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2年財稅行政高普雙榜心得

看板Examination作者 (隨波逐流)時間10年前 (2013/09/26 02:54), 編輯推噓13(1301)
留言14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因為常常潛水於國考板, 而國考板真的讓我受益良多, 這次運氣能夠上榜, 所以打了這篇心得文希望能給要準備財稅的大家作為準備的參考。 本篇有點投機取巧的方式準備考試, 如果立志考榜首或前幾名的同學本篇強烈建議不要參考... 一、背景與動機 三峽大學企管系畢業,在學時有修過個經總經及初會中會,經濟方面成績尚可, 但會計方面的成績都低空飛過..大三大四時有到研究所補習班補財金所課程,但 大四沒能應屆考取。之後當兵在稅務機關當替代役,因緣際會下在大家的鼓勵中 開始準備國家考試,於前年底報名視訊班,但其實一個禮拜根本沒辦法上幾堂課, 其實當時也完全沒在準備考試..到我六月退伍還有一百多堂課沒上,光六月整個 趕了八十多堂課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整個禮拜上了二十多堂郝強老師的會計 學..整個不知道他在做什麼(汗)..其他科也完全沒唸的情況下,第一次裸考當然 沒上,之後全職準備一年。 二、成績(申論+選擇=總分) 101高考三級 101地特三等(彰投) 102稅特三等(北區) 國文 36 + 14 = 50 43 + 18 = 61 38 + 12 = 50 法學知識與英文 50 62 44 民法 7 + 24 = 31 34 + 24 = 58 22 + 28 = 50 稅務法規 9 + 20 = 29 21 + 36 = 57 20 + 28 = 48 財政學 29 + 36 = 65 19 + 32 = 51 38 + 46 = 84 經濟學 33 + 30 = 63 34 + 34 = 68 ------------ 會計學 0 + 6 = 6 0 + 12 = 12 6 + 18 = 24 租稅各論 23 + 28 = 51 12 + 48 = 60 22 + 40 = 62 總平均(錄取標準) 42.67(62.53) 53.10(63.80) 52.28(63.58) 102高考三級 102普通考試 國文 43 + 14 = 57 44 + 18 = 62 法學知識與英文 66 82 民法 45 + 42 = 87 34 + 44 = 78 稅務法規 27 + 42 = 69 29 + 48 = 77 財政學 22 + 40 = 62 38 + 46 = 84 會計學 12 + 42 = 54 14 + 37.5 = 51.5 經濟學 27 + 46 = 73 -------------- 租稅各論 26 + 46 = 72 -------------- 總平均(錄取標準)67.90(65.23) 72.42(70.75) 三、準備過程 我自己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好好準備,沒有想太多事情,有考試就去考看看, 不要怕失敗。當然收到每一次戰敗的成績單會很挫折,不過我都會自己去檢討 哪些考不好,哪些洞要補。其實我要求自己只要每次考試有進步就好,不要求 哪次考試一定要上榜,所以基本上都慢慢來..沒有要求一定要幹麼要怎樣準備才對。 我自己又是個靜不太下心來的人,而且沒辦法在書桌前面坐久,就算坐在書桌前 還是會不停地玩手機看fb或是ptt..所以其實唸書的時間很零散。之前準備過程覺得 自己生活太糜爛應該要找份工作來當成是沒考上的藉口(因為考試前幾個月幾乎都過 著看PPS到一兩點..然後睡到中午才起來..然後下午四點才開始唸書),我全職有一半 的時間都在浪費時間,所以很害怕沒考上才想說要找份工作來搪塞一下..不過所幸這 次運氣好能夠上榜。每天實際唸書時間大概平均四到五個小時,有時念超過,有時候 很煩很想睡覺很想玩就整天沒唸書一直看電視,其實我覺得準備的時間因人而異,真 的不用一定要限制自己念多久,但我覺得像賴老師就說睡到自然醒很重要,我是想睡 覺就會去躺平,不會在書桌前面多ㄍㄧㄥ一秒鐘。 (一)國文: 基本上只有靠高中的基礎作答,測驗題成績也拿得沒有很好,公文的部份只有考前 把林嵩老師的公文本拿出來看一看,作文的部份我自己本身對論說文比較沒輒,所 以國文可能要參考他人的心得比較有參考性。 (二)法學知識與英文: 憲法部份我是上賴農惟老師的課,老師憲法真的上的很好,我到考地特前只看過一次 基本上上課的東西都還記得,但我只有在地特前翻過一次,今年就沒再翻過了。法緒 部份是上許靖老師的課,其實老師上課很歡樂,但我上完課之後回想一下當天教了什麼 卻一點回憶也沒有XD還蠻糟糕的。英文的部份也是靠高中的基礎在撐,沒有另外多做題 目。其實三合一這科我是有點用賭的,因為比重不重,我是預估自己只要有60分就好, 因為英文我設定自己應該能錯七題以下,法緒部份民法應該可以全拿,其他還有十來題 的配額可以分配給憲法和法緒錯的題目,而且有上過課有印象也不至於錯得太離譜, 我自己準備這科就是用賭的..當然有賭輸的時候(例如稅特) -----------------------------分隔線-------------------------------- 專業科目的部份我自己以搶攻選擇題為主,沒有練申論題,主要是因為我統計過去 財稅三等的上榜成績落在62~66之間,那我設定自己的目標是選擇平均拿42以上, 申論的部份如果選擇題做的夠熟,基本上靠選擇題的觀念去回答「應該」不至於 申論兩題撈不到一題的分數(沒有意外的情況),雖然說每個人一定有弱科,但 你也有強科可以補救,如果可以湊到2強3中1弱或更好的組合,基本上離上榜應該 不遠才是。 (三)民法: 我是上賴農惟老師的民法,賴老師上課超有趣內容也超豐富沒話說,可以上賴老師 的民法還蠻幸福的。我自己準備民法就老師上課帶過之後,回家沒再看綱表,因為 我覺得綱表有架構但直觀性不夠,而且我自己設定要練選擇而不是申論,我是把測 驗之卷從頭到尾大概寫了四次,我習慣寫過的題目會找出法條,在法典上面畫紅線 ,這樣可以知道自己哪條讀過有沒有印象。以97年為分水嶺,97年以前的民法選擇 其實蠻簡單的,後來跟法制一起考之後選擇變很難..其實後來民法選擇題很運氣, 我自己觀察地特、稅特及高普考的題目,不可能100%選擇之卷裡面都有,所以自己 法典上沒畫線的法條也要念,不然還蠻容易失分的。因為題目變難也不知道自己選 擇能拿多少,老實說民法選擇準備過程中讓我蠻挫折的,因為即使寫完測驗之卷選 擇題成績還是一樣難看..不過還是要盡量把每一題不會的都問清楚。 申論部份只有聽老師上課唸,跟他上課抄筆記然後思考老師下一步大概怎麼論述, 基本上民法的語感應該是有的。其實我很常去問老師問題,老師也很樂意解答, 但我自己會鑽牛角尖,記得有一次老師跟我說我的思考邏輯很奇怪,叫我不要一 直以自己的觀點去曲解題目要問你的東西,之後我也是慢慢改,才讓自己不要太 有主觀意識。 而從地特、稅特到高考我一直試驗不寫條號和內容寫錯會不會分數差太多,我地特 的時候沒引條號內容也非常離譜地寫錯有34,稅特的時候沒引條號但內容也寫錯只 有22,高考有部份引法條但內容都是正確的有45,所以也不知道評閱標準在哪,只 能說盡量能引條號就引,內容盡量寫正確不要太背離原題目,然後能夠盡量掰就盡 量寫,讓自己篇幅夠看起來不要沒啥內容,再採三段論法的話,民法申論題的成績 應該不至於太差。 (四)稅務法規: 我是上張建昭老師的稅法,張老師的板書真的非常漂亮..漂亮到我覺得我還是借筆 記比較實在..這科我是把張老師寫的架構式稅務法規選擇題大概寫了四次,但其中 有跳過營所稅和其他比較不重要的稅目。我自己觀察歷屆考題發現營所稅不太考, 所以除了關於營所稅的法條有看過之外,其他關於營所稅的計算和觀念我一概跳過 不念,老師上課其實花很多時間在講營所稅的東西..但我覺得營所稅太難太複雜能 完全答對的人應該不多,考出來我覺得就直接送他然後自認倒楣這樣..這個我也是 賭營所稅不會考大題目,所以不用念營所稅幫我省掉不少時間。 我自己是寫架構式選擇題配合法典一邊畫紅線一邊把條號寫在答案旁邊,這樣第二次 寫的時候就不用花太多時間在找法條,其實稅法的選擇題答案很死幾乎都是法條內 容,相對其他科來說好拿分許多,稅法選擇題應該要控制自己不要錯超過3題。申論 部份我主要還是依照寫選擇題的印象去回答個大概,沒有特別背法條內容,所以申 論也沒有拿到太高的分數,只求中規中矩就好。 不過有項令人歇斯底里的事是今年進去考試的每張稅務法規考卷都有一題25分的計 算題,這對於不準備計算題的我真的覺得超級吃虧,從地特被電過、稅特也被電, 高普考這次有學乖考試第一天都先去問考官稅法那節能不能帶計算機,可是往往不 盡人意,一知道要考計算題整個心都涼了一半。稅法考計算題應該慢慢會變成趨勢, 建議如果要準備的話綜所稅、營所稅、土增稅和綜合命題這種計算題要多練一下, 不然一出出來瞬間輸別人一半.. (五)財政學: 我是上林泉老師的課,林老師的經濟直觀老實說我蠻喜歡的,但是有時候太直觀到好 難理解XD而且他自己說他的書裡面有錯,所以基本上我看書都不太看他上課附的課本。 我是上老師的課之後,回去把周群倫老師的題目寫一寫,沒有另外花太多時間在複習 上課的東西,周老師那本選擇題我大概也寫過三次,每個章節都有寫,有遇到問題就 主動去問同學,把問題盡量消化完。後來那本剩的有問題的題目不外乎外部性新舊觀 點、租稅各論以及一些比較難的哈柏格。 申論部份我也是靠選擇題的印象去寫,不過因為到六月多我財政學課本沒完整看過一 次,因為財政學的東西太多,怕上場考試出出來我沒東西可掰可寫,所以在高考前有 逼自己要把周群倫老師的財政學快速翻過一次,有圖形的部份我會畫過一次然後大約 理解圖形意涵及內容,其他論述部份選擇題寫過之後也有大約的記憶,最後有把各章 主標題和副標題還有內容稍微整理一下,進去考場考出來會比較有架構可寫。不過這 次第二題的申論題分數我問了幾個中部的考生普遍拿的分數幾乎都各位數,不知道是 我們寫的不好還是評閱的人有問題,也有可能是我的樣本數不夠多,我自認為有把周 老師課本裡面的東西寫上去,但分數還是悽慘無比(只有三分),只能摸摸鼻子自認 倒楣。 (六)經濟學: 我是上徐喬老師的課,徐老師超有趣der!!活潑教學整個把經濟學教得很有趣,完全不 會無聊。老實說之前準備研究所考試時我很討厭經濟學,一方面可能數理證明太多, 一方面跟統計相比還是統計比較有趣,所以當時不太碰經濟學。基本上我的經濟學 觀念很多都是徐喬老師教出來的,我自己是上課上完之後,當節課有不懂的地方下課 馬上去纏老師問問題,每個禮拜的考卷也是當天寫完,之後沒有多做複習,除非有別 人問我經濟學我才會念經濟。因為我自認為上課蠻認真聽的,其實觀念都不太會忘記, 國考經濟學的數學又不像經研所和財金所那麼複雜,比較著重於觀念和簡單的計算, 所以掌握這些的話,選擇題可以寫的得心應手。 我主要上課有問題下課就問老師,每週的考卷當天上課就寫完,另外徐老師上課發的 題庫我約莫只把個經寫完,總經部份就不太寫。其實我自己蠻討厭總經的,一方面每 個學派講的都不太一樣(當然補習班老師沒有學派問題),然後很多觀念太複雜不像 個經算一算答案就出來了(當然可能是我自己思考能力太弱),且參閱楊雲明總經和 賴景昌總經在凱因斯五象限圖那邊的表達方式及就業市場的圖都不太一樣,還有經濟 成長大魔王Solow Growth Model,最後有點放棄總經好好專注於個經...這次高考的 選擇題不太好寫,加上申論一數字太醜檢查算太慢申論二又沒很常去碰,所以成績差 強人意.. (七)會計學: 我是上郝強老師的課,我自己會計超爛然後又想要學好會計,結果就自告奮勇去坐面 授班前兩排。一開始震撼教育就嚇到我了,有時候老師丟出來的問題不好回答而且超 臨時,坐前面上課壓力超大,真的很佩服那些坐第一排的同學,也深深感謝沒有他們 的話可能整個上課氣氛都會很差..其實我一開始不太認同老師的作法,因為他從左右 兩排開始清掉同學,又限制第幾排之後不能坐人,導致很多同學都去視訊教室上課, 就在視訊教室上課沒有原本認真的那種感覺,反而會很想昏昏欲睡。是教到很後面才 被徵召回去面授教室,重要的章節感覺自己都沒有認真上課到,就覺得很可惜。 因為挺過了地特和稅特的爛成績,後來發現自己不能因為不喜歡會計而不念,從稅特 之後開始念會計,憑著「有敢死隊、題庫班、總複習、又上過一次課,這樣唸了四 次,會計怎可能又爛掉?!」的信念好好花時間在會計上,自己本來看到會計會想睡 、會逃避、會想撕爛考卷,是因為慢慢有逼自己慢慢看慢慢理解,跟著敢死隊的進度 認真唸過一次,題庫班就有點想自己先run過一次,然後再對照老師上課的分錄去修正 自己錯的地方,最後總複習也因為之前聽過三次了,所以其實變得比較不怕會計,反而 自主印101年之後的會計考卷來練習。我大概主要還是念課本為主,郝語特報唸過一次 、大藍本買了只寫一頁,回歸課本把基本題抓牢是我準備會計的目標。 從原本很討厭很害怕會計,到不害怕不討厭會計,到有點喜歡會計,最後到我覺得我 會計應該可以考得不錯,過程當中跌跌撞撞,遇到很多次挫折,有時候寫考古題一張 考卷就錯了12題,最後慢慢跟著進度慢慢寫,知道自己差不多可以錯四題以內時,就 蠻有信心進去考場不至於選擇考太爛。因為我自己設定會計只要考50分就好,所幸最 後也有達標,進步這麼多的原因最主要就差在有沒有接受然後去好好念這一科而已, 其實如果立志要考七八十分的話這段話對你沒有什麼幫助,但中會我覺得進入門檻很 高,如果你是像我一樣非常討厭會計,建議你慢慢熟悉慢慢練,思考老師上課講了什 麼,逼自己一定要算會計,成效有出來自己看到結果應該也會慢慢有信心接受會計。 講這麼多歷程,我覺得會計學其實我很感謝郝強老師,當然郝老師的爭議很多, 而我也不是想要幫老師背書,但我以自己這年補會計的心得是,老師真的很願意為學 生付出,很感謝老師辦魔鬼營和敢死隊。一開始上課真的覺得老師超兇,不過事後想 想,老師兇的有道理,他上課兇你回答錯的地方你寫考卷真的會特別小心,然後上課 跟著回答,對考場解題也很有幫助。記得在敢死隊的時候,在講簡單的重估價模式計 算題,我對我自己回答太慢感到沮喪,覺得自己怎麼這麼弱,別人可以打計算機比你 快,回答又比你大聲和正確。後來我自己也想要變強,就開始拼速度和正確率,發現 自己沒有輸別人太多之後,開始有了信心。 感覺平常練的東西回答的東西,考場上依稀都會有印象,老師的步驟、口訣、丟問題 的地方,考試都會不自覺念出來,什麼「應開頭期末減期初」還是「五條件兩名詞一 定義LPP」之類的平常多念,考場真的會有東西馬上浮出來,很像反射動作了.. 雖然說會計最後還是考得非常爛,不過至少現在我覺得我沒那麼討厭會計學,而且在 成績上也有蠻大幅度的進步。如果你會計不太好想稍微進步一下,或許你可以參考以 上的模式試著做看看,相信應該會有成效。 (八)租稅各論; 這科是靠財政學、稅務法規去撐起來的,沒有另外準備,藍一鴻老師的課我只上了四 堂就沒去了,他猜題準不準見仁見智,不過基本上把財政學和稅法顧好,這科多半沒 有太大的問題,能有一定的成績。 綜合以上各科,我主要以準備選擇題為主,申論題靠選擇題的觀念去撐,沒有另外準 備申論題。可能一天會排自己寫個兩科選擇題各300題,其他多餘的時間翻翻法典或 多寫一科的選擇題,盡量提高自己看書的週轉率。 四、其他 (一)製作筆記: 我自己沒有另外寫筆記的習慣,曾經想說要做,不過因為本身寫字太慢而且感覺好像 只是把書重抄一遍而作罷,上課筆記就直接寫在課本上,民法和稅法選擇題寫到的觀 念直接寫在法典裡面,不另外拿活頁紙寫。 (二)記憶口訣: 由於行政類科法科的東西比較多,當然要背的東西也多,所以基本上自己可以發明一 些口訣或是參考賴農惟老師的口訣,我自己的話有些是採無腦連字法,例如間新(民 §320)、忠厚(終止:向後失效),或是筆劃法、注音法,例如適(筆劃,所§33) 券(筆劃,稅稽§11之1)、規(一聲,土§54),諸如此類,可以自己去整理一套 屬於自己的口訣出來,這樣念背科會比較順利。 (三)休閒娛樂: 我自己還是每天上FB和看電視,朋友約出去吃飯也沒拒絕過。我覺得該有的休閒還是 要有,總不能因為讀書而完全放棄休閒,這樣有點因噎廢食,當你真的念不下去其實 多坐在書桌前面一分鐘就是浪費一分鐘,倒不如把那些時間拿去睡覺或做自己快樂的 事,等到充電完成再回書桌,可能唸書效率會更好。 (四)唸書環境: 選擇一個讓自己可以專心唸書的地方就好,有時候圖書館也未必比較優,看個人情況。 (五)考古題: 我大概印了97~102年的高普考、地特、稅特、原住民、身障特考等有相關考科的考題 下來寫,以打洞的方式分科收納在活頁夾裡面,這樣補習班發的講義也能打洞放著, 隨時補充的資料或是自己上網印的相關資訊都能各科一本,做考古題寫錯的用蠟筆註 記,考試前一天再把錯的題目看一次還有自己補充的資料看一次就能上考場了。 五、心得 打到打到三點最後有點語無倫次文意不通還請見諒.. 其實準備國家考試後發現真的不要把準備時間和戰線拉長,歷經了高普考前的痛苦 難耐,每天都希望快點考完要出去玩,考完之後又擔心自己考不上玩得很不踏實, 到放榜前每天做惡夢、失眠然後又有親友每天關心問候,實在太恐怖的回憶.. 如果可以的話,真的應該提高自己的週轉率,寧願短期間衝刺,也不要長時間慢慢 準備慢慢磨,時間應該更精練地使用(個人覺得),拉長準備時間只會讓自己更疲 憊,到最後也會想東想西然後放棄。 當然每個人準備的方式不一樣,可以藉由參考別人的意見來修正自己準備的方式, 其實每個人的程度都差不多,如果願意努力,你也是上榜的那個人。加油! 然後我想要分享我準備這一年考試的時候,我朋友貼給我的連結,這幫助我不少 Crispy 脆樂團 - 100分 : http://ppt.cc/gpLI 希望大家都是上榜的那個,考一百分的那個!Good Luc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8.21.60

09/26 06:37, , 1F
恭喜 飛躍性的成長!!!
09/26 06:37, 1F

09/26 07:13, , 2F
頭香沒了,原po帥哥啊!
09/26 07:13, 2F

09/26 07:21, , 3F
其實哥看到一個多禮拜上了二十多堂會計課就笑了哈哈
09/26 07:21, 3F

09/26 07:23, , 4F
但還是很開心我們是戰友,國考之路上並不孤單!!
09/26 07:23, 4F

09/26 10:01, , 5F
恭喜!!
09/26 10:01, 5F

09/26 10:36, , 6F
推同校同系的學長
09/26 10:36, 6F

09/26 12:32, , 7F
恭喜啊
09/26 12:32, 7F

09/26 13:07, , 8F
恭喜!!! 沾沾喜氣:)
09/26 13:07, 8F

09/26 18:58, , 9F
謝謝各位!!
09/26 18:58, 9F

09/26 23:27, , 10F
真的以考上幫為榮~哈哈
09/26 23:27, 10F

09/27 00:51, , 11F
恭禧!!
09/27 00:51, 11F

09/27 09:36, , 12F
喜歡這篇!!測驗題真的是要很穩機會比較大QQ
09/27 09:36, 12F

10/06 23:35, , 13F
恭喜^^ 借參考
10/06 23:35, 13F

07/17 09:37, , 14F
雖然過很久了!但是還是想說:強者我朋友!XD
07/17 09:37, 14F
文章代碼(AID): #1IGp5-ZO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