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批評、責備、抱怨、嘮叨、威脅、懲罰、利用獎賞控制別人

看板Education作者 (加油~八個月了)時間17年前 (2006/11/04 08:11), 編輯推噓2(204)
留言6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今年我才剛開始教書越來越感到挫折,開始思考改變的方式 開始找一些書,對於這本書我寄予厚望,我花了幾天的時間把他啃完 有一套完整的方法來讓學生表現的更好 但是希望老師可以戒除七個壞習慣: 批評、責備、抱怨、嘮叨、威脅、懲罰、利用獎賞控制別人 推薦大家看看這本書吧 http://www.pnjh.tyc.edu.tw/~chinese/learning/NetCom/Student.doc 《每個學生都能成功》這一本書主旨很清楚,教育要堅持,堅持的方法是 ,成人要放棄外控的手段,協助學生產生內在學習的動機。 外控是什麼?作者提出教學上常被使用的七種要命的壞習慣──批評、責 備、抱怨、嘮叨、威脅、懲罰、利用獎賞控制別人。舉例說明,當學生不 想做功課或不做功課時,老師通常會責罵或是處罰,而最可能的結果是學 生還是沒有交作業。老師繼續責備,但結果一樣。至終,老師覺得無力也 無計可施,只好放棄學生。老師盡力了,卻感百般無奈。學生則感到無限 壓力與疲憊,不知如何寫作業,也不知為什麼要寫作業。如果老師換成以 下的說法:「我認為你有能力做這些功課。也許你需要協助,我可以請班 上正在做這些功課的同學幫你。…. 我想你可能需要較多的時間,所以我 會給你多一點時間。我們可能必須想辦法讓功課變的有趣。…」(31頁) 這樣的說法表達老師確定作業一定要做,但老師會提供學生協助,還會依 學生需要把作業變的有趣,把作業時間加長一點。你想不做作業的學生對 老師這樣的說法會有怎樣的回應? 這樣的處理方式是書中強所調的七種建立關係的習慣 (或稱七種選擇理論的習慣) ──關懷、傾聽、支持、協助、鼓勵、信任及親近(待之如友)。老師以 這七種方式與學生建立關係。再給一個例子:「某某,我所能做的就是跟 你談一談,看你是否意做的更多。你說你不關心像歷史這類的事情,明天 你是否願意在考卷上寫下為什麼歷史對你來說很無聊,以及我們怎麼做可 以讓歷史變得更有趣?無論你寫什麼我都會給你分數。……」﹙19頁﹚老 師這一段話先去除學生對分數的害怕,並肯定他對歷史這一學科的反感。 但是老師沒有放棄,他要求學生寫「為什麼歷史對你來說很無聊」以及「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讓歷史變得更有趣」,這是引導學生走入歷史世界的第 一步。很清楚的,這一段話讓學生知道學習是自己的責任,學生必須為自 己的學習負責任。 讀者或許會問,不獎賞、不處罰學生怎麼可能,特別是一些頑固的學生。 套句廣告用語,這本書要洗你的看法。例如上面題到獎賞是要命的壞習慣 ,因獎賞旨在控制別人的行為。 怎麼會?我們多數人或許會問。沒錯,研究指出,依賴獎賞而學習的學生 面對較有挑戰性的工作時會退卻,因為他擔心做不好而失去獎賞。若他自 己可以挑選作業,他會挑比自己程度低的作業以確保成功。我想,這不會 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學習成果。又例如,書中談到,不及格及成績很差的學 生卻拿到學位,其中的意義是什麼?教育是要讓學生獲得知識、運用知識 ,以及改進知識。因此以成績,不論是等第或百分的分數來表達,即使學 生看到成績,知道自己考的好或不好,但他知道自己學到什麼了嗎?他知 道自己要怎麼改進嗎?這是一個很強烈的提醒,特別是當學生考不好甚至 不及格,請老師給他加分時,這當中學生到底學到什麼?值得我們想一想 。如果您是老師,時時想到教學目標,反省時,發現自己很多做法無法達 成目標,這本書會是及時雨,幫助我們換個想法。 本書有些建議可能與我們過去的看法不一致。例如34頁提到教室規範不是 立即的需要,一旦問題來了再針對問題解決。但教室管理文獻都強調一開 始必須清楚說明教室中的規矩,然後認真執行。因本書作者未進一步說明 對象、年紀及上課的時間點,請讀者自行決定什麼時候需要訂定教室規矩 。但是我很同意,教室規範千萬不能多,基本的團體相處原則即可。 作者在本書中可以說是苦口婆心,一步一步的想要改變我們在教學中 持續已久的想法和做法。他肯定每一位學生都有能力學習,這一點我 們也都同意。但我們卻採用作者認為「要命」的方法,結果是挫折與 傷心,因為我們認為自己使了好多力氣,學生還是不被感動與改變。 作者只強調,老師不必放棄要求學生,但是換成可以建立關係的七種 習慣,試試看。這是本書的重點,值得參考。 (本文摘自「每個學生都能成功」一書,張老師文化公司出版) 博客來書本資料簡介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92206 每個學生都能成功 每個學生都能成功 Every Student Can Succeed 作者:威廉‧葛拉瑟/著 譯者:劉小菁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出版日期:2002 年 04 月 30 日 語言別: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每個學生都可以成功,只要你一開始將他們評定為成功。 享譽國際的教育專家威廉‧葛拉瑟投入學校工作將近50年,他提出的新觀念 與新做法在全美各地的八所學校中(包括貧民區)造就師生雙贏的教育環境。 葛拉瑟以這些優質學校的空前成就為例,細緻的描述學校生活的點點滴滴,學 生在正確的引導之下,具備自主能力、人際關係融洽,更懂得如何運用資源, 這些都是進入社會後必須具備的能力。本書傳遞新的思想,有心的老師或家長 們可以依循書中簡易明瞭的做法,在班上、家中還原書中所勾勒的優質學習環 境,讓孩子自動自發、樂於學習,成為社會未來的棟樑。 作者簡介 William Glasser Md.威廉、葛拉瑟博士 一位國際知名的心理學家,也是「現實治療法」的主要倡導者。目前擔任威廉 葛拉瑟協會(William Glasser Institute) 的總裁。 書評 1. 瓶子台灣台北2004.03.01 一本有別於傳統教育理念的書籍... 卻深深地打動了我舊有的教育理念... 發現自己的錯誤觀念是在扼殺那些可愛天真的兒童.... 由衷佩服作者的創新的教育理論... 值得大家一同觀看... 更是值得教師們必讀的一本書.... 相信對你一定所幫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6.193.6

11/04 10:35, , 1F
控制是為了維持治安, 不是為了教育.
11/04 10:35, 1F

11/04 21:14, , 2F
如果維持治安是為了維持他人受教機會呢?
11/04 21:14, 2F

11/04 21:17, , 3F
重點是不要用來「控制」他人吧
11/04 21:17, 3F

11/06 16:41, , 4F
覺得你會被某些人批評不切實際 XD
11/06 16:41, 4F

11/07 10:49, , 5F
貧民區的學校也能收到成效 理論實務兼具
11/07 10:49, 5F

11/07 10:51, , 6F
沒說什麼方式不對 提供 想要改變的人參考
11/07 10:51, 6F
文章代碼(AID): #15Izh6Cn (Education)