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遊記] 荷蘭國立博物館 除倒牛奶女僕外更多經典

看板EuropeTravel作者 (Keep Running)時間3月前 (2024/02/14 10:0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Ind-travel 看板 #1bp1zZbk ] 作者: coffeeday (Keep Running) 看板: Ind-travel 標題: [遊記] 荷蘭國立博物館 除倒牛奶女僕外更多經典 時間: Wed Feb 14 10:03:13 2024 https://pinkbee35.blogspot.com/2024/02/rijksmuseum-part-ii.html (網誌圖文無音樂版) 「他(維梅爾)的畫總能讓人從看似平淡的場景中感受到大千世界,他總能借場景中的細節 宣洩出內心的情感。看他的畫,會感到一種異乎尋常的寧靜。」 ~《指南 Rijksmuseum》 17世紀的荷蘭,絕對是繪畫的黃金時代。當時曾有項調查顯示,富裕市民的家中,少則掛 有十幾幅畫,多則達數百幅之多;根據1635年的統計,哈勒姆市(Harlem)每500人中便有 一人是畫家。 根本每天走在路上,轉角都能遇見畫家啊! 國立博物館也用整層2樓展示荷蘭17世紀黃金時代的藏品。 包含位於榮耀畫廊中的《夜巡》、《猶太新娘》、《倒牛奶的女僕》、《質檢官員》等等 ,若光要仔細觀賞館內黃金時代的收藏,博物館出版品《指南》提及,建議用半天時間領 略一二。 旅人如我,只得快速選擇性探訪,以及回家繼續存機票錢了...... 【國立博物館 Rijksmuseum】 票價:22.5€ (2023.10 網站票價) 官網:https://www.rijksmuseum.nl/en ★《倒牛奶的女僕》(The Milkmaid, 1660) 畫家:維梅爾( Johannes Vermeer) 展間:榮耀畫廊 身為荷蘭最知名的畫家之一,Rijks 怎少得了維梅爾! 一生只留下35幅作品,館內就收藏了4幅。 這幾幅尺寸相對迷你,長寬都不到50公分的作品, 像是捕捉宛如照片的日常瞬間,異常真實。 如《倒牛奶的女僕》,不論窗外照進的柔和光線、女僕頭上的亞麻帽、緩緩流出的牛奶, 都以精確的構圖、鮮豔明亮的色彩,展示了維梅爾精湛的繪畫技巧。 相較於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的氣勢非凡、楊.施特恩(Jan Steen)的歡愉享樂, 維梅爾的日常小品纖細靜謐,卻似乎帶了點言外之意。 究竟,《倒牛奶的女僕》背後蘊藏的,是女僕被視為男人性愛象徵的寓意,或是從女僕倒 牛奶時的謹慎態度,象徵著勤勉、誠實呢? 究竟,《讀信的女人》畫中藍裙女子手中的信,是情書或家書?為何表情如此平靜,未見 欣喜? 而《情書》中女子看完信,跟後方的女僕正說著甚麼呢? ★《讀信的女人》(Woman Reading a Letter, 1663) 從歷史資料可知,維梅爾並不富裕,但在繪畫材料上不惜重金, 從《珍珠耳環的少女》的藍色頭巾,到這幾幅畫中的藍色上衣、藍裙、藍色桌布,甚至連 牆上的陰影都渲染了淺藍色,即可明白。 只是,這究竟是甚麼藍? 「無論是米開朗基羅創世紀中上帝身後的天空,提香筆下聖母瑪利亞身上的長袍,或是維梅 爾書中讀信的女子的日常衣著,那蘊藉著神聖與神祕,比大海更深的藍,只能從遙遠的興 都庫什山中少數礦場挖出,往來於古老商道上的人們,將這些藍色石頭待道海都威尼斯交 給修道院,最後修道士在以不傳外人的精煉手法,將它們製成顏料。在化學顏料問世之前 ,群青的報價直逼黃金,名字 Ultramarine ,意思就是來自大海貨穿越大海,深藏在大 地之下的藍,最終為藝術帶來永恆的生命。」~《早知道就待在家》,謝哲青 除了大片的青金石藍,顯示荷蘭的富裕程度外, 被稱為「光影畫家」的維梅爾,根據《西洋美術鑑賞術》所猜測, 在這幾幅畫中,他極可能使用暗箱(Camera obscura)的光學儀器進行創作。 如同照相機的原理,利用針孔成像的概念,使用暗箱繪製草稿,可正確表達遠近感及實際 的光景。 是否因此,《讀信的女人》衣物閃閃發光、牆上自然的陰影幾乎到真實...... ★《情書》(The Love Letter, 1669-1670) 「窺探」,是第一次看到這幅畫的感受。 若要更深層的理解,《名畫的構造》作者秋田麻早子,從專業角度分析, 為什麼一幅名畫會吸引眾人目光。 維梅爾為這幅畫選擇了一個不尋常,但有利的位置。從前景昏暗的空間,可瞥見另一房間 的家庭場景。一名衣著優雅的女子抬頭期待地看著剛剛遞給她一封信的女僕。 他們身後牆上的海景很可能暗示了這封信的主題:愛情。 在17世紀,人們經常將大海比作愛情,將情人比作一艘船。 從視線的路徑觀察起, 右上方的布簾、雜物,到一旁的掃帚、脫下的拖鞋,格子狀地板的鋸齒圖形,引導到後方 的主角們。 拿出一封信的黃衣女子,正對後方的女僕說些甚麼呢? 窺探的視角或許聽不到她們的談話,但可發現,那封信就是問題所在。 信中內容或許不得而知, 但鋸齒狀的地板反映著煩躁、兩幅黑色畫框的沉重帶來壓迫感, 是否暗示這故事似乎還會繼續愁苦下去?!...... ★《小街》(View of Houses in Delft, Known as ‘The Little Street’, 1658) 《小街》是維梅爾作品中的一幅不同尋常的畫作,是非常少見的室外場景作品。 似乎是隨意描繪的台夫特一隅,牆面裂縫樸實無華的呈現, 兩個女人、兩個小孩日常活動著。 然而構圖卻硬生生截斷於房屋右側,未完的部分, 使人更加好奇,視線之外還有哪些素人風情。 (另一幅我很愛的室外場景,則是收藏於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台夫特一景》。 網誌:https://pinkbee35.blogspot.com/2023/12/blog-post.html) 除了維梅爾外,博物館內還有許多知名畫家及精彩創作, 如善於描繪縱情享樂、幽默又有點情色雙關的楊.施特恩(Jan H. Steen)、 喜歡描繪冬季人們在冰上嬉戲溜冰的亨德里克·阿弗坎普 (Hendrick Avercamp), 那幅冬季滑冰的場景,情節豐富、生動細膩,是足以細細觀賞許久的出色作品。 除宗教主題、人物畫、風俗畫外,我其實非常非常喜歡靜物畫, 只因其他題材我功力遠遠不及, 而曾經畫過的水果杯盤,尚可反射光影些許, 但若要從中反射出其他物件,則太高難度。 或許哪天開始學油畫後,可以嘗試看看~ 所以又更加認真地觀賞起這些靜物畫。 看到能把酒壺、酒杯上的光線倒影描繪得精準無比,水果鮮嫩欲滴,鮮花香味撲鼻, 甚至從酒杯的反射還能看到畫中房間的窗戶! 著實讚嘆不己啊。 《火雞餡餅靜物畫》(Still Life with a Turkey Pie, Pieter Claesz)就是這次看到的 佼佼者,酒壺中的窗戶還隨著壺形變化,且不只一扇; 以及《鎏金高腳杯靜物畫》(Still Life with a Gilt Cup, Willem Heda),灰色、綠色 調的沉穩寧靜,快忘了前方那兩盤離桌沿也太近,隨時可能落地的盤子...... 都想去扶一下盤子,跟撫平那褶痕明顯的桌巾了 XDDDD 儘管國立博物館經過擴建、整修,內部動線宛如迷宮, 但斥資興建的國立博物館,完全體現國家級藝術殿堂該有的氣勢與輝煌。 這也是參訪完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阿姆國立博物館後, 內心對一座國家級博物館的想像。 -- 久晴不雨 此心早已龜裂 如果你是凝聚不滴的淚 我多麼想 化為你眼中的魚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188.21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nd-travel/M.1707876195.A.96E.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coffeeday (123.194.188.212 臺灣), 02/14/2024 10:03:40
文章代碼(AID): #1bp1zznE (Europe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