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瑞典中部-Siljan湖區之Falun銅礦

看板EuropeTravel作者 (Athena)時間11年前 (2012/11/30 10:1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彩色圖文網誌版: http://accioathena.blogspot.se/2012/11/siljanfalun.html#more 時間是2012年8月! 在瑞典中部、絲麗安湖區(Siljan)的旅行, 這天來到首府法倫(Falun), 目標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法倫銅礦(Falu Gruva)。 我們從穆拉(Mora)搭公車到法倫, 費時約莫一小時左右吧。 在火車站前下車之後, 還得自己步行半小時才抵達目的地, 但一路走馬看花,還算神清氣爽囉。 法倫可說是自採礦起家的城市,11世紀起就有開採銅礦的紀錄, 及至17世紀更是達到巔峰,一個銅礦中同時有千餘名礦工揮汗開採, 產量更佔世界總量三分之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當銅礦在礦石中含量達1%以上即有開採價值(這有個專有名詞,叫"品位") 而法倫所產銅礦則高達3%-7%,可謂質量俱佳, 不難想像法倫銅礦為當時的瑞典帶來多少財富! 然而,1687年夏天,礦坑發生了極嚴重的大規模崩塌, 大半個礦坑都毀了,卻全無人員傷亡------因為當日是夏至! 這是瑞典傳統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全國放假、親朋好友齊聚歡度仲夏節, 天啊!這是多麼幸運、多麼美好的巧合!(我都要感動落淚了!) 但是,因此緣故,加上礦脈逐漸枯竭,法倫銅礦的黃金時代便從此衰微, 最後一個礦井也在1992年關閉。 整個礦坑及周遭礦業文化, 則於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納入世界文化遺產。 這就是我們本日特來拜訪的緣由囉。 行前在網路上做過功課,查知若要深入礦坑參觀,需參加定時導覽團。 向遊客服務中心確認英文導覽的時間並繳費(每人210kr,好貴 >___<") 就可以悠哉閒晃、等待集合的時間到來啦。 (照片) 深入礦坑的入口,就在這間小屋子裡。 門楣上的符號♀代表"銅",在這裡隨處可見。 那個其他神祕的符號又代表什麼意思呢?答案請見下一張照片。 (照片) 在遊客中心裡找到的答案。我真喜歡這張紙牌、這些符號。 (照片) 小屋子對面的礦坑博物館,是昔時的辦公室。 (照片) 非常壯觀的礦坑。 (照片) 畫面正中央的屋子是專門生產法倫紅漆 (Falu Rödfärg) 的小工廠。 法倫紅漆是開採銅礦的副產品,經常用作房屋的塗料。 細心一點就會發現: 在這一系列"瑞典中部遊記"照片裡出現的房子,便經常是這種紅色的小木屋。 (照片) 因為距離導覽時間還有一個多小時,我們樂得偷閒,來份花園午茶 ^^ (照片) 除了礦坑本身,園區裡的幾個咖啡座也都值得逗留。 看這些圓滾滾的麻雀,想必吃了不少客人留下了餅乾、蛋糕屑! (照片) 才說完麻雀,現在連鴿子也來了! 大概這裡的人多對牠們親善,居然大搖大擺飛來客人桌上討東西吃......我的餅乾! 時間到!大家快來集合囉~ 底下照片中,穿條紋襯衫的帥哥(噢耶!)就是這趟地下探險的導覽員。 (照片) 導覽員背後的紅色柱子頂端繫著一只大鈴鐺。 時間一到,他就拉拉繩子、鈴聲響叮噹,召集參加該次導覽的遊客前來集合。 P.S.活生生是八月中,大家卻都穿著厚外套,瑞典這國家怎麼回事兒啊(吐舌) 帥哥導覽先生點過人數、跟大家打過招呼之後, 就領著我們魚貫進入剛剛看過的那間小屋子。 為了確保安全、避免礦坑中滴落的冷水沾溼衣服, 所有人都必須戴上安全帽、披上防水斗篷。就像這樣! (照片) 照糊了,還把我臉拍圓了(大怒) 不過卻是唯一一張,將就點吧XD 待所有人準備就緒,大家便尾隨導覽員前進。 (照片) 裡頭昏暗暗的,燈光只堪照亮眼前路徑而已。 礦坑終年維持在攝氏5-6度,但並不是太冷,略有厚度的外套即足夠保暖。 特別值得提醒的是,坑道中難免有積水,而這裡的水大概飽含礦物成份, 都是紅銅色的,淺色布鞋容易沾染。在意的話就儘量避免穿著囉。 導覽全程約40-50分鐘。 每到定點,導覽員會停駐、點亮身邊的燭臺,為大家數說礦坑的歷史。 底下這張照片裡的木牆全是人力搭建,為防止礦坑倒塌之用。 真難想像這些木頭是如何運進礦坑、並在這麼昏暗的地洞裡工整地堆疊起來! 另外讓人驚訝的是,這些木頭應有百餘年歷史, 卻幾乎沒有腐壞,可見礦坑裡的環境是多麼特殊了。 接下來這是"豎坑"及其中設備。 一口木桶、三條鐵鏈、一根粗繩,除了是吊運礦石的設備, 居然也是用以載運工人的升降梯,乍看就覺得心驚肉跳。 果然導覽先生說,當年法倫採礦盛極時,死亡意外幾乎是週週頻傳------ 但即便如此,志願加入採礦行列的男丁還是前仆後繼而來。原因有三: 其一,採礦業收入豐厚。 其二,加入採礦,即可避免上戰場(其時瑞典仍有戰事) 其三,沒聽到XD ......誰叫這次導覽團中有個小孩一直吵嚷不休! 雖然我算是很喜歡小孩的人,也支持小孩的種種權利, 但我真心覺得,太小且不受大人約束的小小孩根本不適合參加這種行程嘛 >"< (照片) 岩壁上的金色字跡,是曾來參觀的歷任皇室成員簽名。 右上方、被手電筒燈光照亮的地方,就是現任國王、王后、及大公主的筆跡噢! 礦坑中光線稀薄,照片拍起來效果不好,因此其餘的就不再放了。 倒是有個礦坑的故事值得說說: 採礦本來就是高風險的工作,一旦發生礦災,往往是連屍體都尋不著,從此下落不明。 某日,自礦坑中意外尋獲一具年輕男子屍體,卻沒人知曉他的身分, 直到一位中年婦人認出:這個男人曾是她的未婚夫,而婚約卻是二十餘年前的事了! 玄妙的是,由於礦坑的特殊環境(溫度、氣體、光線等等) 屍體竟無腐壞之外,連容貌都還是二十年前的模樣! 為此,這副屍首還到處展示、供人參觀XD 只是離開了礦坑的特殊環境,這具大體也產生應有的變化, 手斷了便用外科手術修補、腳斷了就再接回去...... 如此折騰了好些年,才終於將他下葬XDDDDDD 呃,老實說,比起前半段,我覺得後半段更令人驚奇咧...... 雖然故事的重點應該在於凸顯礦坑的特殊環境啦(搔頭) 然後還有,關於礦脈的發現的故事。這個呢就可愛多了 :D 從前從前,法倫有個牧羊人,每天放他的羊群出去吃草、傍晚再趕牠們回家, 然而其中一隻羊回家時,羊角上總是沾了紅色的土屑,引起他的好奇心, 於是有天他跟蹤這頭頑皮山羊,來到牠日日流連玩耍的地方, 就這樣發現了日後為瑞典帶來大量財富的銅礦! 從此這頭名喚Kåre的羊兒就在歷史上留名啦~ 底下的書頁裡寫的就是Kåre羊發現礦脈的故事呢。 (照片) 銅礦博物館裡展示的書。 地底導覽結束後,導覽員帶大家分批搭乘電梯出來,結束這段精彩刺激的探奇。 接著我們到博物館裡晃晃,不過這就遠不及礦坑參觀來得有趣了。 只用博物館牆上這張我最印象深刻、最喜歡的繡線畫,為本文作結: (照片) 是法倫市容、礦坑、豎井,和~ 犄角上沾了紅色泥屑、跳躍時落下許多象徵財富的金色星星的Kåre! -- Sweden Adventure http://accioathena.blogspot.com/ ♥瑞典,生活的新鮮襯色 ♥ 北國風物 飲食 起居,完全體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83.254.200.23
文章代碼(AID): #1Gk1P20i (Europe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