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施敏課本p17-8

看板Examination作者 (小村)時間11年前 (2012/12/08 22:01),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yulovefang (蜂蜜好甜)》之銘言: : 標題: [問題] 施敏課本p17-8 : 時間: Sat Dec 8 20:21:08 2012 : : (2012版本)施敏課本p.17-8有關奧斯(Oates)所提出的地方分權理論 : 對於圖的解釋如下: : : (1)TC表示隨人口數增加,不滿意成本總合愈大,居民享受福利隨之 : 降低的「成本」隨著人口數增加而增加。 : (2)TB表示隨人口數增加,因為規模經濟利益原故,居民分攤成本隨之 : 減輕的「利益」隨著人口數之增加而增加。 TC = 地方政府提供公共財時帶來的效益/地區人數(N) =>所以人愈多 每人效益愈少 效益少=cost多->TC多 TB = 地方政府提供公共財時需負擔的預算/地區人數(N) =>所以人愈多 每人分攤的預算(稅)愈少 預算少=稅繳的少=人民效益高->TB多 因此人愈多TC愈高 TB也愈高 ->但是對整個社會福利來說 TB愈高愈好 TB愈少愈好 小結: 人口要多少呢 ? 所以找出 MAX(TB-TC) 的人口數 即是社會福利極大化之地區最佳人口數 : : 我想問這一串國字在說什麼= =我覺得在看文言文QQ有人看得懂可以翻成白話一點嗎? : 完全不懂施敏在寫什麼...TB和TC為啥一下出現成本一下又出現利益... : : 我是看函授的,施敏完全沒解釋這兩段話,他只說圖與俱樂部財相似, : 故max(TB-TC)可知最適規模.....就結束了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114.33.131.224 -- 羅馬 拉溫納 拜占庭 突尼斯 耶路撒冷大馬士革 巴格達 麥地那 麥加 4世紀 ═════════════════════Jesus══》《══Allāh══ 11世紀 ═════════════Jesus══》《══Allāh══════ ▁▁ 12世紀 ══════Jesus══》 《═══Allāh═════════  15世紀 ═Jesus══》《═══Allāh═════════════════せ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4.125.126

12/08 22:29, , 1F
我想請問為什麼效益少會等於成本多?
12/08 22:29, 1F
如果你先想一下 我們做出任何行為都有成本與效益--->如成本 < 效益 就應該執行該行為 如吃一份餐點效益可能是4元 而此餐點的價格是即是成本=3元 4-3=1 =>消費剩餘 所以 本模型的行為是 : 人口增加 成本 : 人民效用減少 (因為平均每人公共財減少) 效益 : 人民稅負減少 (因為平均每人負擔的預算減少) 所以效益減成本 = 財政剩餘 ※ 編輯: murasei 來自: 114.34.125.126 (12/08 23:01)

12/09 09:57, , 2F
謝謝M大這麼仔細的回答:)感謝你~
12/09 09:57, 2F
文章代碼(AID): #1GmqWgPt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