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反對教育部的「標準化成就測驗」!

看板Education作者 (玫瑰的名字)時間15年前 (2009/08/07 18:33), 編輯推噓3(308)
留言11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部落格版:http://www.wretch.cc/blog/wagaboa/11175206   繼越改越糟糕的教改之後,教育部的弱智官員們又通過了一項政策:今年九月開始, 小二到國三的學生每年都必須接受國文、英文、數學、自然四科的「標準化成就測驗」; 成績在後百分之三十五的學生將可接受「補救教學」。   我可以想像,在教育部的無知幻想裡,這麼做可以援助成績不佳的學子,是一項立意 良好的「德政」。然而我們要問:實際的情況怎麼樣?這個方案真的可以提升學生學習成 就嗎?會不會像當初「多元入學方案」那樣,以為可以減輕學子負擔,卻反而越加越重?   我首先發現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成就測驗的四個科目。為什麼成就測驗裡只有國英 數自四個科目?社會不重要嗎?體育不重要嗎?健康教育不重要嗎?音樂不重要嗎?美術 不重要嗎?教育部一方面高舉「五育並重」的大旗,一方面又只給予智能教育成就測驗與 補救教學;如此心口不一,大力推動「品德教育」的教育部到底要教給我們什麼樣的品德 ?   更嚴重的問題,是學生對國英數自四科的學習意願將會被消磨殆盡。我們的教育,最 嚴重的問題其實不在學子們學習成就低落,而是學習意願低落。劉仁沛和季瑋珠這兩位臺 大教授曾聯名表示:「我們在大學任教多年,台灣學生最大的問題,是會考試沒有求知的 熱情,會解題不會解決問題,會記憶沒有創意,會發牢騷不會有效溝通,會搞派系不會團 隊合作」。何以致之?   臺灣學子的學習意願低落,其實不能苛責;實在因為學校裡教的東西沒什麼好學的。 為了因應來自家長、學校的壓力,在一般中小學學校裡,每週都有很多的考試,中學尤其 如此。這些考試大都是所謂的「重點科目」;國中三年反反覆覆測驗再測驗那麼幾項少得 可憐的知識,學習的基礎──動機──就這麼完了。你能夠想像一張滿是四選一選擇題的 考卷能夠教育我們什麼嗎?你能夠期待一個在學校反覆演練重點科目的青少年會有所成長 嗎?   另外還有教學的問題。這次教育部的德政其實是參考美國No Child Left Behind的政 策;學到了人家「成就測驗」的皮毛,卻沒有學到教育的本質。紀蔚然教授就曾投書表示 :「一位(美國)高中歷史老師,當他(她)觸及文藝復興時期,以《莎翁情史》為教材 ,從電影開啟話題,要求學生從各個面向(莎士比亞、伊利莎白時期、虛構與史實)搜尋 資料,作為課堂討論和報告之依據,則學生自然印象深刻、觸類旁通。」這才是激發熱情 ;引導學生主動求知的教育方法啊!   亞里斯多德說:「如果你說給我聽,我會忘記;如果你做給我看,我會記得;如果你 讓我動手,我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現在教育部高談「補救教學」的理想,然而現實的 情況是考試領導教學。在標準化成就測驗的陰影下,求知的熱情還有茍延的空間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1.157.188

08/09 19:31, , 1F
智育跟品德不衝突啊 功課好的長大一定
08/09 19:31, 1F

08/09 19:31, , 2F
就有成為壞蛋的潛力嗎?
08/09 19:31, 2F

08/14 13:36, , 3F
問題在五育「並重」沒有做到。
08/14 13:36, 3F

08/14 13:37, , 4F
五育並重的話,為什麼不給音樂表現差
08/14 13:37, 4F

08/14 13:38, , 5F
的孩子輔導,只給國英數自表現差的孩
08/14 13:38, 5F

08/14 13:38, , 6F
子輔導?
08/14 13:38, 6F

08/14 13:40, , 7F
再說,強調智育就算了,為什麼社會科
08/14 13:40, 7F

08/14 13:41, , 8F
差的孩子不給予同樣的資源?重數理輕
08/14 13:41, 8F

08/14 13:42, , 9F
人文社會的現象不夠嚴重嗎?
08/14 13:42, 9F

08/18 17:35, , 10F
這下好了 每年都有一次"大考"
08/18 17:35, 10F

08/25 21:12, , 11F
標準化成就測驗是常態測驗還是標準測驗?
08/25 21:12, 11F
文章代碼(AID): #1AV0C3he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