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學專班?誤我青春!中華航管產學班學生心聲

看板Education作者 (MIBOW)時間16年前 (2007/10/17 15:3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V_ScHooL 看板] 慘學專班誤我青春中華技術學院航管系產學專班學生的心聲與訴求 中華航管系產學專班學生、青年勞動九五聯盟 [聯合聲明] 一、產學專班說明會與報到註冊 在八月時,在許多學生還在猶豫要就讀哪間四技、二技時,一群學生與家長,至中華 技術學院台北校區,參加了一場「產學專班說明會」。中華航管系告訴我們,他們開設了 一個專班,名稱是「航空地勤服務產業專班」,與我們產學合作的企業機構是「桃園航勤 股份有限公司」。他告訴我們,這是一種新的教育形式,教育部補助了學校100 萬,來支 持產業與學校合作開設專班。一時聽起來,還蠻不錯的。 這天是96.08.23(週四),航管系系主任孫台興在說明會上,向我們發出了「產學專 班說明文件」、以及口頭上向全體學生以及家長說明專班內容。他們發出的文件上提到: 產學專班指的是:「五天上班、一天上課」,每個禮拜日休假之學習規劃,二/ 四年 可取得大學文憑。 上課內容及地點: 課程規劃與一般二/四技課程相同,地點在中華技術學院(台北校區) 上班內容與地點:工作地點為桃園機場,上班內容為地勤機場各項服務。 福利與待遇(以下每一字出自當日所發出之「產學專班說明書」): 财 每月薪資共約25,000元。 财 伙食津貼每餐35元。 财 績效獎金每3個月7,000-9,000元。 财 享勞保、健保、團保﹝定期壽險120萬元﹞。 财 提撥新制勞工退休金至勞保局個人帳戶。 财 勞動、端午、中秋、春節加發慰問金。 财 免費提供交通車。 财 因顧慮到學生的安全,下班時間不超過晚上10點。 以上文宣內容,可至http://ab.hc.chit.edu.tw/f_recruit/960614.doc下載。 這樣的條件,工作五天、上一天課,可以賺每月2,5000元,讓我們同學,興起了來就 讀的期望。我們很多人中都是希望可以提早工作賺錢、能獨立撫養自己甚至家庭。為了這 樣的機會,我們許多同學甚至是放棄了國立學校的就讀機會,或是其他排名較佳的私立學 校。系主任也一再建議我們來就讀,給自己一個同時工作與學習的機會。 雖然,我們後來仔細計算才發現,這個學校學費貴得不合理。二技學費是「學雜費: $24,017(一學期)、代辦費:$650、收保險費:$1,920(一年)。」;四技學費更誇張,「 學雜費:$46,130(一學期)、代辦費:$800 、收保險費:$1,920(一年)。」當時沒有仔細 想,我們這樣一周只上一天課(共六堂課、六學分),結果和普通部要上全天課的人學費 一樣,怎麼說得通?何況,「產學專班招生簡章」上明明是寫「收費標準:依教育部核定 學雜費收費標準商業類科:1300元/每學時。」,就這麼算,我們應該只要繳7,800元!? 只不過為了有工作機會,當時我們還是選擇先進來唸了;更何況,到機場工作,聽起來還 蠻不錯的。 只是沒想到,這樣的選擇,卻在日後發生了相當多與學校原本承諾不符的現象。 二、工作概況 其實,我們進到這個學校,如前所述,主要的時間都變成是要「上班」(一週五天) 。因為公司要審核大家的資料,四技同學9月中進入機場,而二技同學要到9月底才能到機 場工作,從開學到9 月底足足有一個月的時間,當過完中秋節,收到班代打來的電話,內 容是:9月27日要到桃園航勤公司,早上8點要集合。到了公司,填寫一些資料,就有公司 的人帶我們去桃園中正機場辦通行證。辦完通行證,到桃園航勤公司受訓(要受訓兩天) 。 第一天:桃勤公司和我們說明機場的安全及法律,當說明到「薪資」時,爭議逐漸開 始。 桃勤公司的主管在說明時忽然告訴我們,「在這邊工作的薪資不是25,000。而是時薪 105元。」;我們聽到了很詫異,因為當初學校的說明文件上寫明白,「月薪是2,5000元 ,假如時薪只有105 元,按照勞基法法定正常工作時間一個月182 小時,這樣也只會有大 約1,9000元,足足差了6000元。 這邊的工作分有:艙服組、旅服組、貨物組。學校當初在說明會上標榜,唸書就是要 能將所學的,學以致用。然而,我們的工作真的是在配合我們的所學嗎?還是把我們當成 廉價勞工?艙服組的工作是機上的清潔工。旅服組的工作是推輪椅客人入境出境,負責推 大廳的手推車。貨物組的工作是搬運貨物,行李。 這些工作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對,但問題是,我們就讀的是「航空服務管理系產業專班 」,如果標榜要學以致用、產學合作,怎麼會讓學生在這當廉價勞工,只負責當清潔工、 推輪椅、搬行李。實際上,這些都是高中畢業就可以進的單位,我們不禁要問:這真的合 乎「航空服務管理」的教育目的嗎? 我們認為,工作內容要排一些讓我們真的能學到東西 的,對於未來畢業,就業有幫助才是,這也才符合「產學班」的精神;不然,教育部何必 拿出那麼大把錢補助呢? 工作內容很基層,其實也就算了。但我們被要求工作的強度都相當強。以艙服組為例 ,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的吃飯時間,有的人從17點吃飯,吃到22點還沒吃完,或者吃飯3 分 鐘,就忽然被叫去工作,許多人身體都出現了問題與異樣。當我們反映這樣工作不合理時 ,聽到的回應也多半是「很快就會適應」,或者有人似乎覺得,我們抱怨這些,就是「草 莓族」、「不吃苦」。 而且,工作的時間須輪班,常常上班時間超過晚上10點。有些同學住在台北,下班後 回到台北都已無公車可回家,但向公司反映這問題,艙服組組長卻回同學們:「要你們自 己想辦法」。 三、與學校溝通協調 懷抱著眾多疑問,到了週一上課時間,我們回到了學校,我們等不及地想問:「為什 麼說好月薪是2,5000元,會變成1,9000元!?」。10月1 號(星期一),我們到了學校,本 來該上課的,但突然改為不上課。這天,學校招開了「說明會」,要解釋薪水的問題。 二技與四技的班導許輝彬在台上告訴我們:「所謂月薪25,000元,是包括加班費跟績 效獎金。」他說了這句話,被全部的學生轟下台。我們想請問學校,有人去公司應徵,談 到薪水時,那個薪水會是包括額外才能拿到的加班費或獎金嗎?更何況,懂法律的朋友告 訴我們,按照勞動基準法,約定的「一般薪資」、和「加班費、福利、獎金」,是完全不 同的概念。假如約定的是月薪,就是指一個月工作182 小時可以拿到的薪水,加班費、績 效獎金等都是要另外算的。 我們持續地向學校反映,副校長、系主任都出面了,但還是不能給我們個清楚合理的 答覆。由於我們的憤怒,學校一時之間無法給答案,學校就說,再給他們一個禮拜的時間 來討論、開會。下週就會有合理的答案。 儘管我們有些同學已經相當不耐煩,但還是忍住,決定再給學校一些時間來處裡。我 們要求的不多,只是要按照當時學校的說明文件,給我們一個月薪2,5000元的工作,以及 說到的餐費、交通津貼要給我們。我們也肯出苦工作,只是不能說到不做到吧。於是,我 們又再等待了一週,結果,卻面臨了更不合理的解決方案。 四、學校的方案 10月8 日(星期一),我們又回到了學校。中華技術學院(副校長)向我們提出了三個方 案: 方案一 申請自動退學:學校僅本次同意辦理全額退還已繳交之學雜費、體檢費、實習保 險費等費用。(但強迫要在三天內辦妥退學手續,且不得辦休學) 方案二 繼續就讀:本人同意依照入學時之招生之招生簡章及本校相關規定。但要接受學 校要求的工作條件。(也就是月薪1,9000元) 方案三 繼續就讀:但不參加桃園航勤股份有限公司之校外實習;另依照本校相關規定, 改修習其他課程。 表面上,這三個方案看似很合理,是給學生自由選擇。但實際上,卻有著諸多問題: 問題一: 方案一中,我們有許多同學想要選擇「休學」,但學校卻說,這邊不能辦理休學 ,只能辦退學,而且還要簽切結書。切結書的內容是要求同學承認「是自己認知錯誤」, 假如要退學,我們得被迫簽下切結書。這樣的作法根本是逼同學退學,想休學也不行,儘 管中華技術學員學則第42條明載「學生得向教務處提出休學…」。學生週一時說,最快在 週四前要辦妥退學手續,才會退學費。在這種要脅下,我們許多同學被迫集體退學。 問題二: 倘若選擇方案二,繼續念、繼續上班,學校還是不願意依照約定,給予我們2,5000元 的薪資。我們要問,這樣我們未來的前途在哪?難道要很驕傲的說:在機場上班。做甚麼? 地勤。那事實誰敢說?我們其實是做清潔工、做打雜、搬行李的?如果只是要做一個時薪 105 元的工作,我們何不待在自己家附近工作、打工,其實薪水也差不多,還省下大筆的 交通、外宿費用。我們同學中有人不惜從花蓮、屏東過來念書,就是希望工作可以養活自 己、負擔學費、甚至可以存下一些錢。倘若只有1,9000元,付完學費及外宿費就所剩無幾 ,根本不合同學的預期,如果是這樣,我們許多原本有機會念更好學校的人,都不該放棄 ,來唸這種莫名奇妙的產學班。還說是教育部補助、認證的。 問題三: 方案三中,學校說:如果要轉系,可先到中華技術學院(新竹校區)隨班上課,等待半 年再考學校的轉學考。但就是轉學過去,二技學生還要補「學分費」,因航空服務管理系 二技普通班的學費比二技產學專班還貴。教務處規定,產學班共有18個學分,一般二技共 有22個學分。差4個學分,倘若以商業類科:1300 元/每學時來計算,1300×4=5200。而 且,如果隨班修,都已經開學5 週,又快要期中考,我們的程度是跟不上的,何況沒課本 ,老師也不會因為幾個插班上課的學生,讓它及格。這實際上是逼我們也不要轉系,只能 默默選擇退學。 問題四: 而且,就是不談薪資的問題,學校還有太多不遵守約定的事情了。在當初招生說明會 時,學校有說明在桃勤公司工作,未來可升成正式職員,這樣學業與就業都有保障。但是 ,實際上桃勤公司的規定是「須工作滿三年,而且不得中斷。」,這點中華技術學院系主 任孫台興在說明會上沒有說明、可以說是刻意隱瞞。造成的結果就是,我們之中的男生等 到畢業當兵後,工作年資中斷了,回來也不會有任何保障的工作機會。其實,女生的處境 也一樣,因為我們在機場工作時,那而資深的員工也坦白告訴我們,這兒「女生是幾乎無 法升遷,沒辦法當正職的。」 問題五: 原本方案二中,產學專班的學費根本不合理。 倘若實際依照商業類科:1300 元/每學時的規定來計算學費(這是招生簡章上的規定 ),產學專班四技的學分一年級上學期是: 軍訓(2)、體育(2)、管理學(3),總共7學分 1,300(每學時)×7(學分)=$9,100元。學校應該只收我們9,100元。 但實際的學費卻是46,130元!46,130-9,100=37,030。 我們被多收了37,030元。 我們要問,我們沒多上課、也沒用到學校設備、一週只來學校一天,這37,030用在哪? 而產學專班二技的學分一年級上學期是: 國文(2)、英文(2)、運輸學(2),總共6學分。 1,300(每學時)×6 (學分)=$7,800。 學費24,017-7,800=16,217元。 請問,這16,217元用在哪?豈可要我們交這樣不合理的學費? 問題六: 除了學費,還有昂貴的代辦費,其中包括了: 四技: X光檢查費(600)、學聯會費(200)=$800 二技: X光檢查費(450)、學聯會費(200)=$650 這些檢查,真的該收這麼貴的費用嗎?我們很懷疑。 五、我們的心聲與訴求 說了這麼多,我們到底要求的什麼呢?面對了中華航管系諸多不合理的回應,以及不 願遵守當初承諾提供工作,甚至強行逼迫同學集體退學,且要求切下「切結書」等舉動, 我們中華航管系產學專班四技部與二技部的學生,不願意做那乖乖應聲接受的學生。我們 擬定了以下三點訴求,要求校方立刻遵守: 一、履行約定: 航管系應依據「產學專班(四技與二技)招生簡章」、「產學專班(四技與二技)說 明會議文件」履行契約,繼續開班,並提供簡章內容上之實習機會(月薪25,000、伙食津 貼每餐35元、績效獎金每3個月7,000-9,000元…等。),不得強迫學生退學或轉系。 二、給予賠償: 因航管系未履行契約而被迫退學、休學、轉班之學生,除對退學休學同學全額退還學 費外,更應給予「賠償」,包含損失之租金、押金、時間、精神受損…等。對於原本得就 讀其他學校(如國立學校、其他排名上更佳之私校)卻放棄機會之學生,應給予另外之賠 償。 三、減低學費: 航管系產學專班(四技與二技)之學雜費用,應依據「學分數」收費,目前一學期僅 實際授課6~7學分,應為普通部(26~22學分)學雜費之1/3~1/4,約7000~10000元。 我們在此公開聲明,倘若學校不願依據與學生之約定履約,以及給付學生上述之權利 ,我們將持續採取行動,要求教育部、中華技術學院校方…等相關單位介入,還學生一個 公道,並且,我們不排除透過法律途徑,對學校提起集體訴訟,以保障學生基本的受教權 益。 這些舉動,都只是保障我們學生最基本的合法權利。倘若學校對參與的同學有任何不 利的舉動,我們將訴諸全國視聽,要求學校的一切舉動,攤在陽光下接受社會檢視。 -- 青年勞動九五聯盟http://blog.roodo.com/youthlabor95 青年勞動九五聯盟申訴專線:0982-121-823 申訴Email:payme95@yahoo.com.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42.20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42.205 ※ 編輯: mibow 來自: 218.167.42.205 (10/17 03:11)

10/17 03:27,
可憐!真該去抗爭的!這時候才是那些丁丁委員該講話的時候
10/17 03:27

10/17 03:37,
技職司開那些莫名其妙的專班 什麼台德計畫產學專班的 本來就覺
10/17 03:37

10/17 03:37,
得很有問題 終於出事情了吧
10/17 03:37

10/17 07:43,
也許貼在八卦比較好...?
10/17 07:43

10/17 10:30,
青年勞動九五聯盟是什麼?
10/17 10:30

10/17 12:16,
可以轉嗎?
10/17 12:16

10/17 12:24,
歡迎轉錄
10/17 12:24
thjyrsj:轉錄至看板 Gossiping 10/17 14:12

10/17 15:29,
九五聯盟是一個幫助青年勞動者、工讀生的民間團體。
10/17 15:2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1.39.58 ※ 編輯: mibow 來自: 61.221.39.58 (10/17 15:36)
文章代碼(AID): #175Rh5v1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