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特富野最新消息

看板Emergency作者 (慢慢想)時間15年前 (2009/08/11 15:38),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Chiayi 看板] 作者: asu (慢慢想) 看板: Chiayi 標題: [情報] 特富野最新消息 時間: Tue Aug 11 15:37:28 2009 綠 豆 鄉 民 情 報 局 搶 鮮! 以下文字為茶山國小校長蒲忠勇今天緊急傳送出來的消息 ---------------------------------------------------------------- 莫拉克颱風,看見無力的部落 浦忠勇/阿里山茶山國小校長 八月八日這一天,鄒族特富野社一年一度的小米祭還在進行(今年祭儀時間是七~九日 ),莫拉克就重創部落,鄒族頭目汪念月還在準備最後的祝神儀式,就聽到他回家的路 中斷了,部落頭目和其他人一樣,有家歸不得,許多來自別村,還有來自外地特別趕回 家參加小米收穫祭的族人,外地友人和遊客,研究生,至今已被迫留在部落第五天,大 家戲稱,這樣的留客天很難得,很無奈,也很誇張。 更慘的是,頭目的家就在儀式結束的當晚發生地層滑動,野溪暴漲,進而發生土石流, 把頭目的家沖走了一大半,隔壁有三戶族人,房子全毀,就在風雨之夜,帶著家人大 小,半夜匆忙撤離家園,徒步走了四、五個小時,回到部落親人家,暫時安住,經過 鄉長的家,我聽到有位族人哽咽地說:「鄉長,我們的家全完了!」。頭目之前動過手 術,行動不便,如果他當天也回到家,結果也許更慘,很難想像在風雨之夜這位老人如 何能安然度過。 這樣一夜之間失去家園的族人據說是幾十戶人家(資訊很亂,統計持續進行中),損失 難以估計,這些暫時被安置的族人認為,莫拉克颱風,讓他們的財產一切歸零,面對這 樣的災害,無助,無奈也無力,他們最希望明天就能天晴,可以開始重建家園,但大雨 仍然持續。 每條道路柔腸寸斷,阿里山部落水泥橋可能毀了一半以上,來吉部落七座水泥橋全被沖 毀,知名的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山美大橋和景觀吊橋,也無法倖免,各村各鄰之間無 法聯繫,也很難無法相互支援,有人自嘲,不只是村村變成孤島,是鄰鄰都成了孤島。 自己身為國小校長(住特富野部落,任職阿里山鄉茶山國小),要回到學校之路,四十 公里長的山路,路基沖毀的不算,斷橋就有七座,水勢大,路難行,上班之路變得遙遠, 而且至今仍然無法預期何時可以到達校園,在山下也無法回校的主任問我,何時到學校 處理校務,我說,等路搶通再說,只期待開學前希望能把重要校務處理好。 部落停電,電話系統繁忙不穩定,許多同樣被風雨困在部落的族人,包括那些無家可歸 的族人,總會聚集在部落的某個角落,想法子多聽到一些災情消息,也希望知道聯絡道 路何時搶通,自己的部落族人會流連在稱為「八卦街」的村落小徑上,這裏有雜貨店, 小吃店,也有剛開幕的走廊咖啡和庫巴咖啡,大家在這裏可以互通部落八卦,相互取暖, 喝喝小酒,吃愛玉,或者點一杯咖啡,聊聊部落是非,八卦街,成了風雨期間族人暫時 安頓身心、忘卻煩惱的地方。 部落族人最常提起的,甚至感到氣憤難平的話題,是曾文溪整治工程、攔沙霸、野溪整 治、土地超限利用、生態永續、氣象預報準確度以及這次怎麼也聯絡不上的阿里山鄉防 災中心,提到這些,族人總是義憤填膺,似乎想要揪出這回環境災難的元凶。 生態工法,特富野部落溪流剛完成的整治工程,施工設計強調景觀和生態工法,如利用 景觀護坡、階梯式河道、梳子霸等工法,把曾文溪支流整理得美侖美奐,類似親水公園, 這樣的整治工程,相信花了不少納稅人的錢,但這回颱風全被土石淹埋,沒有留下任何 整治遺蹟。部落族人怨,「這裏的河川整治進行了三四十年,從小看到大,結果是愈整 愈爛,錢花了不計其數,整治效果也歸零,環境工程為什麼都不會考慮環境變遷的因素? 我們的工程施作單位、設計人員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阿里山鄒族人沿著曾文溪建立部落,河川和部落是生命共同體,但攔沙霸將大量土石攔 下,讓河床升高、加寬,破壞原有的水流水脈,也破壞河川的生物多樣性,更阻斷了部 落和河川的親蜜關係,原本是好山好水,今天卻成了窮山惡水,每年颱風一來,山洪跟 進,就在寬廣的河床間,像是猛獸一般亂竄亂咬,結果河床每年更高更寬,造成更多的 土石流,也沖毀部落的聯外道路,甚至把族人的家園良田帶走。部落族人怨,「為了保 護曾文水庫的蓄水,也為了維持曾文風景區的明媚風光,住在集水區的部落族人,卻要 年年忍受窮山惡水的威脅,社會公平何在?生態永續何在?工程施作單位和設計人員的 專業和良知又何在?!」 每到大風雨一來,部落/外界都會檢討水土保持、土地利用等等生態永續的議題,但風 雨一過,土地的超限利用型態,仍然持續進行,部落族人和工程人員,幾乎都成了環境 生態的殺手共犯。 今天(十一日),已經是災害的第五天,村長邀集部落年輕人共同修築水管,搭便橋, 送物質給缺糧的災民,安置受災戶,聯絡外界支援,包括需要搭直升機的病患、嬰兒、 遊客、學生以及需要回公司機關上班的人,雨仍然在下,但看到部落又一次的集結, 協力動工,完成部落救災第一現場工作,這樣的部落協力,也許在無助與無力之中, 燃起新的希望火苗。 本人也困在部落,也回不了離部落不遠的家,利用發電機的有限電力發送這些災地的第 一手資料。 早上孩子們的救援物資早上在大家的協助下,完成補給任務。孩子們的同學共十一位, 已經讓他們的家長擔心不已,道路無法也許要安排這些學生搭直升機下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30.8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30.84

08/11 16:05, , 1F
08/11 16:05, 1F

08/11 16:15, , 2F
上方連結為網誌版 含相簿
08/11 16:15, 2F

08/11 17:18, , 3F
推校長的見解。我想問題的根本就是在人 而非大自然
08/11 17:18, 3F

08/11 17:56, , 4F
大推,在這次災難過後,除了救災賑災與責任的追究...
08/11 17:56, 4F

08/11 17:56, , 5F
是否也該思考....我們對這片土地做了什麼?
08/11 17:56, 5F
文章代碼(AID): #1AWH_VzK (Emerg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