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地特三級上榜農業行政準備方式分享

看板Examination作者 (紫)時間12年前 (2012/03/11 01:28),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國文(58分)、法學緒論與英文(68分) 國文跟法緒與英文這兩個類科,我在國考上我分配的時間幾乎不多,我有一本高點 國文的考試書,多半是在書讀累了、茶餘飯後翻翻,所以我國文只考58分;法緒方 面建議考生上考選部官網去抓歷屆考題五年內的幾乎就夠了,當然有一本憲法的工 具書更好,畢竟憲法的配分高達30分;英文的準備大多是在圖書館裡面翻閱有許多 像時代、長春藤…之類的英文雜誌,考前兩個月之前的時間我多是在進圖書館後的 一個小時內翻幾篇文章,努力的看了解他的前後文義,這對在國考時多半是閱讀測 驗的考試多少有些幫助,起碼必須要猜的時候也多增加一些勝算。當然文章中會有 很多生字,我都是把它先記在一本筆記裡,最後的兩個月就是背這些生字。其實命 中率一點都不高,安慰性質居多。 在所有的專業科目中,考高考每科的目標要求自己達到七成分,不要一科獨強其他 都很弱,這樣的話對上榜比較有保障。舉例來說一科獨強以閱卷老師而言最高也到 85分很難達到90分,其他科20-30分(普考我是拿過90分但是那次其他科不如預期, 所以以一分多落榜),90+20+30+40+35+42跟50+55+53+54+56+58熟強熟弱就顯而易 見,而且90分對考生來說已經是極限,50分卻來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統計學:(42分) 是理科方面的學科,多算是一定要的,但是最重要的是該背的公式一定要去背,尤 其是間斷與連續機率那幾個常用的公式、機率區間、信賴區間、假設檢定、ANOVA 表與計算公式、回歸分析的公式這些算是基本常考的公式。統計學最難考的我想已 經考過了,就是100年地特,敘述與觀念性的東西是100年地特統計的特色,觀念不 是很清楚或沒有脈絡寫不出來。而且當我拿到考卷時在審題的時候我就發現我最厲 害頂多也只能拿到80分,更何況我第四大題這個脈絡都對了,偏偏在最後的計算處 理上多了一個式子,所以答案也跟著錯了,閱卷委員委員也給了我一個大鴨蛋。統 計是高考的最後一個考科,那天晚上我就知道出錯了,失眠一個晚上。統計我其實 是以60分在拼,最後收到成績單只拿了42分(七成分),可能在敘述方面有些不完整 的地方需要加強。統計學在準備的方向就是算就對了,不要侷限在高考的統計,關 務、原民、身心障礙、地方…等等,多去研究國考出題的題型,可以上公職王去找 歷屆統計的參考解答。我手邊的是高點趙治勳編的書,跟一本厚厚的工具書。 行政法:(57分) 行政法相信對本科系的考生來說是一門相當艱澀又難準備的考科,但是仔細去研究 一下不難發現他有一個脈絡,就是在行政法的175條法條中,92-134的行政處分(法 條最多也是出最多考題的部份)、135-149的行政契約、150-162的法規命令與行政 規則、163-164的行政計畫、165-167的行政指導、168-173的陳情,這些法條都要 熟記而且掌握住,每年幾乎都是考一條行政法再搭配行政罰法、行政執行法、公務 員法…等,掌握行政法就幾乎掌握申論題一半的分數,另一半的分數就看考生的文 筆跟臨場反應(當然也要言之有物,不然最多也只是筆墨分數,我最糟糕的一年也 是我覺得最扯的一年,就是第一年選擇題好像拿了46還48分,結果總分51分),加 上選擇題多參考考古題,要拿60-65分不難。今年小弟在選擇題的命中率不高,所 以只拿了57分。 農業概論:(76分) 仿間有許多相關的書籍,建議以中興大學的為主要讀本,在輔以其他的農業概論。 這一科要拿分基本上有很多也跟考運有關,農業概論所包含的範圍非常的廣,廣到 肥料、土地、食品加工、魚畜養殖…等都有出過,連農產運銷跟農業政策也有。其 實這門考科只要提"概論"沒有要考生做深入分析,多多涉獵相關的書籍,看到題目 時不會一下子不知道命題委員問什麼很重要,硬要寫也要讓閱卷委員的人有"我是有 在準備的感覺"。另外,除了各學校各教授寫的讀本之外,學校沒教的事也要花時間 去讀,例如"糧食問題"方面的書籍書局很多,圖書館也很多。重點就是博觀而約取 ,厚積而薄發。 農產運銷:(48分) 就屬台大許文富教授的"農產運銷學"最權威了,這本很有用,甚至連農業經濟學也 用的到,考生有機會一定要弄到手。不過這一科的閱卷老師給的分數高高低低落差 很大,地特出的題目就有許反兩方面都可以論述,但是我想以中間論述得分應該最 高(筆者在四大本科的考科中這科最低分48分,因為我都著重在反面論述,盡做一 些政策不良的論述,這是在提醒大家雖然你有想法,可是面對這樣的大考試還是要 守本分不要太鐵齒)。 農業經濟學:(72分) 以台大張德粹教授的"農業經濟學"最權威,跟許教授的"農產運銷學"有相輔相成的 加乘效果,這是基本農學要學的經濟學。在經濟學上還要多準備關於完全競爭、獨 占、寡占、獨占性競爭等等的理論,如果考生對於考古題多有研究的話,其實農業 經濟學出的申論題在上述兩大本書中就介紹很詳盡,農業經濟學的計算題也沒有超 過個體經濟學的理論,在準備的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把這些東西觀念弄清楚很重要。 多增加總體經濟學的理論,除非考生本身經濟學的底子很強,對一般的考生來說負 擔很重,本益比不高,甚至會成為壓垮準備時間的稻草。額外再補充一本黃建森教 授寫的"農業經濟學"五南書局發行的。 農業發展與政策:這一科需要特別介紹(73分) 這是我認為農業行政考科中唯一的一科無字天書,因為它的廣度和深度幾乎就包含 了我門這100年來發展的歷史,也包含了上述的科目。畢竟農業是基本產業,不論 是在哪一個世紀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各時代的農業問題都不盡相同(第一次 考就是敗在這一科只拿30分,每一小題幾乎給的都是零頭的5、6分。第二次考也還 是很爛,爛到分數都不想記)。仿間只有一本興大劉建哲教授的"農業政策之原理與 實務",筆者只建議把這本書當參考,有也好沒有也不用太擔心(我也沒買)。在準 備這一科其實相當棘手,不過準備這一科相對的考生就會接觸到與農業概論和農產 運銷相重疊的地方,也可以說是事半功倍。 找資料的能力是考國考勝出的必要條件之一,相信很多人都認同。這一科的準備可 以有幾個大方向: 第一:農委會的官網中可以去找歷年的政策,不用背但要了解政策的內容跟歷史背 景,另外還要去瀏覽一下最近農委會的動態新聞,太多了所以考生可以找自己感興 趣的點進去瀏覽。 第二:所有的閒書有關農業方面的問題討論,像"糧食@@@"、"綠色###"、…等,圖 書館有的話就在讀累了去翻翻,沒有的話在休閒或有經過書局進去坐一個下午翻翻 ,當然裡邊的內容不完全是我們想要的,也不完全切合臺灣的政局跟時勢,重點是 在於審題的時候你腦海中可以描繪出多少的內容,你準備把多少東西丟進答案卷裡 給人看,看看人家的論點是不適合、恰不恰當。 第三:ECFA是當紅炸子雞,考生可以去找智庫出的兩本(或許更多)討論ECAF的書, 一樣要翻翻記重點(基本上,我並不覺得這些是好書,多少有些是政治算計,但有 些是值得參考的資料)。 第四:每天花一到兩個小時看看三大報,蘋果、自由(綠色)、中國(藍色),看看別 人在討論什麼寫些什麼,轉化為自己的。 第五:你也可以將這一條完全忽略。那就是看政論節目(民視、三立跟TVB),這是 每天收工回家偶而會做的事,看看新聞台就會轉到這些節目,寮的內容妳想聽就看 ,不想聽就睡覺去。我覺得是可以加深我的印象,但是也不要將這些列為必要的東 西,畢竟媒體做的東西可信度都有限,最主要還是自己的思考跟論述,而且這些節 目都有自己的政治立場,並不會有很客觀的結論。 第六:三階段農業政策的內容跟分水嶺的界線,台灣最特殊的就是第小人稠,從政 府來台對土地作的政策到底有哪些,這些的時代意義在哪?有哪些重要的農業政策 ?我相信以前在學校如果有修過法規的都有學到一點,像是:耕者有其田、公地放 領、三七五減租…等等之類的法規,但是歷史的演變,農業政策的推演這些都要去 理解。我相信這一點對大家來說很籠統,但這也是為什麼要找資料的地方,如果我 寫出來也只是我的,照我的意思表達出來,這是已經經過整理的二手資料,省略了 很多也許是重要的關鍵,所以才希望給大家一個方向。 第七:糧食自給率的問題,第一次接觸這個問題是在農業期刊"農政與農情"中看到 的,這本期刊也是必讀的工具書,而且他也是官辦的正式雜誌,很多人會建議其他 的相關雜誌,可能是我手邊就只有這一本,所以我就先搞懂他每一期的內容,抓住 農委會的施政重點。考生可以在這本雜誌中找到很多政策面的資料,再從這些問題 中去延伸。 第八:FTA自由貿易協定,這一樣是一個很大的題目,也是很具爭議性的問題。在十 年前把WTO當作是國貿類科的考題我是不會有任何意義的,也許是因為農業再當時是 被各國保護的產業,是農業國家的根本,所以限制很多。但是現在國際局勢的發展 ,農業行政的考生必須去理解這些國貿問題,GATT演變成WTO是什麼樣的歷史背景? 是什麼樣的利益交換和利害關係的轉化;WTO又因為什麼轉換成FTA(ECFA、TIFA、 TPP、AFTA…等等)的相關問題。如果把這些當成是一個族譜來說的話,GATT是爺爺 ,WTO是爸爸,FTA(ECFA、TIFA、TPP、AFTA…等等)是兒子甚至是孫子。說實話, 現在的我雖然考上了對於這些關係還是一之半解的,但是這一方面的資料是一定要 多去搜尋的,人不一定能當全才,但對很多東西都要有涉獵。 另外,關於現在台美關係的美牛瘦肉精問題,就是WTO為什麼會孳生成FTA的例證, 因為大國跟小國的利益衝突(這只是其一),詳細的資料我是還沒補充,試著去找尋 資料,也許你會得到的會比我知道或我給的更多。本科系的考生能說美牛問題不是 農業問題嗎?可是他涉及的層面是關於農產運銷跟農業經濟層面的問題。 以上這八點的補充資料範圍也許很大,但是這些都是考試必須的工具,這許多的資 料跟問題是環環相扣的,而且也是跟我們生活相關的。準備國考的考生要有一種對 時事有一種莫名的敏感度,而且要在這些問題中間在延伸出問題,對於不懂的就問 自己的家庭教師GOOGLE天神,將上面提到的關鍵字輸入GOOGLE會找到比我說的更多 的資料也不一定,再將這些吸收成自己的東西會比我說的這些屁話更受用(我對於 這些問題都會先設想說"我遇上了該怎麼做?"我也不得不承認說這一次的地特會上 運氣成分也有,但是這些問題在我心中預習過不下十次)。 事實上,如果各位對以上列舉的這些預設的問題根資料都有在收集,或者比我更多 ,那你手邊的資料跟我的其實差不多,最大的差別在於讀的精不精而已,而且這些 資料也得隨時去更新。 以上就是我關於農業行政準備的方式給的建議,希望有幫到已經在努力、或正在努 力、或已經失敗好幾次的夥伴的建議,我想農業行政的考生都有相同的問題那就是 "為什麼國考版那麼少人在討論這個類科?",我第一次跑來也是因為找不到資料而 苦惱。 98年高考49.3陪榜 榜示缺額一個 增額錄取十個 不足額錄取 99年高考44陪榜 榜示缺額X個 增額錄取X個 因為不爽又考超爛沒記 99年地特54陪榜 榜示缺額X個 增額錄取X個 沒印象了 100年高考55陪榜 榜示缺額四個 增額錄取四個 100年地特60上榜 榜示缺額一個 增列錄取一個 每年開缺都在十個一下,報考的人數差不多都在250-300之間,在競爭上算是激烈的。 當然每次我的成績都有小數點差別在上榜跟陪榜,會記得第一年的小數點一方面是因 為第一次考,再來是不足額錄取,第三是自己失誤太多。考國考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就是不要"大過不犯小錯不斷",這是我這幾年的體認,因為大過頂多就是一題或一科 很低分,但是小錯一直犯的話就算讀再多書也只是惘然。 另外,提醒各位一點,考高考還是普考要先認清自己的目標,雖然我每次高普考都報 ,但是農業行政的高考跟普考沒有像其他考科多有相關或重複,準備起來會很累而且 挫折感很大,事實上這次如果沒能如願的考上我幾乎是已經灰心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3.66.163

03/11 19:10, , 1F
恭喜你^^
03/11 19:10, 1F

03/11 22:10, , 2F
推一個! 恭喜!
03/11 22:10, 2F

04/18 17:24, , 3F
恭喜你!!也感謝你的分享^^
04/18 17:24, 3F
文章代碼(AID): #1FMuzLuL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