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為什麼人本可以這麼囂張??

看板Education作者 (馬步軍都總管)時間16年前 (2008/07/23 09:29), 編輯推噓6(6027)
留言33則, 5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8/23 (看更多)
※ 引述《gowei (教育良心)》之銘言: : 教師也是人,再優秀的教師也可能偶然犯錯, : 在任何職場亦然。 : 但是在其他的職場(除了政治),不存在像這樣一群嗜血的人, 聽你在講。 別以為只有教師會被吊起來海扁。 那啥叫「最低稅負制」?(整園區科技業從業人員) 「總量給付」?(健保虧損整醫生)? 老師們如果以為這樣就算被釘,以後收稅時不就算是 趕盡殺絕了? : 自以為是法官,到處尋找犯錯的人,把它大肆張揚,把錯誤放大, : 完全不管他其他99%的優良表現,只要有天你犯了1%的錯, : 你就該死,活該被放到媒體上公審! 是,優良表現原本就是應該做的, 會被抓起來公審的都是不應該犯的錯。 那個醫生可以說因為我救了 99 個人的命就 可以讓那一個「不小心醫療過失致死」免責? : 把教師偶然犯的錯,一概批評為「那是他們無能」 : 正是這群嗜血的人喜歡做的事。 : 好像自以為是站在雲端高高在上的神,俯視眾生, : 隨意給別人進行審判後,再冷冷拋下兩個字--「無能!」 : 我不知道你是否當過中小學的導師, : 若是當過,我很難想像你會說出這樣的話。 : 我們當然期望教師能有高EQ, : 但誰能二十四小時都保證情緒處在理智的絕對控制下? :  你做得到嗎? 可以。 :  我最不喜歡人本的地方,在於這個團體號稱「以人為本」 :  卻總是在踐踏羞辱老師,難道老師不是人? 「總是」這兩字用得太重,想必是鄉民才會說這種話。 喂,用到總是要舉證的,還很容易失敗啊! :  一個老師可能認真教學十年,作育無數英才, :  卻在某天被學生挑釁到使用肢體暴力, :  於是飛來一群叫做人本的人,帶著媒體大咬特咬, :  終致遍體麟傷....其他老師看了怎能不心寒? :  漸漸的老師們不想管了,不敢管了, :  哪怕是學生上課打牌抽煙喝酒罵髒話,也都隨他去, :  何必跟學生發生衝突呢? 沒有一個醫生可以說因為他懸壺濟世數十年, 就可以有醫療過失致病人於死的權利。 :  也許版上的人本信眾會用高道德標準,說有良心的教師不致如此, :  會這樣想的人就沒有資格做老師,活該被踢出校園。 :  但一個「以人為本」的團體,怎能不了解,什麼叫做人性? :  凡是人,都會想要自保,畢竟家裡也有一屋子老小要養, :  真正為理想不怕惹禍上身的人又有幾人? :  最後,許多老師把自己的手腳限縮在很小的範圍內, :  做到最低的本份就算了事,反正做多了反而惹麻煩上身…… :  然後,教育再向毀滅更靠近了.... :  「人本」這個理念發源自國外,是個很好的理念, :  卻被國內某些人給竊取, :  自居上帝,以人本之名賜你審判, :  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訴諸媒體,管你有錯沒錯,先上電視羞辱一番。 :  不知這種手段是來自人本精神的何項理念。 :  所以我認為應將「人本基金會」與「人本精神」分開理解, :  才能看得清楚這個基金會的本質。 :   :  再奉勸人本基金會一句:你們的手段真的用錯了! :  若人本基金會真的想幫助多數的學生,請不要用爆料的手段(這是哪門子人本?) : 若人本基金會其實是假借道德外衣,以謀私人意圖,那麼早晚會被民眾看穿唾棄。 :   當他們在幫助多數的學生時,你也只會看見爆料的手段而已。 我覺得這些爆料還不一定是幫人本說話,反而是抹黑人本用的 手段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68.118

07/23 10:54, , 1F
看你回文的態度及遣詞用字 我不覺得
07/23 10:54, 1F

07/23 10:55, , 2F
你是個EQ很好的人
07/23 10:55, 2F

07/23 10:56, , 3F
如果真想幫人本說話 請多舉他們正面的
07/23 10:56, 3F

07/23 10:56, , 4F
例子讓大家來瞭解 而非針鋒相對攻擊別人
07/23 10:56, 4F
做對事,是應該的。 做對事不被贊美,是正常的。 做對事想要被贊美,是不夠成熟還要人肯定的想法。 做錯事,是難免的。 做錯事,被責難是應該的。 做錯事,想要撇清責任是正常的。 做錯事,真的去撇清責任,是可恥的。 (某某老師平常教學熱心認真,為學生所信賴,本次事件只是....) (上面這種說法見過沒有?) ※ 編輯: loser1 來自: 61.222.221.218 (07/23 11:30)

07/23 12:20, , 5F
我同意這篇的說法耶 敬業是應該的
07/23 12:20, 5F

07/23 12:21, , 6F
不能說有人對你不好就放棄 否則你對不起自
07/23 12:21, 6F

07/23 12:21, , 7F
己 對所有行業都一樣啦 只是老師鐵飯碗
07/23 12:21, 7F

07/23 12:22, , 8F
這種擺爛的人特別多而已
07/23 12:22, 8F

07/23 12:25, , 9F
自己也認同這篇的說法,不過覺得前面一篇說無
07/23 12:25, 9F

07/23 12:26, , 10F
能是有些言重了...雖然這樣的形容詞對許多在
07/23 12:26, 10F

07/23 12:27, , 11F
職場上生存下來的人來說,或許也不見得有什麼
07/23 12:27, 11F

07/23 12:27, , 12F
大不了...
07/23 12:27, 12F

07/23 12:30, , 13F
只是,自己可能也無法認同人本的許多做法就是
07/23 12:30, 13F

07/23 12:31, , 14F
了...因為被人本所批評的老師不見得就是做錯
07/23 12:31, 14F

07/23 12:32, , 15F
事或是做對事還想被讚美的...
07/23 12:32, 15F

07/23 12:33, , 16F
所謂的錯事很可能只是家長的片面之詞或是不符
07/23 12:33, 16F

07/23 12:34, , 17F
和所謂人本的「理念」
07/23 12:34, 17F

07/23 12:35, , 18F
則人本那樣一廂情願、自以為是的正義,自己也
07/23 12:35, 18F

07/23 12:36, , 19F
不覺得如何可取了...
07/23 12:36, 19F
體罰與髮禁,這是法有明文的事,明知道不行還去做, 被人找記者來拍真的叫活該。 至於成績不夠不得畢業,社會自有公論,記者家長找碴 被羞辱的大家也都知道不是老師而是那些被找來的議員 官員記者們。 看起來都一樣,事實上不一樣。 ※ 編輯: loser1 來自: 61.222.221.218 (07/23 12:42)

07/23 13:43, , 20F
嗯...不過被記者議員找碴那部份,被羞辱的或
07/23 13:43, 20F

07/23 13:44, , 21F
許實際上不是老師,不過必然產生一些打擊和影
07/23 13:44, 21F

07/23 13:45, , 22F
響吧!如 4740 那篇....所以想問看看原 po 上
07/23 13:45, 22F

07/23 13:47, , 23F
面沒有列到的一種狀況,做對的事不求被讚美,
07/23 13:47, 23F

07/23 13:47, , 24F
但卻被惡意攻擊...
07/23 13:47, 24F
做正確的事卻被惡意攻擊....這很常見啊! 像推動資本利得繳稅,推動員工分紅費用化, 推動WTO, 各國關稅協定,公教人員繳稅組工會 等等..... 管你出發點怎樣,先罵再說。 如果這樣也要情緒被影響,那其他應該要做的事怎麼辦?

07/23 13:48, , 25F
自己以為可能還是要看個人修為和對壓力的承受
07/23 13:48, 25F

07/23 13:49, , 26F
能力吧!不過每個人可能遭遇的狀況不同,每個
07/23 13:49, 26F

07/23 13:51, , 27F
人本身原本就都是不同的特質,不是親身面對者
07/23 13:51, 27F

07/23 13:52, , 28F
或未曾真正設身處地感受者,過於簡化的評斷,
07/23 13:52, 28F

07/23 13:52, , 29F
很多時候或許不盡公允吧...
07/23 13:52, 29F

07/23 14:01, , 30F
sorry,應該說 4738 那篇的例子...
07/23 14:01, 30F
被罵是很可憐,不過我想事後沒有人會對新聞裡的老師 有所責難。 別把社會大眾都當白癡,教師在新聞裡被社會群體認同 應被責難的還是那幾件事:體罰,能力分班,族群歧視。 照章行事的老師不會被惹到的。 ※ 編輯: loser1 來自: 61.222.221.218 (07/23 15:13)

07/23 16:17, , 31F
想惹事的家長總是找的到理由
07/23 16:17, 31F

07/23 16:21, , 32F
還有,操控媒體就等於操控大眾,人本很成功
07/23 16:21, 32F

07/07 13:03, 5年前 , 33F
例子讓大家來瞭解 而非 https://muxiv.com
07/07 13:03, 33F
文章代碼(AID): #18Xebm98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8 之 23 篇):
文章代碼(AID): #18Xebm98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