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小松帶刀的角色探討

看板Eita作者 (雨天炎天)時間15年前 (2009/05/25 15:50),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日本野史中一直流傳著年少時期的篤姬有一名薩摩藩士的戀人存在, 基於這個緣由,《大奧》版的篤姬虛構了「東鄉克顯」這名人物, NHK大河劇《篤姬》也創造了於一與尚五郎這段青梅竹馬的關係, 作為全劇首尾相呼應的基礎架構。 NHK之所以將尚五郎的角色安排在第一男配角的位置, 是由負責篤姬時代考證的原口泉教授提議,經過原作者同意, 加入原著中所沒有的小松帶刀一角。 將小松帶刀這樣一位真實存在過的人物, 對於幕末的政局有重要影響力、且極具遠見的政治家, 作為篤姬與家鄉薩摩深厚情感連結的重要接點外, 也是為了彌補篤姬身在大奧之中,無法直接參與幕末政治的替身, 因此試圖透過戲劇的方式,重新提高他的能見度,更為人所廣知。 看篤姬中小松帶刀這個角色,是必須極具耐心地將全篇從頭看到尾才能完整檢視, 因為他整整出現了49回,是極少數與主角篤姬一般貫穿全劇的關鍵人物。 從最先的肝付尚五郎,過繼到小松家成為小松尚五郎,最後改名為小松帶刀(清廉), 他其實都存在著相當清澈的本質,擁有一顆純淨的心; 在NHK篤姬官網上(已關閉)負責題字的書法家菊池錦子,為帶刀所題的字就是「純」。 他的個性就是溫和、寬厚、善良而體貼, 相較於早熟、反應快,面對各種狀況和挑戰,總是能快速轉換心境的篤姬, 帶刀則是屬於開竅比較晚、大隻雞慢啼的類型, 他的成長是屬於一點一滴地逐步緩慢累積而成, 在這過程中即便有失意不得志之時,他也始終明白自己的信念, 哪怕只有一點點,只要能夠繼續前進,就會努力堅持著; 在當上家老後逐漸展露了影響力,尤其等到龍馬的出現, 對帶刀來說是一項刺激,更是一種使他心態、想法、理念都趨於成熟的催化劑。 要從稚氣未脫的男孩肝付尚五郎,慢慢走向散發著沉穩與成熟魅力的薩摩家老小松帶刀, 這之中經歷的漫長過程可不是那麼容易啊。 帶刀與篤姬的關係是一種牽繫,也更是一種對照。 透過御守信物的交換,建立起雙方都無法忘懷的深刻情誼, 讓篤姬只要想到尚五郎,就像見到遙遠故鄉的一切,以及原本最初的自己。 帶刀更是不時掛念著篤姬,或許有人會嫌這樣的帶刀太過優柔寡斷, 但劇中的人物,從調所廣鄉到井伊直弼,哪個不是對篤姬甚難忘懷, 身為青梅竹馬的尚五郎如果不特別表達思念,那也才奇怪吧。 多年後當兩人身分、地位都有了改變, 身處在深宮內院大奧的篤姬,想盡力保全維護德川家的榮譽, 而遠在薩摩的帶刀,卻和坂本龍馬、西鄉、大久保等人,正向前推動著時代改革的巨輪; 在雙方立場衝突相對之下,考驗著帶刀的智慧,究竟要如何選擇與拿捏, 才能達到改變這個國家朝更好方向邁進的目的,卻也不至於傷了篤姬。 那場明治前夕的再會,是兩人人生中最後一次的相見, 不變的仍是一盤棋上黑子與白子的相對。 短短幾句問候、數個眼神的交會,彷彿早己道盡多年來的一切; 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問出口的那個問題,讓人覺得他好傻好天真, 但得到的答案是什麼,其實早己不是那麼重要, 那句「如果…」也只是想一了未了的遺憾啊。 看著他兩隻手緊握御守的動作、淚流滿面的笑容, 不禁覺得他永遠都是當年那個本懷著初衷的尚五郎,這點可是未曾改變。 離去時,從天邊灑落的美麗夕日,不只象徵著舊時代沉淪的命運, 也暗喻著帶刀的生命即將走向終點。 帶刀與篤姬之間若只從愛情層面去解讀,會稍嫌狹隘了點, 跳脫了愛情的境界反而更為寬廣, 一生中能有如此相知相惜的摯友,是多麼珍貴且難得的事。 因此提醒一下,喜歡家定的人大可不必把尚五郎當成情敵看待, 兩個男角都各自有其優點和特色,而且喜歡這兩個人並不會互相衝突的, 這不是一場愛情的角力擂台賽,妄自比較一番論斷誰輸誰贏的舉動並沒有什麼意義, 多踩幾下尚五郎並不會突顯另一個比較厲害, 就算最後篤姬情歸家定,其實也無損尚五郎在篤姬心中所佔的分量。 事實上帶刀一直是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男子,他的人生並不是光為篤姬而活的, 即使再怎麼懸念篤姬,依舊是以天下大局、國家大業為重, 從原先「日本第一的男人」作為最初始的起點,去活出他自己精采的人生, 與各式各樣的人相遇,激盪出不同的火花,留給後世深遠的影響。 帶刀臨終前說﹕「能與各式各樣的人相遇,完成各種各樣的事情,真是太好了!」 這樣的一生看似短暫,卻也幸福而滿足, 「日本第一的男人」這個目標,雖不中,亦不遠矣。 * 另外藉著瑛太那篇「小松帶刀的魅力」訪談所提到的內容, 補充一些史實上小松帶刀的相關資料。 歷史上的小松帶刀除了原配夫人阿近以外, 另有一側室阿琴,這是大家所知曉的事實。 在舊時代,諸侯公卿、名門貴族及上級武士擁有三妻四妾是很理所當然, 沒什麼好奇怪的事情,不需要硬帶入現今的道德觀念去衡量批判。 帶刀和阿近的婚姻是由薩摩藩主島津齊彬所主導, 基本上貴族的婚姻都是被安排的,根本沒有自由選擇對象的權利, 即使阿近年長帶刀七歲的情況在當時社會頗為罕見, 也不容許任何一方有推拒反對的餘地。 後來考證帶刀所遺留下來的書信當中,有一些信是寫給阿近的, 從其內容中不難看出這對夫妻的感情其實相當不錯。 為了薩摩藩的發展以及對日本國的政治盡一份心力, 在當上家老前後的帶刀,經常必須離開薩摩到京都、長崎各地出差, 即使公務繁忙,也不忘時常寫信回家, 他寫給阿近的家書和其他正式的書信往來很不一樣, 用詞較為活潑不嚴肅,文字也盡量少用漢字,多了很多片假名書寫, 處處展現了對妻子的關愛之情,因此有了「愛妻家」這樣的稱號。 帶刀在28歲時,在宴席上認識了藝伎阿琴,據說兩人之間愛情的萌生只在數面之緣後, 很快地帶刀就將阿琴納為側室,讓她住進小松家的宅邸。 阿琴是京都衹園出身的名伎,當時約莫只有16歲, 不但有著清麗脫俗的外表,而且飽讀詩書、才華洋溢, 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也擅長琵琶、三味線等樂器。 有學者猜想年少時期曾相當熱衷琵琶的帶刀, 有可能因為阿琴而重拾舊日對於琵琶的熱情,兩人能以琵琶相交流。 阿琴除了為小松家生下子嗣以外,她也是帶刀在政治事業上相當得力的助手, 時常陪伴帶刀出席各種的宴會場合,幫忙招待賓客, 並於席間表演才藝以娛賓,因為藝伎從小經過訓練十分懂得察言觀色, 自能幫助帶刀從政治上的對手,如幕府官員或新選組中,打探到有力的政局情報。 小松帶刀在36歲的年紀即英年早逝,患病期間於大阪接受西醫治療時, 阿琴一直無微不至地在病褟旁照顧到最後一刻, 之後阿琴將她所生的兒子安千代,交由正室阿近帶回薩摩撫養成人以繼承小松家。 四年後,阿琴也因病去世,她臨終前的遺言就是希望能埋在帶刀的墓旁, 原配夫人阿近也胸襟寬廣地應允,讓阿琴下葬在小松家的墓園。 在篤姬劇中阿琴這個角色也許是毀譽參半,不過在薩摩仍是相當受到當地人所敬重的, 飾演阿琴的原田夏希在到阿琴的墓參拜時,鹿兒島當地的報紙即有報導這項消息, 對於阿琴的稱呼是帶刀大人的「第二夫人」, 可見對她的評價並不光只是一般普通的側室罷了。 -- ∥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0.234.198

05/26 08:17, , 1F
我覺得這篇心得寫得真好~~~~
05/26 08:17, 1F
※ 編輯: Neder 來自: 58.86.123.25 (06/01 09:17)

06/02 11:21, , 2F
這篇要m阿~ 一直覺得篤姬跟帶刀是友情居多+1
06/02 11:21, 2F

06/02 11:22, , 3F
阿琴那段我覺得頗可惜 其實她的評價很不錯 才色雙全呀
06/02 11:22, 3F

07/06 21:17, , 4F
好文大推~很用心:)
07/06 21:17, 4F
文章代碼(AID): #1A6atFp- (E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