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幫人民省錢-請支持中小學小班教學

看板Education作者 (請大家為志漢祈福)時間13年前 (2011/01/29 11:23), 編輯推噓4(405)
留言9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教育是百年大計! 現代教育中的班級制度,其實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子題, 早期的教育沒有共同的規劃,也沒有大量的師資,更沒有充足的硬體設備, 因此規模的大小很不一定。但近代發展至今的班級制度,卻已被政府用其公權力 給設下一個準則,當然各國有各自的發展,不過卻給了我們一個思考的議題:到 底多大的班級人數比較適切? 班級人數大有其經濟上的好處,如此一來的確可以少負擔許多人力、資源, 省下來的經費還可以被公部門挪去他處使用。 但是,身為教育界的一份子,我仍然希望降低師生比。理由如下: 一、很多研究指出,一個人的控制幅度有限,而且最佳的控制幅度通常在十人以 下,這點就連大學老師在做分組報告時也可發現,若一組超過十人,則該組 負責人的控制力會愈顯艱辛。 二、若要以大班進行,造現在對大班的定義,至少在四十人以上,這讓我想到早 期接受教育時的情況,先不論老師如何疲於奔命,但當我要回想老師是否了 解我時,我不覺得老師能瞭解我多少。(這不關乎老師是否關心我,或我是 否喜歡老師。) 三、很多研究都指出要當一位好老師,第一步便是要瞭解學生,而目前瞭解學生 最簡便的方式即利用聯絡簿,可是當一個老師必須面對四十個甚至以上的學 生時,他一天的工作量便至少會占去他一節課的時間。(當然對於不花時間在聯絡本 的老師,是不會有這樣的問題。)(有些老師也可能會分批解決)這還不計算改 作業(乘40)的時間、備課或上課的時間、處理突發事件的時間等,如此一 來,導師花在瞭解每個學生身上的時間將被壓縮。 四、瞭解學生的方式當然不限於利用聯絡簿,可是當一個老師得管理超過四十人 以上的班級時,四十人彼此之間會產生問題的可能性將多如牛毛,(其實三 十人的問題就已經多如繁星,如果一個老師要認真地去瞭解的話)這當然可 以成為老師瞭解學生最佳的契機,但老師處理的通常都是不好的狀況,如此 一來,老師管教學生的能力的確有進步的現象,但瞭解學生資質的能力卻沒 有進步。 五、每個學生資質不一,一個老師要找出一個學生的天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更 何況要找出四十個人的天分,此外,老師通常也多半是以鼓勵的方式來啟發 學生的學習動機,但當老師要面對四十人以上的班級時,很多因素會影響老 師花在鼓勵的時間上,而且要能交心的鼓勵不是表面話就能做到。 六、孩子真的需要大人來瞭解他,可是現今的環境下,孩子的重要他人卻似乎愈 來愈遠離孩子,父母忙於工作,學校老師若又無暇關心,孩子的價值觀來源 只剩下電視、電腦、同儕以及補習班老師,這對其價值觀的養成,恐怕會是 值得擔憂的問題。 七、成功是需要付出與努力的,同樣國家的未來也是需要教育的投資,如果為了 少支出人力物力,其實之後面臨的問題可能會更多,到時亡羊補牢的經費, 例如:導正偏差孩子,所學無法學以致用而必須轉換跑道的費用等,將會是 一筆可觀的開銷。此外,善於投資教育的人,其回收的效益也愈大。 八、牽一髮動全身,減少班級數意謂將裁掉許多師資,就以去年出生嬰兒數16萬 計算: 一個年級每班35人,需要約一萬名教師(一個班級兩名教師,外加其他法規) 40 八千兩百名 少了1800名教師,則國家失業人口將又雪上加霜,更何況這只是一個年級。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希望孩子的成長能得到完善的照顧,而小班教學固然有 其缺點,好比社會互動的下降,因此我也可以接受大班教學,但前提是增加班級 的老師編制。最後,現在一個班35人其實還有下降的空間,我的理想是一個班20 人。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133.163

01/29 22:18, , 1F
跟上一偏唱反調就對了
01/29 22:18, 1F

01/31 21:51, , 2F
一年級入學是29人, 但騜政府未有後續人數控管計畫~
01/31 21:51, 2F

02/01 16:10, , 3F
在小的班沒有用心的老師也沒用
02/01 16:10, 3F

02/01 17:34, , 4F
辛苦了
02/01 17:34, 4F

02/07 20:20, , 5F
XD
02/07 20:20, 5F

02/08 14:44, , 6F
寫的不錯,但只給您65分。因為您沒有針對
02/08 14:44, 6F

02/08 14:44, , 7F
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之間的差異做進一步論述。
02/08 14:44, 7F

02/14 18:48, , 8F
比你那篇的0分好很多了
02/14 18:48, 8F

02/15 07:34, , 9F
唉呀…樓上還給我零分啊…沒給我負分,感謝感謝~
02/15 07:34, 9F
文章代碼(AID): #1DGuWnHw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