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地特三等社會行政考取心得

看板Examination作者 (good job!!)時間16年前 (2008/03/14 18:45), 編輯推噓5(502)
留言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一、 背景 1.我是社會工作本科系畢業的,95年02月研究所畢業後,在社工實務 界工作約一年。 2.在工作期間,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涯規劃後,於95年12月購買補習班 函授課程,決定邊工作邊讀書,但因工作繁忙,回家後常已經累癱 在床上,故於96年04月離職,找了一份兼職的社工工作,並專心準 備考試。 二、 讀書作息 1.96年4、5月為配合兼職工作個案量多,所以多在工作,少有讀書時 間,真正投入考試準備時間為96年06月至96年10月,11和12月因工 作與家庭因素,幾乎未再碰課本。 2.讀書方式主要以補習班函授教材為主(一堂課約150至180分鐘), 和以前考研究所整理的筆記,因為這些資料已經蠻多了,加上時間 有限,我幾乎沒再讀其他教科書與資料,通常讀書時間分配為: 09:00至12:00 第一科 13:30至16:30 第二科 17:30至20:30 第三科 21:00至24:00 第四科 3.因為行政法對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所以每天都會安排聽一堂,社 會工作的老師教得很爛,我聽一、兩堂就決定放棄聽,國文和英文 因為時間不足也沒聽,其他科目約兩天聽一堂。 4.我把行政法法條製作成錄音檔,每天睡前當作催眠音樂聆聽,一方 面熟悉法條,一方面加速入眠。 5.其實,惰性是難免的,常常會因為想睡覺、不想讀書或因兼職工作 個案量多而耽誤讀書計畫,我會讓自己一週有三天去作兼職工作或 休息,休息後一定要想辦法讓自己定下心,坐回書桌。 三、 各科準備心得 1.國文 這一科我完全沒準備,分數也偏低,只有考試當天拿著公文格式猛 背,實在沒資格分享準備方式,建議去看其他錄取者的建議。 2.法學知識與英文 我只把程怡老師的法緒和賴農惟老師的憲法課程聽過一遍,建議考 前要多作考古題。 3.社會工作 主要是念以前整理的筆記+林萬億的「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 。考研究所時,這一科是我的弱項,但之前一年的實務工作經驗, 讓我更為熟練個案實例與處遇方法,可以結合理論與實務。 4.社會政策與立法與社會福利服務 主要以函授課程為主,並注意一些最近通過與修訂的社政法規和時 事,像這次就考了身心障礙權益保障法、大溫暖計畫、M型社會、 少子化與高齡化等。 5.行政法 我只有聽賴農惟老師的課程,賴老師的課主要講述行政法的基本概 念,對我在申論題上助益不少(這次申論竟然拿42分!!),但因 為我沒有作選擇題的考古題,所以選擇題分數慘不忍賭。 6.社會學 聽函授課程+以前的筆記,以前的筆記主要是整理「社會學與台灣 社會」這一本書。我覺得函授的老師針對這一科教得較為淺顯易懂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可以讓我在準備社會學這一科上更為完整。 7.社會研究法 聽函授課程+以前的筆記。 四、 準備心情~~勇敢應試 1.全職考生與否? 我覺得把工作辭掉有點像是斬斷自己的後路,讓自己更有決心準備 考試,尤其社會工作界普遍工作量大的情況下,很難兼顧工作和讀 書,所以為了有更多時間準備考試,我選擇離職。但因為家中經濟 能力有限,所以我必須要負責自己的生活費,因此我找了一份兼職 社工的工作(每週工作2至3天,薪水約10000至15000元),有時常 因工作需delay讀書計畫。 2.拜過哪些廟? 準備考試的心情是很徬徨的,我常會到龍山寺、行天公與文昌寺拜 拜祈福,一方面透過祈福尋求心靈慰藉,一方面因為有向神明允諾 會認真讀書,所以回家多會乖乖回到書桌前繼續打拼。 3.勇敢應試 在考試前兩個月,因為家裡發生一些事情,加上兼職工作個案量增 加,讓我無法專心唸書,兩個月幾乎沒碰過書,考前還自認會當砲 灰而考慮應試與否,但我還是抱持著練筆與考個經驗的心情,硬著 頭皮是去應試,結果竟然是順利上榜,所以不論準備充足與否,都 給自己一個機會,勇敢應試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20.16

03/14 20:51, , 1F
恭喜
03/14 20:51, 1F

03/14 23:24, , 2F
恭喜考上^^
03/14 23:24, 2F

03/15 00:11, , 3F
恭喜~~
03/15 00:11, 3F

03/15 11:55, , 4F
恭喜~~同時也感謝你的分享!
03/15 11:55, 4F

03/15 18:05, , 5F
謝謝您的分享!!恭喜您上榜
03/15 18:05, 5F

03/28 05:13, , 6F
希望對您有幫助 http://Now.to/1l1
03/28 05:13, 6F

04/16 08:16, , 7F
希望對您有幫助 http://now.to/16zt
04/16 08:16, 7F
文章代碼(AID): #17sbTK8O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