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二)100年鐵特高員&高普考土木類上榜心得

看板Examination作者 (宇)時間12年前 (2012/04/06 00:05), 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鐵路高員 普考 高考 國文:64 國文:54 國文:49 法學知識&英文:52 測量:41 結構學:82 工程力學:54 工程力學:100 法學知識&英文:58 測量:87 法學知識&英文:64 大地:67 結構學:68 結構學:88 工程力學:11 RC:80 施工學:66 RC:80 大地:56 測量:51 營管&工材:53 營管:57 平均:64.67 平均:68.83 平均:57.1 最低錄取:57.73 最低錄取:60.33 最低錄取:50 名次:前10 名次:前20 名次:前100 第三戰:鐵路特考高員級(5/16~6/24)!!有別於國營事業和中鋼考試,以下幾場考試是隸 屬考選部主辦,也就是當初筆者慘遭滑鐵盧的戰役,今年東山再起,勢必要報仇雪恥,此 種決心是必備的,千萬別看輕自己,每位考生都有一片燃燒的小宇宙,只是燃燒時間長短 不同罷了。言歸正傳,由四大金書可發覺,考選部試題難度>>國營事業,故筆者自國營 事業考畢後便將作戰計劃做了些變更,以對付更強大的敵人。 二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早0900~1200 材力 RC 土力 材力 RC 土力 休 午1330~1700 結構 RC 基工 結構 測量 基工 休 晚1830~2200 施工工材 測量 營管 施工工材 測量 營管 休 鐵路特考科目有:國文、法緒&英文、流力&材力、測量、結構、RC、土力&基工、營管&工 材,由於科目多且廣,所以相較於初版計劃,筆者將唸書時間拉長了一些,並且依科目棘 手程度做一些比例上的調整,例如施工工材,筆者僅將四大金書該部分考古題拿來當作筆 記抄在筆記本上,且細看不難發現其實許多題目都是重複的,重複次數越多,筆記越要仔 細詳載,因為它飄出一股很可能會再考的味道,施工工材部分篇幅較少,做筆記花不了多 少時間,因此每週花兩個晚上做筆記即可,此時還毋須去背它,切記『筆記要少而精,約 而簡』,因為重點是考前二週要開始將筆記內容反覆背誦,太多的話不僅記不住還會徒增 壓力。同理營管也是如此,以考古題重要的題型當筆記,何謂重要?除了常出現的考題之 外,很多考題都是出現一次、兩次就不再出現了,那該如何?筆者原則很簡單,僅出現一 次,答案看起來很不友善,出現年代久遠(95年之前),此種東西便不在我射程範圍內, 考出來的話我賭別人也不會,相對地出現過二次以上(包含二次)還有出現過一次但『答 案淺顯易懂易記』,可強化我其他題目答題品質的傢伙,我就會將它納入我秘笈的麾下, 切記『營管計算題』必定要如數家珍的好好收藏著,簡單的加減法、算浮時、畫網圖,投 資報酬率比卡二、傾角變位法、矩陣強太多了,它可是左右你上榜的關鍵,最終我施工工 材作了一本筆記,營管也作了一本筆記,厚度都是書局裡頭最薄的那種A4筆記本,考前兩 週每天花2~3小時狂K,筆者認為效果還不錯。 再者國文、法緒&英文、工力、材力&結構、RC&鋼構、土力&基工該如何呢?很簡單,國文 (不含公文)、法緒、英文、流力、動力、工程地質和鋼構通通放棄,聽起來很不可思議, 老實說,或許我的方法不是很恰當,但筆者認為這是最快的上榜捷徑,國文、法緒、英文 我相信土木系沒人會自認為這三科是他的強項,所以筆者放心地憑藉著自己的生物本能作 答,分數跟大家也都相去無幾,國文唯一要記的便是公文格式,某高人指點說:「公文格 式對,內容不要太荒誕,至少都會有8分。」所以考場外發的大東海國文彙整,不要急著 回收,它很可能讓你國文多得8分,加減補一下也好!!工程力學中包含了靜力、動力、流 力和材力,筆者認為只要貫通了材力的精隨,靜力自然就迎刃而解;至於動力,筆者水準 僅止於先前做經濟部考古題所培養的程度而已(詳心得一),但畢竟是散兵游勇、不成氣候 。對於流力和工程地質而言,筆者就真的是採擺爛的方式應付,因此在高考動力和流力這 兩科也就令筆者吃癟了。若讀者時間充足,不妨上一下工力和流力的課程,以100年考題 可觀察出這兩科考題漸趨平民,倘若把握住基本分數,將能為自己增加一把得分之鑰,當 然工程地質也是,若有時間也可利用考古題筆記的方式加以磨練,此不失為一項利器。最 後是鋼構,不念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本階段要考科目都自顧不暇了,哪有時間理它,等高 考考完再說吧!! 整理上述一些訣竅後,筆者秘笈共作七本:土力×2、基工×2、施工&工材×1、測量×1 、營管×1,除了秘笈之外,其他科目包含材力、結構、RC仍然是痛苦地按表操課,考古 題一題又一題地嗑,直到當天的進度達成為止。除了四大金書所提供的考古題外,因為是 考鐵路特考,所以筆者另外下載了五年份的鐵路考古題做練習,寫完之後再對答案檢討, 一天三科,兩天便可完成一年份,五年份約十天KO。考前十天再將考古題作第二輪,如此 操過之後,便等著放榜捧鐵飯碗吧!! 第四&第五戰:普考&高考(6/25~7/13)!!之所以高、普考寫在一起是因為普考即高考的前 哨站,普考有點像是魔王跟前的副將,殺爆他才能打魔王,所以考上高考者通常普考也能 夠金榜題名,考科重複性很高,普考科目含:國文、測量、工力、法緒&英文、結構&RC、 施工;高考科目含:國文、結構、法緒&英文、土力&基工、工力、RC、測量、營管&工材 ,端看施工、工材、營管本一家,那高考就是比普考多考一科土力&基工而已,因此普考 可以拿來練筆並鞏固軍心。進考場前要有自己是來練筆的自覺,以及上榜後直接填放棄書 的自信。 先前第三戰讀書計畫其實就是以高考為假想敵來擬定的,如今鐵特考完後,當然還是得繼 續按表操課,並把不足的部份再加強罷了。例如工材、營管、施工便把考場中九華發的重 點整理再加進自己的秘笈中,使其更臻完善;實力補習班或許會發結構&大地的題解,當 然也不能拿來墊便當,回去自己寫一寫再回收也不遲。 接著闡述一下自踏進國考地獄後,筆者是如何對付大地和測量這兩大強敵!!大地工程筆者 有購買施老師大地工程一、二這兩本聖經,至於三咧?筆者先前不就說工程地質擺爛了嗎 !!無論如何,自一月擬定作戰計畫後,筆者便利用土力&基工修練時間,花了二個月將兩 本書讀完,當下的程度為『知而不會解題』,讀完後約略花了一個月將93~97考古題『讀 懂』,此時要從頭到尾把題目算對還很拼,爾後再花一個月將兩本書濃縮成四本秘笈,土 力×2、基工×2,本想說這樣做完後大地工程應該可以應付的還不錯,沒想到做考古題時 ,還是卡卡的,此時大約是5月多,且離鐵特、高考時間越來越近了,再來就只能徒法煉 鋼,也就是考古題一題接一題硬嗑;秘笈一條接一條補充,以此方式對付大地工程,我想 應該是頗足夠了,剛開始頗艱苦,但在考土木技師前,會有一種倒吃甘蔗的感覺。 接著說測量那本筆記是打哪來的?話說筆者當時一天看2~3卷九華林老師的測量,可以說 是有聽沒有懂,再加上老師時常拿麥克風當教具,導致收音不良,回過頭來只聽到老師說 :「這樣比喻大家就都聽懂了!!」別開玩笑了,這真的是令筆者汗顏。對於搶時間的考生 而言,哪有那閒工夫去現場聽第二次。話說測量對普考、高考、土木技師而言所佔比重頗 高,且往往是影響考生金榜題名的關鍵,因此一定要正視測量,兒戲不得。剛開始筆者一 樣是採考古題筆記方式整理,將考古題重要的題目擊破並擷取至秘笈中,例如經緯儀、水 準儀構造、誤差來源、土方量計算等,如此對測量便有一點概念了,再來便將林老師筆記 中當初看不懂的重點也加進去強化一下。如同營管一般,『測量計算題務必要熟練』, GPS、GIS或其他問答題,筆者認為只要有讀過該章節的考生分數應該都相差無幾,而真正 主戰場就是在計算題,會的人拿滿分,不會的拿零分,你說差多少?!最終筆者在有限的 時間內僅做了薄薄一本測量筆記,再搭配四大金書考古題(計算題務必從頭到尾能夠不看 解答完全做對),時間不夠充裕,無法理解測量真正的精隨,但求上榜,筆者認為足夠了 。 在此筆者感到相當慚愧,高考在工程力學這科完全被擊敗了,主因由於筆者放棄了流力和 動力這兩科(共佔60分),再加上該把握的材力和靜力計算錯誤,以致於分數相當慘烈, 因此還是建議讀者若要採用此種豪賭的方式準備工力,自己要有能夠承擔風險的能力,相 信各位考生若能夠按部就班練習,銓敘部的大門將隨時為各位考生開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125.194

04/06 01:28, , 1F
感謝分享心得,恭喜您!!!
04/06 01:28, 1F

04/06 08:17, , 2F
04/06 08:17, 2F

04/06 08:18, , 3F
ty有空也來分享一下上榜心得把
04/06 08:18, 3F

04/06 19:26, , 4F
土木錄取率超高的
04/06 19:26, 4F

04/07 18:59, , 5F
很有助益的分享,尤其是考古題練習的心得,大推!!
04/07 18:59, 5F
文章代碼(AID): #1FVSBR02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