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1地特三等農業技術上榜心得(代PO)

看板Examination作者 (阿威)時間11年前 (2013/04/05 22:22), 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很幸運地特有上榜,因為在板上得到很多前輩解答,小小回饋希望能 幫忙到農業技術的考生們 101地特三等 101高考 國   文:申49 測16 65 申45 測16 61 法學與英文:      62 48 作物育種學:      55 64 作 物 學:      38 45 作物生產 :      42 52 土 壤 學:      75 63 作物生理學:      41 75 試驗設計學:      99 54 (一)背景介紹 大學讀的是生命科學系,沒有讀研究所,當完兵後先到業界工作一年, 在貴人的鼓勵下100年地特開始考試,想當然成績悽慘到難以啟齒, 101三月開始當全職考生,參加高普考高考落榜,但很幸運普考增額入取, 因為不確定開始工作時間,繼續全職準備到11月底然後分發工作, 接著挑戰12月101地特考試,感謝老天眷顧上榜;因為準備的方向以高考為主, 普考部分後面會簡單帶過,可能請板上專家再另外講解了;因為我不是本科系, 加上地特後幾乎沒讀書,很多觀念不完全正確,請版友們斟酌參考。 (二)書單和準備方法 ◎代表有讀的,其餘為網友推薦 『作物育種學』 ◎現代作物育種學 高典林 作物育種學導論 盧守耕 作物育種學 盧守耕 這科必須現實的說,請盡量去跟讀本科系的人借上課講義或筆記, 我是遇到好心的學長姐幫忙,不然光看書的效果不好,再加上這些書都沒有新版本, 很多觀念不太詳細,像是分子輔助育種,我是藉由學長姐的講義才稍微理解, 但考題還是寫不太出來;遺傳學基礎穩蠻有幫助的,原則上自交、異交、常異交 的育種方法一定要記清楚,雖然不是全考,但固定會有一到兩題的基本扣打, 所以一定要把握,名詞解釋要看緣份,考古題有的一定要先認識, 偶而會有像遺傳率等的計算題,這就真的要靠自己實力了,其他大大小小的 題目在本科系的課程或講義多少可以找到對應答案,如果只靠上面列的書籍, 短時間內可能需要自己多翻書和查資料了。 『土壤學』 ◎普通土壤學 張仲民 ◎台灣的土壤 陳尊賢/許正一 ◎農家要覽農作篇 土壤與肥料學 張仲民 土壤肥料 郭周武 我覺得這考科外系學生蠻有機會拿高分,只要考的不是很偏土壤物理化學的觀念 或計算,答題時發揮的空間很大,台灣的土壤和農家要覽一定要先看,因為比較 淺顯易懂,照片和排版也會讓你讀起來比較有效率,有觀念後再去讀張仲民的土 壤學會比較不吃力,然後太物理或化學的部份有興趣再去鑽研,不然會很受挫, 歷年考試佔的比率也不多,像我就是放給他去,肥料部份普考可能會考比較多, 除了上述的書有提到的部份,我沒有另外做準備,很幸運這幾次考試考的極少, 分數才沒被拉低;沒記錯台師大有相關講義可以下載,大家可以找找看。 『作物生理學』 ◎植物生理學 潘瑞熾 ◎植物生理學 柯勇 這科就是上面兩本書都要拿起來啃,如果有看考古題會發現,兩本書的內容都 有考過,柯勇的基礎介紹會比較詳細,潘瑞熾的會比較多新觀念,所以建議選 一本書鑽研,另外一本當做補充,然後考古題常考的重點,像是逆境,兩本書 內容就統整成一個筆記,這樣寫題目會比較得心應手,但有時考題會偏向某一 個研究,像這次地特有考茉莉酸和水楊酸的機制,這種就一翻兩瞪眼,不會就 真的掰不出東西,但至少就把書上有讀到的基本認識寫上去賺點分數,不無小 補就是了。 『試驗設計』 ◎生物統計入門 沈明來 ◎試驗設計學 沈明來 小聲說我連生統都沒修過,所以一開始準備的時候非常辛苦,我先讀屏科大下 載的講義,相當淺顯易懂!後來直接讀試驗設計發現觀念還是不通,所以讀了 生統入門,除了釐清觀念外,也可以習慣沈明來的描述方式,不用把生統精讀 ,變方分析基礎打穩後就可以讀試驗設計,我只讀14章以前,除了考題幾乎落 在這外,15章以後我真的完全看不懂(遮臉),生統基礎穩1~8章應該都沒問題 ,9~14章就要很用心去理解觀念和計算,推導的過程能懂盡量懂,11和14章我覺 得相當重要,後來我有試著做考古題,但是相當受挫,這次考試能高分完全不是我 讀通了試驗設計,是這次全考觀念而且可能是歷年來最不重計算的考題,有興趣 的朋友可參考例年考題,我想大部分有準備的人成績都不差,所以大題目都不懂 的朋友不要灰心,原理和觀念清楚也有機會拿分數! 『作物學』 ◎作物學 盧英權 ◎作物學 葉茂生 ◎農家要覽農作篇 作物學通論 朱均 作物生產1234 復文書局 作物學看我的成績實在是不知道能給什麼建議,花了蠻多時間在準備,因為範圍 實在太廣了,就以考古題為主,列出考過和最常考的作物,依序開始讀,不過常常 考一些比較容易被忽略的作物,像這次地特就考香水樹和高氏柴胡,看到時真的愈 哭無淚,至少土壤氣候這些可以發揮又不太離譜的就盡量寫,譬如說雨水適中、 土壤富含有機質、土壤水分保持和通氣性之類的能寫就寫,多賺幾分說不定就是 上榜關鍵。 『作物生產概論』 ◎農家要覽農作篇 這科考的範圍常常包括前面幾科的觀念,原則上就是觸類旁通,譬如有提到玉米 的種植,就補充在作物學和土壤學的相關知識,再搭配政策、精緻農業的解說, 或許可以獲得意料之外的分數,但也因為範圍廣,除了從考古題準備也不知道要 參考什麼書籍,時間不急迫的人可以去圖書館翻翻相關雜誌,說不定就看到今年 考題! (三)普考準備 主要是以高考方向,土壤的部分有前輩提醒肥料書籍要看,但因為沒時間我這 方面略過,植物保護概要也沒另外準備,但是準備作物學時有把相關病蟲害 資料看一看,其他就憑印象能寫盡量寫,最後的成績不是全部最低分讓我 嚇一跳,也不知道該高興還是難過,認真準備的科目比沒準備的低分…, 還好其他科成績有拉上來,所以金錢時間允許的話,高普考都要去考 (說不定以後不能了),重覆性質蠻高的! (四)心得 1.共同科目除了提早一個禮拜看青草茶的公文解說外,其他都是靠以前實力, 沒把握公文還是提早練幾遍,雖然很多強者當天早上背一背就好,但有備無患啦! 2.考試寫作時我蠻喜歡先簡單敘述,然候再條列式,夠多靈感的話再補充相關知識 收尾,至於有沒有比較高分我就不清楚了。 3.考古題一定要做,最少這五年的題目要看過,要準備到雖然看題目寫不出答案, 但大概知道在什麼書籍哪個章節能找到答案的程度,這種狀態去考試才不會是砲灰。 4.找個適合自己的讀書地點和方式,我在圖書館才讀的下,剛開始早中晚大概331, 且狀況比較鬆散,五月後真的緊張起來就變成441,就真的幾乎都坐著讀書, 太累就散步或看風景放鬆,把六個專業科目拆成AB兩部份,基數天讀A,偶數天讀B, 禮拜天休息或加強特定科目,當然這都要依照自己習慣調整。 5.全職考生逼迫自己讀書時也要注意自己身體,我就是給自己壓力太大, 後期免疫力降低,那一陣子看醫生的頻率可能是活到現在最高的, 也不要一直坐著,坐太久不動腰也會受傷,腰傷到現在我都還要做簡單復健, 所以考生們務必要調整好自己心態和維持一個規律運動,健康才是永久的! 6.非本科系的考生真的會比較辛苦,地特考完就受不了一直考試 (從我大部分成績都退步就看出來快讀瘋了XD),書都丟一邊, 現在打心得才發現遺忘的速度快的嚇人,一直翻書和回想才慢慢擠出這篇心得, 希望能幫忙到版友們,我這個沒名氣大學的生科系學生都有機會, 大家只要夠努力都能達成心願!最後給大家一個小心理建設, 考上公職才是考驗的開始,加油~祝福大家金榜題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3.32.186

04/05 22:31, , 1F
恭喜您~~~
04/05 22:31, 1F

04/05 23:32, , 2F
可以請問大學是哪一間嗎
04/05 23:32, 2F

04/05 23:53, , 3F
推一個 很詳細Q
04/05 23:53, 3F

04/07 20:54, , 4F
恭喜上榜 已經收錄
04/07 20:54, 4F

04/18 18:14, , 5F
推 謝謝你的分享 恭喜恭喜~
04/18 18:14, 5F
文章代碼(AID): #1HNju-ak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