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2016窮遊歐洲6國30天-(6)柏林

看板EuropeTravel作者時間6年前 (2018/02/20 10:41),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無音樂網誌版: https://jongraphy.blogspot.tw/2017/08/5-berlin.html DAY1 ------ 早上又回到Florenc的巴士總站,準備搭車前往柏林。 在附近的小店買了些麵包當早餐, 順便把剩下的一點捷克克朗花完。 5個多小時後到了柏林的巴士總站。 其實在柏林的幾天一直都不是很喜歡這個城市,可能是因為先前朋友大力推薦,在有了好 的期待後,遇到不順心的事反而會把負面的看法擴大的緣故。過了好幾個月整理到這些照 片時,突然又覺得這是個不錯的地方,也許是因為那些小事並沒有被照片紀錄下來,隨著 時間就慢慢消失了。 巴士總站離市區比較遠,但剛好相對接近奧林匹克體育場,就將這個地方排在第一站。找 了個置物櫃放了行李就出發。 稍微拍一下整體外觀,下午是逆光的狀態,不太好拍。 在入口處買好票之後先繞著外圍走了一圈。 規律的長廊、配合建築設計的標示、一些建築的細節等等,讓人感到很舒服。 上樓走進體育場。 因為逆光以及地上一直不停在自動灑水的緣故,沒拍到心目中全貌該有的模樣,有點可惜 。 另一側是封閉的,可以看到陽光正對著。原本想走到上一張照片中間的地方,向這邊拍張 全貌,但欄杆卻退得很裡面,一拿起相機就會被前面的聖火盆擋住很大部分,只好從側邊 拍一張。 比起現代用了各種奇怪的概念,或是為了吸引目光所衍生出無謂的造型的體育場,我更喜 歡這種純粹且有力的模樣。如果沒去過,將來有前往柏林的機會的話推薦可以去看看,對 比實際體驗,照片能還原的程度實在是太少了。 離開前再拍一張。 時間也差不多到了可以入住的時候,拿了行李,前往這次的落腳處。旅途來到一半,終於 首次嘗試Airbnb,之後的旅程除幾乎都是用這個方式來找住處。 前往住處時看到的滑板少年,雙雙坐躺在滑板上,用腳推了幾下,順著下坡前進。 住處外面放養的兔子。 這次住的Airbnb是一對中國夫婦留學生的住處,其實就只是一間有廚房的套房,他們睡床 ,我睡沙發床,但因此很便宜,發揮了Airbnb的初始精神。如果有顧慮的朋友在訂房時就 要認真篩選,但對於我這種就像多了一株植物擺放在家的安靜旅客來說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 由於位置接近巴士總站,離市中心比較偏,心想已經要傍晚了,要是再去市中心有點浪費 地鐵票錢,處在用雙腳走不到,又不能買一日票的尷尬情形,決定去附近的超市買點食物 ,整理照片度過這天就好。 DAY2 ------ 這天準備先去國會大廈(Reichstag)參觀,在出發之前就先預約好的參觀時間,也從屋主 那邊確定了搭車的路線並提早出發。但人算不如天算,向來被眾人拿來跟日本比較的德國 ,在這個時候S Bahn不知道出了什麼問題,開到一半就停在動物園站,並且接下來的幾班 都把終點變為這一站,到了就往回開,沒有任何繼續往下的車,廣播也只說改變終點站, 沒說什麼原因。 附上預約參觀的網址,給有興趣參觀的朋友們。 https://visite.bundestag.de/BAPWeb/pages/createBookingRequest.jsf?lang=en 月台上越來越多一頭霧水的人。 眼看已經快要遲到,急忙用手機叫Google告訴我還有哪些前往的方式,還好在大城市的 Google向來都很精準,搭了一次Tram跟一次公車後終於到了國會大廈,但此時已經遲到一 個小時,因為每個時段的名額都有限制,擔心因此無法入場。而隔天或後天的名額早在很 早之前就被預約完,所以一旦被拒於門外就代表這次旅程要跟它錯過了。 還好到了門口時帥氣的小哥看了一下我的預約單只說了一句「嗯?好像有點遲到喔。」, 我才剛開口解釋說今天的鐵路不知道出現了什麼問題,他就微笑著說他知道,並示意我可 以進去,看著前後都不少也是來參觀的人,這一刻實在是太感動了。 由於是國會的關係,每個人都要經過安檢跟比對身分,沒問題後就會搭電梯前往上面的圓 頂。 國會大廈外觀,當然是下來之後才補拍的,去的時候十萬火急,沒有這閒工夫。 現今的國會大廈是由Norman Foster改建的,屋頂上嶄新的玻璃圓頂也是出自於他的想法 ,除了外觀吸引人外實用性也非常高,圓頂內的人可以透過環繞的緩坡慢慢上去並觀賞外 面的景色,而玻璃利用精密的太陽光反射當作底下國會的照明。 除了玻璃柱之外還有一個厲害的遮陽板,會隨著太陽而轉動位置,過濾直射的太陽光,避 免室內強烈的反光和鏡面過熱的問題。 玻璃柱底下就是議會,任何人都可以觀看,代表著人民的監督,也隱喻著人民在國家之上 ,此外更有把議會攤在陽光下的說法。不管是不是後來加上的解釋,但這個手法的確是成 功了表達了他的意象。 圓頂最上面的空間。 圓頂的外觀。 其實走出圓頂後不是很好拍,因為屋頂上遍布太陽能板,人只能站得比較裡面,高度也不 是很夠。 國會前的公園廣場。 參觀完後已經到了吃午餐的時候,動身前往好友力推,名為Konnopke's Imbiss的一個咖 哩香腸攤。 路過看到小朋友在表演。 由於買了一日票,先搭去附近的傳說中的柏林火車總站看看。 整體非常厲害,且因為錯綜的路線跟商家交錯並存,帶有一點科幻感。可惜沒有找到好的 拍攝角度。 到了橋下的香腸攤了,看起來好像很厲害。 長長的排隊人龍。 排了一陣子終於吃到,其實說不上到真的超級美味,但還算不錯,我將之定位在「三五好 友一起吃很好吃,但一個人吃就真的還好」的等級。主要還是環境的氣氛取勝,只要幾個 朋友聚在橋下,香腸跟啤酒的美味程度都會再往上跳一階。 香腸、咖哩粉、番茄醬與薯條。 吃完薯條後早上因交通問題造成的煩躁一掃而空,繼續往柏林圍牆紀念館前進。 等紅綠燈時發現路人們又跟景色很和諧,拍了一張。 鐵柱就是原本圍牆還在時的位置。 稍微逛了一下後去了旁邊的和解教堂參觀,這座教堂原本是座落在兩德交界處的哥德式教 堂,兩邊的信徒都會前往禮拜,在東柏林蓋圍牆時將它圍了起來,後來覺得境內有這建築 不符合他們的主義,於是將教堂拆除。在東西德統一之後,教會回收了這塊地並打算重建 教堂,後來競圖由來自柏林的Peter Sassenroth和Rudolf Reitermann兩位年輕建築師拿 下,也成為了他們的代表作。 和解教堂全貌,外層的木柵必須要呈90度面對它視線才有辦法穿透,概念是象徵當時壟罩 著的黑暗,但只要繼續向前就能看到希望。 內部因為柵欄的關係,有著強烈的光影。 教堂整體是採用夯土作為建材,是柏林百年來第一個用這種材料作為主體的公共建築。在 設計過程中捨棄了常見的混凝土,據說是不想跟圍牆的材料一樣的緣故。此外在夯土內還 加入了當年教堂的殘骸和碎石,帶有一點雖然外觀不同,但教堂一直都在的意象在。 看完教堂後繼續逛了一下。 牆上展示了當初試圖翻過圍牆失敗的死難者照片。 部分牆面還留著。 以往的禁地已經變成大家都能自由休憩的地方。 旁邊的紀念品店,明信片上附了一塊據說是柏林圍牆的水泥殘骸。 看完柏林圍牆,往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前進。 路過看到CITY TOUR的車,一直覺得這種活動似乎很有趣,但還是沒去嘗試。 紀念碑已經變成一個類似公園的氛圍,不少年輕人坐著聊天、休息、拍照。 剛開始的紀念碑比較矮小,人可以輕鬆上去,越往內走越來越高,不知不覺就就被壟罩在 高牆之中。 嘗試要爬上去的年輕人。 其實紀念碑變成這樣一個類似公園的場所一直以來都有些爭議,但我認為一個國家在政治 跟經濟的中心地帶設立了這麼大規模的裝置,讓任何人都能參與和了解過往的歷史,而不 是將其掩蓋,這點是做得很好的。比起惡意毀損和塗鴉,遊憩跟自拍顯得善良許多。 另外在紀念碑遇到了傳聞中的簽名小隊,幾個小朋友拿著聯署書問你願不願意簽名表示支 持什麼公益活動,先前看其他人的經驗,分別有趁簽名時嘗試從你身上扒走東西的案例, 或是簽完跟你說需要錢贊助,於是我回絕了,他們愣了一下後露出難過的神情,我只好說 抱歉後快速離開。 又看到類似CITY TOUR的車,感覺很有趣。 歐洲的城市大多以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大城市的自行車密度大概跟台灣的摩托車差不多 。 前往柏林大教堂途中看到,不知道在蓋什麼。 到了教堂,原以為只有上去觀景才要門票,結果是連進去都要,心想接下來還有許多教堂 能看,索性就沒進去了。 第二天最後一站就以教堂做為結尾。 住宅區附近的一個桌球桌,不知道有誰真的會在這打桌球。 每天回來都看到兔子開心地跑來跑去。 DAY3 ----- 一早先去參觀了屋主推薦的威廉皇帝紀念教堂,當地俗稱斷頭教堂,在二戰被轟炸後只剩 一半,最後原址保留,並在旁邊建了新的教堂。 周遭都被建築包圍,沒辦法找到適當的地方取景,只能由下往上拍了。 原本的模樣。 現在的模樣。 稍微參觀後往勝利紀念柱出發,但在這之前無法自拔地去喝了一杯飲料,昨天在跟屋主聊 天時,他得知了我離開台灣後最想念的飲食居然是手搖飲料,於是告訴我附近有一家新開 的COMEBUY,說我支持不住可以去喝。 COMEBUY真厲害,居然連柏林都有,點了芒果綠茶,好像約台幣80幾元。 原本想要外帶,但突然下起了雨,只好在室內待一下,沒想到飲料店還有提供WIFI,有了 飲料跟WIFI的加持可以說是讓我重生了。 勝利紀念柱(Siegessäule) 爬上底座的高度看到的街景。 柱子本身樓梯很窄,氣喘吁吁地爬了好一陣子終於到了頂端。 稍作休息後前往柏林猶太博物館,有學建築的學生們應該都不陌生,Daniel Libeskind的 一個經典案例。從配置到動線到材料到外觀到照明,都圍繞著一個明確的主題,精準地傳 達猶太人的歷史與曾經遭遇到的困難。由於案例太過熱門,有許多寫得很精細的分析,在 此就不獻醜了。 外觀與流亡之院。 首先會經過展示猶太人的歷史的與生活軌跡的展館。 館中的一個著名裝置藝術,由Menashe Kadishman所設計的「落葉」。 已經很久沒有拍黑白的照片,因為黑白要使照片好看比彩色容易許多,也算是要挑戰自己 。但必要的時候還是要用一下。 約有一萬多個三公分厚的臉孔鋼板,走過時金屬碰撞的聲音在只有些許天光的室內迴盪著 ,用來傳達大屠殺的絕望意象。 錄了兩段影片。 離開前再拍一張。 由於晚上要搭夜車前往哥本哈根,眼看還有一些時間,剛好遇上九號市場每周四的食物日 ,於是就過去看看。在這天晚上市場會變成像是夜市般的一個地方,會有不同國家的人來 賣不同的美食。 2011年原本要被改建成超級市場,在居民的抗爭下保留了下來,而且還讓他再次重生,變 成一個有特色的市場。 感覺就是個乾淨的傳統市場與乾淨的夜市混和體,坐落在舊建築中。 人山人海,都是為美食而來。 晃了好幾圈之後發現東西實在是太貴,於是什麼都沒吃,只用力吸了幾口香氣。 回去住拿寄放在屋主那邊的行李,準備搭上旅途中首次長途夜車,心中充滿期待。因為車 子是晚上十一點多發車的,也是首次在外面待到這麼晚。 柏林之行到此告一段落,下一站將前往整段旅程最滿意、最喜歡且剛好每天都是好天氣的 丹麥,由於拍了太多照片,可能要分成上下甚至是上中下集來寫,敬請期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4.74.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uropeTravel/M.1519094478.A.9A1.html

02/21 03:14, 6年前 , 1F
寫的很詳盡!推!照片非常美
02/21 03:14, 1F

02/21 16:05, 6年前 , 2F
謝謝!
02/21 16:05, 2F
文章代碼(AID): #1QYuhEcX (Europe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