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國考歷程與高考二級經建兩岸組二

看板Examination作者 (自愛自重~)時間14年前 (2009/12/13 19:42), 編輯推噓7(708)
留言15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一下子竟然也到了要發心得文的時候了 我試著描述短時間沒補習的準備方式 說真的我沒太多有條理的想法跟讀書心得,請各位板友多多包涵 一、背景 理學士、商碩士,去年從研究所畢業後就被外派蘇州,做了三個月 每個月加班超過250小時(即便以週休一日算),當然沒有加班費, 想想健康是重要的,而且資深同事只有舉家遷往大陸與破碎的家庭兩種選擇 二月底提了離職回來,景氣正差的時候,身邊有同學在準備國考,就跟著報了金保 本來是天真的計畫 高考三級金保 --> 調查局財經組 --> 地方特考經建 那時到書店採購還問同學,保險學跟保險法是一科還兩科!?... 渾渾噩噩的念了幾個月的書,本想用經、貨、會、財四科拉兩科 結果會計比想像中的難,結果變成三高三低,等會寫出來給大家笑笑 在狂噴汗的三天考試後,像是大病一場的狂睡一個禮拜~~~ 繼續這場國考之路 就把重點放在六月報名的高考二級吧 那時候高考二級開缺,其中兩岸組的部份前無古人,連考古題都沒有 由於個人對打擊犯罪實在沒興趣,就放掉調查局考二級(調查局的考科對我比較有利) 經建兩岸組還分成組一和組二,分別收3個和1個 以這種考科和名額分配,我預估報名人數會集中在組一,所以我兩組都報名, 也就是拿1100做一個選擇權(考選部看到個傻仔) 報名人數出來之後當然是選了錄取率高的組(即便考科比較不擅長) 就這樣以取巧的心態準備經建行政兩岸組二 事後證明兩岸組一的筆試分數高了很多 二、分數 把分數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高考二級經建兩岸組二 高考三級金融保險 憲法與英文 45 法學常識與英文 64 國文 71 申53測18 國文 53 申41測12 國際經濟學研究 48 保險學 38 公共經濟學 57 貨幣銀行學 79 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 34 金融保險法規 14 兩岸高教與科技發展研究 60 經濟學 85 申45測40 會計學 36 申 0測36 筆試平均 51.4 (錄取標準51.3) 財務管理與投資學 78 面試 84 筆試平均 55.7 (錄取63.67) 總平均 57.92 排名1 三、各科心得與書單 本身沒有任何兩岸研究的背景,去大陸享受人情冷暖在考場上也沒什麼幫助 僅有兩個月的準備過程,值得分享的大概就是找書單的過程吧 我就只寫自己有花力氣的科目,國文英文沒準備,憲法只看了一本概要就別提了吧 國際經濟 這科其實是國際金融跟國際貿易加起來,其中國際貿易部分我看陳添枝的國貿理論 算是運氣好一開頭就選對了書,剛好妹妹學校用這本 國際金融我讀過很多本書,克魯曼、李榮謙、康信鴻的,直到考前才發現 黃仁德的最貼近國考出題範圍,建議拿陳添枝跟黃仁德兩本書來看就好 公共經濟學 最初看了大家建議,買了徐偉初的財政學,後來看考古題發現範圍不對 再用高點施敏的財政學準備,施敏的大概可以涵括八九成的範圍,建議讀熟這一本就好 兩岸政策 這....沒有考古題是很可怕的 同學推薦我一本15人合着的中國大陸研究,也看了陸委會出的中國研究導論 都算是比較有架構而且不偏頗的兩岸書籍 但是考題偏向近期的兩岸關係,所以也考得零零落落... 建議以後(如果還有以後)準備的考生要多參考新聞時事 大陸的區域發展策略,我誤解成東南亞戰略...爆了很大一題 兩岸高教 這科也是很特別的科目,很少書籍談論這個 在網路上找到"李國鼎基金會"是目前兩岸科技協議的窗口,上面也提供了一些研究報告 就只唸了這些去參加考試,改得應該蠻鬆的,幾個關鍵字有寫到都有分 四、讀書方法 我讀書沒什麼特別的方式,就像笨蛋一樣逐字唸 念過之後把圖看懂,方程式跟分析方式學起來,然後就在筆記本上抄下這章節的摘要 以施敏的財政學來看,大概一章抄成兩到三頁的摘要 摘要主要是提示自己這個章節談論了什麼、提到了哪些理論和人物 讓自己在考前30秒可以回想一章內容 同時達到練字的功效(我的作文進步很多分 ^^") 另外一個重點就是,我是先看考古題才唸書的 用考古題來收斂自己讀書的方向,以提高投資報酬率 通常開始準備一個科目就會印出近7-8年所有該科的考題 考選部網頁的功能很好用,都載下來印出來慢慢研究 書念累了就拿起考古題來研究,一則警惕自己對內容的掌握,一則確認沒有讀偏了 考古題的分析,重點在出題方向與該科目的範圍 舉例以稅務法規 在考選部可以找到高考、調查局、司特、會計師等等 其中高考跟會計師考試裡面的稅法都是半選擇半申論, 會發現這兩組的申論出題方向偏計算,而不同於調查局和司特的,偏向法學 又以經濟學的那一半選擇題來說,三等和四等的考題難度有很大的落差 所以選考古題要挑跟自己目標相近的,免得做了一堆四等的考題得意洋洋 再來是科目範圍 如果說準備保險學,三等四等都是申論題 這時候四等的考題就可以幫忙界定考試範圍,當然考題深度就會不太一樣 而界定科目範圍就是為了確認自己的用書是否合適 至於解答呢? 好像不太需要吧 讀過考場發的解答、各家補習班網頁上公佈的解答、參考書後面的解答 其實補習班真的常常出錯、或是誤解考題的意思 我傾向相信自己的想法,並且自己從書本裡找到答案 五、面試 考題有 自我介紹 你最近讀過的一本書以及收穫 你認為公務員最重要的特質 兩岸科技協議的利基與困難(不太確定) 中華經濟研究院指出ECFA對台灣科技業有傷害,而某官員說完全沒有傷害,試問看法 還有兩題忘了 最後還有一個限時自我推薦的機會,蠻妙的 好像是一整張考卷裡面讓三位考官選六題出來 這組只有一個名額,所以只取了兩個進面試 兩個人同時進去面對三位考官,輪流回答相同的題目,輪流先答 總共花了40分鐘 六、國考感言 其實這次經建兩岸組二 從考科和考題大綱看來,完全是為了這個國科會的缺額設計的 也就是說,如果我進去之後沒有太操,那這個組別將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這篇文章也就是廢文一篇了 感謝您的閱讀 我跟今年高考經建榜首是同學~~~~~ 系上教授一定會很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7.21.83

12/13 19:45, , 1F
為什麼會很怒?
12/13 19:45, 1F

12/13 20:10, , 2F
人都跑光啦
12/13 20:10, 2F

12/13 20:24, , 3F
12/13 20:24, 3F

12/13 20:49, , 4F
所以原po是經研所的,管研所的能在經建拿下榜首的話,真得
12/13 20:49, 4F

12/13 20:49, , 5F
超強的啦!
12/13 20:49, 5F

12/13 20:50, , 6F
抱歉,不是故意要問系所,只是這個對有些人未來決策很重要
12/13 20:50, 6F

12/13 20:51, , 7F
因為去年地特經建北區榜首,也是政大經濟系台大國發經濟組
12/13 20:51, 7F

12/13 20:52, , 8F
(她也有考上政大經研等等不錯的國立學校)畢業的學生
12/13 20:52, 8F

12/13 21:24, , 9F
榜首是企研沒錯...我自己也是企研....
12/13 21:24, 9F

12/13 21:48, , 10F
今年跟去年的經建榜首都是台大國企的~
12/13 21:48, 10F

12/13 21:48, , 11F
榜首的背景很重要?
12/13 21:48, 11F

12/13 21:49, , 12F
考經建所需要的經濟學底子沒到經研所等級的,所以不是經研出身
12/13 21:49, 12F

12/13 21:50, , 13F
的考得比較好,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吧~
12/13 21:50, 13F
※ 編輯: afters 來自: 220.137.112.102 (12/13 22:16)

12/13 22:58, , 14F
不同組,只能推強者啦
12/13 22:58, 14F

12/14 10:56, , 15F
恭喜原PO,金保明年也多一個名額了^_^
12/14 10:56, 15F
文章代碼(AID): #1B9DD1gk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