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評鑑不計專書 學者憂學術危機

看板Education作者時間11年前 (2012/09/04 14:49), 編輯推噓0(005)
留言5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鄭語謙/臺北報導】 大學評鑑過度重視教授的論文發表數量,引發學界反彈。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臺大心 理系教授黃光國分別出書警告,臺灣學術界過度鼓勵教授在SCI、SSCI發表論文,將降低 學者撰寫學術研究專書的意願,收藏在國外大學圖書館的臺灣學術著作將日漸減少,導致 臺灣國際學術地位式微。周祝瑛昨天發表英文書《Taiwan Education at the Crossroad: When Globalization Meets Localization》(站在十字路口的臺灣教育:當全球化遇到本土 化),書中深入剖析臺灣教育正面臨的困境與議題。 周祝瑛表示,臺灣教授升等、大學評鑑的指標都太倚賴SCI、SSCI,導致教授一窩蜂專攻可 登上期刊的論文,對於書寫學術相關的教科書、專書、外國著作翻譯等興趣缺缺;甚至有學 校明文規定,教授升等與績效評估中,出版學術刊物只占5%,有的科系甚至不予計分。 周祝瑛指出,近年來臺灣不論用中文或英文書寫的學術專書,數量與品質都日漸下降,收 藏在國外大學圖書館的數量減少。5年前她造訪哈佛大學的燕京學社圖書館時,館員就曾向 她反映這個問題,上個月美國史丹佛大學圖書館代理館長來訪,也提到相同現象,讓她憂 心臺灣學術在國際的曝光率與影響力逐漸沒落。 黃光國在新書《Foundations of Chinese Psychology:Confucian Social Relations》(中 華心理學的基礎:儒家社會關係)中提到,臺灣學者為了讓論文擠進國外的SSCI,研究時習 慣將本土內容套進國外模式,如此一來便失去在地特色,「寫來寫去,都是寫別人的東西 。」 針對學者訴求,教育部次長陳德華表示,學術專書牽涉到出版社願不願意出版、有沒有市 場需求等問題,比較複雜;但教育部鼓勵學者出專書,也鼓勵大學發展自己的出版社,「人 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專書重要性不輸給論文,教育部並沒有獨尊論文。」且這幾年大學採取 認可制評鑑,學校可自行設定學術專書作為評鑑指標。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0694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8.253.176

09/05 10:07, , 1F
重點是審查!專書也要經同儕審查,那才能跟期刊論文比。
09/05 10:07, 1F

09/05 10:08, , 2F
不然,出書很容易的。隨便寫寫,找個出版社申請ISBN,
09/05 10:08, 2F

09/05 10:09, , 3F
自己出錢印,就出了。歐美學術界出版專書/專書論文,
09/05 10:09, 3F

09/05 10:09, , 4F
都是要經審查程序的!
09/05 10:09, 4F

09/05 10:10, , 5F
還有,升等都計專書了,評鑑不計專書嗎?
09/05 10:10, 5F
文章代碼(AID): #1GHQI7dk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