完飯後又是一條好漢。 因為考試是長期抗戰,尤其在考前最後一個月,對體力消耗不小,所以我建議要運動。基 於我自己的體力稍微好一點(新訓時3000公尺跑14分鐘多),之後養成了習慣,所以我固 定一週一次,但體力比較差的可以考慮一週兩次。 2.去年:雖然過一試不難,但因長期死在申論題,其實有點自暴自棄,覺得念書時間比前 年少太多,怎麼可能翻盤。坦白講,在9月初,早上進圖書館的時間是0940之後,但不會 超過1020。之後約9月底,覺得如果要放棄,乾脆5月就不要報名了,所以又回到8點多進 圖書館的氣勢。 (這邊的心情轉折有點像:遊戲王-戰鬥城市篇中的城之內,當面對王家神殿的那種恐懼 時,不要忘了你身後背著在戰鬥城市中,被你擊敗那些人的精神與期望。這種情形可以比 擬,既然你通過一試了,擊敗2/3的人,那就背著他們的期望勇敢走下去) 六、寫題目 (一)配速與準備工作 前年是在念完第一遍(四月之後),就可以開始寫題目,去年更慘,是一試結束後開始寫 。第一次寫都會怕,正常,所以先一次一題,再逐步擴大到一次兩題。分配時間當然是以 國考時間為主,公法45分鐘、商法36分鐘(當它35)、民事法算7題34.2分鐘(當它35) ;刑事法最亂,因為按原本算法最後一題有80分,如果算3題就是全部7題,1題只剩下25 分鐘,但刑法審題加寫題25分鐘真的太緊;且刑訴跟刑法的考點分配不完全相同,刑法可 能點多寫不完,但刑訴是點少寫深的機率大,而寫多深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因此戰術配分 上為刑訴每題25分鐘、刑法每題30分鐘、綜合題算70分鐘(刑事法配分問題困擾我及幾個 朋友一段時間,我們勉強找到一個方法,那大家可以討論參照)。 所以在記憶配分上,只有45、35兩種,遇到刑事法那科時才要注意(25、30、剩下時間, 由於我寫題目不會特別練綜合題,所以70分鐘只是統計上的意義)。 在準備工作上,我在寫題目之前,會把桌面整理的很像國考桌面,如桌上不准出現鉛筆盒 、水等東西,再拿個類似準考證的紙及證件放著。總之,就是完全模擬國考桌面就對了。 (二)目的 如果時間到卻寫不完,我會在3分鐘內強迫自己結束,然後檢討是什麼地方拖到時間,之 後才能逐漸改善;寫完之後除了要看一下參考答案外,最重要的是,找個人幫你看(我找 已經考上的朋友,但根據我其他朋友的經驗,戰友互相看答案也是OK的)。因為看答案的 目的是,每個人都有盲點,越多人幫你看會找到更多的盲點,這個盲點可能是爭點不足、 用語、連接詞,還有表達能力的問題。 當寫得越來越多後,除了逐步減少自己的盲點外,另外可以判斷自己的寫字速度,在剩下 多少時間時,你可以寫幾行(這個動作很重要,因為如果真正在考場上出了時間的意外, 因為知道自己的速度,所以可以分配行數,把每題的爭點簡要寫完,去年上榜自認跟這件 事也有關係);最後不只是對題目沒有感覺、沒有恐懼外,有個學長曾經講過練習寫,會 找到「寫的感覺」、「拿筆的感覺」,甚至覺得寫的越來越「八股」的時候,就離上榜不 遠了。(我到10月初開始有這個感覺,但我不會形容ㄟ) (三)誰的答案?(給碩士班學弟妹) 這是我去年比前年改變最大的地方。由於無從判斷老師想要什麼答案,所以國考答案必須 寫「第三人」覺得正確、應該都會出現的「安全」答案(畢竟每科拿一半的分數就上了) ,頂多寫個幾行自己的想法,不要整段都是「自己覺得正確」的答案。雖然之前很多人提 到:「寫基本分為主、加分為輔」的觀念,但我要講得不完全跟上述觀念一致。 這個問題在碩士班很容易有(包含我在內,在考場上吃過不少虧),因為碩士班訓練主軸 是寫報告、提問、說服的能力,會想要強化自己的論證說服別人(尤其是碩士論文的撰寫 更是如此)。可是,考生要說服的是閱卷老師,老師未必會採你的理由,你也沒有機會像 論文口試那樣立即回應,加上幾千份考卷這樣下來,看到「安全」的答案會先給分。如果 通篇都是有力的少數說、甚至根本不是題目要的爭點,那也要看老師是否願意看(政大某 教授曾說,閱卷者不一定會看你的想法,他只要看是否有他要的點;北大某教授在跟我聊 完考題後,跟我說你的想法沒錯,但是出題者根本沒有意識到有這個爭點,那是否會有分 數,就不知道了)。這就是我前面講的,八股,很可悲,但考試就是這樣子。 七、拜拜 (一)還願 前年作文被改到20分(往年我的平均是42分)的悲劇後,兩位我週遭的老師與朋友發現不 太對,用兩種不同的判斷方式,得出相同的結論-當年考上研究所時「沒有去還願」,所 以就算我命中早在前幾年就要上榜,但沒還願所以神明擋道。好,這裡我要特別講,「什 麼事情要還願」。因為我當年考研究所,考完後放榜前只拜了行天宮跟寶藏巖(離我家很 近),我只有說:「希望研究所考試讓我順利上榜」,沒有說如果上了我要怎樣答謝。我 就以為不用特別答謝,當年也沒有回去這兩間廟拜拜。後來根據我另一個朋友的說法,只 要是為了「特定事件」去求神,就算沒有說要怎樣答謝,也要帶個水果回去感謝。好,我 帶了水果跟一些餅乾回去兩間廟答謝,也擲杯詢問神明已經原諒我當年的過失後,去年認 識我的都知道我在寫論文,真正念書時間只有4個月,結局真的很令人驚訝。在此特別感 謝寶藏巖跟行天宮的神威顯赫。 (二)去年拜拜與流年 除了寶藏巖、行天宮、龍山寺(下述)外,我還有拜雙連的文昌宮、木柵的集應廟(離政 大很近,印象中是論文結束後去拜的)、考試院旁的兩間土地公廟(一間在路邊、一間在 山丘上,這兩間是考完司法官當天去拜,希望兩週後的律師有好結果)。考完後到放榜前 就是兩件土地公廟各去過1次,但最常走的還是前面那四間廟,去年能上榜真的非常感謝 諸位神明的幫忙。 另外由於去年我犯/沖太歲,很多人會覺得是不是要放棄,但是我從去年開始固定養成捐 血的習慣,最初只是因為聽說捐血會化掉血光之災,但後來養成習慣後覺得捐血形同幫自 己換血(人本身就有造血功能),助人助己,也許是這件事情擋掉了太歲吧(當然這種事 情,家人也有幫我去廟裡點燈)。記得我一個朋友講過:「不管考試結局為何?都不要放 棄作好事的機會」,雖然他也是一直沒有考上,但我覺得正面的思考應該是對的。 (三)抽籤與心態 考完後約11月底12月初,我去龍山寺抽了籤,直接問年底放榜的律師考試結果。結果一連 出了5隻籤,按順序排是第54、46、68、41、94首籤,我不敢去問解籤的,而是自己解釋 :上半年寫論文(等待時機),之後朋友幫忙拿講義(貴人相助),一試高分闖過(大吉 大利),各種考試流言(注意小人),最後穩扎穩打的準備(耐性則吉),而且注意看籤 的順序是頭尾相連的,特別感謝龍山寺的諸位神明。 但是我想強調的是,要先有基礎、有念過、有盡力後,才能存在期待奇蹟的心態。雖然外 面都說律師已經滿出來了,但是最好的錄取率也只有接近1/10,還是有9/10的人是無法上 榜的。由於每年認真準備考試的人所在多有,如果自己不認真,要如何要求神明幫忙呢, 至少神明也應該讓那些認真的人先考上才合理吧。 另外除了拜神之外,平常準備的心態上,我學姊曾經借我「秘密」等兩本書,內容很簡單 就是「正向思考」,雖然這些書籍的功用見仁見智。但畢竟準備考試是苦悶的,如果抱持 著「今天念完後,我又朝上榜邁進了一步」等正向想法,也許不會念得很哀怨而影響到整 體心情。會相信這一套說法,是因為我曾經在當兵前的舊制考試(讀書會那年),有去旁聽 政大大學部劉連煜的證交法,想說未來實務可能會用到,結果這種「可能會用到」的心態 ,果然就讓我考試先用到證交(當然如果說這是巧合,我也不反對啦)。 八、補充(剛想到,懶得回頭插入文章架構,所以用補充的) (一)讀書會要不要組? 由於我組過,成效還不差,至少救了我的幾個弱科。但是現在學稔與讀享幾乎把我們當年 讀書會該做的事情(研所題目、文章、實務見解、修法)做完了,只剩下「相互看考卷」 會有意義。所以現在可以不用作那麼嚴謹的讀書會,可以找認識的學長姊或戰友幫忙(內 容同上)。 (二)背好看的話? 寫筆記時,有人說如果寫不出來,但可以「背好看的話」。這招我有想過,但沒時間寫下 來,所以就做記號與折頁,考前一週看一看,但我覺得還好,應該說可以扣著法條寫,寫 的時候就會不知不覺出現好看的話(如果念的夠熟),所以這應該見仁見智吧。 (三)背號碼?(實務見解與條文) 會背實務見解,時間是早、午餐邊看邊吃,因為這種數字一次記不了太多,最多一次兩個 群組,一個群組3-4個即可,有沒有用?我不知道,但是練習時寫在考卷上都會覺得很漂 亮。記得以前幫老闆改考卷的時候(這不是研究生的秘密嗎?),就算只有60份,改到後 來會累是真的,最後看到實務號碼放在最前面的,就推定後面全對。遑論是3000份考卷, 就算出題者可以帶人進去改,面對的考卷也是很驚人。至於記憶法條號碼呢?沒有,但是 要知道法條的位置,條文號碼不要差超過5號,這樣考場上直接翻閱也不會慌。 (四)進入考場後「微調配速」(我覺得看看就好,心臟不夠大顆的會慌) 1.先審全部題目 除了大方向按照練習的時間外,最特別的是,我因為一次審完全部題目,時間上會耗掉很 多。最常見的是,別人已經第一題寫完了,我還在寫最後一題的答題架構,這時的心理建 設就是要穩住。 會有這種審完全部題目的想法,是因為假設前面某題時間拖到,那最後一題就是草草審題 ,草草下筆,但是如果明明知道爭點為何,但我卻不能寫,因為時間快到了,這不是很幹 。與其這樣,不如先審題知道每題的爭點,就算沒時間,省略涵攝與架構,直接寫爭點( 因為老師是看爭點給分的),也許整體架構不漂亮不完整,但爭點出來應該會比較好(這 件事情可以討論)。 2.微調配速 所謂的「微調配速」指的是:「全部審完題」後,我會判斷這四到五題,哪些題目大家都 會,寫基本盤即可(如律師公法第三題);那些題目我剛好運氣好有背到不常見的數字, 而剛好就是這一題;哪些題目疑似某個老師出,我知道特殊見解的(如律師公法第1題) ;哪些題目是冷門題,那用基本架構虎爛就好(如刑法的墮胎罪,實務上已經用特別法架 空了,還出真的很XX)。用30秒決定哪些題目要「微調配速」,大家都不會的,時間略為 減少;大家都會的,用最快速度寫完,最好比預計時間快1-2分鐘;我知道特殊見解或號 碼的,再增加時間給它(多餘的時間來自前面的減少時間)。然後,恩,開始寫。 九、最後要給全體考生的 記得考完律師第一天結束,很氣餒,覺得快掛了。刑事法一邊寫一邊罵「XX的,這樣真的 寫得完嗎?」,「今年我就這樣結束了嗎?」;第二天下午的民事法情況也不遑多讓的糟 。若回顧這兩科會發現我都有寫不完整的情形,看綜合題分數只有35分上下即可得知。在 面對可能會寫不夠完整的問題時,還是要穩穩地寫完每個小題,就算寫得不夠深,就算有 幾個小題寫完爭點後直接寫實務見解作結,但還是要寫完,因為我抱著「只要寫完就已經 贏了一半」的心態。 絕對不要想第一天就走出考場,除了第一天下午的刑事法寫完很灰心外,我在第二天早上 的商法考完後,有意識到保險可能寫錯了(果然只給我9分),但懊惱不要超過1分鐘,也 不要想離開考場。記得耐特對風見說過的話嗎?「賽車手停車,是過了終點以後的事!」 除非你一週內還有其他考試,否則只要繳了報名費,就算第一科寫完就覺得掛了,還是要 走下去,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後面的科目會不會讓你逆轉。 記得律師第二天考完當晚,PTT上的意見都是「這種考試根本就是比速度、比字跡的」, 稍晚我在FB上寫給我兩個不確定是否要參加國考的朋友,訊息上是這樣說的:「這種比寫 字速度的考試,最後會變成運氣的對決….真的很遺憾,要留其他考試的後路」(在放榜 前我想過幾條後路,包含國營、關務、移民、書記等)。我另外兩個在考場遇到的朋友, 也是相同的意見,既然比寫字速度,那就是至少要寫完。因為寫完後縱使沒上榜,這種考 場當下的特殊練習經驗,不是自己寫題目可以完全模擬的,即使出來的分數是一種羞辱, 也因為這種羞辱才會激勵自己,讓自己有所改變。 盡了人事才有聽天命的本錢,如果沒有盡人事,就想聽天命,那只能期待祖上積德、或前 世的因果輪迴。我不知道我的前輩子發生什麼,也不知道祖先的過去,我只能在這一代盡 我所能去拼,剩下來的就是交給上天了。 (由於我一個朋友在去年落榜後,希望我幫忙排讀書計畫,加上當初我在修改論文,藉由 空閒時間慢慢回想,所以才會比較詳細;加上曾經跟神明表達要寫心得文,也算是還了我 的願。) 感謝浪費時間 聽我廢話的各位XD --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114.195.25

03/04 00:24, , 1F
(* ̄▽ ̄)/‧★*"*-_,.-*'`"*-☆(* ̄皿 ̄)/‧★*"*-_,
03/04 00:24, 1F

03/04 00:40, , 2F
推推
03/04 00:40, 2F

03/04 00:50, , 3F
詳細推
03/04 00:50, 3F

03/04 00:58, , 4F
恭喜上榜!寫得真的好詳細,感謝分享!
03/04 00:58, 4F

03/04 01:02, , 5F
這不是我的偶像嘛!!
03/04 01:02, 5F

03/04 02:25, , 6F
詳細推
03/04 02:25, 6F

03/04 08:56, , 7F
超詳細推!!
03/04 08:56, 7F

03/04 09:08, , 8F
推詳細
03/04 09:08, 8F

03/04 09:15, , 9F
03/04 09:15, 9F

03/04 10:58, , 10F
!!!
03/04 10:58, 10F

03/04 14:54, , 11F
超詳細給推!!!
03/04 14:54, 11F

03/04 16:18, , 12F
03/04 16:18, 12F

03/05 01:20, , 13F
詳細推!!!
03/05 01:20, 13F
補充一句話,還有一間廟忘了提(我不想得罪神明阿...........) 西門町的天后宮,在考完後有去拜,因為之前在小南門大學畢業的關係,而知道這間廟 有興趣可以上網看看,這間廟的建廟背景很特殊,在此對神明表達感謝之意 但最常跑的還是如文章上所提的"寶藏巖"、"龍山寺"、"行天宮"、"雙連文昌宮" ※ 編輯: Pejsl 來自: 119.14.77.10 (03/11 18:07)

07/31 13:15, , 14F
得到許多推
07/31 13:15, 14F
文章代碼(AID): #1J5AoO5M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