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三等農業技術上榜心得

看板Examination作者 (貓咪喵喵叫我起床￾N)時間13年前 (2011/03/02 11:58), 編輯推噓8(800)
留言8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很幸運的考上了,昨天晚上收到掛號信才有了真實感,看到各科分數,其實跟自己 預估落差的很大,但是平均下來的成績倒是僥倖能夠在這邊分享。我大學讀的是生物科 學系,碩班唸人體生理所,跟農業好像沒什麼關係,勉強只能說是跟生物有關,所以大 部分的科目在準備的時候都是重新開始。   先分享一下分數,起伏很大,很醜,有些分發區連邊都勾不上,所以說僥倖:   國   文:申48 測16 64   法學與英文:      58   作物育種學:      73   作 物 學:      32 (崩潰....)   作物生產 :      52   土 壤 學:      83 (....自己都不敢相信)   作物生理學:      30 (大崩潰....)   試驗設計學:      74   總 成 績:      58.07   我覺得寫的還算順手因此洋洋灑灑寫一堆的,成績爛的可以﹔寫起來很心虛,感覺 嘴炮到自己都見笑的,反而出乎意料的幫忙拉分數......,只能說,考試的時候別空白 ,想到什麼寫什麼,筆墨分數會在你意料不到的地方出現。   書單:   共同科目:完全沒有準備,不過我習慣7點就到考場,所以考國文以前有時間拿補習 班發的秘笈單張看一下。這次看大o海的國文(其實是去年的),覺得超幸運的是這次作 文的題目”維護傳統與因應潮流”,剛好在大o海的秘笈內有非常類似的作文範例,因 為論說文是我最不會寫的文體,所以有稍微認真看一遍,洽恰好用在考試上。完全沒有 準備共同科目的夥伴可以拿這些秘笈惡補一下。法律與英文就真的放給他爛了。   作物育種:看高典林和盧守耕教授的書,高典林的較為淺顯。   作物學:看我的成績就知道,沒有參考價值......,事實上我也有翻盧英權教授的 書。不知道是寫的答案得不到青睞還是怎樣,我覺得已經把知道的都回答了,預計可以 拿到五、六成的分數,卻得到三成的果實,完全無言......   作物生產:題目很雜,我的成績持平而已,老實說我是直接看考古題找答案唸的, 所以沒有用特定的參考書,不過有些題目在作物學或是土壤學的參考書都找的到。強烈 建議作物學、作物生產學、土壤學這三科把他視為一個大科,彼此可以互相融會貫通。   土壤學:我自己預估的分數本來只有30 ~ 40 ......,沒想到成為救命的蘆葦;我 看的是張仲民編著的普通土壤學及土壤與肥料學;另外有一本科普書籍:台灣的土壤(陳 尊賢、許正一)用比較淺顯的方式說明土綱分類,台灣土壤種類分布和土壤危害等等,可 以很快看完,能夠當作入門書。   作物生理:再次令我崩潰的一科,我覺得我努力把知道的東西都寫出來了,沒想到 成績那麼讓人噴淚。參考書是啟英出版社的植物生理學,及柯勇編著的植物生理學。就 這樣,其他的沒臉說了Orz....   試驗設計學:沈明來教授的試驗設計學,目前最新的好像是第四版,我覺得有些敘 述編排的比第三版更好一點﹔另外沈明來教授台大的網頁有試驗設計學的講義可以下載 ,大部分的東西課本都有,主要是能夠方便攜帶和練習,考試當天我就只帶講義去看而 已。因為我對背的科目實在不在行,所以盡量用理解的方式來自學這科,但是說實話公 式的部分還是以熟能生巧為主。這科也是我拉分數的主力,花時間熟悉一下一定會有收 穫。試驗設計學我沒有認真看過考古題,但是覺得這次地特的考題非常的......不需要 用計算機,反而是偏理解吧,只能說記住了公式,最根源的推導還是要記一下下。   台灣農家要覽太大本了,不過作物學、作物生產概論和土壤學都有需要參考的地方 ,寫考古題的時候還是可以參考一下。     準備方法:   我去年七月初決定要換跑道準備農業技術,同時在七月底離職,打算在存款花光前 全職拼拼看,所幸能夠達成這個目標﹔七月才決定要考,所以高普考是沒辦法參加的了 ,僅報名10月的二等考和12月的地特,二等考試少了作物生產學和土壤學,因此七月到 十月我專攻作物育種、試驗設計、作物生理及作物學,考完二等考試後才開始看作物生 產和土壤學。   真正有認真唸教科書的只有育種、試驗設計和作物學;唸過一遍育種和作物學後把 前五年的考古題拿出來看(二等、高普、地特三四等的考題),結果一整個挫敗,感覺腦 袋瓜裡面東西少少,而且不知道怎麼寫出來;後來我改變策略,將所有的考古題打在 word上,開始翻書找答案,直接用考古題來整理重點﹔另外也在網路上找資料。二等考 完後準備作物生產和土壤學的時候,也是以解考古題為主。   唸書地點是在學校的圖書館,為此還買了一台二手EPC(又噴了一些存款),申請校友 證就可以窩整天還無線上網,同時圖書館裡還有很多參考書,畢竟各個科目只看一本書 可能有所不足,某些題目可能要翻其他參考書才能找到清楚的敘述(例如育種學的遺傳率 概念)。   我不是很能專心唸書的人,圖書館的小說誘惑又很大,所以我的做法是把一天拆成 三段,8~11時算試驗設計熟悉計算機,11~13午餐休息,13~16時寫一科考古題,17~20寫 另一科考古題;其他時間就算休息,要繼續上網找資料也可以,要休息看小說也可以。 這樣規劃是配合考試那三天的中午休息時間,缺點就是晚餐太早吃,害我又要吃宵夜   考古題解到一個段落後就可以開始整理,把相關的主題挪到一起,然後依照自己的 喜好或是教科書目錄編排的次序再調動一下,讓考古題唸起來有前因後果的順序;最後 就是讀過一遍再一遍。在學校唸還有一個好處,可以把自己整理的資料印出來變成紙本 講義書,這樣就可以不用使用電腦(減少很多上網帶來的副作用)。   其他心得:   1.吃飽睡好調整自己的作息是很重要的,這個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另外還有一 個自己可以控制但是不容易的,就是考試的臨場態度,考試時看到別人振筆急書,就會 覺得他是強大的對手,看到別人悠閒的聊天,就會覺得他信心滿滿,這些都是無法輕易 忽視的,但老實說,這些都是心魔啊!!還是專注在自己的資料上,或是乾脆趴著休息, 才是最重要的。   2.剛拿到考卷的審題真的很重要,先花10~15分鐘審題,擅用短期記憶先寫下想到的 關鍵字甚至是擬答的大綱,這樣在之後兩小時的作答時間可以比較有系統的回答。同時 稍微分配一下每題作答的時間,才不會到最後留下會寫但來不及的遺恨。   3.寫的答案只有自己和閱卷老師看的到,所以儘管不會寫,或是覺得自己的答案有 八成是錯的、不完整的、嘴炮的,在這當口就別計較了,通通寫進去。這次的考試真的 讓我覺得,有些答案我琢磨再琢磨卻抱了鴨蛋,有些我嘴炮到不好意思怕閱卷老師氣到 中風,卻意外的有好分數,為什麼我不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空白絕對也是鴨蛋的。   碎碎唸及感恩:   在準備農業技術的職系前,其實我準備衛生技術花了三年,從當兵末期開始準備, 之後當助教一邊工作一邊唸,可是怎麼樣都沒有好結果;98年高考衛生技術第80名(印象 好像連增額共24名),普考第16名(連增額共8名),98年地方特考4等衛生技術第4名(取1 名),我爸媽從來沒有勸退我準備考試,他們總是關懷與鼓勵,但是老實說在當時,他們 說的"差一點點,再接再厲就可以了"對我來說都成為不能承受之重,去年初還有在國考 版發表心情文章......   壓垮繼續考試信念的,是去年三月地特放榜的打擊,加上確定衛生技術改考科的消 息,當時我真的覺得自己是沒有當公務人員的命,一整個意氣闌珊,開始打算辭職,找 一個可以付出努力而確實得到收穫的工作,例如小販、業務員或是農夫。我爸媽還蠻希 望我不要辭職並且繼續考試,但是我極力反對,因此老爸跟我說要當農夫,可以先參加 農委會的漂鳥計畫看看。   我看了農委會的漂鳥網,感覺當農夫充滿光明的未來,就跑去找植物所博班畢業的 大學同學探聽詳情,結果被他澆了一大盆冷水,他說漂鳥網出來,一要有農地可以種, 二要選擇適合的作物,三要累積足夠的經驗(即是要有能夠承受3-5年收穫不佳的本錢), 這些要素都是用錢堆出來的,我什麼都沒有,講難聽一點就是玩不起。   被波了冷水後,他也建議我繼續考公職,但是衛生技術我是真的考到信心全失了( 就是那種拿到考卷覺得每題都能回答,而且已經盡己所能寫到最好,但就是和上榜無緣 ),因此他建議我考農業或是林業技術,我也打定主意一定要辭職全心準備考試,並給 自己存款用盡的最後期限。   考公職最恐怖的就是一年只有兩三次的機會,而且每場戰鬥從報名、考試到放榜都 拖超久,沒上榜就打回原形從頭來過,就算是再怎麼接近錄取標準都一樣;因此在準備 考試的這三年半我都有一種浮沉在水裡踩不到地的空虛感(包含之前有工作時,因為我 一開始就把工作當跳板,挪出很多心力來準備考試),這種空虛感隨著每次的落榜加乘 ,越來越難受,也曾經讓我快崩潰過;這次能得到好的結果,只能謝謝再謝謝一直支持 我的家人與朋友,如果這能算是小小的榮耀,也是我們共享的。   以上,祝福一直努力的大家終能金榜題名!! calic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199

03/02 12:18, , 1F
好真實喔 :D
03/02 12:18, 1F
※ 編輯: calico 來自: 140.112.4.199 (03/02 12:34)

03/02 13:05, , 2F
恭喜
03/02 13:05, 2F

03/02 13:10, , 3F
恭喜~請問是甚麼區呢?
03/02 13:10, 3F

03/05 17:18, , 4F
生物科系好像能選的公職比較少,原PO很強,恭喜
03/05 17:18, 4F

03/09 01:53, , 5F
感謝分享,恭喜!!
03/09 01:53, 5F

03/21 14:27, , 6F
喵 恭喜你 :D
03/21 14:27, 6F

09/16 02:35, , 7F
恭喜
09/16 02:35, 7F

08/27 15:15, , 8F
感恩~~~~~~~~~~~~~
08/27 15:15, 8F
文章代碼(AID): #1DRS1IC5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