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李家同:教育是貧童唯一希望

看板Education作者 (許我一隻貓八...)時間17年前 (2006/12/11 00:2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7/29 (看更多)
轉錄.... 窮困孩子的唯一希望,來自教育。」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坐在研究室,專注聽著貧困學童 求學故事,更堅定了他搶救貧童課業的目標。他說,很難揮動一個魔杖,讓全國窮人都脫 離貧困,但只要採取一些行動,窮人的下一代就不致落入永遠的貧困循環中。 當部分企業家願捐錢回饋社會而找上李家同時,因在暨大教書,他建議從搶救南投地區 貧童的課業著手,成立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李家同說,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 窮孩子若沒有受到良好教育,長大一定沒競爭力,他們的父母已是弱勢團體,他們將來 就繼續成為弱勢團體,成了永久貧窮的族群。 更可能的是,這些孩子變成社會不安定的因子,從事犯罪活動,結果整個社會都要付出 代價,李家同說:「這是政府不能忽視的事。」 李家同說,當教育部規定小學都要學英語時,讓長期教導弱勢學生英語的他,更感問題 迫切;因為很多有錢家庭早就讓孩子補英語,小學學英語政策使得這些家庭更積極,沒錢 的孩子差距將因此拉大。他認為,英語不是什麼了不起的難學科目,但要有人督促去背 ,數學則須多練習,這些科目都會因補習而有效果,經濟不好的家庭卻沒有這種條件。 既然要學,就不能馬虎。李家同認為,「太不快樂」的學習雖非好事,但「太快樂的學習 」卻可能沒效果。他說,十幾歲的小鬼都愛玩,讀書若都任由他去不可能進步,久了小 孩也失去興趣;因此基金會老師須重視學習成果,當學生覺得考試有進步,才會有成就 感,也才能持久。 所以,當聽聞部落裡只能以培訓過的部落媽媽教學生功課,他還是不太滿意,認為學習 效果可能受限。李家同不死心地問:「真沒辦法找大學生天天上山去?」 但貧困孩子的問題實在太多了。李家同說,整個社會都病了,孩子更身處在一個錯亂的 時空,有阿媽會因沒錢殺死孫子、有孩子面對母親死亡不會哭泣,在這種情形下,還想 談什麼「生命教育」?當人連最基本的生存都出問題,再堂皇的道理都顯得遙遠空泛。 李家同說,他不要單個基金會獨自壯大,那只會增加官僚氣,而期待有心之士在各角 落幫助貧困學童。一向被外界認為理想性極高的李家同,早已捲起袖子走進教育最黑暗 的角落,努力將孩子從貧困的泥沼中,拉到學習殿堂。 -- 醒不了癡情夜別忘記傷心痛 我的一生一世只有妳會懂 我愛上妳給的痛 只要活在妳的懷中 但求今生化做伴妳的峰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5.111.62
文章代碼(AID): #15V3Exej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7 之 29 篇):
文章代碼(AID): #15V3Exej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