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1年高考二級人事行政上榜心得(代發)

看板Examination作者 (自然涼快到底)時間11年前 (2012/12/02 00:03), 編輯推噓7(704)
留言11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先聲明,這篇心得只是代友發文,個人不作任何的回應。 前言   本來上榜後,沒打算寫心得文,但是看到有板友質疑口試的公正性, 在下身為人事行政工作的一員,覺得有必要大概說明一下現在的口試制度 ,以正視聽。也順便分享一下口試心得,俾便未來的學弟妹參考。 正文 (一)因為在下覺得自己的讀書方法和一般人不大相合,所以筆試準備過 程就略過不提,只談口試這一部分。 (二)由於在下去年也有參加100年高考二級口試,不過筆試分數太低, 所以只是去陪前段班口試,不過去年的經驗幫助在下甚多,去年只 有76.25分(四位口試委員),今年提升到82分(三位口試委員, 兩次的口試委員均未有重複遴聘)。 (三) 在下去年口試後,曾在路上巧遇某位口試委員,由於他對在下還有 印象,就順便向他請益一些口試資訊,以下內容一部分來自委員之 口述,一部分來自口試規則,一部分來自期刊,一部分來自親身經 驗: 1.高考二級採取集體口試,係屬「結構化口試」,採取所謂的標準 作業程序,從口試委員的遴聘到最後分數評定,都有一定的規則 ,相關內容可以參考《國家考試集體口試參考手冊》。 2.遴聘口試委員後,會進行講習,俾使所有委員了解相關規則。而 題目也會在討論後,建立題庫,例如先擬定十數題,再當場由委 員從中挑選數題詢問。評分標準等事項則在試前會議決定,俾使 同組委員評分有所準據。 3.在應試前,應考人須繳交書面資料,俾便排除應考人的論文指導 教授、口試委員及曾任與現任的機關首長參與口試評分,在迴避 方面,已經有所規範。 4.進入試場時,應考人的私人物品須置於試場後端,不得帶在身邊 ,也不能提供任何資料給口試委員;應考人均按准考證號碼安排 的位子坐下,桌上有一枝鉛筆、兩張小白紙及一杯茶水,並且全 程錄影。基本上,所有應考人除了自己穿的衣物外,立足點都是 一樣的。 5.去年口試時,並沒有嚴格要求回答時間標準化;但是今年,每一 題的答題時間都有試場人員負責計時,鈴響就得停止作答,這點 對於每位應考人也是相同的。 6.至於評分方式,由於《口試規則》在101年年初有進行修正,因 此今年和去年產生些許差異,最大的差別應該在於配分方面,茲 說明如下: (1)100年:儀態(包括禮貌、態度、舉止)20分、言辭(包括聲   調、語言表達能力)20分、才識(包括志趣、領導、問題判 斷、分析、專業知識、專業技術與經驗) 30分、反應能力( 包括理解、應變能力)30分。 (2)101年:儀態(包括禮貌、態度、舉止、應對)20分、溝通能 力(包括傾聽與表達能力)20分、人格特質(包括嚴謹性、 情緒穩定性、開放性、和善性等)20分、才識(包括志趣、 問題判斷、分析、專業知識、專業技術與經驗)20分、應變 能力(包括理解、反應能力)20分。 (3)其實兩者相去並不遠,而評分方式則採細項評分,例如應變 能力方面,就拆成理解與反應能力兩細項,口試委員係根據 應考人回答問題的情形予以評分。 (4)如果有應考人在口試時有注意過委員的桌面,就會發現評分 表是呈矩陣狀,意即每一大分項各自佔有一定的分數,所以 應變能力再好也只會給二十分,反之亦只會扣減口試總分二 十分。 (5)而口試委員對於應考人的認識僅止於報名表上的個人資料, 以及口試前繳交的書面報告,並不清楚應考人的筆試分數高 低。評分係採當場決定,而且委員各自獨立評分,並無討論 情事,亦不會在事後觀看錄影。 (6)就在下兩次口試經驗來看,在回答問題時,口試委員都會同 時在便箋上記錄,並依紀錄在矩陣評分表上進行註記,例如 反應能力幾分之類;相信眼尖的應考人有發現,口試委員一 人配給一台計算機,係用於計算各子分項之總和,填列於集 體口試評分表上,該表僅列舉五大項的配分、評分與總分。 (7)在下曾詢問過口試委員問題如下: 「老師,如果是鍾馗,會不會有影響?」 「沒有。」 「韓非呢?」 「那就有差了。」 這部分亦提供各位板友參考。 (8)在下也曾詢問過此問題:   「老師,你們評分會趨中化嗎?」   「不會。我從八十幾打到六十幾,各種分數都有。」   由於去年並無公布口試分數級距,該點無法確定,不過今年   有公布口試分數級距,就人事行政一科觀之,最高分位於 83~84區間,最低分落於65~66區間,落差達18分左右,證明   口試委員所言不虛。 (9)或許會有人質疑,為何有如此落差,事實上這是相當有可能 的,因為不是每個通過筆試的應考人都擅於言詞。在下今年 初曾參加五週班的基礎訓,其中一部分的分數為專題報告,   班上有個同學只要一上台發言就全身發抖、聲音顫動、說話 斷斷續續,雖未達韓非之程度,但也相去不遠。 (10)口試總分係由所有口試委員的評分加總平均所得。 7.集體口試係採輪流回答之方式,例如該梯次計有A、B、C、D四名 應考人,若第一題回答的順序A、B、C、D,則第二題回答順序即 改為B、C、D、A,第三題順序則是C、D、A、B,以此類推,原則 上尚屬公平。 8.集體口試的大致情形如上所示,根據在下落榜與上榜都發生的經 驗來看,已經在程序上作到相當的公平。 (四)本梯次人事行政口試題目 1.自我介紹(求學經歷、興趣、專長、生涯規劃),限時三分鐘。 2.最近進行的人事改革,你有什麼想作的或是想法? 3.如果你業務繁忙,手邊有幾件時效性的工作即將到期,主管突然 交給你非屬你業務的緊急工作,並且限期完成,你會怎麼作? 4.如果你是新進人員,遇到不懂或是不熟的業務,你會怎麼處理? 5.對於最近的退休改革問題,你有什麼看法? 6.請針對其他應考人提出的退休改革看法進行評論,限時一分鐘。 7.回到第一題,身為人事人員,在機關中的角色為何? 8.對於今天的回答,認為有需要補充回答的部分,自行補充,限時 一分鐘。 (五)心得與建議 1.口試分數佔總成績20%,說高不高,說低不低,由口試分數級距表 可以發現,落差確實存在。由於筆試分數差一分相當於口試分數 差四分,因此,能拉高筆試分數就儘量拉高,一來可以提升上榜 機率,二來可以穩定信心。在下去年有幸與榜首同梯次口試,由 於去年榜首的筆試分數極高,只要他口試分數有及格,總分即為 榜首,所以他信心十足,口試表現相當理想,讓在下學到不少, 雖然落榜,還是有所收穫。 2.由於口試分數落差不小,因此,即使筆試名次在錄取名額之外,筆 試分數也低不少,也要參加口試,逆轉勝的可能依然存在。就算差 距過大無法錄取,至少能體驗到口試是怎麼一回事,對於未來再次 參加絕對有幫助,在下的經驗即為一例,今年口試分數進步近六分 ,也成功將筆試名次往上提升。 3.應試前所繳交的個人書面資料,係屬口試委員對應考人的第一印象 ,有任何值得書寫的學歷、經歷、事蹟等項目都要註明清楚。 4.一般而言,男性穿著西裝,女性穿著套裝,這並非強制規範,不過 在下強烈建議,至少要比口試委員正式,以顯示對於口試的尊重, 而男性口試委員多半穿著西裝。然而,亦有應考人穿著相對輕鬆, 例如男性僅著襯衫未打領帶,但是依舊錄取,因此此點僅供參考。 5.唯一可以掌握的題目是自我介紹部分,由於去年口試未強行控制時 間,因此在下今年準備了五分鐘的講稿,臨時刪改成三分鐘的版本 ,所幸沒有出錯。建議可以準備三分鐘、四分鐘、五分鐘三種版本 ,以因應當時情形。 6.至於準備口試題目方面,建議以現行考銓制度和各國人事制度為中 心,輔以期刊,例如《公務人員月刊》、《人事月刊》、《人事行 政季刊》、《文官制度季刊》、《國家菁英季刊》、《考選論壇季 刊》……等,以加強對人事行政時事之了解,還有考試院會議紀錄 亦須留意。這些資料未必會成為命題核心,但是對於增廣眼界有一 定的幫助,也能提升自我程度。 7.最後祝大家考試順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3.143.230.94

12/02 00:16, , 1F
推用心!
12/02 00:16, 1F

12/02 00:46, , 2F
超用心!推~~~今年也有參加口試 覺得尚屬公平
12/02 00:46, 2F

12/02 00:52, , 3F
恭喜上榜。我這次參加文化行政的二試雖也是去陪榜的
12/02 00:52, 3F

12/02 00:52, , 4F
但這真的是一個寶貴的經驗,我也可以感受到考選部的
12/02 00:52, 4F

12/02 00:53, , 5F
用心與公平性及高考二級可遇不可求的強度。
12/02 00:53, 5F

12/02 13:37, , 6F
很詳細,很有幫助,說真的國家考試的公平性真的有進步
12/02 13:37, 6F

12/02 16:02, , 7F
恩 ~~沒錯~~過程非常公正公開透明~也很歡樂
12/02 16:02, 7F

12/03 08:04, , 8F
從小都是筆試決勝負,對面試較不熟悉,先置底讓大家參考
12/03 08:04, 8F

12/17 22:44, , 9F
h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mny10111&book=13
12/17 22:44, 9F

12/18 17:29, , 10F
[賣]101年 周昉 刑事訴訟法 超級函授DVD bit.ly/WkhHaq
12/18 17:29, 10F

12/18 17:30, , 11F
不小心推錯了XDD麻煩原po幫我刪除 抱歉^^"
12/18 17:30, 11F
文章代碼(AID): #1GkYfHoy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