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美國小學教育的啟示:多多的家庭作業

看板Education作者 (費雪)時間10年前 (2014/03/02 02:37), 編輯推噓2(205)
留言7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我自己寫的文章,歡迎討論 連結 http://blog.udn.com/fisherke/11445314 我們全家在2012年定居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按著學區的分配,兩個女兒進入歐克萊爾 市的羅賓斯小學,也因此我們這些在台灣受教育的家長有機會親身體驗美國教育和亞 洲教育有什麼不同。 在大女兒多多(Dora)二年級的時候,級任老師出了一個家庭作業(project):做一本動 物簡介手冊。老師給了每一個小朋友三個月時間,每個人必須選擇一個自已最喜愛的 動物並描述牠們的生態習性,並按照市面上出版品的規格包括封面、目錄、章節、圖 表、作者介紹、詞彙表和封底製作成專業的手冊。為了搜集資料,女兒選擇了她最喜 歡的貓熊作為主題,自己花了許多時間在社區和學校的圖書館和網路搜尋關於貓熊的 資訊。在收集資料之後,多多將資料分類整理並分出章節,她人生的第一本書有了大 致的輪廓,首先她在第一頁告訴讀者一些關於貓熊的有趣事情(例如:你知道 有貓熊幼兒園嗎?)來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接著描述貓熊的種類、從小到大樣貌的 變化、生活習性、食物的特色以及一些你可能不知道關於貓熊的事情,然後圖示貓熊 每個身體部位,最後是作者的自我介紹與整本書所提到的詞彙參照表。在多多完成初 稿之後,她和老師討論了一番,老師訂正了一些錯字並給了她一些修改的建議。幾天 之後,多多人生的第一本書終於大功告成了,在學校的新書發表會上,多多向全班同 學介紹她的新書並分享她的研究成果,雖然初版的發行量只有一本,但在多多和我們 的心裡都有莫大的成就感。 多多的家庭作業是美國小學教育中很典型的教學設計,在這個作業中她獨立完成擬定 題目、搜集資料、分類整理、撰寫內容、繪圖和編輯,身為家長的我們完全不知道她 這段時間在忙些什麼,一直到她在學校新書發表會之後將作業帶回家,我們才第一次 看到她的作品,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有百分之百的自由來發揮創意並決定她作品的內 容,她在研究過程中所得到的知識有相當高比例是超出老師和家長的知識範圍,這和 傳統的中國式教育有極大的不同。傳統的中國式的教育強調老師的權威,老師準備教 材並透過教學將整理好的知識傳遞給學生,學生只是被動地接收和記憶知識,老師透 過考試來檢驗學習的成果。在這種教育體系之下,學生學習到的知識不會超出老師的 知識範圍,學生也習慣不思考和辯正知識的正確性,更不會主動地追求課本之外的知 識,因為追求課外的知識不但對考試成績沒有幫助,也很容易被老師當成不容易管理 的問題學生。因此,台灣和中國大陸的學生雖然往往是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常勝 軍,但卻很少有人在長大後提出影響世界的創新理論,這個美國教育的小故事或許能 為國人提供一些思考方向。 -- 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馬太福音4:19) "Come, follow me,"Jesus said, "and I will make you fishers of men."Matthew4:19 Fisher's BLOG: http://blog.udn.com/fisherke/articl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1.89.91.84

03/02 06:54, , 1F
這篇文章充分顯示了什麼叫「傳統的中國式的教育」
03/02 06:54, 1F

03/02 06:55, , 2F
除了「老師的知識範圍」應該改為「人云亦云的知識範圍」
03/02 06:55, 2F

03/02 10:39, , 3F
什麼叫「傳統的中國式的教育」 ?
03/02 10:39, 3F

03/08 21:34, , 4F
比照前幾天的新聞:老師出作業要小三學生評論烏克蘭與俄國
03/08 21:34, 4F

03/08 21:34, , 5F
的作業被家長投訴...
03/08 21:34, 5F

03/11 11:24, , 6F
家長:這題我不會 老師不應該出
03/11 11:24, 6F

03/12 23:43, , 7F
說明學生不能比家長或老師聰明,一代不如一代
03/12 23:43, 7F
文章代碼(AID): #1J4YZM_5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