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 健康保險大家談 安寧VS.安樂死?

看板Euthanasia作者 (嚇陸客福爾摩莎)時間5年前 (2018/08/11 15:3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s://youtu.be/TJnS_leuXUk
主持人:現代保險雜誌發行人林麗銖 來賓:現代保險雜誌社總編輯鄭慧菁、台北醫學大學及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長邱仲峯、嘉義 基督教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江盛 文/許伊婷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8.08.06 (新聞) 台灣一年六千億元的健保支出中,至少有三百億元用在無效醫療,插管、氣切、抽痰,這 些都是末期病患家屬常常面臨的兩難問題,可是沒經歷過不會知道這些處置有多痛苦,於 是這些問題就在親人的不捨及病患的感受中拉扯。 「《病人自主權利法》可以改善這些問題,」台北醫學大學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長邱仲峯說 醫護人員的使命是救人,將大量精力耗費在無效醫療,人力、資源將會被耗盡,醫療品質 也會受影響,《病主法》讓每個人擁有決定自己未來醫療處置的權利,避免把困難的抉擇 丟給另一半和子女,或家人因意見不一產生爭執。 《病主法》將於明(2019)年1月6日上路,台灣是亞洲第一個通過的國家,邱仲峯認為這 是迎向人人都能善終的一大步,當病患選擇放棄無效治療,安寧療護就會進入協助。 安寧療護範圍涵蓋身心靈,除照顧病人身體、安撫疼痛,還有靈性上的照顧,團隊包含醫 師、心理師、社工師及人道主義者。 除了針對臨終病患,安寧療護觸角還伸向病患家屬,協助他們不因親屬死亡造成心理不安 或留下遺憾,達到「生死兩相安」的境界。 不瞭解的人常常會把《病主法》、安寧療護與「安樂死」混為一談,其實完全不同。 「與其稱『安樂死』,我比較希望稱『死亡的權利』。」嘉義基督教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同時也是二○一八死亡權利公投領銜簽署人江盛擬定的公投主文為「你(妳)是否同意 ,意識清楚的重症病人經由諮商團隊評估,取得共識後,可由醫療團隊協助死亡?」,為 免遭濫用,他特別強調做出死亡決定者須自主意識清楚,且他人不可代為簽署,而「植物 人」因無法表達意識,不符合實施死亡權利的對象,反而較適用於《病主法》,可按事先 規劃好的醫囑實施。 「安寧療護不幫助結束生命,」邱仲峯點出最大的不同,他認為病人刻意結束生命,不是 解決痛苦的好方法,反而讓病人失去妥善緩解痛苦的機會,事實上,九成身體上的病痛可 控制,在加上安寧醫療團隊陪伴,大部分的臨終病患都應能尊嚴地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 不過,江盛認為安寧療護無法完全解決所有病患的痛苦,六月初赴瑞士執行安樂死的知名 體育主播傅達仁,生前每日要喝四次嗎啡止痛,喝少了沒效,喝多了昏昏沉沉,連站著都 會睡著、跌倒、嘔吐,他痛斥安寧治療就是一種折騰,江盛認為,當生命變得讓人無法忍 受,像傅達仁這樣,自殺就是一項理性而正當的行為,「因此我認為人們還是要有死亡的 權利」。 目前死亡權利公投已經完成公聽會,正待中選會審查,若通過就可開始連署、宣傳、投票 ,若趕不及今年底九合一大選公投,「就拼後年總統大選!起碼台灣已經跨出第一步了! 」江盛樂觀地說。 長期致力於安寧緩和醫療的恩主公醫院院長陳榮基日前投書媒體表示,社會上有安樂死的 聲浪,就代表安寧療護還做得不夠好。邱仲峯指出,我國安寧療護推動近二十八年,但在 每年十七萬死亡人口中,僅三萬多人使用,可見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未來要更積極推廣 、做生命教育,努力讓每一位臨終者都能使用到安寧療護。 如果死亡權利公投通過,未來每個人經歷到生命末期,會先啟動《病主法》預立的醫療決 定,接著就會面臨要安寧療護或安樂死的選擇,哪種可以得到靈性的平安、善終,是很大 的課題。文/許伊婷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8.08.06 (新聞) 台灣一年六千億元的健保支出中,至少有三百億元用在無效醫療,插管、氣切、抽痰,這 些都是末期病患家屬常常面臨的兩難問題,可是沒經歷過不會知道這些處置有多痛苦,於 是這些問題就在親人的不捨及病患的感受中拉扯。 「《病人自主權利法》可以改善這些問題,」台北醫學大學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長邱仲峯說 醫護人員的使命是救人,將大量精力耗費在無效醫療,人力、資源將會被耗盡,醫療品質 也會受影響,《病主法》讓每個人擁有決定自己未來醫療處置的權利,避免把困難的抉擇 丟給另一半和子女,或家人因意見不一產生爭執。 《病主法》將於明(2019)年1月6日上路,台灣是亞洲第一個通過的國家,邱仲峯認為這 是迎向人人都能善終的一大步,當病患選擇放棄無效治療,安寧療護就會進入協助。 安寧療護範圍涵蓋身心靈,除照顧病人身體、安撫疼痛,還有靈性上的照顧,團隊包含醫 師、心理師、社工師及人道主義者。 除了針對臨終病患,安寧療護觸角還伸向病患家屬,協助他們不因親屬死亡造成心理不安 或留下遺憾,達到「生死兩相安」的境界。 不瞭解的人常常會把《病主法》、安寧療護與「安樂死」混為一談,其實完全不同。 「與其稱『安樂死』,我比較希望稱『死亡的權利』。」嘉義基督教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同時也是二○一八死亡權利公投領銜簽署人江盛擬定的公投主文為「你(妳)是否同意 ,意識清楚的重症病人經由諮商團隊評估,取得共識後,可由醫療團隊協助死亡?」,為 免遭濫用,他特別強調做出死亡決定者須自主意識清楚,且他人不可代為簽署,而「植物 人」因無法表達意識,不符合實施死亡權利的對象,反而較適用於《病主法》,可按事先 規劃好的醫囑實施。 「安寧療護不幫助結束生命,」邱仲峯點出最大的不同,他認為病人刻意結束生命,不是 解決痛苦的好方法,反而讓病人失去妥善緩解痛苦的機會,事實上,九成身體上的病痛可 控制,在加上安寧醫療團隊陪伴,大部分的臨終病患都應能尊嚴地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 不過,江盛認為安寧療護無法完全解決所有病患的痛苦,六月初赴瑞士執行安樂死的知名 體育主播傅達仁,生前每日要喝四次嗎啡止痛,喝少了沒效,喝多了昏昏沉沉,連站著都 會睡著、跌倒、嘔吐,他痛斥安寧治療就是一種折騰,江盛認為,當生命變得讓人無法忍 受,像傅達仁這樣,自殺就是一項理性而正當的行為,「因此我認為人們還是要有死亡的 權利」。 目前死亡權利公投已經完成公聽會,正待中選會審查,若通過就可開始連署、宣傳、投票 ,若趕不及今年底九合一大選公投,「就拼後年總統大選!起碼台灣已經跨出第一步了! 」江盛樂觀地說。 長期致力於安寧緩和醫療的恩主公醫院院長陳榮基日前投書媒體表示,社會上有安樂死的 聲浪,就代表安寧療護還做得不夠好。邱仲峯指出,我國安寧療護推動近二十八年,但在 每年十七萬死亡人口中,僅三萬多人使用,可見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未來要更積極推廣 、做生命教育,努力讓每一位臨終者都能使用到安寧療護。 如果死亡權利公投通過,未來每個人經歷到生命末期,會先啟動《病主法》預立的醫療決 定,接著就會面臨要安寧療護或安樂死的選擇,哪種可以得到靈性的平安、善終,是很大 的課題。 https://www.rmim.com.tw/news-detail-2035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88.20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uthanasia/M.1533973053.A.980.html
文章代碼(AID): #1RRf8zc0 (Euthan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