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100年高考文化行政上榜心得

看板Examination作者 (迎著風走)時間12年前 (2011/09/29 18:49), 編輯推噓7(700)
留言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背景] 非本科系但大學輔修中文,畢業後歷經幾個工作後因緣際會到藝文團體工作,過程中發現 自己滿樂在其中的。去年底休假出國玩時順便和幾位在國外念藝術人文類研究所的友人見 面,得知國考中有「文化行政」的考科,看了科目和考古題後覺得是自己感興趣的議題. 由於自己有經濟壓力所以沒有想過要當全職考生,且因為工作上的經驗和考試並非全然無 關,所以就一邊工作一邊準備考試,雖然身體累但心靈倒是頂富足的,某種程度上也把念 書當作是工作以外的調劑。(剛好附近有市圖,借書也很方便^^) [準備過程] 由於工作的性質特殊,沒有周休二日(人員少用輪休的),因此平均每天抓出5個小時的時 間念(早上到下午上班前),有遇到輪休的日子就盡量念到8小時左右。一開始也會爬不起 來,但身體習慣後就好了。 雖然那些科目有趣,但為了考試時能下筆神速內容扎實,就得挑重點看,並在這段時間內 發展出自己的論點。因為考試在七月中,所以我自己分配的時程如下: 1-2月:打底期 從國考版的精華區找尋前輩的推薦書單, 每科挑選1-2本大略看過,對每科的內容及範圍有個基本概念。 3-4月:按表操課期 基本上每天可以看兩科,就按表操課並且把重點作成自己的筆記。 5-6月:關鍵期 第一階段:從考古題及命題大綱上作準備 看考古題的好處是可以抓出重要的概念或議題, 命題大綱則是檢查自己是否有疏漏的部份。 在這段期間,試著去寫考題,當然念得東西那麼廣,第一次下筆時總覺得很飄渺,或是 不知道寫什麼,不過對我來說,重點是在「對題目留下印象」。因為再次復習筆記時, 看到相關的概念自己就會聯想到可以用到的議題(考題)上。 第二階段:蒐集關鍵字,並整理出自己的論點 由於距離考試只剩下二個月不到了,這時候再看新的東西也可能無法發揮出來,且舊的資 訊也可能隨著時間過去被自己淡忘了。所以每一科我從考古題及重要時事中抓出約10-20 個關鍵字,並把之前的筆記就這些關鍵字濃縮成精簡版,也就是直接可以呈現在考題上的 。 7月-考試前:強力復習期 這段期間除了持續follow時事外,就是復習再復習自己的精簡版筆記。 隨著腦力的成長,科目間的融會貫通,再把自己整理的論點修改得更精實。 [各科成績、心得與書單] ★ 共同科目 國-高:72 英文與法緒-高:50 國文:考前三天背公文格式 法緒:寫歷屆考古題,並買了一本二手書看,可惜成績不是很理想。 ★ 文化行政與政策分析 高:51 主要是對各國的文化體系架構及我國各種文化政策詳加了解,文建會網站上有很多資訊 (尤其是電子報跟專刊),議題上如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公民權、社區總體營造、地方文 化館等文化政策近幾年都很常考。 除了書目以外,相關的研究論文也很具參考性,如我國文化政策發展的脈絡研究或是各 項文化政策實務與背後理論的關聯性。 書單 文化行政/夏學理著(推薦) 全國視野的文化政策/郭為藩著(推薦) 國族主義到文化公民-台灣文化政策初探(推薦) 藝術與公共政策/費約翰著(推薦) 文明化的儀式:公共美術館之內/王雅各譯(推薦) 文化創意產業概論/陳怡君著(推薦) 論博物館學/張婉真著(推薦) 圖解文化研究/陳瀅巧著 (推薦) 當藝術遇上經濟-個案分析與文化政策/蔡宜真譯 漢寶德談文化/漢寶德著 文化新視野/李瑞騰主編 我所看見的未來/嚴長壽著 文化產業經濟效能研究:我國博物館經營效益與產值調查/夏學理主持 網路資訊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http://ccindustry.pixnet.net/blog ★ 藝術概論 高:73 這科花了最多時間,因為範圍真的很廣。在準備上我概分為「基礎」「台灣」「西洋」 「當代」四個部份。除了書本上的知識,實際看展的經驗對考試也很有幫助,畢竟考題 上有需要舉例的時候,自己有親身參與過寫起來也比較生動跟深刻! 書單 基礎 美術鑑賞/趙惠玲著(推薦)→裡頭就包含中國藝術 藝術概論/陳瓊花著 台灣 台灣美術之旅/李欽賢著(推薦) 以藝術之名:從現代到當代探索台灣視覺藝術/徐蘊康著(推薦) 天還未亮:台灣當代原住民藝術發展/盧梅芬著 西洋 100藝術大師/胡永芬著 當代 當代台灣美術大系系列 文建會出版 (推薦) (整套好像有12本,我只看了以下7本) 議題篇 1.文化/殖民 2.社會/世俗 3.商品/消費 4.觀念/辯證 5.慾望/禁忌 媒材篇 1.雕塑與公共藝術 2.裝置與空間藝術 ★ 本國文學概論 高:59 由於大學輔修中文時對古典文學及現代文學已經有一定的認識, 所以在準備上加強的是台灣文學。 各時代的重要文體及文學運動是常考,算是掌握度比較高的一科。 書單 台灣文學史綱/葉石濤著(推薦) 中國文學史800題(上、下)宋裕著 萬卷樓出版社(推薦) 個別作家: 冊頁流轉-台灣文學書入門108/傅月庵著(推薦) ★ 世界文化史 高:40 很慘烈的成績...... 不過準備過程中倒是學到很多,文化史的部份其實我覺得不僅是「史」,從文化史的知識 累積中可以理解台灣為什麼現在在世界版圖中是這樣的定位,也可以從一個比較宏觀的角 度去理解國際政治。雖然這個分數讓我很汗顏,但其實已經吸收的東西也內化到自己的資 料庫中,並不是毫無收穫。 書單 現代世界的形成/王世宗著(推薦) 世界文化史 申論題庫Q&A 黃雋著(推薦) 圖解世界史 (上)(下)(當入門參考資料很推) ★ 文化人類學 高:65 我把科塔克的每一章拆了與相關論文整理成筆記,而今年的題目也幾乎都考科塔克書中的 概念 。 書單 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性的探索/科塔克(推薦) 中研院民族所期刊論文 ★ 文化資產概論與法規 高:71 除了「文化資產法規」熟讀外,理解國際上對於文化資產保護的見解及我國文化資產實務 的處理方式也很重要。除了基本書目外,我受益較多的是從探討各項文化資產的相關論文 ,對於把概念實務化很有幫助。 書單 文化法規彙編(熟讀法條) 文化資產實務執行參考手冊(共四冊,推薦) 世界遺產基礎知識Q&A 文建會出版 (推薦) 文化遺產-鑑定保存與管理/劉藍玉 譯(半推薦 這本書是從澳洲的實務為主 看大觀念即可) 專題筆記(由各項文化資產相關論文整理而成) [心得] 上述的書目都是參照國考版的前輩而來,當決定考試後, 對我來說第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可以快速吸收的/看順眼的書。 書也不是從第一行開始看,對考試而言,比較重要的是「呈現什麼」; 因此不要死背,而是試著鋪陳出有邏輯的思考脈絡, 對一個議題透過理解/思辨/參考多方說法/融合自身經驗, 進而發展出自己的一套見解(可以說服自己), 在書寫的過程中佐以各方學說來加強, 並在心中留一小塊待實務經驗中印證(理論可行與否), 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有趣的學習歷程。 在心態上,準備考試過程中也有很想辭職的時候, 不過每個人的人生際遇不同,考量也不一樣, 轉念一想,雖然同時工作跟考試是雙負擔但其實也是互有助益; 工作上的經驗部份可以運用在考試上,而每天吸收新知工作的心情也會開心一點^^。 過程中心情紛擾的時候有去行天宮拜拜,祈求平安, 我覺得這對心情平靜還滿有幫助的。 一路上也謝謝國考版上的前輩們無私的分享,我受益很多, 因此也藉由分享我的小小經驗,希望可以幫忙到想走這一條路的朋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5.201.237

09/29 18:59, , 1F
謝謝分享:)
09/29 18:59, 1F

09/29 19:17, , 2F
感謝分享!!!
09/29 19:17, 2F

09/29 21:23, , 3F
感謝分享
09/29 21:23, 3F

10/01 22:14, , 4F
太棒了!感謝分享~
10/01 22:14, 4F

10/02 13:28, , 5F
我也是在職準備,以您為標竿看齊,哈
10/02 13:28, 5F

10/03 09:17, , 6F
感謝你的分享喔!祝你一切順利!
10/03 09:17, 6F

10/03 22:43, , 7F
原PO經歷跟我學姐好像啊!話說她今年也考上!看來同梯的!
10/03 22:43, 7F
※ 編輯: a99340k 來自: 118.171.28.9 (12/03 17:49)
文章代碼(AID): #1EX4qrSb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