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08十大教育新聞解讀:教官退出校園

看板Education作者 (快樂男孩)時間15年前 (2009/01/21 23:5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時間:97年12月4日 新聞概述: 教育部長鄭瑞城曾表示,3年內大專校院教官遇缺不補,但不會讓教官全面退出校園。此 話一出,民間團體紛紛表示不以為然,人本基金會、全教會與台灣教授協會等團體到教育 部抗議,要求「重申教官退出校園的政策不會改變」。 新聞評論: 我們的學生有在校園內接受軍事課程的必要嗎? 軍訓教官走進校園,雖提供軍訓課程教育,卻有培養學生效忠領袖、控制言論與思想之虞 ,時至今日,政治氣氛早已從威權獨裁轉變為自由民主,今日教育強調多元、自主、獨立 思考,與軍人以服從為天職的養成格格不入,這也是其他自由民主國家,軍人根本不會也 不能在校園中擔任教職的原因。 事實上,目前軍訓教官主要的工作內容在於協助學生中輟、流連網咖或不當場所、飆車、 黑幫等校外的查緝、輔導工作,相對而言,大學教官需要處理這類事情的業務較少,故往 往在學校也兼任通識教育課程的講師。然而,教官畢竟不是專業學者,之所以能夠充當通 識課程的講師,其實反映了我們對通識教授的草率與聊備一格。 我們肯定教官多年來在校園安全、學生管理、生活輔導等工作的努力,惟隨著教育的多元 化、民主化,學生各項問題也亟需真正專業的輔導管教人力,而非軍事化的管理或訓練, 因此,學校教育應回歸專業,從教育角度來考量課程、科目及人力需求,才能解決歷史沉 痾,符合轉型正義的要求。 除此之外,大學教官唯一無法取代的工作大概就是「維護校園安全」了。不過以人力成本 計算,聘任一位中校教官約等於4至5位保全人員的薪資,在教育經費吃緊的情況下,讓教 官退出校園亦不失為可行的辦法。 教官退場後,校園人力減少,勢必對學校的學生輔導、學務工作產生很大的衝擊,不利學 校經營與運作。因此,建議以保障現職教官工作權,遇缺不補,並保留原教官編制員額及 經費,轉增置專業輔導、學務、校安等人力,作為配套措施,以符應專業發展的學校文化 ,並穩定學校教育發展。 教育部以漸進的方式讓教官退出校園,可說是兼顧了教官工作權與社會公益的做法,使台 灣民主化之「名」與「實」更為相符。 柯文賢/全國教師會副秘書長 http://www.lihpao.com/news/in_p1.php?art_id=2769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179.204
文章代碼(AID): #19TqGmsE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